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215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岫岩备案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序号

Y=

X=

1

4595313

0452709

2

4595281

0453227

3

4594845

0454928

4

4594838

0452789

5

4594152

0452562

6

4594430

0452101

注:

1)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此用地范围为不规则范围。

用地范围

2.3拟建项目前期工作简要情况

鞍山奥创新能环保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院编制偏岭奥创20MWp农业光伏项目备案申请报告。

2016年9月,我院与业主就建厂外部条件及设计原则进行沟通,在工程负责总工程师和设计总工程师的组织下,2016年10月中旬完成本工程备案申请报告的编制工作。

2.4工程任务

本工程建设容量20MWp,光伏发电系统由20个1MWp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组成。

2.5拟建原由

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能源局不但正式将光伏农业纳入到了光伏扶贫队列,还同时鼓励光伏发电与种植、养殖业结合,以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鱼塘、大棚等农业设施,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光伏农业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将太阳能发电、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高效设施农业相结合,一方面太阳能光伏系统可运用农地直接低成本发电;

另一方面,由于薄膜太阳电池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做成透光的,动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光源可以穿透;

另外红外光也能穿透,可储存热能,提高大棚温度,在冬季有利于动植物生长,节约能源。

光伏电站与农业科技的结合是发展光伏电站的一种新模式,此种结合方式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种创新和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既可以有效的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还可以优化利用土地空间布局,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符合国家新能源政策和地区电源规划原则。

电站在环保,可持续开发当地丰富的光能资源后,电力可以支援当地工农业生产需求。

工程建设对节约能源、推动地区的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辽宁省各地的年均日照时数为2139h~2938h,有完善的电网和较大常规能源的装机;

进行太阳能工程的建设,可以充分的利用好辽宁省的资源,增加辽宁省的绿电供应,改善辽宁省的能源结构;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节约有限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

拟建项目所在地鞍山市抵触中纬度的松辽平原的东南部边缘,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区。

主要气候特点:

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光照丰富。

偏岭奥创20MWp农业光伏项目区域光照丰富,本工程与农业大棚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制定的能源发展战略。

鞍山奥创新能环保开发有限公司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号召、促进辽宁省光伏产业的发展,拟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市偏岭镇北部建设大型光伏农业大棚电站,建设规模为20MWp。

大棚形式初步为光伏温室、光伏暖棚及光伏春秋棚等不同形式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

计划选择人工成本和运营维护适中、观赏性较强的,适于光伏大棚植物品种进行种植,其中包括高附加值果树、花卉苗木、中草药等。

本期项目拟建设1660个光伏农业大棚,采用双玻璃硅组件,总占地面积约2.2k㎡。

2.6工程地质

2.6.1场地稳定性和地震动参数

偏岭奥创20MWp农业光伏项目项目地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偏岭镇北部,鞍山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辽东半岛北部,从大地构造上讲,鞍山市大地构造属于阴山-天山东西向构造带的东延部分;

位于华夏、新华夏构造体系的辽东半岛隆起带与宋辽平原沉降盆地的复合部位;

东部山区出露地层有:

太古界鞍山群和元古界辽河群,主要为变质岩和混合岩;

震旦纪地层,主要为石英岩;

古生界寒武纪、奥陶纪底层,主要为石英岩。

在西部平原下部有古生界寒武纪、奥陶纪、二叠纪地层;

中生界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岩性为火山岩、砾岩;

新生界有第三系沉积半成岩;

最上部位第四季冲积层等。

据已有区域地质资料及野外调查结果,在场地内无褶皱和断裂发育。

周围无滑坡、崩塌、潜蚀、冲沟、地裂等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2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拟建站址处于相对稳定地块,适于建厂。

2.6.2结论与建议

(1)拟建站址内未发现构造断裂、溶洞、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该场地适宜工程建设。

(2)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

拟建站址场地土地类型为中硬场地,建筑场地的类别为II类,地基土不受地震液化影响,建筑场地抗震地段为一般地段。

(3)场地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4)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46m;

标准冻深为1.10m。

最大冻结深度内的地基土冻胀类别为弱冻胀。

3电网接入条件

3.1发展规划分析

本工程规划建设容量20MWp,本期一次建设完成。

3.2产业政策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将近76%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大量的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燃烧,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辽宁省鞍山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地区、各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全年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5亿元,增长3.5%;

第二产业增加值1116.9亿元,增长1.7%;

第三产业增加值1095.6亿元,增长4.6%。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

47.5:

