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649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3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

二、主要结论 35

三、问题与建议 36

附图一:

村位置图 37

附图二:

村位置卫星图 38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㈠项目名称

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㈡项目建设地点

㈢建设规模与内容

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村内主要道路照明设施进行综合建设治理。

建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3000米,检查井150个;

建人工湿地1个、总面积1800平方米;

建15平方米垃圾收集站1座、总建筑面积15m2;

购置100L农户垃圾收集桶300个,人工垃圾收集车5辆、自装卸式垃圾车1辆;

购置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30个,沿村内主要道路安装,两路灯之间的距离50米。

整治村庄村民生活污水处理率≥60%;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

㈣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90.35万元。

资金来源为:

项目建设资金申请陕西省农村环保“以奖促治”资金补助116.37万元,申请×

市与×

区地方配套资金补助58.18万元,×

村自筹资金15.80万元。

㈤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12个月,即2011年7月~2012年7月。

二、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区位于×

区西南部的×

镇×

村,是陕西省渭河流域的水源地之一,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东、北、西、南面分别与关家河村、前峁村、孙家河村、×

镇接壤。

全村目前常住居民300户,1180余人,其中40户农家乐,平均接待游客45人/(户·

d)。

耕地面积3600余亩,荒山1000多亩,人均耕地3.05亩,人均荒山0.85亩,耕地主要以果园为主。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余元。

为解决项目区内群众生活习惯不良、环境卫生设施而造成环境卫生状况极差的问题,改善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村村委会决定对所属的×

村进行集中环境整治。

联合成立了以村长和村支书为组长,各小组骨干干部为成员的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计划对自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和村内主要道路照明设施进行综合建设治理。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⒊《陕西省2011-2015年农村环境保护“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⒋《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0-2015年)》;

⒌《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规范(NY/T1702-2009)》;

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168-2006)》;

⒐《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

⒑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⒒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⒓项目业主位委托本中心编制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区域基本概况:

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是×

市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中部南缘,地理坐标东经108°

57′~109°

09′,北纬34°

57′~35°

12′,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日照2345.7~2412.5小时,年均降水量555.8~709.3毫米,年均气温8.9~12.3℃,春季干旱少雨,夏季多为伏旱,秋季多为阴雨,且时空分布不均匀。

东西宽约18.5km,南北长约27.1km,总土地面积158.33km2。

区扼关中、陕北交通之咽喉,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现辖两镇、一乡、四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62.2平方公里,人口21.8万。

2.区域经济概况:

区辖区范围内有×

矿务局、陕西煤炭建设公司、陕西省东风机械厂等省、市属大中型企业20多家.×

区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耐火粘土等颇具优势的10多种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蕴藏巨大的开发潜力。

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降水适中,雨热同季,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盛产小麦、玉米、油菜、苹果、核桃、花椒、柿子、桃、杏等。

是理想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

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6.7亿元,增长16.8%,连续四年保持了13%以上的快速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8018万元,增长23%,连续四年保持了一千万元以上的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738元和4540元,增长24.9%和21.6%,增幅均居全市第二。

3.区域基础设施概况:

近年来,区党委、政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到目前为止,×

大地处处路通、水通和电通。

210国道、西(安)延(安)铁路南北贯通×

区,咸铜、梅七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使×

区与外界的连接畅通无阻。

区的城市化程度较高,各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科技、教育、文化、商业、金融、医疗等事业发展迅速,境内通讯发达,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4.自然资源与环境现状

区森林、矿产、水力、旅游、农业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矿产方面:

煤炭、石灰石、耐火粘土等颇具优势的10多种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蕴藏巨大的开发潜力。

气候适应,光照充足,降水适中,雨热同季,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5.区域旅游现状: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北部,其起源于唐,兴盛于宋,素有“十里窑场”之称的耀州窑遗址,及与之配套的耀州窑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专题性古陶瓷博物馆。

周边的黄帝陵、玉华宫、药王山、香山寺院等人文景观,饮誉海内外。

近年来,随着乡村游和农家乐的兴起,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下,大力发展以“品农家小吃,住农家小院,听特色方言,尝人间仙果,观田园风光,感绿色自然”为特色,该区先后发展出许多知名的农家乐品牌旅游项目。

