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002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天TDLTE eBPLU PA模块测试说明.docx

普天TDLTEeBPLUPA模块测试说明

1所需仪器及工具

名称

参考型号

数量

备注

矢量网络分析仪

E5062A,ZVB4

1

ESD外壳接地

NetworkAnalyzer

信号发生器

E4438C,N5182A

1

ESD外壳接地

SignalGenerator

频谱仪(带扫源)

E4443A,R&SFSQ8

1

ESD外壳接地

SpectrumAnalyzer

噪声系数测试仪

N8973A

1

ESD外壳接地

NoiseFigureMeter

直流电源

GPC-3060D

1

ESD外壳接地

DCPowerSupply

50ΩSMA终端负载

SMA

1

 

大功率衰减器

40dB200W

1

频谱仪及矢网用

50ΩN终端负载

N型

1

转换头1

N阳→SMA阴

1

校验时用

转换头2

SMA阴→SMA阴

1

校验时用

2.6G频段隔离器

信号源用

2RX接收链路测试

1)接收链路增益、带内波动以及输入输出驻波比

测试步骤/信号流程:

测试步骤:

步骤1:

对网络分析仪进行直通校准(功率:

-40dBm,频段0MHz~5000MHz),正确连接模块至已校准好的网络分析仪;

步骤2:

正确设置模块跳线,工作在常收状态;

步骤3:

通过网络分析仪测试接收链路的增益曲线,分别读取1427MHz、1447MHz、1467MHz增益值取平均得接收链路增益,读取任意40MHz通带内的最大增益、最小增益,算出40MHz带内波动;

步骤4:

通过网络分析仪测试接收链路的40MHz带内S11,S22曲线,分别读出带内最大驻

波比;

步骤5:

分别测试四条通路。

预期结果:

增益:

32dB(±1.5dB)

带内波动:

<2.0dB@40MHz带内

输入驻波比:

<-14dB

输出驻波比:

<-14dB

 

2)接收链路带外抑制测试

测试步骤/信号流程:

测试步骤:

步骤1:

对网络分析仪进行直通校准(功率:

-40dBm,频段0MHz~5000MHz);

步骤2:

正确连接模块至已校准好的网络分析仪;

步骤3:

设置模块工作在常收状态;

常收状态时,接插件引脚电平设置如下:

通道号

前向检测引脚编号

状态

检测与上行输出切换引脚编号

状态

RX1

LNA_EN1(11)

PD_EN1(15)

RX2

LNA_EN2(12)

PD_EN2(14)

RX3

LNA_EN3(36)

PD_EN3(32)

RX4

LNA_EN4(35)

PD_EN4(33)

住:

接收链路测试时,模块只需连接6V电源

步骤4:

将矢量网络分析仪频率范围设定在1427MHz~1467MHz,读取最小S21幅度值S0;

步骤5:

分别将将矢量网络分析仪频率范围设定在0MHz~1367MHz、1526MHz~2500MHz、2500MHz~5000MHz、5000MHz~12750MHz各自读得最大的S21幅度值为S1、S2、S3、S4;

步骤6:

计算(S0-S1),(S0-S2),(S0-S3),(S0-S4)即为各个频段要求的抑制比;

步骤7:

分别测试四个通道。

预期结果:

频率(MHz)抑制(dB)

0~1367MHz≥25dB

1526~2500MHz≥25dB

2500~5000MHz≥50dB

5000~12750MHz≥50dB

 

3)接收链路噪声系数测试

测试步骤/信号流程:

测试步骤:

步骤1:

对噪声仪仪进行校准(频段1427MHz~1467MHz);

步骤2:

正确连接模块至已校准好的网络分析仪;

步骤3:

设置模块工作在常收状态;

步骤4:

在噪声仪中读取噪声值,除去最大噪声和最小噪声,得到的平均噪声系数为结果;

步骤5:

分别测试四个通道。

预期结果:

噪声系数:

<2dB@40MHz带内

 

3TX发射链路测试

1)输入驻波S11测试

测试连接框图如下:

矢网校准:

a)Centerfreq:

1.447GHz,

b)Span:

1GHz,

c)Power:

-30dBm

S11测试

步骤1:

测试1427MHz~1467MHz频段内的S11,并在MarkerSearch中选择MAX项,将MAX值添入表格。

 

预期结果:

输入驻波比:

<-9.5dB

2)发射链路增益,带内波动(20MHz&80MHz),带外抑制测试

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方法一

测试连接框图如下:

测试前先进行校准,把信号发生器到被测射频板的电缆损耗记入信号发生器;信号源需外加隔离器;下行链路输出端功率较大,所以端口必须加衰减40dB以上的衰减器,将被测射频板和频谱仪之间的电缆损耗合计衰减器自身差损共同记入频谱仪。

