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720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机化合物空间结构Word文档格式.doc

A.卤代羧酸B.酯C.氨基酸D.醇钠

解析:

由“基”的空间结构,可分析出蓝球为氮原子,绿球为碳原子,红球为氧原子,白球为氢原子,其结构简式:

选C。

二、“基”的异构体

丙基有2种、丁基有4种同分异构体,-COOH若写为-OOCH则成为甲酸酯。

掌握“基”的异构体可使我们快速确定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并能准确写出异构体。

例3、化学式是C4H10O的醇可被氧化成醛的有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解析:

醇可被氧化成醛,其羟基位置必须在端C上,这是由于-CHO的结构决定的。

化学式为C4H10O的醇的同分异构体取决于丁基异构体,丁基异构体由四种,相应的醇为:

其中羟基在端C上的只有①、③两种,而②只能被氧化成酮,④不能被氧化。

答案为A。

例4、苯酚环上含有—C4H9基团的同分异构体有

A、12种B、9种C、4种D、3种

因丁基由四种异构,每一种异构与酚羟基都有间、邻、对三种异构体,所以共4×

3=12种。

选A.

三、“基”的拆分与连接

书写同分异构体时,不能局限于已知的类别异构,若对某些“基”进行拆分,可出现新的异构体。

如-COOH拆分成—CHO和一个—OH,-COO-可拆分成-CO和-O-等。

从“基”的观点出发,对“基”进行组合构造新的分子,也是求结构简式中常用的方法。

例5、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A的同分异构体中:

(1)属于酚类,同时还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_______种,其结构简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

(2)属于酚类,但不属于酯类,也不属于羧酸类的化合物必定含_______基。

(1)将—COOH改写成—OOCH,就属于甲酸酯,结构简式三种:

(2)不属于酯类,也不属于羧酸类说明所含基团中不可能两个氧原子处于一个基团,则只能将—COOH拆分成一个—CHO和一个—OH,如结构:

所以,必含醛基。

例6、一种醛A: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羧酸类且分子中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它们的结构简式是。

A的分子式C8H8O2,若A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则所剩基团为:

C8H8O2-C6H5=C2H3O2,醛A苯环上的侧链共有2个碳原子,除可构成苯乙酸外,还可拆成一个甲基,一个羧基,在苯环上按邻、间、对三种方式排列,即答案为:

例7、某烃分子式C15H24,其分子结构十分对称。

通过实验证明,该烃分子中仅存在

乙烯基(CH2=CH—)、亚甲基(—CH2—)和次甲基()三种基因,且已知乙烯基和次甲基必须通过亚甲基相连,相同基团间不连接。

(1)若该烃分子中没有碳环,则分子中乙烯基的数目为_______,亚甲基的数目为______,次甲基的数目为_______,亚甲基的数目为_______,次甲基的数目为________,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若该烃分子中有一个碳环,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本题的难点在于根据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的成键规律、特点写出对应的结构。

结构中的乙烯基数可由分子的不饱和度来确定,注意亚甲基、次甲基中的C原子成键情况以及三种基团的连接要求。

同时要正确理解“分子结构”十分对称的含义。

(1)C15H24分子中的乙烯基数:

=4

即乙烯基数为4,进一步推知亚甲基数为5,次甲基数为2

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2)因会有一个碳环,乙烯基仅有3个,分子又需十分对称,故结构简式为:

四、“基”的计算与应用

根据“基”或“官能团”参加反应后,化学式量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判断“基”的种类及计算“基”的个数。

如每一个—OH转变为—OOCCH3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若增加84,参加的—OH为两个。

例8、已知:

现只有含C、H、O的化合物A~F,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已注明在下面的方框内。

(1)在化合物A~F中有酯的结构的化合物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

(2)把化合物A和F的结构简式分别填入下列方框内。

从上图信息可初步的判断,A分子中含有—CHO和—OH(有无—COOH待定)。

生成C分子时,原来A中的—CHO已被氧化成—COOH,而B中形成的—OOCCH3仍然保留。

生成D分子时,原来A中的—CHO氧化成—COOH,而—OH仍保留。

这样,D与C在分子结构上的差别就是D中的—OH,在C中则以—OOCCH3形式存在。

已知由—OH转变为—OOCCH3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

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90—106=84,由此可设想化合物A中应含有两个—OH。

