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07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9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章 音韵学研究简史.docx

第九章音韵学研究简史

第九章音韵学简史

 

在先秦的古籍中,有一些有关语音分析的材料是很值得注意的。

《吕氏春秋·重言》有这样一段故事:

齐桓公跟管仲商量要去攻打莒国,事情还没有公开而整个国都的人都知道了。

齐桓公进行了调查,知道是东郭牙说的。

管仲把东郭牙找来,问他怎么知道齐国将要进攻莒国。

东郭牙说:

“前几天,我看见君王〔和您〕站在高台上。

他的精神饱满,手脚兴奋,这是准备打仗的一种表现。

〔他一面说话,一面用手指着。

〕他的嘴是张得很大的,不是关得很小的,这正是说‘莒’字的姿态;而他的手所指的,又正是莒国的方向。

我心里想,现在诸侯不服齐国的,只有莒国了。

所以我就告诉别人了。

”上古莒营”字读kia,发[a]音时,嘴是张得很大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东郭牙是语音学专家,但是这些语音学常识出现在二千多年前的古籍中,也算是难能可贵的。

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艴然充盈,手足矜者,此兵革之色也。

群呿而不唫,所言莒也。

君举臂而指,所当者莒也。

臣窃以虑诸侯之不服者,其惟莒乎?

臣故言之。

《管子·小问》也有类似的记载。

诗经押韵、说文谐声、反切、四声、切唐广礼、中原音韵。

等韵。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

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

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

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

在标音问题上,由于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标音工具,古人表示汉字声、韵的工具还是汉字,所以传统音韵学研究古音时还得借助某些习用的汉字作为标音工具,只是对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注音符号,但这已是清代以后的事。

与传统音韵学不同,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音的系统(声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系统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

语音学一般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等。

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重音等现象。

历史语音学研究某一语言各个历史阶段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

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

实验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

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主要是国际音标。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

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自从语音学知识传入到我国后,研究汉语声韵系统、分析汉语声韵调的特点、探求古音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古音进行构拟等,都需要使用语音学知识,因此,语音学又可说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基础和工具。

第一节音韵学对汉语声母的分析

声母是指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在普通话dong这个音节中,辅音d就是声母。

有些音节没有声母,直接以元音开头,其声母等于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

例如ɑn这个音节的开头没有辅音,属于零声母。

一、关于声母的名称

古代没有表示声母的音标,表示声母的方法是选用一定的汉字作为代表,这些声母代表字称作声纽、字母或声类。

声纽声纽又称音纽或纽。

大概古人以为声母是一个字音的枢纽,所以将它称作声纽。

最早提到“纽”的文献是唐代孙愐的《唐韵·序》。

根据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研究,声纽与现在所说的声母略有不同,它包括同辅音的颚化音和非颚化音,如“见”纽包括[kj]、[k]两个声母。

字母字母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例如“明”这个字母代表的声母是[m]。

这三十字母可能是守温学习翻译佛经时,受梵文字母“悉昙”的启发对反切上字进行归纳而成的。

到了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对这三十个字母的次序及取字进行了整理,同时增补了“非、敷、奉、微”和“娘、床”六个字母,即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体现了唐末宋初汉语的声母系统,其排列顺序详见下表。

三十六字母后来成为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的工具,人们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声母多少的实际对它或增或减,一直沿用到今天,音韵学上称作传统的三十六字母。

二、对于声母的分析

1.对声母发音部位的分析

发音部位,即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例如发b[p]这个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是双唇,双唇就是发b音的发音部位,b就叫做双唇音。

在现代汉语中,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将声母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

传统音韵学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将三十六字母分析为五音和七音。

五音的分法最早见于《玉篇》卷首所附《五音声论》,其名称为:

喉、舌、齿、唇、牙,排列次序是所谓由内而外。

还有一种排列法是所谓由外而内,即唇、舌、齿、牙、喉。

《广韵》卷末所附《辨字五音法》的排列就是这样。

所谓七音,是从五音的舌音中又分出一个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一个半齿音,合称为七音。

这种分法最早见于南宋张麟之重刊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

到了南宋的《切韵指掌图》,又将七音中的唇音分为重唇音和轻唇音,将舌音又分为舌头音和舌上音,将齿音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称为舌齿音,这样就成了九音。

五音、七音、九音对三十六字母的具体分法详见“三十六字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新旧分类对照表”。