信号源AgilentN5182A设置:

a)Amptd=-20dBm

b)设置信号源输出方式为扫频输出:

SWEEP->configurestepsweep

Freqstart:

1407MHzFreqstop:

1487MHz

Points:

500(可以适当调节)

sweepfreq设置为on

频谱仪R&SFSQ81155.5001.08设置:

a)CenterFreq:

1447MHz

SPAN:

80MHz

RBW:

30kHz(可以适当调节)

AMPLITUDERefLevel:

40dBm

Attenuation:

Auto

Scale/Div:

1dB

b)Trace/View:

MaxHold

发射链路增益测试:

步骤1:

正确连接eRPLU至信号源、频谱仪,设置模块工作在常发状态。

常发状态时,接插件引脚电平设置如下:

通道号

前向检测引脚编号

状态

检测与上行输出切换引脚编号

状态

TX1

PA_EN1(5)

LNA_EN1(11)

TX2

PA_EN2(6)

LNA_EN2(12)

TX3

PA_EN3(30)

LNA_EN3(36)

TX4

PA_EN4(29)

LNA_EN4(35)

住:

发射链路增益测试时,模块需同时连接6V和28V电源,加电时必须进行限流保护

步骤2:

分别读取1427MHz、1447MHz、1467MHz处的功率值并计算三个频点的增益G1,G2,G3。

(增益=输出信号功率-输入信号功率(-20dBm)。

步骤3:

发射链路增益=(G1+G2+G3)/3。

 

带内波动测试:

(1)20MHz内带内波动测试

步骤1:

读取中心频点1447MHz带宽20MHz信号内增益的最大值、最小值,算出20MHz带内波动

(2)80MHz内带内波动测试

步骤1:

读取中心频点1447MHz带宽80MHz信号最大增益、最小增益,算出80MHz带内波动

预期结果:

增益:

44.5dB(±2dB)

带内波动:

<1.5dB@20MHz

<3dB@80MHz

方法二

测试连接框图如下:

测试步骤

步骤1:

校准网络分析仪(频率Center:

1447MHz,Span:

1000MHz输出功率为-30dBm);

步骤2:

正确连接eRPLU至已校准好的网络分析仪;设置模块工作在常发状态。

步骤3:

通过网络分析仪测试接收链路的增益曲线,分别读取1427MHz、1447MHz、1467MHz增益值取平均得发射链路增益,读取频带(1427MHz-1467MHz)内任意20MHz信号增益的最大值、最小值,算出20MHz带内波动;读取频带(1407MHz~1467MHz)内80MHz信号最大增益、最小增益,算出80MHz带内波动;分别读取0MHz-1357MHz、1880MHz-1940MHz、2150MHz-2170MHz、2610MHz-2700MHz各频段内增益的最大值,然后和1427MHz-1467MHz有用信号频段内算得的增益相减即可得各频段的带外抑制。

步骤4:

分别测试四条通路。

预期结果:

增益:

44.5dB(±2dB)

带内波动:

<1.5dB@20MHz

<3dB@80MHz

带外抑制:

30dB@0MHz-1357MHz

40dB@1880MHz-1940MHz

40dB@2150MHz-2170MHz

30dB@2610MHz-2700MHz

3)发射链路ACPR,P-1dB,功放28V电流测试@Pout=38dBm

测试连接框图同1)。

信号源设置:

测试信号为WCDMA4载波信号,峰均比PAR=10dB@(0.01%probabilityontheCCDF)左右。

(1)信号源WCDMA4载波信号导入设置如下:

AgilentN5182A

a)Mode->DualARB->SelectWaveform->WaveformSegments(选择WCDMA_TM1_64DPCH_4C_WFM)->LoadSegmentFromIntMeida

b)Mode->DualARB->Selectwaveform->选择WCDMA_TM1_64DPCH_4C_WFM->ARBon

如果已经导入,则可跳过上述两步骤。

(2)测试输入信号参数设置:

a)Freq=1447MHz,Mod设置为on

b)Amptd最初可设置为-30dBm。

在测试时,逐步加大至输出功率为38dBm。

(必须对电源限流以保护功放)

频谱仪设置:

(1)频谱仪FSQ8R&S1155.5001.08设置如下:

a)Meas->MULTCARRACP->CP/ACPSTANDARD->选择NONE

b)Meas->MULTCARRACP->CP/ACPCONFIG->其中NO.OFADJCHAN设置为2(default=2),NO.OFTXCHAN设置为4。

CHANNELBANDWIDTH:

TX5MHzADJ5MHz

CHANNELSPACING:

ADJ5MHz

c)FERQ->CENTERFREQUENCY设置为1447MHz

d)SPAN设置200MHz,SWEEPTIME可以调到200ms

e)AMPTREFLEVELOFFSET根据测试线的线损进行补偿设置

注意:

在频谱仪输入端必须接40dB的衰减器。

ACPR测试:

步骤1:

记录下AdjacentChannel(±5MHz)中Lower和Upper值中的数据。

步骤2:

记录下AlternateChannel(±10MHz)中Lower和Upper值中的数据。

P-1dB测试:

频谱仪选择Meas->CCDF,设置BW为25MHZ,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源信号峰均比为PAR=10dB@(0.01%probabilityontheCCDF)左右,增大输入信号功率,当PAR=9dB左右时,这时功放就达到了它的1dB压缩点。

P-1dB=平均输出功率+PAR(9dB左右)

功放工作电流测试:

步骤1:

记录下输出功率为38dBm时的28V电源的电流值

预期结果:

WCDMA4载:

ACPR:

-31dBc/±5MHz;-35dB/±10MHz

P-1dB:

≥47dBm

I28V<1.4A@Pout=38dBm

4)前向功率检测通道增益测试

设置eRPLU工作在前向检测状态。

设置方法:

对应测试发射链路通道的接插件引脚电平设置如下(低:

GND,高:

6V)。

通道号

前向检测引脚编号

状态

检测与上行输出切换引脚编号

状态

TX1

FRD_S1(9)

PD_EN1(15)

TX2

FRD_S2(8)

PD_EN2(14)

TX3

FRD_S3(26)

PD_EN3(32)

TX4

FRD_S4(27)

PD_EN4(33)

测试步骤:

步骤1:

按照测试ACPR的步骤方法,增加输入功率使得模块的输出功率为38dBm。

步骤2:

关闭电源与信号源。

同时将连接至频谱仪的线缆断开,用另一根线缆将反馈口与频谱仪连接起来。

步骤3:

打开电源与信号源,读取频谱仪上此时的输出功率。

步骤4:

将步骤3中所读功率值与步骤1中所读功率值相减,即为前向功率检测通道增益。

预期结果:

Gain=-55dB±2dB

 

5)反向功率检测通道增益测试

保持模块工作在常发状态,不过只需将6V电源打开,28V必须关断

设置方法:

对应测试发射链路通道的接插件引脚电平设置如下(低:

GND,高:

6V):

通道号

前向检测引脚编号

状态

检测与上行输出切换引脚编号

状态

TX1

FRD_S1(9)

PD_EN1(15)

TX2

FRD_S2(8)

PD_EN2(14)

TX3

FRD_S3(26)

PD_EN3(32)

TX4

FRD_S4(27)

PD_EN4(33)

测试步骤:

步骤1:

将上行输入端与信号源相连,同时设置信号源功率为0dBm。

步骤2:

将反馈口用线缆与频谱仪相连。

步骤3:

开启信号源,读取频谱仪上的功率值,即为反向功率检测通道增益。

预期结果:

Gain=-49dB±2dB

4预设温度系数数据测量

4.1eRPLU增益温度系数样本数据测定

需要进行高低温试验,测试信号中心频点为F1_eRPLU=1437MHz、F2_eRPLU=1447MHz、F3_eRPLU=1457MHz。

测试温度点:

-40、-30、…、80、85度,除了85度外,其余都间隔10度;

必须从低温——>高温,逐点升温测试,升温速率=1℃/min。

从单板开始上电到断电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测量接收增益,其余时间必须设置单板的工作状态一直为收发状态;调节信号源,使其输出到eRPLU的射频口的信号单音功率=-80dBm。

1.在每个温度点测量时,要求从升温到开始测量的时间(即升温+稳定温度运行的时间总和)必须>1小时后才能测量;测量时,将单板设置为接收状态,测量并记录接收增益。

测量三个频点的接收增益GF1、GF2和GF3即为所求值。

2.接收增益测完后,将单板设置恢复为收发状态,并调节信号源,使输出功率为额定值。

3.同一批次的板卡按照研究院规定的抽样率来抽取2块板卡进行高低温试验,获得2组数据,结果值及填写格式如下表(精度为0.1dB):

eRPLU高低温接收增益数据记录表

T(温度)

1#

n#

支路0

……

支路3

支路0

……

支路3

GF1

GF2

GF3

……

GF1

GF2

GF3

G_Rx(接收增益)

……

G_Rx(接收增益)

T1=-40

T2=-30

T3=-20

T4=-10

T5=0

T6=10

T0=20

T8=30

T9=40

T10=50

T11=60

T12=70

T13=80

T14=85

4.2eRPLU增益温度系数的计算

1、按以下格式存储计算结果,存储名为“GainRx_MDTU12.txt”,并存放在MATLAB下的work路径下,如附件所示:

下面数据的第一列为温度值,第二列为增益值。

2、打开MATLAB程序以及TempK_MRDPU12.m文件,将TempK_MRDPU12.m和GainRx_MDTU12.txt文件放在同一目录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