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181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9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一)观察身体的外部结构

活动一看一看、折一折

1、在科学课上,我们有哪些常用的观察方法呢,用到了什么感觉器官,(用嘴巴尝也是认识事物的好方法,不过我们科学课上一般不用)它们是我们身上的感觉器官,也是我们观察认识世界常用的方法。

好,我们先用眼睛看,看身体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

2、明确活动要求。

(1)分一分。

科学家们在对一个事物展开研究之前往往会先对它划分结构。

我们小朋友也像科学家一样先来把我们的身体分一分。

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看一看身体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大的部分,可以把相同的或类似的归作同一部分,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1张纸人和一支黑笔,小人就代表我们,商量好分法组长用黑笔给小人分一分。

(2)标一标。

给每一部分标上名称,头、还有什么、什么……

(3)折一折。

标完以后把纸人沿中间对折,又有什么发现?

(4)整一整。

听到音乐,组长把材料整理好放中间,小手放平,准备交流。

汇报要求:

完成后试着这样汇报,看的懂吗,知道横线部分要填什么吗:

①我们组把人的身体分成了_______,共___部分。

②沿中间对折,发现身体是_______。

3、上台汇报分法和折叠后的发现。

我们请小朋友上台和大家分享。

小手指着各部分说。

要求:

4、小结。

小朋友们的分法很多,但是大同小异,我们就不一一展示了。

来看这两组小朋友的作品,

预设:

1、分很细,2、分成大的几个部分。

你们觉得哪一种分法更科学,老师的要求是分成大的几个部分。

我们可以把手、胳膊作为同一部分,左右手也可以作为一个部分。

脖子这条线分在中间好吗,一个脖子还分成上半个和下半个吗,脖子是我们高级动物很高级的结构呢,我们也可以把它独立出来作为一部分,看第()组,5部分很清楚,和科学家的分法已经很接近了。

科学家根据形态和功能将身体划分成了大的四个部分,把形态和功能相近的双手和双脚(标点标记)合称为四肢,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标注,(标记:

头、颈、躯干)诶?

四肢该怎么标呢?

可以分别引出4条直线,集中到四肢。

来,一起读一读它们的名字。

好,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像科学家这样重新分一分、标一标,让小人回到课桌里休息,拿出活动记录单,看哪个组又好又快。

②沿中间对折,两个组都发现身体是对称的,你们发现的是这样吗?

(聚焦提到了就不重复:

看我们的身体,眼睛,左边一只,右边一只,耳朵,左边一只,右边一只,两只手两只脚也是,像鼻子、嘴巴这样只有一个的结构都在中间,左半边和右半边对称,是吗?

)我们把这个发现也记录到黑板上。

我们的身体在外形上是左右对称的。

5、拓展。

(1)其实这个特点小朋友们早就在用了,一年级的美术课上剪过吗?

谁还记得怎么剪的?

我们就是先把纸对折,然后只要剪出半个就能得到完整的人啦。

(2)游戏体验。

那么,身体对称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来玩个游戏体验一下。

抬起右腿(30秒)。

采访感受。

身体不对称或有残缺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

那我们小朋友平时见到残疾人要不要笑话他?

应该怎么做?

(真有爱心)

(二)观察身体的内部结构

活动二摸一摸,听一听

1、刚才我们观察了身体的外部结构,接下来,你们想研究什么?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能不能用我们刚才说到过的方法?

(摸、听)摸,怎么摸,摸什么地方,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可能摸到了什么?

想感受皮肤下面有什么,我们可以像这样捏一捏、按一按。

听,怎么听,听什么部位,听到什么声音?

可能是谁发出的声音?

想要更容易地听到身体内部发出的声音,耳朵和身体要紧贴,还要注意保持安静。

(1)圈一圈。

先圈出你们想观察的部位。

(2)摸一摸、听一听。

摸,像这样用捏、按的方法,轻轻地、用力地,有什么感觉,摸到的可能是什么?

