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175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六大系统简述Word文档格式.docx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井下没有配备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井下监测分站主机安装备用电池,该项工作由胡雪明和刘光荣负责,7月底完成到位。

2、无矿领导分管安全监控管理机构的说明

—矿建立监测监控管理组织机构(陈红文副矿长负责);

3、没有安全监控设备故障期间的安全措施;

—制定安全监控设备故障期间的安全措施(周孚明负责)

4、没有安全监控设备按规定定期进行调试、校正的记录;

—建立安全监控设备定期调试、校正的记录;

(机电技术员周孚明负责建立记录台帐,调试校正工作由胡雪明、刘光荣负责)

5、没有执行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

—建立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周孚明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6、-300西大巷掘进工作面进风回风流未安装甲烷传感器;

—安装-300西大巷掘进工作面进风回风流未安装甲烷传感器(胡雪明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7、没有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上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购买HSY-DJ4G型机载式甲烷断电仪4套由机电队负责安装(雷冬根、杨丰负责安排,8月10日前完成)

8、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测风站未设置风速传感器及甲烷传感器;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测风站设置风速传感器及甲烷传感器的安装(胡雪明、刘光荣负责,8月10日前完成)

9、部分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未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完善部分通风机、局部通风机设备开停传感器的安装(胡雪明、刘光荣负责,该项工作7月31日前完成)

10、部分风门未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所有风门未设置声光报警信号;

—按要求完善安装部分风门开关传感器(胡雪明、刘光荣负责),及风门声光报警信号(雷冬根、杨丰负责安排,机电队在7月31日前完成)

11、部分采掘工作进风的分风口、采区进风、一翼进风、

总进风巷道未安装高低浓度甲烷和风向传感器;

—按要求安装采掘工作进风的分风口、采区进风、一翼进风、总进风巷道高低浓度甲烷和风向传感器(由胡雪明、刘光荣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

12、部分工作面传感器没有符合悬挂要求。

—对部分工作面传感器按要求进行悬挂安装。

(由胡雪明、刘光荣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

13、完善系统设备仪表台账;

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

系统

检修记录表;

系统巡检记录表;

传感器调校记录表;

中心

站运行日志;

甲烷超限断电闭锁甲烷风电闭锁及故障闭锁

功能测试记录表;

安全监控设备使用情况月、季报表;

时安全监控系统示意图(标明井上下设置的分站、传感器

的位置和传输线路等情况);

系统及设备异常情况及处理

报表等设备管理资料

—该项工作由机电技术员周孚明和汤雄负责。

监测监控系统整改所需材料配件计划:

序号

物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

备注

1

O2传感器

GYH25

5(个)

258

1290

2

CO传感器

CJH1000

3(个)

246

738

3

风速传感器

KGF2

286

1430

4

水位传感器

KGY5

2(台)

378

756

5

温度传感器

KGN10

458

916

6

信号电缆

MHYV1*4*7/0.37

1000(米)

18

18000

7

瓦斯断电仪

HSY-DJ4G

4(套)

8246

32984

安装在电机车上

合计

67814

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煤矿“紧急避险系统”

为加快完善我矿“六大系统”步伐,在规定时限内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各级验收,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对“紧急避险系统”编制如下整治实施方案。

二、现状简介:

根据《煤矿安全规定》,茶山岭煤矿在13采区、31采区(-150水平、-200水平)于2012年建成永久避险硐室且投入使用,31采区-300水平永久避险硐室正在建设当中,即将竣工,数十日内可投入使用;

13、24、33三个采区各建立了1个临时避难硐室。

硐室各设计参数及必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均满足我矿实际避险要求,具备可靠地等待救援能力。

1、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未报属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完善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整体设计,并将其上报属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整改负责人:

刘建军、蔡隆军,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

2、井巷中的主要巷道、岔道、紧急避险设施方位没有明显标示;

—设计并做好紧急避险设施方位标示牌,在井巷中的主要巷道、岔道、紧急避险设施方位安装好(刘建军、蔡隆军负责,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

3、没有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

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

—该项工作由蔡隆军负责,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

4、没有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

建立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的制度,并要有维护和检查台帐,

—设备维护和检查由机电队负责,巡查牌板及台帐由周孚明负责;

,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

5、没有每天对紧急避险设施检查1次,未设置巡检牌版,未做好巡检记录;

对紧急避险设施建立天巡查制度,设置巡检牌版,要求每天对硐室内设备检查一次,建立巡检记录台帐。

6、没有每10天对设备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

没有每年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

紧急避险设施功能测试制度及巡查记录台帐;