2.对声母发音方法的分析

传统音韵学对声母清浊的问题注意得比较早,据《隋书·潘徽传》载,魏时李登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的《韵集》中已经有清浊的分别。

唐代孙愐的《唐韵·序》中说:

“切韵者,本乎四声。

……引字调音,各自有清浊。

”明确从清浊角度对声母进行分类的最早文献是《韵镜》和无名氏的《四声等子》,其后旧传司马光所撰的《切韵指掌图》、沈括的《梦溪笔谈》、元人黄公绍的《古今韵会》、刘鉴的《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清人江永的《音学辨微》等书中都从清浊的角度对声母进行了分类。

这些分类和定名大致都是一致的,也有不同之处,如《韵镜》、《梦溪笔谈》、《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和《音切谱》都将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和次浊四类;《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分为五类,原因是将全浊声母分成了全浊和半浊半清两类;《音学辨微》则分为七类,它是将全清声母分为最清和又次清两类,将全浊声母又分为最浊和又次浊两类,将次浊声母又分为次浊和浊两类。

第二节音韵学对汉语韵母的分析

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可以是一个元音,也可以是几个元音或元音加辅音。

如果音节中没有声母,那整个音节便都是韵母。

以普通话中的mi、liou、guɑi、nüe、ɑn,这五个音节为例,其中i、iou、uɑi、üe、ɑn都是韵母。

韵母的结构总体可划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韵腹是指韵母中唯一的元音或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如以上五个韵母中的i、o、ɑ、e、ɑ;韵头是指韵腹之前发音较短并带有辅音倾向的高元音,又称介音,如以上iou、uɑi、üe这三个韵母中的i、u、ü;韵尾是指韵腹之后的元音或辅音,如以上uɑi、iou、ɑn这三个韵母中的i、u、n。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每一个韵母都是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所构成。

有些韵母有韵头而没有韵尾,如üe;有些韵母有韵尾而没有韵头,如ɑn;有些韵母韵头、韵尾都没有,如i(mi)。

但是不管怎样,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腹,韵腹是韵母的核心所在。

一、对于韵母的分析

1.从韵母第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音韵学家提出了“韵头”和“开口呼”、“合口呼”的概念。

(1)韵头

在现代汉语中,韵头共有i、u、ü三个。

根据多数音韵学家的研究,单纯的韵头在中古时期只有[i]、[u]两个,今天的ü[y]韵头在中古是没有的,它是由中古[i]、[u]的结合音[iu]演变而来的。

(2)开口呼与合口呼

在现代汉语中,共有开、齐、合、撮四呼,中古时期汉语的韵母则只有开口呼与合口呼,而没有齐齿呼和撮口呼,这种情况反映在宋元时期的韵图中。

四呼的形成是比较晚近的事情,明确将韵母分为开、齐、合、撮四呼的学者是清代音韵学家潘耒。

中古时期虽然没有开、齐、合、撮四呼,但开口呼与合口呼却各分为洪音和细音。

开口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开口呼,开口细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齐齿呼,合口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合口呼,合口细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撮口呼。

下面是中古二呼与今音四呼的对比:

中古二呼例字古拟音今音普通话四呼

洪音豪[ɑu]——[au]开口呼

开口

细音宵[iu]——[iau]齐齿呼

洪音模[u]——[u]合口呼

合口

细音元[iun]——[yan]撮口呼

2.同时从韵头、韵腹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

音韵学家同时从韵头、韵腹两个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提出了“等”的概念。

“等”就是根据韵头、韵腹的状况对韵母的分类。

在现代汉语中,根据舌位活动及口形圆展的情况将韵母中所含的元音区分为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及圆唇元音、非圆唇元音等,古代分析韵母中的韵头和韵腹时,则是将他们混为一体进行分类的,“类”的不同用“等”这个术语去表示。

中古时期,在同一摄内,汉语的韵母共分为四个等。

其中开口韵有四个等,合口韵也有四个等,合称为“二呼四等”(也有称二呼八等的),简称“等呼”。

这种分类出现很早,在敦煌写本《守温韵学残卷》中就有“四等轻重例”,说明在唐末之前就有了四等的存在。

在宋元时期的等韵图中,四等是通过四个格子的形式去表示的。

一二三四等分别被排列在四个格子之中。

例如《韵镜》中的开合两组:

格次韵别及拟音例字韵别及拟音例字

一等格开口翰韵[ɑn]岸合口换韵[uɑn]贯

二等格开口谏韵[an]雁合口谏韵[uan]惯

三等格开口线韵[in]彦合口线韵[iun]眷

四等格开口霰韵[n]砚合口霰韵[un]睊

就这两组韵的今音来看,开口呼中的二三四等韵已没有什么区别,合口呼中的一等与二等、三等与四等也已相混,但是在中古时期,二呼四等各自的读音却是有区别的。

这种区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清人江永在《音学辨微》中作了这样的解释:

“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其意思是说,一二等韵都是响度大的洪音,二等韵的响度略逊于一等韵,三四等韵都是响度小的细音,四等韵的响度比三等韵更小。

这种解释只是指出了四等的差别在于洪细,而构成洪细的音素是什么?