由A转变为D时,仅是其—CHO变为—COOH,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增加值为106—16=90,因为A中含有一个—CHO(M=29)、两个—OH(M=17×

2=34),则剩余基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该基团只能含有两个C原子,3个H原子,两个—OH分别连接在这两个C原子上(否则有机物不稳定),则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其它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就不难导出了。

答案:

(1)B、C、E、F

(2)A:

F:

五、“残基法”求解有机物分子结构

这是求解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中最常用的方法。

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算出后,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要最后确定其结构,可先将已知的官能团包括烃基的式量或所含原子数扣除,剩下的式量或原子数就是属于残余的基团,再讨论其可能构成便快捷得多。

例9、有机物A的碳架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立方烷(C8H8)与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与有机物A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醛类的结构简式:

(1)_____

(2)_____(3)_____(4)_____。

解析:

审题时,抓住题示信息:

C8H8与互为同分异构体,得知立方烷可与带有苯环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为推断有机物A的同分异构体提供了思路。

看清题目要求:

A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中必须含有醛基(-CHO)。

解题时,运用“残基”思想,问题便迎刃而解。

即C8H8O去掉一个-CHO,再去掉一个-C6H5,尚余-CH2(残基),便可写出C8H8O属于醛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答案:

(1)

(2)(3)(4)

专题预测与训练

1、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 )

  A、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CH4中四个价键的键长和键角都相等

2、已知“C-C”单键可以绕轴旋转,结构简式为的烃,含苯环且处于同一平面的C原子个数至少有(  )

  A、6   B、8   C、9   D、14 

3、能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是(  )

  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4、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5、下列关于所示结构简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只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6、某烃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分子中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数为a,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最多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  )

  A、4、3、5   B、4、3、6   C、2、5、4   D、4、6、4

7.达菲(Tamiflu)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能够治疗人禽流感病的唯一有效的药物,它是由我国特有中药材八角的提取物——莽草酸(shikimicacid)为原料合成的。

已知莽草酸和达菲的结构式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它们互为同系物B.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达菲不能

C.达菲在热的NaOH溶液中能稳定存在D.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

  8、碳正离子(例如,CH3+、CH5+、(CH3)3C+等)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欧拉(Olah G)因在此领域研究中的卓越成就而荣获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

碳正离子CH5+可以通过CH4在“超强酸”中再获得一个H+而得到,而CH5+失去H2可得CH3+。

  

(1)CH3+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

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

  

(2)CH3+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三个键角相等,键角应是_________。

  (3)(CH3)2CH+和NaOH的水溶液反应将得到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CH3)3C+去掉H+后将生成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法国科学家YvesChauvin、美国科学家RobertH.Grubbs、RichardR.Schrock共同获得。

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方面研究与应用所作出的贡献。

已知烯烃的交叉复分解反应机理为双键断裂,换位连接。

可表示为:

又已知:

R-CH2-CH=CH2+C12R-CHCl-CH=CH2+HCl。

有机物R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式为:

C9H14O6),常用作纤维的增塑剂以及化妆晶等,F也可由油脂水解得到,有机物R的合成路线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②的反应条件:

条件1__________;

条件2____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A:

__________;

E:

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6年3月16日农业部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发言人说,广西南宁市和西藏拉萨市疫区已经解除封锁。

“这标志着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金刚甲烷、金刚乙胺等已经批准用于临床治疗人类禽流感;

金刚甲烷、金刚乙胺和达菲已经批准可用于预防人类禽流感。

(1)金刚乙胺,又名α—甲基—1—金刚烷甲基胺,其化学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分子式为:

___________

(2)金刚乙胺是金刚乙烷的衍生物,金刚乙烷有很多衍生物,它们可以相互衍变。

下图就是它的部分衍生物相互衍变图。

经检测发现,E分子中有两个C=O键,但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得不到红色沉淀;

