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49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项目建设区包括长安县海子沟地区、拦隆口地区(包括李家山和多巴)、共和地区(包括汉东)6个乡镇所辖86个行政村。

1.2.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4万亩,推广乐薯1号、青薯2号、高原4号等优质马铃薯品种,其中:

建成0.2万亩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和3.8万亩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

新建贮藏量500吨马铃薯贮藏窖6座;

马铃薯收购点2个;

培训技术人员12名,农民1.6万人次。

1.2.3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期自2016年元月起,至2016年12月结束。

1.3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750万元。

其中申请国家产业化扶持资金600万元,群众自筹150万元。

1.4效益评价

1.4.1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马铃薯商品率达到65%以上,马铃薯生产基地平均产量达到2000公斤,亩新增250公斤,年新增总产1000万公斤,新增总产值320万元,项目区新增纯收益162.8万元,农民人均增收72元。

1.4.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使长安县马铃薯产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与改善,专用化及产业化农产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可带动和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产品的优化布局,这对于提高高原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知名度,保证优势农产品能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长安县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1.4.3 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完全按绿色产品规范进行生产,不产生任何污染源,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项目区种植业结构更趋于合理化。

另一方面马铃薯作为优良的养地作物,使土地可以得到充分的培肥,而且其秸秆及加工副产品也是良好的饲用配料,可发展畜禽养殖,使项目区多业并举,合理再生能源、利用能源,对改善长安县高寒地区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本项目由长安省威思顿生物工程公司组织实施,长安县农业局所辖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技术依托单位。

为搞好项目建设,成立项目组织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在省威思顿生物工程公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项目实施三个乡镇中产生,项目管理以合同承包的方式落实到各实施单位和协作单位,实行目标化管理,与政绩考核相结合,明确奖罚,责任到人。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项目区地处中纬度内陆高原低山丘陵地带,位于省会西宁以南,平均海拔2500——2900米,距省会西宁35公里,交通便利、土壤肥沃。

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588.3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9.25千卡/cm2。

属典型的内陆谷地气候,年均温度2.9—4.9℃;

最热月极端最高温度平均33℃,年最低平均温度-22℃;

≥10℃的积温1200—1800℃,无霜期163天左右,早霜在10月上旬,晚霜在4月下旬。

年平均降水410mm——530mm,降水四季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9三个月,而作物生长期间的4—6月份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31.6%。

年蒸发量907.25mm。

耕地面积36.3万亩,其中浅脑山面积32.6万亩。

土壤类型主要以中壤土为主。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9475—1.6901%;

全氮0.070—0.144%;

全磷0.100—0.190%;

全钾2.16—2.81%,速效氮32—98ppm;

速效磷13.8—103ppm;

速效钾121—290ppm。

土壤肥力等级多为中等或中上等水平。

PH值为7左右,物理性状好,适于耕作。

对项目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是春旱,其次是冰雹灾害及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尤以春旱最为突出,土壤失墒严重,直接影响春播出苗。

冰雹为害范围亦较大,每年7—9月较大范围的雹雨天气有5—9次。

2.2 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涉及4镇2乡,86个行政村,293个合作社,1.6万户农户,7.2万人。

项目区2015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3万亩,其中春小麦面积12.7万亩,平均单产200公斤,总产2540万公斤;

优质油菜10.06万亩,平均单产150公斤,总产1509万公斤;

蚕豆面积8.0万亩,平均单产250公斤,总产2000万公斤;

马铃薯5.4万亩,单产350公斤(折主),总产1890万公斤,其它作物0.14万亩。

项目区无地方财政,由长安县财政局统管。

2004年项目区农业总产值7919.4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847元。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由县、乡、村三级网络构成,县有推广中心,乡镇有农技推广站,村一级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指导小组和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为纽带,村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农机服务在县、乡、村初步形成了“三个网络”、“两个体系”、“一条龙服务”的格局,“三个网络”即以农机推广站为龙头的农机推广网络,以农机服务公司为龙头的农业机械、机具、零配件供应维修网络,以农机加油站为龙头的乡镇油料供应网络;

“两个体系”即以农机监理站为主体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体系,以农业机械化学校为主体的农机技术培训服务体系;

“一条龙服务”即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引进、推广、供应、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管理一条龙服务。