6.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

村位于×

区西南部,全村目前常住居民300户,1180余人,其中40户农家乐,平均接待游客45人/(户·

耕地面积3600余亩,荒山1000多亩,人均耕地3.1亩,人均荒山0.85亩,耕地主要以果园为主。

全村居民居住较为集中。

7.项目区环境现状:

由于×

村经济基础较差,财政和村民财力有限,无力进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现生活污水没有进行处理;

村内道路没有任何照明设施,一到晚上天黑一片,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夜晚出行与乡村游得发展;

乡村垃圾也没有收集、清运设施,到处推放;

造成环境卫生状况差。

垃圾成堆、随处可见,每逢夏季空气质量严重恶化,易滋生蚊子、苍蝇、老鼠等病虫害,极易造成传染疾病的传播,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㈠项目建设是保护和改善×

村农村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村的村民生活卫生习惯不良、环保意识低、环境卫生设施不足,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不当,造成环境卫生状况差。

群众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造成垃圾成堆、随处可见,每逢夏季空气质量严重恶化,滋生蚊子、苍蝇、老鼠等病虫害,极易造成传染疾病的传播,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

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

村人民群众长期强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迫切

㈡项目建设是满足×

村农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最主要的内容。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内饮水安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㈢项目建设是改善×

村投资环境,促进×

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村处于关中北部,耀州窑博物馆、黄帝陵、玉华宫、药王山、香山寺院等人文景观,饮誉海内外,构成了境内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项目的建设能改善旅游景观保护环境,营造良好的景观旅游氛围,增加旅游景观魅力和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同时,游客在×

村的消费能带来巨大商机,创造劳动力新的就业机会,对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积极意义。

村经济欠发达,发展旅游是当地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重要举措。

项目的建设,将促进旅游景观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通过人员的流动交往和信息沟通,将增加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兴趣,会极大地促进和扩展区域经济与国内外经济的联系,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 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一、建设地址

㈠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

区城西3.5公里处×

村,属×

镇管辖,地处该镇北部。

东、北、西、南面分别与南雷村、沟渠埝村、×

镇、南咀村接壤。

紧靠包茂高速路,地理位置优越。

项目建设地点为×

区所辖×

村,项目地理位置(见右图):

㈡建设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

建设项目涉及土地为该村集体土地,其中垃圾收集站建筑总用地面积15平方米。

二、建设条件

㈠社会经济条件

村全村目前常住居民300户,1180余人,其中40户农家乐,平均接待游客45人/(户·

耕地面积3600余亩,荒山1000多亩,人均耕地3.05亩,人均荒山0.85亩,耕地主要以果园为主,村里有养猪场和养鸡场各1个,存栏生猪500头,蛋鸡1万只。

㈡自然气候、水文

村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中部南缘,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日照2345.7~2412.5小时,年均降水量555.8~709.3毫米,年均气温8.9~12.3℃,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春季干旱少雨,夏季多为伏旱,秋季多为阴雨,且时空分布不均匀。

昼夜温差大,空气温度高,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是种植无公害蔬菜、水果等理想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

㈢政策扶持条件

省上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极为重视,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作作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健康水平,构建农村环保体制的大事,重点将以下地区作为示范区域:

一是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范围内,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连片村庄;

二是需要通过连片整治才能根本解决的“问题村”集中地区;

三是可以充分发挥连片整治效果的引用水源区和重要湖库周边地区;

四是国家南水北调、关-天经济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和生态移民等重大工程和政策试实施区;

五是已有一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础的地区(包括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整理、基本建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

并给予一定的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市县财政要按比例进行配套,省市按1:

0.5的比例配套,市、县按1:

0.5的比例分担。

各市区财政部门在项目申报时,必须出具专项资金地方配套承诺函,否则,项目不予受理。

区人民政府和×

村村委会极为重视所辖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的建设,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部署。

村还成立了以村长和村支书为组长,各小组骨干干部为成员的本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区域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对所属的×

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进行综合治理。

村群众对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要求也极为迫切,积极性高,愿意投工投劳。

第四章 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模与内容

村为了响应国家环保号召,配合×

市城市发展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发展自身乡村游的优势,计划对本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村内主要道路照明设施进行综合建设治理。

