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407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档格式.docx

(四)实践教学7

(五)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8

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错误!

(一)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错误!

(二)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错误!

(三)落实教学监控评价机制错误!

(四)加强教学质量反馈调控错误!

六、学生学习效果9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9

(二)毕业生及学位授予情况10

(三)学生创新创业情况错误!

(四)学生就业情况错误!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10

(六)毕业生成就10

(七)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10

(八)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11

七、特色发展错误!

八、努力方向错误!

(一)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错误!

(二)进一步落实人才强校错误!

(三)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错误!

(四)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错误!

(五)进一步拓展开放办学错误!

一、学校概况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积极探索与不断实践,学校逐步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探索一条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办学道路,初步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二)专业设置与在校生规模

截止2017年7月,我校共有58个本科专业(停招专业10个),分属9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19个,占32.8%;

艺术学9个,占15.5%;

管理学8个,占13.8%;

文学6个,占10.3%;

理学6个,占10.3%;

教育学4个,占6.9%;

农学3个,占5.2%;

经济学2个,占3.5%;

法学1个,占1.7%,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

截止到2017年9月,全日制本科生在校人数17949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89.49%。

图1.黄淮学院本科专业按学科门类分布图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

1.服务地方经济,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进一步健全了行业企业专家及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建设咨询评审机构,完善了新专业设置及老专业退出的评议制度,提高了专业设置与调整质量。

在专业调整中,突出专业集群特色,在专业“存量”上,通过“关、停、并、转”,进行改造调整;

在专业“增量”上,突出应用导向,新增了自动化和数字媒体艺术2个应用型专业,并通过招生计划的调整,重点向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和管理经营类4大专业集群倾斜,专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积极推进“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任务,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实现由扩大规模向提升质量转变,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切实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项目建设,提高专业内涵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全校各专业的改革创新。

截止2017年7月,我校建设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校级特色专业10个,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参见表1。

此外,在《黄淮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专业建设的质量标准,加强了专业建设的常规评价和专项评估,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表1黄淮学院各类专业建设数量一览表

特色专业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合计(个)

校级

10

3

13

省级

5

8

16

国家级

1

11

30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持续优化应用型课程体系

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是我们提出创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后一直努力的方向。

特别是在2011版和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对如何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5年,我校以广播电视学专业为试点,进一步加大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为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积累了宝贵经验。

逐步改变过去“学科本位”课程观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真正实现围绕职业能力构成的课程复合;

实现应用型课程体系在满足学生有一个坚实、够用的理论基础上去支撑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我校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为核心,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提高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的符合度、支撑度。

2015年是我校的课程建设年,我校制定了《黄淮学院课程资源开发质量标准》和《黄淮学院2015年课程建设实施方案》,首批立项141门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合格课程建设项目,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与方法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以资源开发带动资源应用,以资源应用促进微课程的开发。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对接。

积极探索网络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改革,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通过改造传统教室,使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和科研更好的融为一体,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有利环境。

积极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学教做一体化”和“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将工作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带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的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4.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建立科学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对通识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以闭卷笔试为主要形式,并强调案例分析题型和内容的比重;

其他课程的考核评价可采用开卷、口试、笔试、多次考核、机考、技能测试、撰写研究报告等不同方式进行,并重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三)培养方案修订

1.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更加明确

把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本院系的专业定位结合起来,紧跟地方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更加优化和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定位,培养规格要以能力为核心和重点,更加准确地厘定和细化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同结构方面的具体质量要求,避免交叉不清、主次不分等问题。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更加优化

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着力构建满足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有效支持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达成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变过去“知识导向”为“能力导向”,突出“应用性”,体现“职业性”,增强“时代性”,实现课程体系与从业能力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要积极培育和设置用双语或英语讲授的课程,有效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

努力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学校提倡和支持各院系继续完善和实行以“3+1”学程设计为特点,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专业也可根据自身特点,在经学校审核批准后采取更加适宜本专业特点的学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

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计更加科学

认真研究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着力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遗漏;

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特别要瞄准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内容合理、目标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确保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4.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发展更加兼顾

人才培养更关注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新常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要更加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需求,继续深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同时,增设其他语种课程供学生根据需要修读,以替代对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

要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更好满足学生的素质拓展和个性发展。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2015年学校围绕“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提升学校实验实训教学工作水平”为主题,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建设与管理。

一是完善了由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论文)、专业实习实训、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六个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要求,完善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

二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按照“先进性、配套性、实用性、开放性”的要求,促进实验室资源整合和共享,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

三是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水平,对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和成绩评定几个重要环节层层把关。

四是着力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新进青年教师上岗第一年必须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制度,鼓励专任教师兼任实验教学,并积极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同时,通过勤工助学方式,安排127名学生担任实验室助理管理员。