2.3基础设施

项目区经过多年农田整治和修复,耕地地势平坦,条田规范,利于机械化耕作和管理,田间机耕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项目区现有农用机械总动力8.76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6台,小型拖拉机0.72万台,配套农机具0.48万台套,机动植保机械32台,农用水泵36台,项目区已具备县、乡、村三级农机服务科技服务网络,拥有基层农机推广人员24人,农民科技骨干80多名。

项目区还具有一定的加工维修、贮运和销售条件,可辅助项目实施。

项目区内有县级公路6条,有利于建设物资输入和产品输出。

示范区的电力网线已普及到农户并已经过农村电网改造,施工用电均能满足。

由于地处省会西宁近郊,兰西拉光缆又从其间穿过,通讯条件好。

2.4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长安省威恩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青海三江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性质为股份有限公司。

下辖的马铃薯精淀粉厂投资3800万元,年可加工处理马铃薯12万吨,生产精淀粉20000吨。

从原料的进入到产品包装采用封闭式、自动化连续生产,处理能力为30吨/小时,2003年9月20日试产一次成功,其生产工艺先进,马铃薯淀粉提取设备和生产技术工艺采用荷兰豪威公司技术,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现有职工70人,其中:

高级职称人员8名,初、中级职称人员40名。

公司现有资产54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3800万元,流动资金1800万元,负债率30%。

2.5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长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隶属长安县农业局,是全额事业单位。

中心设有植保、经作、粮作、土肥、化验五个业务站。

具备办公、化验室为一体的办公大楼一幢,分析和化验室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并有少量简单实验室仪器设备。

固定资产123万元。

下设乡镇农技推广站18个,科技示范村50个,科技示范户1500户。

全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职工12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0名(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21名,初级84名)占67%;

从学历层次来看,本科生21名,大专生46名,中专生56名,中专以上学历人数占90%,从专业结构来看,农学专业69人,植保专业28人,土壤农化专业12人,园艺专业2人,经济管理专业5人,其它专业7人。

目前,在全县不同生态区内建立有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处,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7处,脱毒马铃薯种苗原原种生产温室1座,防虫网棚5亩。

有试验用地40亩。

多年来,先后承担了省部级农业“丰收计划”、“粮食自给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农业技术推广”、“欧援长安省马铃薯发展”等项目的实施,先后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十项,其中二等奖六项,三等奖四项,长安省科技成果奖四项,连续多年被省农技推广总站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评为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

具备完善的服务体系及雄厚的技术力量,是全县农业发展的支撑点,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业务把关、示范指导、参谋服务、集成创新、中介桥梁的作用。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项目区地处长安县半浅半脑高寒地区,是马铃薯优势产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市场需求量增加,但该区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受文化、环境、气候等因素制约,影响着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农业生产的分散经营,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农业的分散经营,难以使优势产品集中生产,这对于技术、资金、人才等的投入带来了许多不便,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壮大,其次品种的单一性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当前在生产中主要以脱毒175马铃薯品种为主,而对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面积不大,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致使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不强,商品量不大。

第三,品种混杂退化现象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目前马铃薯受病毒病的侵染危害比较严重,缺乏一套保纯防病措施,致使种薯质量差、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而不稳。

第四,种薯繁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县种薯繁育基地对脱毒薯微型薯、原原种、M0代种薯的繁育技术还比较规范。

但乡级M1—M2代种薯的繁育缺乏规范的技术操作,耕作粗放,贮藏管理不完善,烂窖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到商品薯的质量。

为此,在该地区建立马铃薯优势产品生产基地,既可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使马铃薯栽培规范化、标准化,又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人才、技术、资金的集约投放,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优化马铃薯区域布局,是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马铃薯是该区农民主要的农业收入来源。

建立生产基地,优化马铃薯区域布局,可使马铃薯栽培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解决当前生产中种植不规范、品种退化、病害交替感染等技术问题,从而使马铃薯生产水平提高到新台阶,产量、品质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商品量增加,有效地推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养殖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种植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3.2.2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该区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给温饱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以小麦为主,但从当前该区种植的作物种类来看,种植马铃薯经济效益明显好于油菜、蚕豆、小麦等其它作物,马铃薯平均亩产值700元,较油菜亩产值330元增收370元,1亩马铃薯的收益相当于2亩多油菜籽收入。

