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936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docx

课外阅读结题报告

小学生低年级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1、课题的由来

和庄镇政和路小学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

这学年我们通过对该校低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只能保证10分钟左右的课外阅读时间,学习日内坚持课外阅读20分钟的仅占10%,双休日内坚持课外阅读20分钟的也仅占22%,每天坚持课外阅读1小时的更少,学习日内仅占1%,双休日也仅占5%;学生家中藏书10本以上的1人,占2.5%,10本以上的4人,占5%,5至10本的10人,占20%,5本以下15人,占50%,无1本的2人,占7%;读书时无人指导占91%。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偏少,课外阅读书源不足,课外阅读缺乏指导,课外阅读效果较差。

由于缺乏有效地课外阅读,因此,该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了影响,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词汇量少,语言平淡。

作为教师的我们心痛着,思考着。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中也提出:

“喜爱图书;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爱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已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仅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如何通过引导、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二、研究的对象、方法、周期及步骤

(一)研究对象:

政和路小学低年级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周期:

1年,从2015年9月到2016年6月。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9-2015.10):

对政和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该班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并设计研究方案,拟定阶段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5.11-2016.05):

学习培训、提高认识、准备材料、修改方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对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和成因分析,对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证并完善。

进行实证性研究,记录实施的过程和效果,并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策略;解决在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研究理论。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04-2016.06):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形成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

三、研究的成果

(一)总结出了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四项策略

1.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案例1】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每节课老师选取与本节课内容相近的内容,多角度多方面给学生补充了一些文质兼美、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体裁多样的文章。

在教学完课文后,我就指导学生阅读相应文章,如教学《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后,就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故事《做什么事最快乐》,让学生从美妙语言中感受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太阳》后,就推荐学生读一组科普类文章《卖风筝的两兄弟》《电在哪里》和《指南针》,让学生在科学探索的海洋里遨游。

我还根据教材中的课文,推荐一些课外读物。

如教学《妈妈的账单》后,就推荐学生读读冰心奶奶的《纸船》,让学生与大师对话,感受母爱的伟大。

-----摘自高鋈赟老师2016年3月7日教学随笔

该做法既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又让学生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之中去。

2.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策略

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后,会用日记、周记或读书心得的形式对课外阅读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案例2】书中自有好佳句(学生日记摘录)

高圆同学的周记是这样写的:

本周我看了一本书叫《格林童话》,书中有很多优美的词语如“又累又饿”、“干净整洁”、“美丽聪明”、“痛哭流涕”等;其中还有许多好句如“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

”、“我们得小心谨慎,尽可能放尊重些”等。

我一看这本书的时候就爱不释手,心里美滋滋的。

我相信只要自己坚持看有益的课外书,就不会是只啃语文书的井底之蛙了。

课外阅读与写、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3.课外阅读与班级活动相结合策略

为发挥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最大作用,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快乐,体验成功。

因此,我们积极开展“班级童话节”、“诵读比赛”、“读书小能手”等班级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成功和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出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4.课外阅读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策略

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必挤占学生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课外阅读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做到有选择地布置家庭作业,避免机械的低效的重复练习,追求低负担的有价值的分数。

同时,我们还要求家长们少给子女购买学科练习资料,多购买一些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课外书籍,通过这些途径来切实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书源和时间。

(二)探索出了培养农村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六个方法

1.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课外阅读认识

(1)转变教师观念

我们首先从自己做起,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能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课外阅读。

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在家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对家长在阅读指导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指导。

【案例3】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真好

2016年4月19日星期二晴

今天下午是我的语文阅读课,走进教室,孩子们已个个端坐在座位上,捧着本书,正读得痴迷,似乎并没有觉察到我的到来。

我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他们,看来这场“阅读盛宴”确实有着非凡的吸引力呀!

我又一次暗暗庆幸,此刻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想着他们正在精神的乐园里流连忘返,有种感动在我心头蔓延: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呵护着我们内心的梦想,丰富着我们的想象,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能领着孩子们走进书里,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是一件多么幸福美好的事啊!