五是强化“四创”教育,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梦工场等,搭建“黄淮众创空间”和创客空间,申报并被认定了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立了创新创业导师库、专家库和“创客”信息库,设立120万元创新创业孵化基金,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

六是丰富实践活动载体,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研、“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把“挑战杯”、ACM程序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参与面,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五)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

“项目带动”是我校提出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

通过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师教学竞赛项目和学生学科专业竞赛项目的建设,以点带面式的促进了我校教学建设与改革。

1.本科教学工程

2016年,我校加强对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指导和检查,完成对建设期满的各级质量工程项目的验收结项,全面总结建设经验,有力地提升了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

同时,加大培育和申报力度,引导院系挖掘项目增长点,整合资源,重点投入和打造一批覆盖面广、受益面大、特色和优势明显、富有竞争力的项目。

按照“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原则,加强对已立项项目建设的管理。

3.教师教学竞赛项目

为提高我校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我校自2006年以来每年均举行全校范围内的教师教学大赛,至今已连续开展9届比赛,比赛内容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比赛到“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比赛、说课程比赛和课程资源开发评比混合式比赛,2015年我校开展“案例教学法”教学比赛,奖励获奖教师96名,其中特等奖16名,一等奖32名,二等奖48名,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此外,我校积极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及河南省第十九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参赛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彩的现场授课得到了评委的认可,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1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4.学生学科专业竞赛

为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2015年由教务处牵头组织制定了《黄淮学院学生学科专业竞赛管理办法》,积极拓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工作平台,结合专业特点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教”,广泛开展专业技能竞赛。

进一步规范了校内学生参加各层次专业竞赛的组织管理与激励措施。

2015年,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达到42项,专业覆盖率大幅提升,学生获得在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407项。

其中3个学生团队分别获得第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第8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和第11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3个全国一等奖。

5.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以创新创业为驱动,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多措并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形成了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格局。

学校积极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创新创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了创新创业管理,确保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

2015年5月,“黄淮众创空间”入选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成为豫南唯一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2016年1月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驻马店市“促进全民创业先进单位”等称号。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每学期的第12-16周,我校通过教务管理系统由全校本、专科学生进行网上评教,学生评教对象包含全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承担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包括外教、外聘及兼职教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评教有效课程1861门,平均87.07分。

优秀1170门次,占参评课程的62.86%;

良好538门次,占28.89%;

合格153门次,占参评课程的8.25%。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评教有效课程1912门次,平均88.79分,优秀1277门次,占参评课程的66.80%,良好524门次,占27.39%,合格111门次,占5.81%。

从评教统计数据及学生打分情况看,广大教师敬岗爱业,授课中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善于讲解、条理清晰、重点明确;

课上、课下经常和学生交流互动。

绝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优良。

(二)毕业生及学位授予情况

我校2015届共有普通全日制毕业、结业学生5113人,本科3712人,涉及41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

专科1401人,涉及16个专科专业(专业方向)。

本科,授予学士学位3616人,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共96人,学位授予率为97.41%;

专科,毕业生1375人,专科结业生26人,毕业率为98.14%。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学校于2015年11月-12月开展了“黄淮学院用人单位调查”,分院系、分行业对近三年接收过我校毕业生的各类用人单位开展调查。

通过走访、座谈、电话回访等形式,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9份,回访毕业生688人。

其中,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较好,整体满意度为92.13%。

我校毕业生突出的优势有三个:

一是我校的毕业生艰苦朴素、勤奋好学;

二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三是学校社会责任感强,为毕业生创造、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不足之处是学生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毕业生成就

我校主动顺应时代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升本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4万余名,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逐渐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比如,我校软件专业2009届知名校友潘泳,2010年发明设计出“苹果皮520”,被媒体评论誉为“苹果皮之父”,并依靠自己的努力,走上持续创新之路,发布了苹果“潘”,卫星苹果皮、“漫聊神器”等一系列创新产品。

“节能先锋”王乙丞致力于节水节电节能减排技术革新,在全社会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为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入选团中央、全国学联等联合主办的“寻访2015年大学生创业英雄”年度10强。

(七)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学校依托科研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梦工场、建筑设计院、检测中心、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创业工作室、实训室、实验室等平台,鼓励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项目研发、科技制作、企业项目、实训项目积极吸纳学生参与项目研究,2015-2016学年度,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16项39人次,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专利申请22人次,538名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研发项目、工程项目和设计制作项目,67名学生参与了思政课题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研。

(八)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

积极拓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工作平台,结合专业特点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教”,广泛开展专业技能竞赛。

其中3个学生团队分别获得第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第8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和第11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3个国家级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