因而依托资源优势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马铃薯优势作物,将其优化布局、集中管理,培育为该区主导产品,建立起规模大、标准高、质量好的生产基地进行规模化经营,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条,这不仅可以增强马铃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种植户的农业效益,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2.3建立种薯繁育基地,是解决品种退化的重要手段。

逐步完善乡村种植繁育基地,形成以县种薯繁育龙头,乡镇繁育基地为纽带,村繁育点为基础的三级种薯繁育体系。

规范标准种薯繁育操作规程,从生产源头控制病毒病的传播及其它病害的侵染,是当前解决马铃薯品种退化,产量低而不稳,商品薯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不高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马铃薯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3.1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经营水平高,项目建设有可靠的技术保证,可为农民提供优质全程的技术服务。

3.3.2该区地处高寒、气候冷凉地带,是马铃薯生产最适宜生态地区,尤其在海拔2750米以上的高寒冷凉地区,隔离条件好,种植繁殖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3.3.3欧援长安省马铃薯发展项目通过在长安县实施,已形成完善的脱毒、病毒检测、微型薯和脱毒薯生产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体系,有利于该项目进行

3.3.4脱毒马铃薯引进推广时间较长,生产中取得的经验丰富,各种设施初具规模,便于操作,应用效果明显。

3.3.5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愿望迫切,项目实施有可靠的群众基础。

第四章 产品市场前景及竞争力分析

4.1 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物结构从偏重主食向讲求合理、平衡营养的方向转化,食物中优质蛋白质的比重要求有较明显增长。

作为一种重要的优质植物蛋白质源,马铃薯产品的社会需求会不断增长。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

进入90年代后,在亚洲形成了一个马铃薯制品消费的新兴市场。

1993年仅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就从美国、加拿大进口了价值11亿美元的炸薯条和炸薯片。

随着美式快餐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不断扩展,以马铃薯全粉为原料的各种食品一时间风靡全球,形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稳定市场。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马铃薯全粉的价格一直稳定在1200—1500美元/吨以上,产销两旺。

仅就目前阶段的国内市场需求水平,马铃薯全粉的国内市场年需求量约3万吨以上,亚洲市场年需求量约6万吨,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油炸土豆片做为方便、快捷的休闲食品开始为人们广泛接受,销售量日渐增大。

随着肯德基、德客士炸鸡、麦当劳等洋快餐在我国快速发展,薯条、土豆泥等产品也日渐被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所接受,从而带动了薯类制品的消费热潮。

4.2竞争力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人们在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推广上一直以产量的高低和主要的成分组成作为衡量马铃薯品质好坏的标准,没有考虑其加工产品的品质和适应性。

所以生产中虽然马铃薯的种类很多,但适合食品加工的马铃薯品种资源较少。

建立生产基地,只要引进繁育适宜油炸加工的大西洋等优质品种,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以长安县独特的高原气候条件,生产的薯块光滑、外观性状好、产量高,将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

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根本点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马铃薯技术和产业运作机制创新为动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建立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一批区域优势明显、资源特点突出、种植结构合理、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标准化产业带和产业区,创建具备地域特色的品牌农产品和主导产业,推动农业的转型发展,全面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5.2 选项原则

项目建设的核心是把农产品的品种调优、商品薯质量调高。

将当地马铃薯生产集中优化布局,建设质量优、规模大、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生产品牌产品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

5.2.1 坚持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把马铃薯基地建设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农民稳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5.2.2 坚持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

在尊重农民意愿和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项目区区位优势,优化品种结构,使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创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的人才、资金、技术,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5.2.3 坚持与资源利用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项目建设从资金利用和市场需求这两个基点出发,充分考虑比较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劳动力素质等资源的禀赋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防止出现产品新的积压和卖难。

5.2.4坚持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在开发环节上,以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经营为突破口,重点扶持具有科技开发功能和技术信息服务的龙头组织或中介服务体系。

在机制创新上,依托省威思顿公司的经济优势,建立公司带农户,农户连基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5.3 建设标准

项目建设突出品种优化布局、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

5.3.1 品种引进繁育

项目生产基地建设全面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品种混杂,种性退化,产量不高等突出问题。

引进大西洋、小白花、下寨65、高原4号等马铃薯新品种,建立繁育基地,繁殖高质量优质种薯,为生产基地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充足种源,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5.3.2 质量安全

加强产品质量的检测和市场监管力度,严格禁止剧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引导和帮助农民科学用肥、安全用药,从源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达到绿色产品标准生产,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