-----摘自高方圆老师教学日记

(2)转变家长观念

参研学生家长,他们的学历层次不高,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向家长强调课外阅读对学生今后成长的重要性。

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懂得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

从而把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变为家长的一种自觉。

【案例4】让我们共同支持学生课外阅读

各位家长,为了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我们真诚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协助,建议如下:

①利用周末休息,陪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买书、看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休闲习惯。

②和孩子经常讨论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把读书作为精神慰藉的有效方法。

③家庭拒绝庸俗文化的入侵,父母必须言行文明、诚实守信、尚礼乐学、堪为孩子的表率。

④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好书,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有益书籍,要思考用各种方法提高孩子读书的兴趣,用高雅文化占领孩子的心灵。

⑤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写出好词佳句摘录,鼓励孩子在阅读中思考,鼓励孩子发表和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该片段摘自黄文珍老师2016年4月22日下午学生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很好地得到家长们的协助和指导,这就为学生们进行快乐阅读创造了条件。

2.提供保障------创造有效的课外阅读条件

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尽情地进行课外阅读。

(1)保障时间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低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要保证学生达到这个课外阅读量,必须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

这就需要老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家长不能把孩子的休息时间都变成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所谓的兴趣班了。

【案例5】留给时间------课外阅读才能实现

我在语文教学时,尽量做到了精讲、少讲,多给学生独立读书、体悟、品味的时间,拓展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平时布置作业要精,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尽可能多地将宝贵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

充分利用部分早读课、中午上课前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课外阅读。

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有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摘自马书香老师2016年3月学校教研会的发言材料片段

该做法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时间,也为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机会。

(2)提供书源

设立班级“图书角”,让班级学生有书可读。

我班“图书角”现有书籍300余册。

其中的图书都来源于班里的每个学生,有些是学生借的,有些是学生定期更换借给班级的,也有老师借的。

还有利用人人动手拾废品、卖废品积攒的钱所购的课外书籍。

同时,还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借阅,交换图书看,保证“资源”充足并不断补充新“货源”,达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有限书源的作用。

图书柜

图书室

(3)给予引领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随意性强,要保证他们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领。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上下了很大功夫。

家长也主动抽出时间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并尽可能和子女一起阅读,一起探讨,给孩子积极的影响。

同时,家长还有效控制学生看电视、上网和其他玩耍的时间,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真正落实。

3.优化环境------创设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利用小学生的模仿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能与书结缘,尽快让学生与书交上朋友。

(1)张贴标语

在教室张贴一些富于鼓舞和哲理性的读书标语。

例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想的书籍是人类智慧的钥匙”、“读书能让我自由飞翔”等。

这些标语会时时激起同学们读书的热情。

教室墙面剪影

(2)播放音乐

班上配备一台音质好的放音机。

在学生每天中午的课前自读时间或每周的阅读课时,播放优美、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尽情地读书,以平和的心境,互相感染,融入书海而不亦乐乎!

(3)开辟园地

在教室开辟“读书园地”、“展示平台”,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读书心得都在“读书园地”和“展示平台”上展现,以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激发兴趣------培养积极的课外阅读动机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由此可见,兴趣是获益的先导,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低年级的教师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让他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故事引趣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要引发他们从小爱看书的兴趣,我们利用早读课或班队活动课的时间,请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故事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传神的语言让学生们陶醉,学生们觉得课外书是那样的神奇,于是便开始了课外书海洋的遨游之旅,慢慢地体会课外书中的精彩。

【案例6】听故事----真有趣

一次,王硕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个“画龙点睛”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大家,故事讲完后,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我抓住时机对王硕进行了表扬,并问他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个故事,他说是从故事书中学到的。

我就趁机引导学生课外时间多看看注音故事书和童话书。

-----引述马书香老师语文课堂教学情景

只要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去进行课外阅读。

(2)留疑激趣

低年级儿童最爱听童话故事,老师一说讲故事,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竖起耳朵,瞪大眼睛,仔细听。

随着老师娓娓演讲,故事情节把学生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正当孩子们陶醉其中,期待最后结局之际,老师嘎然而止告之学生:

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内容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学生急于知道故事的结果,就会自主地去寻找阅读课外书籍。

(3)体验生趣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童话故事后,我们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学生认真揣摩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以体验阅读和表演的无穷乐趣。

【案例7】情境表演---兴趣盎然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童话故事给低年级的学生充分的幻想,教会了学生们如何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诚实与欺骗、友爱与仇恨、正直与狡猾、勇敢与软弱、智慧与蠢笨……记得学生们表演《狼和小羊》,老山羊和七只小山羊最终战胜了狼,高兴地围着水井跳起舞来,这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学生们演得惟妙惟肖。

