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50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13

1400

1.6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

1.4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C

1200

1.0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C

1000

0.8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剂量4%~6%

1500

0.6

石灰土

灰剂量10%

550

0.25

灰土处理

灰剂量6%

250

/

土基回弹模量

Eo=30Mpa(主辅路车行道、交叉口)

路面强度要求表2

路面结构层

压实度(%)

弯沉值(mm)

4cmSMA/4cmAC-13C

98

0.240/0.270

8cmSUP-20/6cmAC-20C

96

0.264/0.299

36cm/32cm水泥稳定碎石

97

0.309/0.347

20cm10%灰土

95

1.61

土基

2.79

2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准备前的质量控制

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水泥是活性材料,水泥剂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基层的强度,也影响其收缩变形。

集料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主体,它与基层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强度影响的大小取决于集料本身的质量。

级配是集料的一个主要内容,使用最佳级配还可以控制水泥的用量。

因此,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关键还在于合理的施工工艺。

要严格控制延迟时间(即从水泥稳定碎石加水拌合到碾压结束的间隔时间)在施工规范允许的初凝时间3.25h之内,各道工序要密切配合,时间要紧凑,须在水泥初凝之前保证碾压密实度达到质量要求,这个作业段不宜过长,应通过试验路段来测定。

因此,由于该条道路作为未来城区东西方向的主干道,为确保整条道路水稳路面基层的质量,在承包单位与我监理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充分酝酿后,于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初步确定,先在道路左半幅铺筑220m长、厚0.18m、宽度8.25m的水稳试验段。

由承包单位编制较为详细的施工方案,报送我监理组审核。

2.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

2.1.1原材料

(1)水泥。

应采用强度不低于32.5级的水泥,3d胶砂强度应不小于10Mpa,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6h。

经初步比选并复试合格,我们同意承包单位使用标号为p.o32.5的金坛产固塔牌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

(2)级配碎石。

承包单位经多次试验,选用溧阳生产的压碎值小于28%的石料。

2.1.2混合料设计

我们把选定的石料按料仓进行编号,分别对应246、瓜子片、米砂、石屑为1#、2#、3#、4#,进行级配碎石取样。

同时取p.o32.5固塔牌普通硅酸盐水泥,按不同用量(3.5%~5.5%)进行分组试验,分别取4种比例(以碎石质量为100)制备混合料,每组试件9个,用重型标准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其结果为为4.4%和2.30g/cm3。

根据上述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备混合料试件,其测定的代表值R7=3.7Mpa,大于施工图设计值3.5Mpa。

承包单位以此符合设计强度要求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作为生产配合比,为1#料:

2#料:

3#料:

4#料:

水泥:

水=34:

32:

14:

20:

5.0:

2.0,其中生产前已测定1#、2#、3#、4#料的天然含水量分别为0.4%、2.1%、3.1%、4.7%,对照设计配合比已略作调整。

此配合比经监理部平行试验复核后,认为符合施工图设计和规范要求,审批同意作为施工现场生产配合比使用,并报建设单位备案。

2.2施工工艺

监理部对承包单位报审的水稳试验段施工工艺进行审批,认为符合施工要求。

其施工流程如图1。

材料鉴定及选择料源

选择报批配合比

试配

备料

报批配合比

工厂内调整试配合比工厂内调整配合比

厂拌设备调试

底基层交接

验收整理

工厂内试铺拌合料

工厂试拌

水稳试验段施工

测量放样

方木围边

检测各种试验数据

压实度检测

含水、含灰量检测

碾压成活

养护膜覆盖

洒水湿润养护不少于7天

水稳试验段施工总结

主干道路水稳摊铺成形

图1水稳试验的施工流程图

2.3施工机械

为保证该条道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承包单位采购了已在多个工程中应用、用户反应良好的定型产品—徐州北联重科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WCD600型连续稳定粒料厂拌设备,设计产量达600T/h。

其料斗、水箱、罐仓装配有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其电子计量器经地方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使用。

本工程试验段中投入使用的施工机械均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4路面底基层的检查与验收

该条道路的路面底基层为10%石灰土,对其进行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和平整度验收,其中压实度代表值为96.2%,大于设计值96%,其弯沉代表值为1.48mm,小于设计值1.61mm,均能符合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表面平整密实,经参建各方共同验收,一致认为符合施工图设计及规范要求。

3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测量

在承包单位对试验段路面底基层的10%石灰土表面进行浮土、积水清除后,进行测量放样。

用消石灰标出摊铺宽度,并在内侧固定与压实厚度18cm等厚的方木,外培土路肩,防止碾压时基层向外侧推移,保证基层边部压实质量。

同时根据基层标高和松铺系数(暂定1.42,后根据实际压实高程调整为1.40),在试验段左右两侧架好摊铺高程钢丝(钢丝拉力≥800N),这些都经现场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即可投入备用。

3.2拌合

承包单位正式生产前先对稳定粒料厂拌设备进行调试,对出料口取样进行配合比、含水量试验并酌情调整,以拌制出合格的成品料。

该套设备设计产量600t/h,经计算试验段产量,设定产能为350t/h。

每天施工前工地试验室应预先测出当天各种原材料(1#、2#、3#、4#仓)的含水量,并换算成施工配合比,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应根据集料含水量大小,及时调整含水量。