四等的音值又各是什么?

江永没有解说,在他那个时代也不可能解说清楚。

根据今人的研究,四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韵母有无韵头及韵腹元音的音值上。

在解释“开口呼”与“合口呼”时涉及到中古二呼洪、细音与今音四呼的对比。

现在我们可以从“等”的角度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上面提到的开口洪音指的就是开口一二等韵,开口细音指的就是开口三四等韵,合口洪音指的就是合口一二等韵,合口细音指的就是合口三四等韵。

很粗略地说,今音开口呼就是由中古一二等韵变来的(声母为舌根音的开口二等韵一般则变齐齿呼),今天的齐齿呼是由中古的开口三四等韵变来的,今天的合口呼是由中古的合口一二等韵变来的,今天的撮口呼是由中古的合口三四等韵变来的。

3.从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

在分析韵母第一个音素及韵腹的同时,古音韵学家又从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进行了分析。

根据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特点,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及入声韵三类。

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的韵母,如普通话中的[a]、[ia]、[ai]等;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普通话中的[an]、[a]及潮州话中的[am]等;所谓入声韵,是指以塞音结尾的韵母,如梅县话中的[ap]、[at]、[ak]等。

以上各类韵母在中古都是存在的,阴、阳、入三声相配,构成了严整的系统,这是古汉语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

到了现代普通话中,中古阳声韵中的[-m]尾韵消变成了[-n]尾韵,与原来的[-n]尾韵合流。

入声韵则消变成了阴声韵,与原有的阴声韵合流。

中古[-m]尾阳声韵及入声韵现在只是保留在一些方言如厦门、广州、梅县话中。

第三节音韵学对汉语韵母的归纳

韵母可以从韵头、韵腹、韵尾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某种需要对它进行归纳。

传统音韵学上常提到“韵”(韵部)、“摄”这两个术语,即属于对韵母归纳的概念。

一、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

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古人提出了“韵”的概念,“韵”就是韵部,而不是韵母。

《广韵》有二○六韵,也称作二○六部。

在中古,凡属于同一韵的韵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韵头异同或有无不论。

(2)声调相同。

如果声调不同,即使韵母结构相同也算不同的韵部。

例如《广韵》的“庚”韵,共含四个韵母:

[a]、[ia]、[ua]、[iua],这四个韵母自韵腹以后的部分全同。

请看唐人用韵的实际:

独怜幽草涧边生[a],

上有黄鹂深树鸣[ia]。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ua]。

—庚韵

韦应物《滁州西涧》

这首诗共有“生”、“鸣”、“横”三个韵脚字,尽管“生”没有韵头,“鸣”、“横”有韵头而互不相同,但由于它们的韵腹、韵尾及声调均相同(声调在中古均属平声),故可押韵,同属一部。

又如:

寒雨连江夜入吴[u],

平明送客楚山孤[u]。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u]。

模韵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去年寒食洞庭波,

今年寒食襄阳路[u]。

不辞着处寻山水,

只畏还家落春暮[u]。

暮韵

张说《襄阳路逢寒食》

这两首诗中的韵脚字“吴、孤、壶”与“路、暮”,其韵母在中古时期完全相同(今音也保持相同),但由于前者声调为平声,后者的声调为去声,故不能算作同韵,二者在《广韵》中分属于平声“模”韵和去声“暮”韵。

到元代时,归韵条件有所改变,《中原音韵》分韵十九部,不论声调,凡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的韵母即属于同一韵部。

二、从研究语音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

为了研究语音,音韵学家对韵母作了进一步的归纳,即对“韵”直接进行归纳,从而提出了“摄”的概念。

归摄的条件比归韵的条件宽得多,它不论韵头,也不计声调,对韵尾的要求也不很严格,凡是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一组韵即为一摄。

例如:

(平)(上)(去)

豪皓号[u]

效摄

肴巧效[au]

宵小笑[iu]

萧筱啸[u]

通摄

东董送[o]、[io]屋[ok]、[iok]

冬宋[u]沃[uk]

钟肿用[iu]烛[iuk]

所谓韵尾部分相同,是指阳声韵韵尾与其相配的入声韵韵尾发音部位相同,如通摄的阳声韵尾[]与入声韵尾[k]同属舌根音。

摄的归纳见于宋元时期的等韵图,《韵镜》、《七音略)将《广韵》系统的二○六韵归成43图,《切韵指掌图》归为20图,这些韵图的归韵说明当时已有了“摄”的观念,但还没有提出“摄”的名称。

宋元之际,无名氏的《四声等子》首次将二○六韵归为十六摄并进行了命名。

元人刘鉴的《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也将二○六韵归纳为十六摄,其排列次序及归韵与《四声等子》稍有不同,后来刘鉴十六摄的顺序经过小的调整而多被沿用。

下面是十六摄及其所统二○六韵的情况:

1.通摄:

东冬钟

2.江摄:

3.止摄:

支脂之微

4.遇摄:

鱼虞模

5.蟹摄:

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

6.臻摄:

真谆臻文欣魂痕

7.山摄:

元寒桓删山先仙

8.效摄:

萧宵肴豪

9.果摄:

歌戈

10.假摄:

11.宕摄:

阳唐

12.梗摄:

庚耕清青

13.曾摄:

蒸登

14.流摄:

尤侯幽

15.深摄:

16.咸摄:

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摄的出现,使二○六韵复杂的情况得到简化,便于人们掌握同类韵母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

研究上古声母主要依据的是先秦两汉古籍中的异文、声训、注音、重文、通假字、联绵字等材料。

其方法一般是通过这些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古是否存在,然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的声母。

研究上古声母还有一项重要的材料,即谐声字,不过清人只认识到谐声字是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而对谐声字在研究上古声母方面的妙用,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第一个把谐声字作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并通过系统归纳同声旁字组的方法以确定上古声母的学者是西人高本汉。

下面我们对几项主要材料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异文“异文”是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伏羲”与“庖羲”。

声训声训是指古注释家对被释词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所作的训释,如《释名·宫室》:

“房,傍也。

室之两旁也。

注音注音是指古代注释家用同音字或反切为某些字所注的音,如《说文解字》:

未萦绳,一曰急弦之声。

从糸争声,读若旌。

”又如《左传·成公二年》:

“请曲县繁缨以朝。

”《经典释文》:

“繁,步干反。

重文重文是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

《说文解字》中除正文收了9353个小篆字外,同时又将一些异体的籀文及古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文字)收列于小篆之下,如:

“份,文质僣(“備”之误)也。

从人分声。

《论语》曰:

‘文质份份。

’彬,古文份。

……”

谐声字谐声字即形声字。

《说文解字》中有80%以上的字都是谐声字。

如:

童——僮瞳穜曈董幢撞衝憧鍾……

以上材料每一种都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即异文中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声训中的被释词与训释词、注音中的被注字和注音字、重文中的古字和今字、谐声字中的主谐字和被谐字。

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按说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如果在今音(指中古音)中它们的读音不相同,如“童”的声母中古音是“定”[],“撞”的声母中古音是“澄”[],这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化。

在上古它们或者都读作[],或者都读作[],这就是说,其中有一种声母在上古是不存在的。

下面我们介绍前人根据以上材料和方法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一、古无轻唇音

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

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

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並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

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

现将这项结论的证据简述如下:

1.“非”古读作“帮”

*《诗》:

“东有甫(非)草。

”《韩诗》作“圃(帮)草”。

*《论语》:

“子贡方(非)人。

”郑康成本作“谤(帮)人。

*《论语》:

“且在邦(帮)域之中矣。

”《释文》:

“‘邦’或作‘封’(非)。

”“而谋动干戈於邦内。

”《释文》:

“郑本作‘封内’。

*《诗》:

“彼(帮)交匪敖。

”《春秋》襄二十七年《传》引作“匪(非)交匪敖。

”《诗》:

“彼交匪纾。

”《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纾。

*《诗》:

“四矢反(非)兮。

”《韩诗》作“变”(帮)。

*《释名》:

法(非),逼(帮)也,人莫不欲从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

谐声字:

非(非)—悲(帮)分(非)—扮(帮)反(非)—版(帮)