听,耳朵紧贴身体,仔细听一听胸部、腹部和背部,有什么声音?

听到的可能是什么?

听到声音还可以和组内小朋友轻声分享,让大家都听一听这些奇妙的声音。

(3)记一记。

有了发现组长及时做好记录。

可以用刚刚认识的方法,用一条直线引出,写清用了什么方法,有了什么发现:

听____,捏____,可以用简单的文字、拼音或图画来记录。

完成后试着这样说一说:

我们在_____(部位)用_____(方法)观察到_____。

提示:

1、轻声交流。

2、及时在活动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看哪个组的发现多。

3、学生上台展示观察结果。

配合:

三人汇报,一人在老师的大人上把你们有发现的几个部位贴上红点。

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有不同发现或不同意见等一下补充或纠正。

还有要补充或纠正的吗?

小朋友用摸的方法在这里观察到了肌肉,你们观察到了吗,是在哪些部位观察到的?

肌肉全身都有。

骨骼呢,除了这里,其他部位还有吗,骨骼也是遍布全身的。

听一听,听到了心跳声、肠鸣声、呼吸声,这些是心脏、肠、肺工作的声音。

也有小朋友用手摸感受到了心跳和肺的呼吸。

还观察到了脉搏、喉结、血管,真了不起。

(1)通过身体感官我们观察到了这么多结构,身体内部还有很多结构呢,但是需要借助仪器才能观察到,想认识吗?

(穿上器官围裙,简单介绍主要器官)这么多器官在工作,他们都听从谁的指挥?

(大脑)司令在这里(教师指向头部)。

这些器官很可爱,可爱吗,当然,真实的器官可不是跟它长的一模一样的哦。

(2)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录了一个小视频,来看奇妙的人体知识。

是不是很厉害,每个结构都很厉害也很重要,我们可要好好爱惜自己保护好它们哦。

三、研讨

1、好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吗?

今天,我们用眼睛看发现人的身体外部结构是相同的,都包括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同时,人体在外形上还具有左右对称性。

我们用手摸和用耳朵听还发现身体内部有肌肉、骨骼、心脏、肠、肺等结构。

还认识了像这样的记录方法。

2、在接下来的科学课中,关于我们自己你还想研究什么?

只要勤奋好学,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答的。

四、任务布置: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小任务,画出手的样子。

来看步骤:

先把手伸展开,横着按在纸上,用笔勾画出外形轮廓,

接着边观察边画,看一看外部是怎样的,摸一摸内部可能是怎样的。

把你的发现都画下来,看谁发现的多。

小朋友们把手画在活动手册P12。

上面的表格部分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好吗?

下课,带好自己的东西。

【板书设计】

说明:

中间的人体图由空白轮廓图、肌肉图、骨骼图及心脏、肠、肺叠加而成。

【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2课《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2课。

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在聚焦环节,通过对感觉器官作用的回顾,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探索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交流。

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明确各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强调每个感觉器官只能够感知特定的信息。

第二个活动“看下面的图片,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我们想到的,并用词汇记录下来”,用眼睛观察图片,呈现出眼睛能够看到的事实与头脑中的想象的不同。

认识到单独一个感觉器官有无法采集到的信息,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第三个活动“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意图让学生将上一个活动的想象部分,通过其他感觉器官进行验证,给出事实现象的描述,再次对事实和想象加以区分,并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

在研讨环节,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感觉器官只能感知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

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能够得到这个事物的更多信息,更加接近事实。

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起关联,如残障人士缺失某些感觉器官,导致他们需要利用其他感觉器官来弥补,有时还需要各种辅助的科学仪器来帮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学情分析】

从一年级开始,观察活动都要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了,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感觉器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等,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和意义。

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2.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1.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1.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

理解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

2.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学生准备:

铅笔

教师准备:

柯南身体图、五官图、黑箱子、橙子、石头、热水、桔子、收音机、课件、板书、侦探报告

一、贴图导入:

知道感觉器官

1.贴图:

小朋友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已经观察过我们的身体,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朋友(板贴:

柯南身体图),他的身体少了哪些部位呢?