本试验段共检测含水量2次(最大4.8%,最小4.6%,均值4.7%)比最佳含水量4.4%略大。

因拌和时接近秋末,气温在10℃左右,且运输距离不长,蒸发量不大,初步认为符合要求。

试验段混合料中水泥用量测定值为5.1、5.2、5.0,均大于设计值5.0。

3.3运输

该试验段混合料运输采用10辆20t东风卡车(实际装混合料25t左右)。

运输车在接料过程中派专人指挥,分前、中、后三次接料,形成车厢前、中、后三堆,以尽量避免粗细集料离析。

3.4摊铺

因该试验段混合料摊铺宽度为8.25m,而WTD7501摊铺机最大摊铺宽度为6.17m,因此需采用2台摊铺机成阶梯形摊铺,两台机摊铺时前后相差15~20m,后一台摊铺机与前一台重叠10cm左右宽度,碾压时可整幅统一碾压。

该承包单位的拌和场建在施工现场5min车程范围内,其成品料运至现场进行摊铺,长度由下式确定:

L==≈7.32(m)

L—摊铺长度(m)

P—每车混合料的重量(t),取25t。

B—摊铺宽度,取8.25m。

H—压实厚度,取0.18m。

Rmax—混合料最大干密度(t∕m3),取2.3t∕m3。

当有5辆车装满混合料到达施工现场时,其预计摊铺长度将达到35m时,即可进行摊铺,摊铺机两侧用自动找平仪自动进行找平。

经承包单位的质检员和现场监理工程师现场测定,该试验段摊铺平均速度为1.5m∕min,夯锤振级为4级,虚铺面平整度基本能控制在10mm以内。

3.5碾压

当已摊铺的作业段达到100m左右时,即可碾压。

按原先试验段施工方案设计的压实机械组合原则为:

先用14t振动碾稳压一遍,再用20t振动碾(激振力370KN)加振4遍,随后用21t三轮碾静压4遍追压密实度,再用26t轮胎碾碾压2遍封浆处理。

由于该试验段摊铺碾压时,气温适中,经承包单位质检员与监理工程师现场初步测定含水量和压实度,认为含水量损耗不大,无须补充洒水(如天气炎热,应适当洒水碾压),压实效果良好。

经现场计算,该100m作业段拌和、运输、摊铺用时约100min,碾压成活约70min,实际延迟时间约2.8h左右,小于初凝时间,符合设计图及施工规范要求。

另外,经现场实测压实度的实践证明,振动碾的激振力大小与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基本成相关正比关系,也是决定水稳基层压实度大小的关键因素。

3.6接茬

水泥稳定碎石必须连续作业不间断,每天收工的接头断面应设置与道路中线垂直的横缝接茬。

过明涵、明洞、桥梁时必须设置横缝,基层的横缝最好与桥头搭板尾端吻合,但要注意该处的碾压质量。

第二天施工的接茬如有模板支挡的,只须清除浮石、浮灰;

如无模板支挡的,应在前一工作面画与中线垂直的横缝线,纵向凿除约50cm左右,露出新鲜的水稳面为止,再把接茬部位浮石、浮灰清扫干净后洒水湿润,即可连续作业。

碾压尤其是压路机开振时在该部位必须小心细致,既不得漏压,也不得把前一天已有强度的混合料压断,以确保全位置的压实度均匀一致。

3.7养护

该220m试验段碾压完成后质检员与监理工程师立即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检查,整个试验段自上午9:

30开机,到下午4:

30全部结束,同时对碾压成活的水稳混合料开始养护。

承包单位专门购买了透水无纺土工布,湿润后人工覆盖在已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

覆盖2h后,用喷雾式洒水车洒水,在7d内保持水稳基层面处于湿润状态,同时封闭交通。

4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完毕后的质量检测

该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总长220m,压实厚度0.18m,平均宽度8.25m。

实际施工用混合料798.63t(理论用料768.4t),全部完成时间约7h(包括中午间歇时间)。

经拌合楼电子动态计量器显示,水泥实际用料40.1t,约为5.2%,比施工配合比的5%略大,现场EDTA滴定显示平均值为5.1%,说明施工过程中水泥略有损耗。

在养护7d后,该试验段已能钻芯取出完整芯样。

在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对其施工过程和施工完毕的成品进行取样并质量检测,结果如表3。

表3

序号

名称

检测点数

检测结果

结论

1

2

最大为98.7,最小为98.3,平均值98.5

单点值均

大于98%

平整度(mm)

9

5、3、9、7、8、6、11、8、6,合格8个点

合格率89%

3

高程

偏差范围:

±

15mm,合格8个点

4

厚度(cm)

按混合料总量与路段计算,平均厚度为18.9cm

合格

5

按测量压实度计算,平均厚度为18.4cm

按灌砂厚度计算,平均厚度为18.4cm,分别为:

18.3cm、18.5cm

横坡度(%)

9个断面

最大值1.59,最小值1.37

6

宽度(m)

3个断面

最大值8.29,最小值8.26

合格率100%

7

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为1.4(原为1.42)

8

水泥剂量(%)

3组

分别为5.2、5.0、5.1,平均水泥剂量为5.1%

含水量(%)

2次

分别为4.8、4.6,平均值为4.7

10

强度

试验段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3.7Mpa,均大于3.5Mpa

5结语

水泥稳定碎石的试验段主要是为道路主干道大规模的施工积累经验,避免因原材料、施工机械、施工人员配合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通过试验段,我们可以验证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确定标准施工方法、确定每一个作业段合适长度等多项数据,并及时修正、完善。

该试验段由于参建各方准备工作较充分,在监理部全过程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下,整个施工过程较顺利。

水稳试验段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显示,基本符合施工图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试验段工程的实体质量和工程资料经参建各方验收合格后,承包单位可以据此进入主干道路水稳路面基层的大规模施工阶段。

参考文献

[1]陈振木编著,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手册[M].1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黄兴安主编,市政工程施工监理手册[M].1版.北京:

[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M].1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M].1版.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