在一阵阵欢呼声中,学生们快乐极了,既学习了知识,也体验到了情境表演带给他们的快乐。

-----引述2015年12月3日下午学生课外故事表演

学生成功的表演,自然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4)激励成趣

适当的鼓励、表扬,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产生兴趣的源泉。

低年级学生最乐于接受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称赞。

表扬和鼓励会使他们内心充满了愉悦感和成就感。

我们抓住这种心理特点,适时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案例8】用激励鼓起学生的兴趣之帆

在今天的语文课上,颜言同学回答问题用了一个好句子“小鱼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东西”,我就表扬她“争先恐后”这个词用得好,请她说说这个词怎么知道的,从哪本书看到的。

渐渐的,读书的成就感就悄悄在每个学生心中萌芽了。

-----引自高方圆老师2015年12月7日语文课堂教学随笔

对学生的激励犹如黑夜中的一束亮光,把学生的课外阅读之路照得通亮。

5.优化方法------保证高效的课外阅读质量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

有的学生仅仅随意翻看,关注色彩鲜艳的插图;有的凭着兴趣,凡是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故事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运用到写话中。

显然这样的读书是收效甚微的。

因此,我们更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1)加强读书指导------教给课外阅读方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不仅结合平时阅读教学传授读书方法,还专门上了读书方法指导课。

【案例9】给学生一把课外阅读的钥匙

在今天的读书方法指导课上,我首先让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出阅读课外读物的一般方法:

第一、看封面,书名,作者、出版单位,从中了解书里讲了哪方面的内容;第二、读文字看图画,图画能帮助理解文字的意思,使文字叙述更加形象具体;文字能叙述图画无法表达的内容,因此两者都要看;第三、看完后,讲讲故事内容或说说我懂得了什么。

并结合课外读本,反复训练,使学生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由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地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读书的乐趣。

-----引自牛丽红老师2015年11月18日《读书方法指导课》反思

教给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就会从读会变为会读,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进行师生同读------分享课外阅读收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老师对读课外书的兴趣,会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常和学生一起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更多的是阅读一些少儿书报,并根据低年级学生爱读一些童话故事等特点,把适合他们阅读的一些书报推荐给学生,并和学生们一起阅读,共同交流,分享课外阅读收获。

【案例10】同学------老师和你一起课外阅读

2015年11月24日星期二晴

这个学期为了更好地在班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我规定每天中午课前十分钟为阅读时间,我不布置任何作业,为了不打击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我鼓励自由阅读,除了时间与纪律受约束,没有其他的压力。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决定从自己做起,于是我承诺,每天中午我将坐在教室里与他们一起看书,他们欢呼不已。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是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二是在学生当中能够及时地发现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三是对自己的施压,工作一忙就不能保证看书的时间,而一个不看书的老师总会有江郎才尽的一天,所以给自己创造一种氛围,保证每天读书的时间。

尝试了两天,虽然还不是很适应这种环境,不是很投入,但对学生的帮助还是挺大的吧,我想应该坚持下去。

------摘自高方圆老师教学日记

师生同读课外书

【案例11】我们的课外阅读课

在那节课上,我让孩子们四人一小组,八人一大组,按小组依次去图书角拿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来看。

我把要求写在了黑板上并让孩子们先看要求:

①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请爱护书。

不弄卷不弄脏,轻拿轻放。

②尽可能保持安静。

看到自己喜欢的好词语请记一记,思考好在哪里;自己喜欢的好句子请读一读,思考妙在何处③不会认的字可借助拼音读读,也可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想办法认识。

④看完一本后请小组内交换看。

⑤小组内交换看了可以在全班内交换看。

⑥看到自己很喜欢的故事或者好词好句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⑦请不要浪费时间,它会在你不认真时悄悄从你身边溜走了。

------引自马书香老师2015年11月25日课外阅读课片段

我们的课外阅读课

(3)采集好词好句------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读书做笔记能加深理解,帮助记忆,还可以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所以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后摘抄好词佳句或写一句读书感悟。

同时,通过指导、评价、表扬,使学生在说话、写话中运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的好词好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案例12】好词好句伴学生成长

在我的要求下,学生备有两个积累本,一个专门积累好词语,一个专门积累好句子。

从不定时检查来看,多数孩子还是按要求做了,比如每周至少积累课外书上三个以上的好词语和好句子(包括三个),最好能用在每周的周记写话中去。

其中有几个孩子做得很好,比如王硕、高园等。

除了不断鼓励孩子们平常自觉阅读与积累,不定时检查外,我还拿语文课来课堂上检查与指导,以激励孩子们有效阅读与积累,更要正确运用。

----摘自牛丽红老师2015年11月26日教学随笔

采集好词好句是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巩固。

(4)开展写话训练------增强课外阅读实效

指导学生写周记并注重反馈。

我们每周指导学生写个周记,要求在写清楚事情的基础上,再指导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到的好词佳句发挥了作用。