生:

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这些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2.柯南身份:

认识他吗?

他是谁呀?

(柯南)

同学们真聪明,他是一位很有名的大侦探。

二、聚焦:

黑箱子游戏考验(认识各种感官)

1.游戏及规则:

今天柯南让我带来了一个宝箱,这个箱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大家想不想来猜一猜?

可以使用你们的感觉器官。

2.认识感官:

你用什么感觉器官来感受一下。

(1)手(皮肤):

你想用?

(手)来(摸一摸)板书:

手、摸一摸

(小朋友,他这样直接上来摸一摸行不行?

(不行)为什么呀?

(他眼睛要看到的)那怎么办呢?

(戴眼罩)那我们给他戴上眼罩)

你有什么感觉啊?

(圆圆的、凉凉的)板书:

圆圆的、凉凉的,我们在摸东西时,其实是手上皮肤的感觉,我们把它叫做触觉。

板书:

(皮肤)、触觉

再感觉一下,你还发现了物体的什么特点?

(有点重)板书:

那你能判断这是什么?

(桔子)谢谢你,还有同学想来试试吗?

(2)鼻子:

(鼻子)来(闻一闻)板书:

鼻子、闻一闻

你闻到了什么?

(香香的)板书:

香,那你判断可能是什么呢?

(桔子)我们把这种感觉叫嗅觉

(3)耳朵:

除了用鼻子、手。

还可以用(耳朵,指着自己的耳朵)来(听一听)板书:

耳朵、听一听,谁愿意来听一听。

(师动手摇)你听到了什么?

(我听到了一个东西滚来滚去的声音)板书:

声音,你猜这是什么?

(不知道)我们把耳朵的这种感觉叫听觉。

只是在这里我们耳朵获得的信息不多。

(4)嘴巴:

我们还可以使用什么感觉器官啊?

(嘴巴)老师这里有和箱子里一模一样的一小块物体,小朋友想不想来尝一尝呢?

嘴巴、尝一尝(想)你尝出了什么味道?

(甜甜的、酸酸的)板书:

酸、甜,是嘴巴里的什么东西告诉我们味道的?

(舌头)这种感觉我们称为味觉。

味觉你猜这是什么?

(橙子)

3.引出视觉:

到底是不是橙子呢?

我们可以用(指着眼睛)来(看一看)板书:

眼睛、看一看。

(拿出橙子)我们把眼睛的这种感觉叫做视觉。

你们看出了它还有什么其他特点?

(橙色)板书:

橙色

4.小结:

同学们,通过眼耳鼻舌手这些感官的帮助,我们知道了,柯南给我们的宝箱里,放的是一个(橙子)。

我们就是通过这些感官来发现的。

(板书:

通过感官来发现。

三、探索:

柯南侦探任务1,观察照片,区分看到的和想到的

1.创设情景:

刚刚的这个小游戏其实是柯南给大家的一个小考验,你们已经顺利通过了,接下来柯南带了一个新任务,你们想挑战一下吗?

(想)

录音:

(玻璃打碎的声音、脚步声)小朋友们好,我接到阿笠博士的求助电话,他实验室里漂亮的金鱼缸被砸破了,会是谁干的呢?

我去现场寻找线索,发现了四个物品,我会尽快将物品寄过来,请你们先观察我拍下的四个物品的照片,把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记录到侦探报告中,以便帮助阿笠博士找到砸缸的嫌疑人。

同学们,听清楚我给你们的任务了吗?

2.老师希望大家一边观察一边做好记录,如果碰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快速地记录下来,记住哦,眼睛要准,动作要快哦。

在观察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几个温馨小提示:

1.仔细观察每幅照片中的物体有什么样的特点

2.小声交流,小组合作

3.计时5分钟,计时结束,组长保管好侦探报告和照片。

可以做到吗?