1molF与足量的钠完全反应生成22.4L气体(标况下);

H具有酸性,且分子式中只比F少1个O。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可用“R”表示)

①写出D、H的结构简式:

D___________;

H__________。

②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A→B、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I,试写出I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

④金刚乙烷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氯取代,其一氯取代物有几种:

11.在化学上常用两种模型来表示分子结构,一种是球棍模型,另一种是比例模型。

比例模型是用不同颜色球的体积比来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的体积。

(1)右图是一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饱和一元醇B.饱和一元醛

C.二元酸D.羟基酸

(2)该物质可发生的反应有()

A.与H2加成B.银镜反应

C.消去反应D.与乙醇酯化

(3)根据

(2)中选择,写出该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安息香酸()和石灰的混合

物得到液体,命名为苯,写出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化学方程式。

(2)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6H6的一种含叁键

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烷烃中脱水2mol氢原子形成1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脱去2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填稳定或不稳定)。

(4)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5)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

13、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

提出问题:

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

(1)提出假设:

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

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一定能使褪色;

(2)实验验证:

①苯不能使褪色;

②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

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一上。

(3)结论:

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的双键跟烯烃双键,苯的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一般的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

(4)应用:

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点,结构式用表示,而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结构式是不确切的,只是沿用至今。

参考答案

 1、B2、D3、B  4、D  5、A、C6、B7、D8、

  

(1) 

(2)120°

  (3)(CH3)2CHOH  (4)(CH3)2C=CH2

9、解析

(1)反应①是指E→F,可以看出H是乙酸,则F为醇,所以E→F应是由卤代烃生成醇,则为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反应②是由乙醇生成B,而B和A发生了烯烃的复分解反应,可以得到B为乙烯,也就不难得出为浓硫酸170℃,从题目中看到F也可由油脂水解得到的醇,则为丙三醇,又因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和CH2=CH2发生复分解得到含有三个碳原子的C,则可以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C为CH2=CHCH3,C在500℃下和Cl2发生反应,结合信息得到D是,D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得到E(),E在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水解得到丙三醇,丙三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R(C9H14O6)。

(1)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浓硫酸,170℃(加热)

(2)CH3CH=HCH3;

CH2ClCHBrCH2Br

(3)3CH3COOH+CH2OHCHOHCH2OH→+3H2O

10、解析:

有机框图跟无机框图一样,需要找突破口,在此题中,较为显眼的应是那些写在横线上的条件。

A变为B的条件是NaOH的乙醇溶液,说明是一个卤代烃的消去反应,B中则可能形成双健。

B与Br2加成变为C,得到溴化物,再经水解,即可得到二元醇D(R-CHOH—CH2OH)。

“E分于中有两个C=O键,但与新制氢氧化钠反应得不到红色沉淀”说明E只能为R—CO—COOH。

“1molF与足量的钠完全及应生成22.4L气体”说明F为R—CHOH—COOH。

答案

(1)C12H21N

(2)①R-CHOH-CH2OHR-CH2COOH②R-CHBr-CH2Br+2NaOH→2NaBr+R-CHOH-CH2OH消去反应还原反应③OCHR-COn④5种

11、解答:

(1)D(观察模型图,结合价健规律,可知:

黄球、蓝球、黑球分别代表氢、氧、碳原子,该有机物是α—羟基丙酸,即乳酸)

(2)CD(乳酸分子中存在醇羟基且有β—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

存在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3)CH3CH(OH)COOHCH3=CHCOOH+H2O

CH3CH(OH)COOH+CH3CH2OHCH3CH(OH)COOCH2CH3+H2O

1.3.5

12、

(1) 

(2) HC≡C—C≡C—CH2—CH3(或其他合理答案)(3)稳定(4)a;

d(5)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或其他合理答案)

1,3,5

13、

(1)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2)①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②完全相同;

平面。

(3)不同,不同于(4)

想下载更多高中精品资源请点击---→天权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