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23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3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过秘籍中级财管文档格式.docx

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

当债权人发现企业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或不再给予新的借款的措施,从而保护自身权益。

4.财务管理体制

考虑的因素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

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反之,则相反。

【提示】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宜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的具体特征

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

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差异

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

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

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地集中财权,否则,财权过于集中只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低下。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核心内容

企业总部应做到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和人员委派

具体内容

集权

(1)集中制度制定权

(2)集中筹资、融资权

(3)集中投资权

(4)集中用资、担保权

(5)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

(6)集中财务机构设置权

(7)集中收益分配权

分权

(1)分散经营自主权

(2)分散人员管理权

(3)分散业务定价权

(4)分散费用开支审批权

注意哪些权利应该集中,哪些权利应该分散,考试时通常混在一起来选择。

不难发现,集中的都是重大问题(发生频率低),分散的都是日常经营活动(发生频率高)涉及的问题。

5.经济环境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一个表现是物价上涨,基于此来理解下列内容:

①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②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③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权益资金成本。

④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

⑤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

所处阶段

措施

通货膨胀初期

①进行投资可以避免货币贬值风险,实现资本保值;

②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

③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稳定。

通货膨胀持续期

①采用比较严格的信用条件,减少企业债权;

②调整财务政策,防止和减少企业资本流失等等。

6.金融环境

金融工具

是指融通资金双方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资金交易、转让的工具,借助金融工具,资金从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

特点

流动性

指金融工具在必要时迅速转变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风险性

是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定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收益性

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人带来收益。

金融市场分类标准

分类

内容

期限

货币市场

(短期金融市场)

含义:

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种类:

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

特点:

(1)期限短;

(2)交易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

(3)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具有流动性强、价格平稳、风险较小等特性。

资本市场

(长期金融市场)

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融资租赁市场等。

(1)融资期限长;

(2)融资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本的需要;

(3)资本借贷量大;

(4)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大。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

本章属于基础章节,对考试中主观题的计算十分重要,可以出主观题也可以出客观题,比如计算其中的一小步骤等,所以以下归纳总结以客观题的点为主,如果可以出主观题,会给出相应的提示或历年真题。

具体应关注的考点有:

1.现值与终值的计算

简单的复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是一定要掌握的,关键点在于期数的确定和折现率的选择,而对于年金的计算,需要掌握预付年金、递延年金的计算:

预付年金终值

FA=A×

[(F/A,i,n+1)-1]

或:

=A×

(F/A,i,n)×

(1+i)

预付年金现值

PA=A×

[(P/A,i,n-1)+1]

(P/A,i,n)×

递延年金终值

(F/A,i,n),“n”表示A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

递延年金现值

(1)先将递延年金视为n期普通年金,求出在m期期末普通年金现值,然后再折算到第一期期初:

(P/F,i,m)

(2)先计算m+n期年金现值,再减去m期年金现值:

[(P/A,i,m+n)-(P/A,i,m)]

(3)先求递延年金终值再折为现值:

(P/F,i,m+n)

m:

递延期n:

连续收支期数

【例•2015•多选题】某公司向银行借入一笔款项,年利率为10%,分6次还清,从第5年至第10年每年末偿还本息5000元。

下列计算该笔借款现值的算式中,正确的有(  )。

A.5000×

(P/A,10%,6)×

(P/F,10%,3)

B.5000×

(P/F,10%,4)

C.5000×

[(P/A,10%,9)-(P/A,10%,3)]

D.5000×

[(P/A,10%,10)-(P/A,10%,4)]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式中,m为递延期,n为连续收支期数。

本题递延期为4年,连续收支期数为6年。

所以,选项B、D正确。

【注意】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在主观题中经常使用到,比如计算净现值、债券价值、股票价值等。

2.利率的计算

插值法基本公式

(以求利率I0为例,B0为对应系数)

(I0-I1)/(I2-I1)=(B0-B1)/(B2-B1)

则有I0=I1+

×

(I2-I1)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公式

i=(1+r/m)m-1

i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m为一年复利计息的次数。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

(1+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

【例·

2015·

单选题】某公司向银行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4%,按季度付息,期限为1年,则该借款的实际年利率为(  )。

A.-2.01%

B.4.00%

C.4.04%

D.4.06%

【答案】D

【解析】实际年利率=(1+r/m)m-1=(1+4%/4)4-1=4.06%。

【注意】此处可以在主观题中考核,应重点掌握。

3.资产收益率的类型

种类

含义

实际收益率

已经实现或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

【提示】当存在通货膨胀时,还应当扣除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才是真实的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