—该项工作矿无资质,向报公司解决,由蔡隆军负责

7、没有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

没有建立紧急避险应急演练的档案;

8、没有入井人员正确使用紧急避险设施及安全避险基本知识的安全培训记录、考试成绩、培训效果。

—入井人员紧急避险设施及安全避险基本知识的安全培训,并建立台帐(该项工作由安全矿长刘建军、蔡隆军负责,8月20日前完成)。

避险系统整改所需材料配件计划:

方向提示牌

400*200

40(块)

20

800

提示避险硐室所在位置

资料盒

8

40

3

巡检牌板

5(块)

120

600

巡检记录本

100(本)

12

1200

设备测试记录本

40(本)

480

3120

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煤矿“压风自救系统”

为加快完善我矿“六大系统”步伐,在规定时限内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各级验收,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对“压风自救系统”编制如下整治实施方案。

茶山岭矿地面压风机房设在副井口右侧70米处,使用1台LW-22/7(L3.5-20/8)型无润滑油空气压缩机(工作)和1台ST175-8A型螺杆式空压机(备用)。

该压风机是PLC控制型,过电压、过电流、接地、断相、超温、少油、超气压等各种保护齐全。

双回路电源取自地面变电所的1#、2#变压器,380V供电。

压风管路地面至-70m水平反石门使用DN159型钢管,大巷主要管路使用DN108型钢管,支管分别使用DN78和DN65型钢管,由DN50型钢管延伸至各个工作面。

分支压风管路每隔50米有一个三通接口,管道全部吊挂同时采取了保护措施,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压风自救系统安全可靠。

1、空压机的压力表、安全阀没有定期校准;

上报公司技术部,请专业部门来进行校准;

8月10日前完成

2、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未采用无缝钢管;

该项工作工程量大,投入费用高;

如需整改必须重新设计。

3、矿井避灾路线上未敷设压风管路,未设置供气阀门;

由机电矿长雷冬根、杨丰负责,8月10日前完成。

4、部分压风自救系统未安装阀门;

由机电矿长雷冬根、杨丰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5、压风自救装置的零部件连接不牢固;

对井下所有压风自救装置检查一次,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雷冬根、杨丰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6、采掘工作面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未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按要求增设压风自救装置;

(雷冬根、杨丰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7、未对井下压风管路采取保护措施;

按要求进行悬挂,雷冬根、杨丰负责,8月10日前完成

8、未制定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未制定泵站司机、维护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设备检查、检修制度。

未明确负责压风泵站、管路和自救装置等设施维护、维修的部门和人员。

未建立设备台帐、设备故障记录表、巡查和检修记录;

制度及台帐由周孚明负责完成,维修人员由机电队负责。

9、没有每周至少对压风系统进行1次全面巡检;

每周对压风系统进行全面巡检并建立记录台账

由机电矿长按区域确定责任人,机电技术员建立台帐,7月31日前完成。

10、没有压风自救管路布置图。

完善压风自救管路布置图,并打印存档

由周孚明、汤雄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压风自救系统整改所需材料配件计划:

压风自救装置

ZYJ(A)型

20(套)

3680

73600

螺栓

M16mm*50mm

1000(个)

0.6

M12mm*60mm

0.5

500

法兰盘

2寸

400(个)

35

14000

内丝直通

¢20

200(个)

15

3000

外丝直通

150(个)

1800

三通

14

2800

弯头

100(个)

10

1000

9

螺母

M16mm

0.4

400

M12mm

0.3

300

11

平垫

Φ12mm

2000(个)

0.1

200

Φ16mm

13

闸阀

DN50

15(个)

236

3540

DN25

36

7200

无缝钢管

12000

16

1寸

10000

131400

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煤矿“供水施救系统”

为加快完善我矿“六大系统”步伐,在规定时限内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各级验收,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对“供水施救系统”编制如下整治实施方案。

茶山岭矿根据“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设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

除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外,还要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现我矿各个采掘工作面已接有从地面防尘水池下来的防尘管路,且在各个采掘工作面、各个转载点安装有防尘喷雾喷头。

但由于水质较差,不符合饮用水的要求,故我矿拟在地面6kV配电房旁边砌制一个蓄水量在100m3的带盖蓄水池,水源用栖风渡自来水,平时接满水池备用。

在蓄水池出口管路上设置三通及闸阀,安装漏斗,供水主管路为直径50mm的钢管,到各个采掘工作面支管用直径25mm的钢管。

1、供水施救管道未接入紧急避险设施,未设置供水阀;

按要求进行整改,机电矿长负责,7月31日完成

2、井下管网未在每个支管起点附近设置控制阀;