(可以)请组长上来领取。

计时开始

3.活动(轻音乐)

4.汇报观察结果:

(拍照上传侦探报告)请你指着屏幕给大家说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让孩子走上来,棒子指着说)其他小组补充

石头:

粗糙、坚硬、重

水:

有水珠、热

桔子:

黄色、圆圆的、甜甜的

收音机:

有声音

(想到的信息进行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你是根据什么想到的呢?

(看到现象,联系了生活经验))

5.分析哪些是看到的现象,哪些是想到的:

同学们通过观察四张照片,你们发现了这么多信息,我们来看看,哪些信息是我们用眼睛直接看到的?

哪些信息是大家想到的?

请大家把想到的信息圈出来。

6.小结:

原来,我们用眼睛看,只能获得一些信息,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用眼睛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获得稍微多一点的信息。

那这些大家通过观察联想到的信息到底正不正确呢?

四、研讨:

柯南侦探任务2,五种感官观察,验证想到的

1.引出四个证物:

正在我们观察照片的时候,柯南在案发现场发现的四个物品运到了(一样一样出示实物),拿到证物以后,我们的柯南又有任务给大家了。

大家仔细听:

小朋友们,谢谢你们开动脑筋仔细观察了照片,还收集到了那么多信息,现在我已经将四个物品寄到你们老师手里,请你们用多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你又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2.那接下来,我们怎么来观察拿到的四个物品呢?

(用眼睛看)还可以用什么观察呢?

(鼻子、嘴巴……)同学们真棒,那我们可以用多种感官一起帮忙观察。

修改好你们的侦探报告。

观察之前,老师再给大家几点温馨小提示:

1.仔细观察:

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2.小声交流:

修改侦探报告

3.抓紧时间:

计时五分钟。

同样计时,组长把物品交还给老师,记录员保管好侦探报告。

3.活动:

现在请组长用四张照片来跟老师换取四个物品,计时开始。

活动结束,请组长上交材料

(拍照上传侦探报告),请你指着屏幕给大家说说你们的观察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例如桔子:

我想到是甜甜的,我尝了以后发现是酸酸的。

5.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活动,你们发现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去观察四种物品与单单用眼睛去观察照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不能感受到甜、热、声音、气味……)(用多种感官观察获得的信息更多,单单用眼睛看获得的信息有限)

是啊,多种感觉器官一起来认识物体更加会更准确、全面板书:

更准确、更全面

6.锁定嫌疑人:

同学们真厉害,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了像警察叔叔一样侦探的技巧,那谁才是砸破鱼缸的嫌疑人呢?

柯南找到了三个到过现场的人,并给他们录了口供,请大家根据他们的口供找出说谎的人,那一定就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

A:

我到现场的时候,鱼缸已经被打破了,我还听到了收音机正在唱歌

B:

我到现场的时候,鱼缸已经被打破了,我口渴,喝了一杯冰水

C:

我到现场的时候,鱼缸已经被打破了,一块石头放在鱼缸方便,桌子还有一些桔子。

现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遥控器,选出你心中的嫌疑人。

来看看结果吧!

大家都选了B,为什么呢?

(因为是喝的是热水。

6.那我们来告诉柯南砸缸的人应该是B

7.同学们,你们通过了柯南的考验,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小侦探,下面请组长用你们的侦探报告来换取小侦探证书。

(拍照)

五、拓展活动

1.贴鼻子的游戏:

同学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如果少了一种感官,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比如盲人就少了视觉,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盲人的感受?

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来给这个小丑贴上鼻子。

既然你是盲人,那老师帮你带上眼罩,听清楚游戏规则,好接下来去给小丑贴上鼻子。

谁愿意帮助他完成这个游戏呢?

2.在这个游戏中,你有什么感受吗?

(关爱)

面对生活中的盲人,我们是怎么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呢?

