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802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赛课教案.doc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正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品读课文,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原因,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师: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深埋在彭德怀内心深处的那份对大黑骡子的感情,这份感情化为一个字那就是——爱!

(板书)彭德怀是多么爱他的大黑骡子呀,把这份爱融入到课题中,再来读读

 二、学习2至20小节

  

(一)学生批注读

  师:

是的,对于这个“爱”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但对于课文,我们还需要借助课文语言去读、去品、去悟。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看看从哪些地方,哪些语句深切的体会和理解了这个“爱”字。

师:

(媒体出示自学提示)谁来把要求读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到20节,用波浪线画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语句,读一读,并把自己的感受简要的写下来。

  

(二)交流

  师:

所有的同学都已将自己的理解转化成了一条条深深的波浪线,非常美丽的波浪线。

老师想问一下,哪些同学已经找到了有关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的语句?

  1.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

  

(1)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

“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

”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师:

(媒体出示这句话)是的,把这份爱带入这句话中,你再读读。

齐读。

哪些词触动了你,让你震动了?

(抚摸悄悄地塞进看着他吃完)

  评议:

能体会到流淌在细微之处的爱,真细心!

  指导朗读:

这份爱真挚而含蓄,谁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

(生读,老师范读)

  小结:

当时,每到宿营地,彭德怀总要牵着大黑骡子溜一溜,给它刷刷毛、掸掸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干粮,这头大黑骡子很通人性。

只要彭德怀轻轻一拍它的脖子,它就会很乖地卧下,等着彭德怀骑上去再慢慢起来。

打仗时,只要彭德怀一声令下,它就勇往直前,从不退缩,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都能看见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相依相伴的身影啊!

  师:

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还流淌在我们课文的其他语句中,你们读到了吗?

  

(2)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说:

“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 这句话里有两个词最能够看出彭德怀当时的心情?

彭德怀真的很平静吗?

是的,彭德怀深情的眼神里写满的都是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平静的外表下掩饰的都是忍痛割爱的伤痛……一起读

  (3)心中的悲痛彭德怀终于掩饰不住了,但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不能让大家知道自己有多么不舍,所以他把心中积压的痛苦用别的方式宣泄出来,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齐读11节

  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引读——齐读17节

  “不耐烦”和“怒吼”的背后,我们读到的了什么?

(难受、不忍心、心痛、爱大黑骡子)

  (4)师:

六匹牲口还是集中到了一起,军令如山啊,彭德怀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老饲养员难过啊,他拍着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引读12节

  师:

枪口对准了大黑骡子,彭德怀背过脸去。

(媒体出示)此刻,你们就是彭德怀身边的警卫员,说说你们从彭德怀转过来的脸上看到了什么?

(难受、紧锁着双眉,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嘴唇紧咬;双眼还溢满了泪水)  

  师:

是啊,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彭老总的心里是充满了——(不舍、愧疚、难受)

  师:

此刻,彭德怀抑制着内心的痛苦。

让我们来品味这个句子,齐——彭德怀背过脸去。

  (5)范读: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媒体出示)

这一刻,铁骨铮铮的彭德怀内心是痛苦的,是挣扎的,是压制的,是哭泣着的,而这份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也融在了这个省略号里,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彭德怀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

他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

  (6)过渡:

这天晚上,草地上多了些生机,战士们终于可以吃真正意义上的食物了,可是彭德怀吃了吗?

他是怎么做的?

谁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

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

“我吃不下,端开!

  彭德怀不饿吗?

那饥肠辘辘的他为什么吃不下呢?

  小结:

彭德怀是绝对喝不下肉汤的,那碗肉汤里散发出的都是大黑骡子的气息啊!

他深深地爱着大黑骡子,又怎么能喝下这碗肉汤呢?

同学们,课文就是这样,把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融入在对彭德怀动作、语言、表情的描写中。

我们再来体会一下

(媒体出示上面四句话)

(三)交流:

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爱

1.过渡: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那战士们呢?

你有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爱了?

自读课文

2.相机出示:

(1)“什么,杀掉?

你不出草地啦?

”老饲养员着急了。

几个警卫员听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

“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2)老饲养员流者眼泪对彭德怀说:

“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

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3)10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

(4)20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3.小结:

是啊,长征以来,大黑骡子受尽了苦,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背上堆得向小山似的。

过草地时,它驮着生病的战士一步步朝前走,过大江时它一次次将不会游泳的战士驮过河……战士们是多么不忍啊!

此刻,我们仿佛也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请求,齐读这几句话。

命令下了,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枪声一直没有响,谁也不愿开枪。

是呀,谁又忍心将枪口对着心爱的大黑骡子呀,此时此刻,草地上静寂下来,这分分秒秒中都凝聚着对大黑骡子的不舍,每一个爱大黑骡子的人都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让我们走进每个人的心里,读出他们内心的感受。

分角色读课文(媒体音乐)

评议:

同学们出色的合作让老师仿佛置身在那艰苦的年代,那痛苦的时刻。

三、学习第1节

1.过渡: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战士们又是那样不舍,那为什么又要杀掉大黑骡子呢?

(板书:

杀?

)请大家默读第一节

2.生答

3.(媒体出示草地图片)草地一望无际,荒无人烟,满目凄凉,沼泽遍地,正如诗中所说:

“三十里草地二十里水,荒无人烟鸟不飞,如有行人误入内,十有九个去难回”。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连一粒粮食也找不到,野菜、树皮都成了战士们充饥的食物,作为红三军团团长的彭德怀,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倒下,又怎能舍得!

他爱大黑骡子,更爱的是——战士们(板书:

更爱!

杀!

)他愿意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一道徒步走出草地。

4.出示:

你们能走,我也能走。

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

草地又算得了什么!

齐读

5.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战士,看到彭德怀将军忍痛杀大黑骡子,你想到了什么?

四、学习第21节

1.过渡:

侠骨柔情的彭德怀此时的内心在挣扎着,在哭泣着,在流血呀!

他深爱着大黑骡子,但为了多一些人走出草地,只能忍痛杀了它。

大黑骡子走了,它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2.齐读本节。

3.“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是什么意思呢?

(很冷很饿)就是课文第一节中的一个词——饥寒交迫

4.战士们饥寒交迫,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我们相信,在彭德怀同甘共苦的精神的激励下,战士们一定能胜利走出草地!

再读本节。

五、小结:

1.这节课上,我们和彭德怀一起悲,一起痛,一起把对大黑骡子的爱深埋在心底,这是伟大的爱,这是感人至深的爱,这份爱,更是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之所在。

它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媒体出示长征视频,老师同时介绍)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忍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预言的未来前进,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丝带,成为人类历史上坚定无比的象征。

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欣然写下了一首诗(媒体出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六、作业:

搜集长征故事,如《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七根火柴》等,开一个班级读书交流会。

  板书: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爱!

杀?

  更爱战士!

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