建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3000米,建人工湿地1个、总面积1800平方米;

购置100L农户垃圾收集桶300个,人工垃圾收集车5辆、自装卸式垃圾车1辆;

购置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30个,沿村内及村子周边规划的道路两边安装,两路灯之间的距离50米。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村庄内主道路照明率≥60%。

二、建设项目

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该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雨水由村庄现有明沟或暗渠收集,就近排入池塘、河流等水体,并应定时清理维护沟渠,防止被淤泥淤积堵塞。

1、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概况:

农户的生活污水为洗浴用水和餐饮用水,COD和BOD5较低,COD在200-300mg/L、BOD5100-200mg/L。

市郊区,大力发展自村乡村游项目,其中就有40户在做农家乐。

为了配合×

村旅游发展和×

市城市发展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故该工程选用人工湿地处理×

村农村生活污水,为以后开发这一景点提供必要条件。

2、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水量测算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等确定,人用水量标准50L/人·

天,猪用水量标准20L/人·

天,鸡用水量标准3L/人·

天。

村最高日污水量见表下表:

表4-1:

村用水量及污水量预测表

用水项目

数量

用水量标准

L/人·

最高水量

m3/天

备 注

1

1180

50

59

300户

40个农家乐

游客45人/(户·

d)

猪500头

鸡1万只

2

流动人口

1800

90

3

500

20

10

4

10000

30

5

小计

189m3

6

未预见用水

28.350m3

最高日用水量15%

7

合计

217.35m3

8

污水量

184.75m3

用水量的85%计

3、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考虑到×

村离×

市区较近,该村污水采用DN400水泥硷管收集和排放;

农户的生活污水经配备的污水管收集后,排入村人工湿地进行集中处理;

人工湿地面积1800平方米,水深1-1.5米,可满足该村生活污水10天以上的停留,人工湿地种植象草,通过处理后,生活污水的COD和BOD5含量可大幅降低。

经人工湿地净化降解处理后COD≤30mg/L、BOD5≤1O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水标准,可作为农田灌溉用水再利用。

经测算,该工程最高日污水量为184.75m3/d,设计处理水量190m3/d,用DN400水泥硅管能满足输水要求。

DN400水泥硅管总长3000米。

该项目生活污水收集管采用DN400水泥硅管,人工湿地利用村庄的池塘或山坑平整挖深砌石埂改造而成。

村生活污水收集管和人工湿地面积见下表:

表4-2:

村污水收集管及人工湿地面积表

项目名称

单位

备  注

人工湿地

平方米

湿地种植象草

DN400水泥砼管

3000

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该工程采用畜禽粪便与生活垃圾分离处理制。

畜禽粪便由村庄内农户自行集中收集堆肥后,运往自村农田做肥料使用。

1、项目区生活垃圾概况: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成分日趋复杂,塑料制品含量增加,同时,农业有机肥的使用率明显下降,使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像陕西省绝大数农村一样,虽然×

村环保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村目前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还没有任何进展,从总体上看,这方面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工作形势仍很严峻,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

村村各种生活垃圾污染物中,农业污染尤为突出。

地膜、塑料大棚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2、项目区生活垃圾处理方针、原则

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推进,改变农村生活面貌,提高农村人口居住环境成为了发展的主题。

⑴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垃圾处理系统。

一方面遏制了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也从可回收、可利用、可再生的角度来实行对垃圾的分类管理与科学化处理,从而降低农民生产、生活的总成本支出,实现农村经济的节能型转变。

⑵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帮助农民认识到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改变敲响警钟。

并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或垃圾治理的相关法令法规来约束农村居民的垃圾倾倒与环境污染行为,以制度为先行控制垃圾肆意丢弃带来的治理难题。

⑶对于农村垃圾的收集和清运以及处理等工作所需的资金投入问题。

应鼓励社会各界的资金注入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不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来解决。

实现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运营,引进垃圾处理项目的投资与建设,促进农村的整体化发展。

3、项目区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参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方案》、《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等。

村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户分类收集、村集中清运和转运、乡统一管理的模式运行,收集的生活垃圾最后转运至市垃圾处理厂填埋处理。

计划每户设立一个100L的不锈钢垃圾收集桶;