按要求进行整改,机电矿长负责,8月10日完成

3、部分管道直径、阻力未通过计算选取,不能满足供水能力要求;

机电技术员按要求进行计算选型,机电队负责整改;

8月20日前完成

4、地面供水入水口未安装过滤装置;

按要求安装过滤装置;

8月10日前完成,由雷冬根负责。

5、设有供水管道的各条大巷、上下山及顺槽每隔100m(带式输送机巷道为50m)未设置规格为DN25的供水阀;

根据要求安装供水阀;

机电矿长负责,8月10日完成

6、掘进巷道中岩巷每100m、煤巷每50m未设置规格为DN25的供水阀;

根据设计要求安装DN25的供水阀;

机电矿长负责,8月10日完成。

7、主、副井筒马头门两端及采区各上下山口的15m以内未设置供水阀;

按要求安装供水阀;

8、斜井井筒、井底车场、带式输送机大巷每隔50m处巷道内未设置供水阀;

9、部分供水阀未设置明显标注;

设置标示牌并按要求进行悬挂(机电技术员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10、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未安装供水阀门;

按要求增设供水阀;

11、没有明确负责供水施救系统管理的部门和维护、维修人员;

杨丰、雷冬根矿长负责安排

12、没有建立健全确保系统能正常运行的岗位责任制、设备检查制度、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等管理制度;

建立确保系统运行的责任制度的健全

机电技术员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

13、没有每周至少要对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进行1次巡检;

每周由机电矿长安排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检查,机电技术员建立台帐。

14、监测监控系统未能实现对供水施救系统的监测监控功能;

对供水施救系统安装水压传感器;

由胡雪明、刘光荣负责,8月20日前完成。

15、供水施救系统布置图与实际不符;

完善供水施救系统布置图(机电技术员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

供水施救整改所需材料配件计划:

7000

金属缠绕垫

2600

¢25

20(个)

4720

3600

28720

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煤矿“通讯联络系统”

为加快完善我矿“六大系统”步伐,在规定时限内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各级验收,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对“通讯联络系统”编制如下整治实施方案。

茶山岭矿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DDK-6型有线调度电话系统。

井下电话机使用本质安全型HAK-2。

安装了应急广播系统。

在矿井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以及采掘工作面和采区、水平最高点,都已安设了电话,但-300区域存在串号问题。

1、没有使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报公司专项计划,使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周孚明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

2、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不具有防雷接地装置;

按要求安装机房屋顶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防雷接地装置(胡学明、刘光荣负责);

3、没有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机电技术员负责);

在8月10日前完成

4、没有调度室24小时值班记录;

建立台帐,机电技术员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

5、没有定期检查设备及电缆;

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机电技术员负责),明确责任(机电矿长负责);

6、系统通信网络结构图不完善。

完善系统通信网络结构图(机电技术员负责),8月10日前完成。

通迅联络整改所需材料配件计划:

镀锌圆钢

¢12

1000kg

6000

镀锌扁铁

40*5

110

770

角铁

∠50*5

100kg

三通接线盒

JHH-3

二通接线盒

JHH-2

30(个)

540

防爆电话机

HAK-2

30(台)

327

9810

通迅电缆

MHYV-1/0.8-2*2

11000

28920

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为加快完善我矿“六大系统”步伐,在规定时限内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各级验收,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对“人员定位系统”编制如下整治实施方案。

茶山岭矿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对KJ236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目前,人员定位系统覆盖井下各条巷道和各采掘工作面,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信息反映至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行走轨迹和所处位置,可以实现人员定位、报警和呼叫功能,系统运行正常,各项指标符合《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标准规定。

目前我矿实现了全员定位,在矿井的主要地点和作业区域设置分站,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为日常调度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中心站无双回路供电;

根据设计要求改设双回路供电(雷冬根负责),8月20日前完成;

2、中心站未配置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

中心站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胡雪明、刘光荣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3、中心站未使用录音电话;

报计划增设录音电话;

胡雪明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

4、中心站值班员未填写运行日志,未打印监测日报表,未报矿长和有关人员审阅签字;

按要求建立台帐,周孚明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

5、识别卡未与矿灯、自救器同时保管、发放;

按要求进行整改,刘建军负责。

6、部分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未设置定位分站;

按要求设置定位分站;

(胡雪明、刘光荣负责),8月20日前完成。

7、部分巷道分支处未设置定位分站;

按要求进行整改(胡雪明、刘光荣负责)8月20日前完成。

8、没有填写设备故障的登记表;

建立设备故障登记表;

周孚明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

9、安全监测工未每天检查设备及电缆;

建立台帐,按要求进行检查,汤雄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