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498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0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方法Word格式.doc

8.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320分) 60

8.1报告(60分) 60

8.2调查(120分) 61

8.3统计与分析(100分) 62

8.4事故、事件回顾(40分) 63

9.绩效测量与评价(200分) 65

9.1绩效测量(100分) 65

9.2系统评价(100分) 67

2

一、说明

为规范全国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定工作,合理确定评定等级,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2007.4-2006)的有关规定,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评估方法和审核经验,结合国内尾矿库的实际制定本评分办法。

本评分办法作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尾矿库开展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的依据。

本评分办法使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确定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的评价结果。

一是标准化得分,主要是评价标准化工作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的成效;

二是安全生产实际成效,采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第4.5.1条中确定的百万工时伤害率及百万工时死亡率两个具体指标来衡量。

(一)标准化得分

尾矿库的安全标准化系统由9个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又划分为若干子元素,每一子元素详细规定了若干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与提高企业安全绩效,保障安全生产条件,降低人员和财产损害的风险,减小工作中断等高度相关的。

本评分办法依据9个元素和相关子元素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对安全绩效的贡献,对元素和子元素赋予了不同的分值。

同时,根据系统原理和持续改进的要求,对每个子元素的分值又按照策划、执行、符合、绩效四个方面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

将子元素所得的分值相加,即得到每个元素的分值,最后将9个元素所得分值相加,便得到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系统得分。

各分值分配明细表如下:

标准化规范系统元素及其分值分配明细表

元素

分数分配

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880

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480

3.安全教育培训

2.

360

4.尾矿库建设

3.

280

5.尾矿库运行

4.

600

6.检查

5.

7.应急管理

6.

400

8.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7.

320

9.绩效测量与评价

8.

200

总分

4000

各子元素按照策划、执行、符合、绩效四个方面分配权重明细表

项目

各项目权重(%)

元素的策划与资源、标准及程序的准备

10

系统、标准与程序的执行

20

对建立的系统、标准及程序的依从程度

30

安全生产绩效

40

合计

100

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总分为4000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

换算公式如下:

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

4000×

100。

(二)安全生产实际成效

安全生产实际成效的评定采用了量化的相对指标,即百万工时伤害率及百万工时死亡率两个指标。

(三)标准化等级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的评定工作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

发生死亡事故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后,应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评定。

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为最高等级。

评级的指标为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的规定,取三个指标的最低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

评定等级 标准化得分百万工时伤害率百万工时死亡率

一级≥95≤5≤0.5

二级≥80≤10≤1.0

三级≥65≤15≤1.5

四级≥55≤20≤2.0

五级≥45≤25≤2.5

二、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

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880分)

1.1目标(80分)

策划(8分)

·

是否针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设立、沟通、回顾等确定了人员与职责?

1-是(4分)

2-部分(1分)

3-否(0分)

是否有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监测的规定?

(分数 是-4分;

 否-0分)

执行(16分)

是否设立了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是否为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实现提供了下列资源: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8分)

²

人力资源;

财力资源;

物力资源;

技术资源。

是否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

是否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修正或更新?

(分数 是-2分;

符合性(24分)

尾矿库安全生产目标是否包含于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分数 是-6分;

安全生产目标是否包含:

(分数 是-3分;

 最高分-6分)

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努力和行动;

事件的影响,如频率、严重性和其他损失。

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的比例?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1-80%-100%(12分)

2-60%-80%(6分)

3-60%以下(0分)

绩效(32分)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有效性?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1-最佳(32分)

2-较好(22分)

3-中等(15分)

4-一般(8分)

5-最低(0分)

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160分)

1.2.1法律法规意识(30分)

策划(3分)

是否对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识别、提升、跟踪做出了规定?

1-是(3分)

3-否(0分)

执行(6分)

是否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

是否制定了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提升计划?

是否对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计划进行了跟踪?

符合性(9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的调查是否涉及所有员工?

(分数 选择一个答案)

按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的比例?

1-80%-100%(3分)

2-60%-80%(1分)

是否所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行动都得到有效跟踪?

绩效(12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调查是否有效?

(满分6分 选择一个答案)

1-最佳(6分)

2-较好(4分)

3-中等(3分)

4-最低(0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的效果如何?

4-一般(0分)

1.2.2需求识别与获取(40分)

策划(4分)

是否建立了有效途径,获取员工或部门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

是否建立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影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制度?

1-是(2分)

执行(8分)

是否识别了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

(分数 是-3分;

是否建立了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渠道?

员工是否可以获取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符合性(12分)

是否有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已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是否包括:

(分数 是-1.5分;

 最高分-9分)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部门规章;

国家和行业标准;

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

绩效(16分)

识别并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充分性?

1-最佳(10分)

2-较好(8分)

3-中等(5分)

4-一般(3分)

所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适用程度?

1-是(6分)

2-部分(3分)

1.2.3融入(60分)

策划(6分)

是否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融入进行了规定?

(分数 是-3分;

上述规定是否明确了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执行(12分)

是否已将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标准化系统?

(分数 是-6分;

是否按所识别的需求为员工提供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

(分数 是-6分;

符合性(18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标准化系统的比例?

1-80%-100%(6分)

2-60%-80%(3分)

相关员工接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培训的比例?

1-90%-100%(12分)

2-70%-90%(9分)

3-60%-70%(6分)

4-40%-60%(3分)

5-20%-40%(1分)

6-20%以下(0分)

绩效(24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的有效性?

1-最佳(12分)

相关员工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掌握程度?