建立一个垃圾收集站,配备垃圾收集站为单层砖混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5平方米;

购置人工清运车5辆;

自装卸式垃圾车1辆,型号为XZL5040ZZZ3型。

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格与数量等见下表:

表4-3:

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表

项目

规格

垃圾收集桶

100L

300

垃圾收集站

15m2

自装卸式垃圾车

XZL5040ZZZ3

人工清运车

㈢农村风光互补太阳能道路照明项目

1、项目区道路照明设施概况:

目前,×

村还没有道路照明设施,项目区内虽然有40户加入了×

村农家乐项目,并且周围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但是较差的道路照明严重制约了该村旅游资源的发展。

2、项目区道路照明设施处理措施:

村的主干道主要有两条,东西的主干道长1.0公里,村内主干道长1.5公里。

为了响应国家节能环保号召,以及进一步提升本村农家乐品牌的知名度和树立节能降耗与新能源的环保旗帜。

现决定对村内主干道,共计1.5公里长的道路安装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30个,每两个路灯之间距离50米,设备规格与数量等见下表:

表4-4:

农村风光互补太阳能道路照明设施表

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

YE—LD001

第五章 项目区环境评价

一、项目地区环境现状

㈠水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水环境现状良好,人引工程饮用水符合地下水二级标准。

㈡大气环境现状

项目地址大气环境保持良好,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其次是氮氧化物、PM10、自然降尘;

项目所在地大气符合大气二级标准。

二、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⒈环境质量标准

⑴大气环境: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⑵水环境: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⒉污染物排放标准

⑴废水:

项目区生活污水汇入村内自建的人工湿地集中处理,处理后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⑵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三、项目建设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㈠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污染工序来自各种机械的工作噪声,施工和运输等作业噪声;

施工雨污水、泥浆水;

施工车辆产生的废气,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造成地面扬尘等;

基坑开挖、场地填平时产生弃土,进行垃圾收集站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㈡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⒈建设施工噪声控制

合理选用施工机械,尽量选用节能、低噪声的施工机械。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作业。

⒉建设施工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前期应同步设计好排水沟和沉淀池,将建筑泥浆水和冲洗水经沉淀分离后的上清夜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泥浆应定期外运,合理排放。

建筑废物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理,避免因暴雨冲刷而流入附近水体。

⒊建设施工大气污染控制

晴天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

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避免长期堆放;

施工尽量选择在白天进行。

四、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㈠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该项目为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也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运营期通过对农雨、污水分流,农户污水进入人工湿地集中处理,实现生活污水减量化、资源化,生活污水处理后可达农田灌溉要求,达到水资源再利用的目标。

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清运和转运,收集的生活垃圾最后转运至市垃圾处理厂填埋处理。

村内主干道共计1.5公里的道路的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经过白天对太阳能的转化,以及全天对风能的充分转化,完全满足了夜晚对整个村子的照明,成为本村一道亮丽的旅游观光景点。

㈡处理工艺

⒈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见下图):

农户生活污水

(餐饮污水、洗涤污水)

DN300水泥砼

污水收集管网

村人工湿地微生物降解和水生植物净化综合处理

农田灌溉

2.生活垃圾处理工艺(见下图):

生活垃圾

户 用

垃圾桶

人力垃圾运

输车(板车)

垃 圾

收集站

自卸式垃

圾运输车

市垃圾处理场

垃圾填埋处理

第六章 节能规划

本项目为农村环境整治项目,项目的用能少,耗能项目主要为垃圾收集站垃圾提升装车电动葫芦用电、垃圾车和吸粪车运输用油。

计划采用以下节能措施:

垃圾车采用耗油小的国标三发动机的东风小霸王车型专用车。

垃圾年运输用油350升。

本项目通过村民建立风光互补太阳能照明设施,用风能和太阳能来完成对整个村庄内部共1.5公里的主要道路照明,这样既节约了用电,又为本村农家乐品牌的提升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常用的路灯通常功率是250瓦和400瓦,以每天照明10小时和每年365天计算,那么×

村每年可以节约用电4.38万Kw。

以电价0.5元/Kw计,那么×

村每年可节约开支2.19万元。

项目节能效益显著。

第七章 项目组织机构与实施计划

一、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㈠项目建设管理机构

该项目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