3.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爱护盲人的措施,出示盲道图片,盲文

4.同学们今天体会过盲人了,也帮助过盲人解决困难了,那对于我们身体上的五种感觉器官,我们要怎么样啊?

(爱护)我们确实要关爱我们的身体,现在同学们正是涨知识长身体的时候,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爱护我的身体,最后祝愿同学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通过感官来发现

手(皮肤)触觉摸一摸圆圆的、凉凉的、重

鼻子嗅觉闻一闻香香的

耳朵听觉听一听声音更全面

舌头味觉尝一尝甜甜的、酸酸的更准确

眼睛视觉看一看橙色

第3课《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1.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事物的特征。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

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3.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愿意在观察与比较中与同学一起分享,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4.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运用多种感官对物体进行有序观察与比较,认识到我们的感觉器官在识别物体特征时的重要性。

通过对多种感官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

为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真水果(每组4种)、仿真水果(每组1种)、纸箱(每组1个)。

课件、班级记录单(上一课的和本节课要用的)、毛绒玩具(1个)、钥匙(1串)、自来水(1杯)、眼罩(1个)、饮用水(3个半瓶,瓶盖上用红、黄、蓝彩笔做记号或用不同颜色的瓶盖)、课堂评价用的小动物图片和坐标图(每个小组由一只小动物代表,每达到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前进一个格子;

违反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退后一个格子)。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通过感官发现了很多物体的特征(出示上一课的班级记录单)。

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身体的感官,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事物更多的“秘密”(特征)。

观察与比较)

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1.比较屏幕上的两幅图,找出5个不同点,找齐之后请举手示意老师。

请同学们用“我通过眼睛看,发现……”的句式汇报自己的答案。

(评价:

声音洪亮,按规范语言完成汇报,该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学生利用单一感官(眼睛)观察、比较两幅图,并找出不同之处。

教师要求学生找齐所有不同之后再举手汇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全面、严谨地思考问题。

另外,利用规范句式进行汇报,可以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能力。

2.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被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

一名学生戴上眼罩,另一名学生选择一个物品投入桶内。

(如果选择水,请在桶内放一个小一点的用来接水的器皿)

3.请用“我通过耳朵听,发现这个物品是……,因为……”的句式来汇报你的答案。

本环节是让学生利用耳朵这个单一感官发现事物的特征。

另外,教师还要通过这个活动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背对学生)往3瓶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醋,请各个小组依次到前面按照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然后按照滴入醋的量的多少排序。

完成后将三瓶溶液按顺序摆放在实物展台上,并把用到的感官图片摆在瓶子的后面,同时小组其他成员在活动手册上做记录。

小声交流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首先,本环节将教科书上的酱油改为醋,原因是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味觉都更容易分辨出醋。

其次,在汇报环节,为了方便说明,可以设计三种不同颜色的瓶盖,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每组的排序情况了。

再次,在排序的瓶子后面摆放准备好的感官图片,也可以很清晰地呈现学生的观察方法,这为得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进行充分的铺垫,使难点得以化解。

5.把仿真水果挑出来,有哪些方法?

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准备5种水果,其中只有1种是仿真的,比如1个真苹果、1个仿真苹果、1串葡萄、1个芒果、1个橘子。

把这些全部放入一个封闭的纸箱中。

小声交流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用规范语言说话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操作规则:

(1)请在小组内交流,商量出挑选的方法,并明确你们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

讨论结束后组长举手示意。

(2)每个小组选出一人代表全组进行汇报,并由这名同学按照“通过讨论,我们小组决定用挑出仿真水果”的句式来汇报。

(3)等老师发布“开始”的口令后,组长才能将箱子打开,比赛正式开始。

(4)挑选出来以后,组长举手示意。

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反思开始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实验的时候有哪些不同。

首先,本环节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将学习的热情推向高潮。

经过前一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够初步体会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观察能使观察与比较的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其次,本环节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做出合理的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