(期望收益率)

在不确定条件下,预测的某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

(最低必要报酬率或

最低要求的收益率)

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

(无风险利率)(短期国债利息率)

风险收益率

是指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补贴

无风险资产(国债)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不存在违约风险,二是不存在再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是指其资产持有者因承担该资产的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额外收益,它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风险的大小;

二是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

4.证券资产组合相关系数与风险分散

两种资产组合的讨论

投资组合的标准差σp=

(1)当r1,2=1,即完全正相关时:

σp=

=A1σ1+A2σ2

由此可见,相关系数为1的两个资产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为单项资产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2)当r1,2=-1,即完全负相关时:

=

(3)当r1,2小于1,即不完全正相关时:

小于A1σ1+A2σ2,由此可见,只要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小于1,证券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就小于各证券报酬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必要收益率

贝塔含义

计算

结论

反映单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它表示单项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受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动的影响程度。

βi=

=ρi,m×

①当β=1时,表示该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呈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该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与市场组合的风险情况一致;

②当β>1,说明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大于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

③当β<1,说明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小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Rf+β×

(Rm-Rf),其中β是系统风险的数量,(Rm-Rf)是风险价格,又称为市场风险溢价(酬)。

2014·

单选题】某上市公司2013年的β系数为1.24,短期国债利率为3.5%。

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8%,则投资者投资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是(  )。

A.5.58%

B.9.08%

C.13.52%

D.17.76%

【答案】B

【解析】必要收益率=3.5%+1.24×

(8%-3.5%)=9.08%。

6.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特点和举例

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经营能力成本)

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

举例:

保险费、房屋租金、设备折旧、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

降低策略:

合理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酌量性固定成本(经营方针成本)

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等。

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编制出积极可行的费用预算并严格执行,防止浪费和过度投资等。

变动成本

技术性变动成本

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

只要生产就必然会发生,若不生产,其技术变动成本便为零。

生产产品所需要耗费的直接材料。

酌量性变动成本

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的发生额可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决定。

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

混合成本

半变动成本

在有一定初始量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固定电话座机费、水费、煤气费等。

半固定成本

也称阶梯式变动成本,这类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是固定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跳跃。

企业的管理员、运货员、检验员的工资等成本项目就属于这一类。

延期变动成本

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

职工的工资=职工的基本工资+工作时间超出正常标准支付加班薪金。

曲线变动成本

通常有一个不变的初始量,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步变化,但它与业务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递增曲线成本(累进计件工资、违约金等);

递减曲线成本(有价格折扣或优惠条件下的水、电消费成本、“费用封顶”的通信服务费等),用量越大则总成本越高,但增长越来越慢,变化率是递减的。

第三章预算管理

本章属于单独章节,与其他章节结合程度较低,可以出客观题,也可以出主观题。

1.全面预算的内容

分类标志

定义

出发点的特征不同

增量预算

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

【提示】增量预算的假设前提

第一,企业现有业务活动是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

第二,企业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在预算期予以保持;

第三,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缺陷:

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费用项目,可能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继续开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零基预算

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一切以零为出发点,从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法。

【提示】零基预算法的程序如下:

第一,企业内部各级部门的员工,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详细讨论计划期内应该发生的费用项目,并对每一费用项目编写一套方案,提出费用开支的目的以及需要开支的费用数额;

第二,划分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和可避免费用项目。

在编制预算时,对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必须保证资金供应;

对可避免费用项目,则需要逐项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尽量控制可避免项目纳入预算当中;

第三,划分不可延缓费用项目和可延缓费用项目。

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预算期内可供支配的资金在各费用项目之间进行分配。

应优先安排不可延缓费用项目的支出。

然后再根据需要按照费用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可延缓项目的开支。

优点:

①不受现有费用项目的限制;

②不受现行预算的束缚;

③能够调动各方面节约费用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促使各基层单位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

缺点:

编制工作量大。

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

固定预算(静态预算)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等)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

1.适应性差;

2.可比性差。

弹性预算(动态预算法)

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联动关系,按照预算期内可能的一系列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工时等)水平编制系列预算的方法。

理论上,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1.预算的适用范围宽;

2.可以计算一定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便于预算执行的评价和考核。

预算期的时间特征

定期预算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

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便于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固定以一年为预算期,在执行一段时期之后,往往使管理人员只考虑剩下来的几个月的业务量,缺乏长远打算,导致一些短期行为的出现。