1.2.4评审与更新(30分)

是否有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变化得到识别、获取、评审、更新?

3-否(0分)

是否按制度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变化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

当变化发生时,是否及时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清单并将其融入标准化系统?

符合性(9分)

新的或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得到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的比例?

1-80%-100%(5分)

当变化发生时,与变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相关的标准化系统得以更新的比例?

1-80%-100%(4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有效性?

2-较好(9分)

1.3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80)

是否有制度,对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任命要求等做出了规定?

1-是(8分)

2-部分(4分)

是否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分数 是-8分;

最高管理者是否已书面任命尾矿库负责人与安全管理人员?

(分数 是-8分;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配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管理需要?

所有任命书是否由最高管理者和接受任命的人员签字?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被任命的人员是否参加了下列培训:

(分数 是-2分;

 最高分-12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标准化系统内部评审人员培训;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培训;

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培训;

事故、事件调查技术培训。

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被任命的人员是否持有相应的资格证?

被任命人员是否清楚理解并履行其职责与义务?

1-是(12分)

2-部分(6分)

被任命人员接受培训的效果?

1-最佳(20分)

2-较好(12分)

3-中等(8分)

4-一般(6分)

1.4安全生产责任制(160分)

策划(16)

是否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绩效测量等环节建立了管理制度并明确了人员及职责?

1-是(16分)

2-部分(8分)

执行(32分)

是否规定了尾矿库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分数 是-7分;

尾矿库负责人是否以实际行动履行对安全生产的承诺?

包括:

人员的配置;

安全费用;

安全生产重大活动的参与。

各级人员是否接受了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的培训?

(分数 是-8分;

是否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审与更新?

符合性(48分)

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是否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考核?

1-是(10分)

2-部分(5分)

最高管理者是否参与下列安全生产活动:

(分数 是-2.5分;

 最高分-27.5分)

制定安全生产目标;

确保实现目标所需资源;

在日常会议讨论有关的的安全生产问题;

与员工一起讨论安全生产问题;

风险评估;

标准化系统评价;

安全培训;

认可安全表现;

安全检查;

事件、事故调查;

纠正行动的回顾。

是否每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回顾与更新?

1-是(10.5分)

绩效(64分)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简单适用并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1-是(24分)

2-部分(12分)

负责人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效果?

2-较好(16分)

3-中等(10分)

各类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效果?

1.5文件与资料控制(120分)

策划(12分)

是否有文件与资料的识别控制制度?

(分数 是-6分;

 否-0分)是

是否有安全记录控制制度?

执行(24分)

是否依据安全生产管理需求建立了标准化系统文件?

是否每年评审标准化系统文件?

出现变化时是否及时修订或废除标准化系统文件?

标准化系统文件是否分发到相应的员工?

下列安全生产记录是否得到有效保留:

(分数 是-1分;

 最高分-16分)

事故、事件记录;

风险评价记录;

培训记录;

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

检查记录;

职业卫生检查与健康监护记录;

安全活动记录;

检验监测记录;

任务观察记录;

许可文件;

应急演习信息;

纠正与预防行动记录;

承包商信息;

维护和校验记录;

技术资料图纸。

符合性(36分)

是否制定了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最高分-15分)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特殊工种管理制度;

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

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标准化系统文件制定、评审与修订过程是否有员工参与?

文件与资料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

1-好(6分)

2-一般(4分)

3-差(0分)

记录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

1-好(7分)

绩效(48分)

文件管理的效力与效率,包括:

(分数 是-16分;

 最高分-48分)

文件需求响应及时;

文件产生的流程畅通;

文件的分发充分。

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80分)

是否已指定人员与外部沟通,协调安全生产事项?

是否有内部沟通制度与外部联系制度?

是否已识别外部联系对象?

是否就下述安全生产事项进行沟通:

外部关注的安全生产事项;

外部团体或个人的抱怨;

直接的社会要求。

是否保存外部所有的安全投诉记录?

主要负责人是否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召开了会议、讨论安全生产事项并保存会议记录?

合理化建议箱或建议表格是否放置于醒目位置并方便获取?

是否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生产事项?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制度的执行程度?

1-好(8分)

2-一般(4分)

3-差(0分)

确保所有安全投诉已报告并进行了调查的比例?

1-90%-100%(8分)

2-60%-90%(4分)

所有员工都熟悉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详细内容,了解建议的渠道、格式、接受的比例?

合理化建议的有效性,包括:

 最高分-18分)

以公平的方式评审提出的各项建议;

员工对建议机制的信心;

有效地发现并处理问题。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制度的效力,包括:

(分数 是-3.5分;

 最高分-14分)

理解沟通的目的;

理解沟通的内容并作出积极反应;

掌握抱怨程序;

对抱怨信息反馈的满意度。

1.7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80分)

是否有承包商选择、评价与管理制度?

是否已指定与承包商协调或联系的人员?

(分数 是-4分;

是否已识别承包商可能带来的风险?

备选承包商是否能够提供下列信息:

 最高分-4分)

许可;

制度;

能力;

安全绩效。

合同是否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与义务?

(分数 是-4分;

是否对承包商作业现场进行检查,以识别及纠正可能的风险?

承包商的选择是否遵循下列标准:

既往的安全表现;

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能力;

满足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的能力。

所有承包商的选择是否遵循有关要求?

2-部分(2分)

对承包商检查的执行情况?

2-一般(3分)

协调或联系人员与承包商沟通的情况?

1-好(4分)

2-一般(2分)

对承包商安全表现进行评估的比例?

1-90%-100%(4分)

2-60%-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