每次写前有针对性地指导,写后有及时地反馈,并把写得好的拿来范读,给予表扬,写得不好的给予指点、鼓励。

如此训练下来,孩子们从最初的不能写到现在的能写,从原来的一句话到现在的一段话、几段话,从开始的语句不通到现在的语句清楚流畅,甚至有的生动优美。

这都是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实效。

【案例14】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写话水平

小鱼

我家养着三条十分可爱的小鱼,很讨人喜欢。

其中一条穿着黑白相间的花裙,另一条穿着洋气的大红衣服,他们的眼睛黑亮黑亮的,尾巴老是不停地左右摇摆,还有一条象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很是可爱。

每次我把鱼食洒进鱼缸,它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

可是给我的感觉就像幸福的三口之家。

每次我一走到鱼缸前,三条小鱼就张着嘴吧向我打zhao呼。

我和小鱼成了好朋友。

我非常用心的照gu它们。

因为我觉得它们一条像爸爸,一条像妈妈,一条像我。

小鱼一家生活得很幸福,我们一家生活得也很幸福。

-----摘自连一卓同学2016年4月的周记

通过比较,颜言同学的写话水平确实进步了不少。

【案例15】写话训练----突显课外阅读实效

开学以来,不知不觉,孩子们周记已经写了八篇。

尽管他们还是二年级学生,但持之以恒的效果已初见端倪。

周记篇幅渐渐拉长,经常写200字左右的有十多人。

文字日趋流畅,最初的青涩和稚嫩似乎在一点点消褪,良好的写作习惯正在养成。

每周大家完成其他家庭作业后,都习惯性地打开周记本,记录一周最深刻的见闻感想。

不能说读书对写作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起码课外童话故事给学生周记的积极影响已初见端倪。

这两周的周记中,涉及读过的经典童话《灰姑娘》、《小红帽》、《海的女儿》等题材的有四、五篇。

看来,鼓励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计划要抓紧落实。

----摘自高方圆老师2016年4月14日教学随笔

6.开展活动------体验无穷的课外阅读魅力

我们积极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阅读实践活动中体验快乐、享受成功。

(1)开展课外阅读展示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收获自信

为了使学生收获到课外阅读所带来自信,能够坚持大量的广泛的课外阅读。

我们在班中不定期举行各种比赛,如故事大王赛、读书竞赛、词语接龙赛、故事表演赛、手抄报比赛、剪贴报比赛等,并及时给予评价,评出优胜者,给予小小的奖励。

这不但使学生在准备的同时,扩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尝到课外阅读的甜头,树立起了自信,课外阅读的劲头更足了。

亲亲子阅读

(2)评选阅读能手----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快乐

我们每月进行一次“读书小能手”评定,通过学生推荐和老师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

被评上的同学的快乐心情可想而知,暂时没有评上的同学也不示弱,这样班里就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3)坚持天天阅读----让学生在积累中养成习惯

中午,大部分学生到校较早,有一定自由支配时间。

我们就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日积月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四、研究的效果

(一)通过研究,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课外阅读兴趣日益变浓,课外阅读能力明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案例18】课外阅读让我进步了

我喜欢它

我今天在家里很仔细地看了一幅有趣的图画,于是写了下来。

树林里要表yan杂技了,有很多小动物来了。

有美丽的孔雀、可爱的小狗、灵活的海狮、慢吞吞的大象、胖乎乎的小熊、机灵的小猴。

最漂亮的是孔雀,它展开了五颜六色的翅膀,好美丽。

小狗呢?

在高高兴兴荡秋千。

海狮在开开心心地顶球。

大象啊,在使劲吹打喇叭,好像在给大家加油。

小熊在笑着玩qiaoqiao板,都没shuai下来。

小猴在笑咪咪地玩pao桃子,很认真的样子。

我最喜欢孔雀了,因为它的翅膀五颜六色,太漂亮了。

-----摘自王硕同学的日记

王硕同学的日记表明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确实作用很大。

(二)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参研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班级中,师生读书氛围变得更加浓厚。

通过实验,阅读成为了参研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对于阅读,大家喜爱、享受。

学校中,其他各班感受到实验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