滚动预算(连续预算、永续预算)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一般为12个月)的一种预算方法。

能够保持预算的持续性,有利于结合企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考虑未来业务活动。

使预算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加以调整和修订,能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提示】滚动预算按照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分为:

逐月滚动,逐季滚动和混合滚动。

这里没有逐年滚动。

2.业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和它们之间的勾稽关系

销售预算

是整个预算的起点,其他预算的编制都以销售预算作为基础

公式

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

预计单位售价

现金收入合计=本期收回前期应收账款+当期收现金额

其中:

当期收现金额=当期销售收入×

收现率

期末应收账款=第四季度销售收入×

(1-收现率)

生产预算

是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编制的,也就是根据能够销售的数量进行相应的生产,就是通常所说的以销定产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数量=下季度销售量×

百分比

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上季度末产成品存货

直接材料

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

预计采购量=生产需要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

现金支出=本期支付上年应付账款+材料采购金额×

付现率

期末应付账款=第四季度采购金额×

(1-付现率)

直接人工

人工成本=预计销量×

单位产品工时×

每小时人工成本

【提示】直接人工预算可以直接参加现金预算汇总,不需要另外预计现金支出。

制造费用

(固定/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变动)制造费用总额÷

人工总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需要逐项进行预计与本期产量无关,按每季度实际需要的支付额预计,然后求出全年数。

产品成本预算

是根据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汇总得出来的。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费用预算是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编制的。

管理费用多属于固定成本,一般以过去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可预见变化来调整。

2009·

综合题】C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

相关预算资料如下:

资料一:

预计每个季度实现的销售收入(含增值税)均以赊销方式售出,其中60%在本季度内收到现金,其余40%要到下一季度收讫,假定不考虑坏账因素。

部分与销售预算有关的数据如表所示:

单位:

项目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预计销售收入

117000

128700

期初应收账款

20800

*

第一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

(A)

第二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

(B)

第三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

第四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

(C)

经营现金收入合计

124020

说明:

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数据。

资料二:

预计每个季度所需要的直接材料均以赊购方式采购,其中50%于本季度内支付现金,其余50%需要到下个季度付讫,假定不存在应付账款到期现金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部分与直接材料采购预算有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预计材料采购成本

70200

76050

77220

期初应付账款

10000

35100

(E)

(F)

第一季度采购当期支出额

第二季度采购当期支出额

第三季度采购当期支出额

38025

第四季度采购当期支出额

(G)

材料采购现金支出合计

(D)

(H)

要求:

(1)根据资料一确定该表中用字母表示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2)根据资料二确定该表中用字母表示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预算年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年末余额。

【答案】

(1)A=117000×

60%=70200(元),B=117000×

60%=70200(元),C=128700×

60%=77220(元)

(2)D=10000+70200×

50%=45100(元),

E=70200×

50%=35100(元),F=76050×

50%=38025(元),G=77220×

50%=38610(元),H=38025+38610=76635(元)

(3)应收账款年末余额=128700×

40%=51480(元)

应付账款年末余额=77220×

50%=38610(元)。

3.现金预算的编制

是以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依据编制的,专门反映预算期内预计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以及为满足理想现金余额而进行筹资或归还借款等的预算。

构成

四部分:

(1)可供使用现金;

(2)现金支出;

(3)现金余缺;

(4)现金筹措与运用。

取数

(1)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

①期初现金余额:

本期期初即上期期末。

第一季度的期初现金余额就是该年年初的现金余额。

【提示】第一期期初考试时一般是已知数。

②现金收入:

主要来源是销货取得的现金收入,取自销售预算。

(2)现金支出:

包括预算期的各项现金支出。

①直接材料,取自直接材料预算。

②直接人工,取自直接人工预算。

③制造费用,取自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④销售及管理费用,取自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⑤购买设备,取自长期投资预算(又称资本支出预算)。

⑥所得税费用,在利润规划时估计,它通常不是根据“利润总额”和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来的。

⑦股利分配,取自专门预算(本教材略)。

(3)现金余缺:

现金余缺=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

(4)现金筹措与运用:

①如果现金余缺>理想期末现金余额,则偿还借款并支付借款利息;

②如果现金余缺<理想期末现金余额,则取得短期借款。

【提示】

①通常题目会假设新增借款发生在季度的期初,归还借款发生在季度的期末;

借款额和还款额必须是×

倍数;

②取得短期借款的数额计算方法。

假设取得短期借款的数额为x,并且利息按季(月)支付,则有:

现金余缺+x-x×

年利率/4(或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