甫(非)—補(帮)发(非)—拨(帮)

2.“敷”古读作“滂”

*《诗》:

“铺(滂)敦淮濆。

”《释文》:

“《韩诗》作‘敷’。

谐声字:

孚(敷)—脬(滂)覆(敷)—

(滂)

3.“奉”古读作“並”

*《诗》“凡民有丧,匍(並)匐救之。

”《檀弓》引《诗》作“扶(奉)服”。

《家语》引作“扶伏”。

*《史记·苏秦传》:

“嫂委蛇蒲(並)服。

”《范雎传》:

“膝行蒲服。

”《淮阴侯传》:

“俛袴下蒲伏。

”《汉书·霍光传》:

“中孺扶服叩头。

*《左传》昭十三年:

“奉壶饮冰以蒲伏焉。

”《释文》:

“本又作‘匍匐’。

蒲,本亦作‘扶’。

*《史记·五帝本纪》:

“东至蟠(並)木。

”《吕氏春秋》:

“东至扶木。

*《左传》:

“部(並)娄无松柏。

”《说文》引作“附(奉)娄”。

云:

“附娄,小土山也。

*《左传》:

“取人於萑苻(奉)之泽。

”《释文》:

“苻,音蒲(並)。

*《庄子·逍遥游》:

“汾(奉)水之阳。

”司马彪、崔譔本皆作“盆(並)水”。

*《春秋》:

“晋侯使士魴(奉)来乞师。

”《公羊》作:

“士彭”(並)。

*《说文》“朋”、“鹏”(並)皆古文鳳(奉)字。

朋,象形。

“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庄子·逍遥游》:

“其名为鹏(並)。

”《释文》:

“崔音凤。

云,鹏即古凤字,非来仪之凤也。

”《宋玉对楚王问》云:

“鸟有凤而鱼有鲲。

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

……”

*《释名》:

“房(奉),旁(並)也,在堂两旁也。

”《史记·六国表》:

“秦始皇二十八年,为阿房宫。

二世元年,就阿房宫。

”宋本皆作“旁”,“旁”、“房”古通用。

*《周易·系辞下》“古者庖(並)牺氏之王天下也”,孔安国《尚书·序》“古者伏(奉)牺氏之王天下也”。

谐声字:

馮(奉)—慿(並)伏(奉)—垘(並)凡(奉)—芃(並)

4.“微”古读作“明”

*《水经注·汉水篇》:

“文(微)水即门(明)水也。

*《史记·鲁世家》“平公子文(微)公”,《世本》作“湣(明)公。

*《诗》:

“周原膴膴(微)。

”《文选》注引《诗》作“腜腜(明),莫来切。

*《释名》:

“望(微),茫(明)也,远视茫茫也。

*《周易·职方氏》:

“其泽薮曰望(微)诸。

”注:

“望诸,明都也。

”疏:

“明都即宋之孟(明)诸。

*《荀子·成相篇》:

“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隋举牟(明)光。

”即务(微)光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

“其宰公冉务(微)人。

”《春秋事语》作“其宰公襄目(明)人”。

*《老子》四十一章:

“大器晚(微)成。

”帛书《老子》:

“大器免(明)成。

谐声字:

文(微)—闵(明)亡(微)—氓(明)無(微)—橅(明)

未(微)—昧(明)

以上材料说明三十六字母中轻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类,或者没有轻唇,或者没有重唇。

其所以会得出无轻唇音的结论,重要理由之一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没有轻唇的方言,却找不到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

象厦门、潮州、福州等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没有轻唇音,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

此外,一些地名的读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根据这些地名的读音也可以确定古无轻唇音。

例如:

费:

旧读bì,春秋鲁季孙氏封邑。

“费”属敷母。

阿房宫:

音ēpánggōng,秦宫名。

“房”属奉母。

逢泽:

音pángzé,古泽薮名。

“逢”属奉母。

二、古无舌上音(钱氏称作“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这是钱大昕所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

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

下面是这项结论的部分证据:

1.“知”古读作“端”

*《后汉书·杜笃传》:

“摧天督(端)。

”注:

“即天竺(知)国。

*《檀弓》:

“洿其宫而猪(知)焉。

”注:

“猪,都(端)也。

南方谓都为猪。

*《书·禹贡》:

“大野既猪(知)。

”《史记》作“既都”(端)。

*枚乘《七发》:

“踰岸出追。

”李善注:

“追(知),古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