使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80%以上。

5.3.3 标准化生产

研究探索适宜项目区科学、完备的标准化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卫生安全标准。

5.4 建设规模

长安县马铃薯生产基地总建设规模4万亩,其中建立小白花、高原4号、下寨65等马铃薯生产基地3.8万亩,优质种薯繁育基地2000亩,包括小白花马铃薯良种繁育1000亩,高原4号马铃薯1000亩。

5.5 规划布局

5.5.1种薯繁育

建立县、乡、村三级种薯繁育网络。

县级种薯繁育基地对脱毒苗,微型薯、原原种、M0代种薯进行繁育,乡级基地繁育M1代种薯,村级繁育M2代种薯,向生产基地提供生产用种。

5.5.2生产基地

马铃薯生产基地布局以品种引进繁育与推广相结合,确定良种繁殖区和生产基地建设区,良种基地面积0.2万亩,占项目总面积的5%。

生产基地面积3.8万亩,占95%。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开发任务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立足当地农业现状,从调整结构入手,建成海子沟、拦隆口、共和3个地区马铃薯生产基地4万亩,户均种植2.5亩,真正使马铃薯优势产品集中生产,形成区域化规模布局,辐射带动全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6.2 建设内容

6.2.1 农业基础设施

1.在海子沟、共和、拦隆口3乡镇修建马铃薯贮藏窖各2座,贮藏量500吨,面积334平方米。

2.在海子沟、共和2乡镇建马铃薯收购点各1个,修建业务用房4间,200平方米,围墙200米,购置防冻蓬布10件,电子磅秤1台。

3.建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示范村8个,购置马铃薯收获机80台。

6.2.2 农业科技示范

1.种薯繁育基地 建立种薯繁育基地2000亩。

其中在拦隆口镇建立高原4号种薯繁育田1000亩;

共和镇青薯2号种薯繁育田1000亩。

2.科技示范推广 推广乐薯1号、青薯2号、高原4号马铃薯生产基地38000亩,其中海子沟地区2万亩,拦隆口地区0.9万亩,共和地区0.9万亩。

6.2.3 技术培训

加强县乡技术人员和实施村科技示范户、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培训技术人员12人,农民1.6万人次。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投资预算

7.1.1估算依据

1.土建工程参照目前同类建筑物的预算资料结合湟中地区具体情况估算。

2.培训费按照培训人数和误工时数估算。

3.项目管理费、交通差旅费参考同等规模建设项目费用实际发生额估算。

7.1.2投资估算

1.农业基础设施

预算投资141.2万元,其中:

(1)马铃薯贮藏窖6座15万元/座=90万元

(2)马铃薯收购点业务用房8间×

25平方米×

600元/平方米=12万元

围墙200米×

200元/米=4万元

防冻蓬布20件×

5000元/件=10万元

30吨电子磅秤2台×

7万元/台=14万元

(3)马铃薯收获机80台×

1400元/台=11.2万元

2.良种繁育基地

预算投资64万元,其中:

种薯引进2000亩×

150公斤/亩×

2.0元/公斤=60.0万元

马铃薯专用肥、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推广2000亩×

20元/亩=4万元

3.农业科技推广

预算投资544.8万元,其中:

(1)生产基地良种推广3.8万亩×

0.7元/公斤=399万元

马铃薯专用肥、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推广3.8万亩×

17.3元/亩=65.8万元

(2)培训技术人员及科技明白人共需培训费70万元,其中:

技术人员培训12人×

5000元/人=6万元

农民培训1.6万人×

40元/人=64万元(包括编印教材、聘请教师、交通费及误餐费)

(3)技术依托服务费10万元

7.2 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750万元,申请国家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600万元,群众自筹150万元。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8.1 基本资料及评价依据

本项目建成后,可形成规模化马铃薯产品种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马铃薯优良新品种的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年可增产1000万公斤。

可使1.6万户、7.6万农民受益;

同时为本公司建立了可靠、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

8.2 经济效益

8.2.1 项目年新增产值

项目区马铃薯新品种繁育基地的建成,可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品种退化、产量低、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同时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马铃薯产量从现在平均单产175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平均每亩增产250公斤,4万亩基地新增总产1000万公斤,商品率从现在50%提高到65%。

按本公司平均收购价0.30元/公斤计,新增总产值30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