46.7.人均生产总值6767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

“十三五”时期是辽宁省鞍山市创新发展的攻坚期,协调发展的关键期、绿色发展的转型期、开放发展的拓展期、共享发展的决战期。

我们必须全面分析经济形势,把我经济发展趋势,明确发展方向。

一是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大前提、大逻辑。

必须看到,经济发展正在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由传统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

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我们要把握关键点,找准发力点,瞄准突破点,采取有效措施,精准发力,精准施策。

二是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贯穿政府一切工作;

坚持协调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性;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鞍山建设;

坚持开放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必须全面落实“四个着力”新要求。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突出深化改革治本之策;

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抓住结构优化关键之举;

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把握创新驱动决胜之要;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筑牢民生改善稳定之基。

四是必须有效激活“四个驱动”新引擎。

坚持以创新驱动打造新的成产力,坚持以改革驱动激发内生产力,坚持以市场驱动增强发展活力,坚持以开放驱动培育国际竞争力。

五是必须培育壮大“六个新增长点”。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努力保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稳中求进,保持在全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中走在前列,保持在东部地区工作实绩考核中居于领先。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下大力气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到2020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传统企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以上;

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9%以上。

二是着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

围绕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争取一批国家和省重点支持项目;

围绕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吸引一批具有牵动性的大项目;

围绕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一批促进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

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产。

三是着力实施新型城镇化。

坚持规划引领、以人为本、有序推进。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加快宜居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5%以上,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中。

四是着力改善民生。

到2018年末,完成81个贫困村、2.68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任务,摘掉岫岩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帽子”。

全面落实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确保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形成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新机制,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五是着力改善营商环境。

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全力推进“诚信鞍山”建设,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3.3行业准入分析

3.3.1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规划

(1)辽宁省电网现状

辽宁省电网位于东北电网的南端,是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的联系枢纽。

根据符合的电源布局及网架结构,可分为辽西电网、辽中电网和辽南电网。

其中,辽西电网包括朝阳、葫芦岛、锦州、盘锦和阜新五个地区电网;

辽中电网包括沈阳、铁岭、抚顺、辽阳、鞍山、本溪和营口七个地区电网;

辽南电网包括大连和丹东两个地区电网。

辽宁省电网北经4回500KV线路(蒲梨#1线、蒲梨#2线、丰徐#1线、丰徐#2线)与吉林省电网相连,西部分别经2回500KV线路(科沙#1线、科沙#2线)、4回500KV线路(青燕#1线、青燕#2线、青北#1线、青北#2线)与内蒙古东部的通辽电网和赤峰电网相连,通过500KV的高岭换流站与华北电网直流背靠背联网,通过±

500KV呼辽直流与呼伦贝尔电网实现直流联网。

目前,辽宁中部500KV双环网已初具雏形。

截止2014年底,辽宁省电网共有500KV变电站(开关站)23座,主变46台,变电容量41304MVA;

500kv直流换流站2座换流变压器36台,容量10600.8MVA;

220KV系统变电站205座(含11座开关站),变压器400台,变电容量68970MVA;

500KV交流输电线路83条,总长度7246公里;

220KV交流输电线路680条,总长度为15622公里。

截止到2014年底,辽宁省装机总容量为41918.3MW,其中水电2926.7MW、火电30837.8MW、核电2000MW、风电6083.9MW、光伏发电69.9MW,分别占总容量的6.89%、73.57%、4.77%、14.51%和0.17%。

2014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617.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4%;

其中:

水电42.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23%;

火电135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

风电103.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2%;

核电119.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8%;

太阳能321.5亿千瓦时。

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完成3923小时,同比减少76小时。

火电4414小时,同比增加63小时,核电6879小时;

风电1733小时,同比减少190小时。

2014年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2038.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

全社会最大负荷为31180MW,同比减少0.6%;

网供最大负荷22990MW,同比增长2.04%。

(3)鞍山地区电力系统现状

鞍山市电网属于辽宁省中部电网,是辽宁省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担负着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及鞍山市的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的电力供应,供电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

鞍山市电力系统是东北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鞍山电网一次系统也是辽宁中部与南部电网连接的枢纽。

鞍山电力系统主要通过6条500KV线路和16条220KV线路与东北电网连接,电源主要哦来自辽宁北部和西部的火电电源、辽宁东部的水电电源及地区地方和企业自备电厂的电源,电源分布比较合理。

鞍山电网是典型的受端电网,是辽宁电网乃至东北电网的负荷中心。

根据鞍山电网的电源,负荷布局及网络结构,可以将鞍山电网大致分为南、北、台安、岫岩四个部分。

北部系统:

该区域是鞍山市的经济中心,电网由两座500KV的变电站(鞍山变、鞍山变)、10座220KV变电站(红旗堡、前杠、东鞍山、宁远、魏家、樱桃园、城昂、中心、崔家、王铁变)组成网格状电网结构,220KV系统较为坚强,但网络拓扑较为复杂;

南部系统:

该区域是鞍山低谷负荷的集中地,地理位置主要处于鞍山南部城区、海城、岫岩部分地区。

电网由一座500KV变电站(王石变)和6座220KV变电站(牛庄、海城、英落、代家沟、龙王、甘泉变)组成辐射状电网,小范围可分成三个“△型”环网,网络结构较为清晰。

220KV新开、黄沙变处于辽西系统;

岫岩220KV变电站处于丹东-大连系统。

鞍山地区现有20座220KV的变电站,变电容量7560MVA。

鞍山地区220KV变电所情况统计如表3-1.

表3-1鞍山地区220KV变电所情况统计表单位:

KV、MVA

变电所名称

电压等级

变电容量(台x容量)

红旗变

220/66

4X120

城昂变

2x180

前杠变

2x240

宁远变

东鞍山变

6

魏家变

2x150

7

樱桃园变

8

中心变

9

崔家变

10

海城变

11

英落变

12

牛庄变

13

代家沟变

14

甘泉变

15

新开变

180+120

16

黄沙变

17

岫岩变

2X120

18

龙王变

2X180

19

王铁变

2X240

20

马风变

截止到2013年底,鞍山地区电力系统内共有地方及企业自备发电厂8座,共35台发电机,总装机容量为999.5MW,其中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第一发电厂装机容量为182MW,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第二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45MW,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第二发电厂(新厂)装机容量为300MW,总发电量为46.98亿kWh,上网电量为4.48亿kWh。

电源装机及发电情况见表3-2.

表3-2鞍山地区电源装机及发电情况表

分区

名称

电厂名称

能源

类型

上网电压

(KV)

年末装机容量

(MW)

年发电量亿(kWh)

上网电量

亿(kWh)

城区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第一发电厂

煤电

66

182

3.49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第二发电厂

气电

220

354

300

36.94

1.03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齐大山铁矿热电分厂

24

1.3

鞍山热电新材股份公司

52.3

2.02

1.54

鞍山第二电热厂

25.6

1.13

0.88

中橡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汽电

0.24

0.03

城区合计

937.9

45.12

3.48

海城市

万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66

1.24

岫岩县

鞍山轮胎厂

36

0.62

全市合计

999.5

46.98

4.48

容量为6MW及以上。

3.3.2总体规划及本期建设规模

本工程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市偏岭镇境内,规划容量为20MWp,本期一次建设完成。

3.3.3系统介入条件

考虑项目建设容量,建设本项目以11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

根据本项目周边输变电情况及项目建设规模,设计暂定一下接入系统方案:

本项目以单回110KV线路接入110kv变,线路长度约为5km,导线型号为JL/GIA-240。

本项目最终接入系统方案以接入系统设计审查意见为准。

3.3.4项目建设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将近76%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燃烧,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辽宁省鞍山市偏岭奥创农业光伏电站工程的建设将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改善地区能源结构,符合国家能源政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4电力市场需求分析

4.1地区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

4.1.1鞍山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鞍山市位于辽宁中南部,环渤海经济圈、辽东半岛腹地。

是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素有“钢都”之美誉。

鞍山市是辽宁省第三大城市,东北第五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40强。

鞍山市现辖海城市、台安市、岫岩满族自治区及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四个城区,全市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总人口351.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147.4万人。

鞍山市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城市,市区周围铁矿储量逾100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5%;

南部和东部是菱镁矿富集地带,保有储量为23亿吨,约占全国的80%,世界储量的25%;

滑石矿是我国三大产地之一,保有储量6000万吨,储量居世界之首;

岫岩地区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拥有丰富的玉石资源,保有储量为26万吨;

此外,农产品资源、地热资源、旅游资源等也相当丰富。

鞍山市交通便利,境内有长大铁路,沟海铁路、海岫铁路、哈大铁路、深大高速公路。

开通了鞍山至北京的空中航线,开通了鞍山至北京的始发列车以及寂静开通的哈大高速铁路。

4.2电力系统发展及规划

4.2.1鞍山地区电力负荷预测

鞍山地区各变电站负荷预测见表4-1

表4-1鞍山地区各220KV变电站负荷预测表单位:

MW

地区

变电站

2012年(实际)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345

360

370

380

400

430

283

286

288

290

295

160

170

175

180

155

185

195

270

280

320

335

190

200

205

210

250

165

225

215

汤城变

120

350

调军台变

温泉变

唐家变

260

440

230

203

西柳变

150

开北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