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40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8课 金与南宋对峙原卷版Word格式.docx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8.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是

A.澶渊之盟B.南宋的建立C.宋金议和D.金迁都到中都

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

10.《满江红·

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

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11.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南宋的偏安”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的发展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2.如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请写出材料三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

A.①辽②金

B.①辽②西夏

C.①金②蒙古

D.①金②辽

13.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们是

A.岳飞和陆秀夫

B.陆秀夫和文天祥

C.文天祥和岳飞

D.岳飞和文天祥

14.“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故后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此史料认为辽、金民族政权能够长期与宋朝并存的理由是

A.中原王朝的软弱B.主动学习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英勇善战D.宋朝重文轻武

15.“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是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

该诗句表达了后人对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秦桧

1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时期的政权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经济发展D.科技进步

17.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今河南开封)。

”描述的社会现实是

A.西湖的美景B.杭州的富庶C.南宋的偏安D.南宋的繁荣

18.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

下列示意图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9.岳飞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B.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

C.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20.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下列示意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1.有学者认为,从更深的政治文化传统来看,岳飞之死实为宋代文化悲剧性质的产物,是自太祖以来政治传统的历史循环。

该学者认为宋代的“政治文化传统"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尚武轻文,武人干政

C.重文轻武,文人治国D.科举取士,钳制思想

22.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其中②是

A.辽B.西夏C.金D.南宋

2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联欢会上演唱的历史版《菊花台》节选,请帮他将歌词空白处填写完整。

A.秦、西汉、隋、元B.秦、三国、隋、宋

C.秦、三国、隋、元D.秦、汉、宋、元

24.注重时序性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元朝建立②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③忽必烈继承汗位④南宋灭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②③①④

25.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契丹的兴起”“宋辽议和”“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繁华的都市生活”“发达的中外交通”等资料,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6.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

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南宋时期史实的是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苏颂《契丹帐》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7.如果你要完成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时代

C.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28.电视剧《精忠岳飞》聚焦一代英雄岳飞,用符合史料记载的方式,来讲述岳飞的生平及他带领“岳家军”征战的传奇故事。

在此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

A.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回许多失地

B.岳飞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

C.宋高宗、秦松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D.岳飞在澶州之战打败辽军

29.以下是发生于两宋时期的几件历史大事,根据事件的关联关系推断,它们的正确排列应是

①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②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③金军灭掉北宋王朝

④赵构称帝偏安江南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3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友好往来,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下列相关叙述有误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B.文成公主为发展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C.女真族建立的辽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

D.元朝时,我国民族融合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31.后世纪念岳飞的大型庙宇多称“岳王庙”,广泛分布于中国许多地方。

对此合理解释是

A.北宋对岳飞军功的褒奖

B.岳飞在北方地区抵抗蒙古骑兵

C.南宋时岳飞在中原称王

D.岳飞精忠报国被后世经久传唱

32.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

“壮志饥餐胡房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其中的“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

A.党项族B.女真族C.匈奴族D.契丹族

33.“从汉到唐,和从宋到清,其间的历史,有一个不大相同之点,便是:

从汉到唐,中国是征异族的;

从宋到清,中国是给异族征服的。

”下列选项中曾两次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异族”是(  )

A.蒙古族B.鲜卑族C.女真族D.契丹族

34.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35.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座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的根本原因是()

A.岳飞的忠君爱国精神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综合题

36.两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

材料一下图是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1)请写出材料一图中的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

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二: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2)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根据材料二,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今北京市宛平县)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

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

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相同;

一样)。

(3)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这些仿效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议和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

——《宋史·

岳飞传》

材料三

(1)请说出材料一中的辽朝、材料二中的金朝、材料三中的西夏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2)请说出材料一宋辽之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

在这次战役后双方签订的盟约叫什么?

盟约签订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最能说明材料二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句话的战役是什么?

此战役后岳飞被宋高宗和哪个权臣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

之后宋金议和,其内容是什么?

(4)材料三图二中①是哪个政权?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俘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材料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墓对联

材料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四(岳家军)其所揭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岳珂《岳佗续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岳飞的《满江红》.其中的名句“壮志饥餐俘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指哪个少数民族?

(2)材料二中“忠骨”指的是谁?

(3)材料二中“佞臣”指的是谁?

(4)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归纳岳飞抗金取得辉煌战果、岳飞受人尊敬的原因?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词中“靖康耻”是指哪一例事件?

(2)岳飞带领“岳家军”与“胡虏”进行的经典战役是什么?

(3)请你描述一下那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可以从战争的目、性质等方面来思考。

40.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代。

中华民族大家庭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民族交往篇)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交往与管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中的“朕”是谁?

此材料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因为该民族政策他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如图是历史名画《步辇图》,表现的是吐蕃赞普派使臣来唐朝求亲的情景。

(2)根据材料回答:

哪位吐蕃赞普派使臣来求亲?

坐在步辇上的是哪位皇帝?

他把哪位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

材料二见下面如图《唐朝疆域图》

(3)读材料二《唐朝疆域图》,唐朝为加强对西域天山南北的统治,先后设立了什么机构?

材料三自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

(4)上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

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材料四(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5)材料中朝廷与辽的“和好”始于哪一事件?

你是否同意苏辙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两宋形势图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指出和北宋并存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建立者的名字;

“和”与“战”是各政权之间关系的精炼概括,请列举出相应的典型史实。

材料二宋金对峙形势图

(2)观察材料二中的地图,写出金政权的建立者和南宋都城的名字;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大败金军主力的的著名战役发生在哪里?

导致南宋屈辱称臣、偏安江南一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我国的政治形势的特点。

42.材料一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材料二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微宗、宋饮宗无心抵抗,只想要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材料三他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

有人问他:

“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

”他答道: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1)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辽,西北并立的是哪个政权?

与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什么?

(2)宋真宗时,北宋和辽发生战争,打退辽后,却与辽议和,签订了什么盟约?

有什么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二,金能灭北宋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三中的“他”是谁?

“他”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他?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

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材料二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之后,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

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有利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选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

……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

……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

……设置澎湖巡检司

——《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回答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回答,宋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

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范围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