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47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0页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0页
亲,该文档总共1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docx

江苏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0605474

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1.据图回答有关内环境的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④细胞外液,

⑤细胞内液, ⑥体液。

(2)连线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3)选择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序号填空:

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麦芽糖 ⑤激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氨基酸 ⑧抗体

⑨载体 ⑩消化酶 ⑪神经递质 ⑫淋巴因子

⑬受体

以上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②③⑤⑦⑧⑪⑫。

(4)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①与血浆和淋巴相比,组织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特别是Na+和Cl-,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③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与HCO

、HPO

等离子有关(√)

④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1.明辨三组易混淆的概念

(1)体液≠内环境:

①体液指生物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②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血液≠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3)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2.记清几种属于和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三类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浆运送的气体及各种营养物质:

如O2、水、蛋白质、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无机盐等。

②血浆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

如CO2、尿素、尿酸、氨等。

③血浆和组织液中的各种功能性物质:

如血浆蛋白、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2)三类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

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呼吸酶、H2O2酶以及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③植物特有的成分:

如纤维素、蔗糖和麦芽糖等。

3.运用概念图巧记内环境的三大理化性质

 

 

(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d]皮肤;[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e]循环系统。

(填图中字母及其名称)

(3)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3.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2)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一定健康(×)

(3)内环境稳态为酶促反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

(4)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4.内环境稳态必记的五点

 

内环境的组成

[关键点拨]

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

成分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

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化学成分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1)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2)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题点突破]

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抗体

B.乙酰胆碱

C.RNA聚合酶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解析:

选C 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到内环境中发挥免疫作用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乙酰胆碱是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中发挥作用的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RNA聚合酶是在细胞内催化转录过程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释放到内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激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2017·南通三模)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Cl-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B.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C.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D.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

解析:

选B 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有关,因此组织液中Cl-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A正确;血浆中不含蛋白酶,B错误;部分淋巴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而淋巴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是淋巴和血浆,因此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C正确;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D正确。

方法·规律“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的稳态

命题点1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1.(2018·宿迁月考)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运动

解析:

选D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稳态主要表现在:

体温、血浆pH、血浆渗透压和血糖浓度等保持相对稳定。

人体体温的变化范围是36.5~37.5℃;血浆pH的变化范围是7.35~7.45;血浆渗透压一般为770kPa(37℃时);血糖浓度正常水平为0.8~1.2g/L。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2018·南通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pH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HCO

、HPO

等离子有关

B.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是HIV破坏了T细胞

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

D.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需要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解析:

选D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在突触间隙组织液中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的兴奋或抑制。

拓展·归纳人体pH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因素: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

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如图)。

命题点2 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3.(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解析:

选D 淋巴管阻塞会影响组织液中部分体液经淋巴返回血浆,从而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下肢水肿;血液中钙盐缺乏会引起抽搐,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过敏反应是由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引起的;腹泻可引起体液中水分和盐分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大量丢失。

4.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解析:

选C 剧烈运动时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使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佝偻病患者体内Ca2+缺乏,所以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积累过多,不易排出体外,超出了内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拓展·归纳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常考的生物图示之(九)——内环境成分相互转化的三种模型图

[图示解读]

[信息解读]

(1)图1中A为组织细胞,细胞内的液体为细胞内液,组织细胞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

两端开口的为毛细血管,只有一端开口的为毛细淋巴管。

(2)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进行物质交换,因此都是双向箭头。

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因此,组织液→淋巴→血浆是单向箭头。

①单方向(箭头)

②双方向(箭头)

因此,图2中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图3中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读图技法]

(1)解答图1类题目时,首先要准确记忆体液的组成及其存在的部位,其中生活的细胞种类,其次是根据有无盲端分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解答图2、3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体液各部分的转化关系,然后根据单、双箭头做出准确判断。

[演练冲关]

1.(2018·淮安5月模拟)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人体内四种不同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中箭头关系可知丙为组织液

B.甲到丙的过程如果受阻,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C.丙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抗体等物质

D.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

解析:

选A 根据单向循环,可以确定甲为淋巴,淋巴来自组织液,并回到血浆,所以丁为组织液,丙为血浆,乙为细胞内液,A错误;若甲到丙的过程受阻,组织液中的液体不能通过淋巴回流到血浆中,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丙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抗体、气体、无机盐等物质,C正确;CO2是组织细胞产生的,通过自由扩散排出体外,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一侧,所以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D正确。

2.(2018·徐州考前模拟)如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

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

B.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

C.③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多

D.①②③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解析:

选C 细胞X表示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图中①,A错误;③表示血浆,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错误;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即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②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甲中

D.剧烈运动后丁中产生的大量乳酸通过过程④、①进入乙,导致乙的pH明显降低

解析:

选C 分析图示可知,甲为组织液,乙是血浆,丙为淋巴,丁是细胞内液。

过程①受阻时,会导致组织液过多,引起组织水肿;乙(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组织液)高;因组织细胞有氧呼吸不断消耗O2,丁(细胞内液)中O2浓度比甲(组织液)中低;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位于淋巴(丙)、血液和淋巴结中,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当神经末梢有兴奋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甲);由于血浆(乙)中存在缓冲物质,剧烈运动后细胞中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浆不会导致血浆的pH明显降低。

[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

1.(2015·江苏高考)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D.O2浓度

解析:

选B 人体组织液中Na+浓度高于细胞内液,K+浓度低于细胞内液,组织液中的O2浓度高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大小基本相同。

2.(2017·全国卷Ⅲ)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解析:

选C 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静脉注射该溶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该溶液会导致血浆量增加,而后经过机体的调节会将过多的水和NaCl排出体外。

3.(2015·全国卷Ⅰ)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选A 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

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

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

4.(2015·海南高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解析:

选D 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如分泌促胰液素;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会改变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胞吐方式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5.(2017·全国卷Ⅰ)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

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所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

(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调研试题重点研究——明趋势]

一、选择题

1.(2017·苏北四市一模)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在③中可以检测到淀粉酶

C.若①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D.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

解析:

选D ②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环境是①(血浆)和③(组织液);正常情况下,淀粉酶在消化道中,组织液中不能检测到;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组织液及⑤(淋巴)中多。

2.(2017·泰州一模)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组织液与淋巴之间可进行物质相互交换,因而它们的成分相近

B.用肌肉注射方式接种乙肝疫苗,药物一般直接进入组织液

C.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可保持稳定不变

D.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其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解析:

选B 组织液可以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不可以形成组织液;肌肉注射时药物一般直接进入组织液;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可保持相对稳定或动态平衡;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加

B.进入寒冷环境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

C.喝酸性饮料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pH相对稳定

D.抗原侵入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消灭并清除抗原

解析:

选A 进入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有利于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喝酸性饮料后,因为人体内含缓冲物质,内环境pH会在7.35~7.45之间波动,保持动态平衡;抗原侵入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免疫作用消灭并清除抗原;运动大量出汗时,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这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使尿量减少,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2017·徐州二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B.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

C.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浆至弱酸性

D.内环境中O2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

解析:

选C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B正确;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至弱酸性,C错误;内环境中O2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D正确。

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

D.浆细胞合成抗体

解析:

选A 淋巴因子需释放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场所为内环境。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浆细胞合成抗体发生在核糖体上,都在细胞内。

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发生在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6.(2017·镇江一模)如图为人体内体液物质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B.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②

C.神经递质只能存在于②中

D.②是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解析:

选B 由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A错误;②组织液与①血浆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神经递质可以存在突触小泡中,也可以存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C错误;②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D错误。

7.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共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

选C 由表中信息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分别是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因为②的蛋白质含量比③多,所以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2层线粒体膜、1层肝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的2层细胞膜共5层膜,10层磷脂分子层)。

8.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乙酰胆碱、水、无机盐等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解析:

选C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确定①②③分别为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从而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中,从而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也下降;血浆中不含有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存在于组织液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后,由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CO

)中和,维持pH相对稳定。

9.

(2018·扬州模拟)右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

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解析:

选B 初进高原,缺氧导致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大量乳酸,但此时并非只进行无氧呼吸。

进入高原一段时间后,机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加,运输氧的能力增强,因此乳酸浓度降低;同时,血液中的乳酸可与缓冲物质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

10.(2018·启东中学月考)图中a、b、c为细胞外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