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16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

 

语文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组

 

编写者:

孙国芝

 

目录

第一单元训练重点………………………………………………………1

1、窃读记……………………………………………………………..2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3

3、走遍天下书为侣…………………………………………………..3

4、我的“长生果”…………………………………………………..4

第二单元训练重点………………………………………………………4

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5

6、梅花魂……………………………………………..........................6

7、桂花雨………………………………………………….………….7

8、小桥流水人家……………………………………………………..8

第三单元训练重点………………………………………………………9

9、鲸…………………………………………………………………10

10、松鼠………………………………………………………………10

11、新型玻璃…………………………………………………………11

12、假如没有灰尘……………………………………………………11

第四单元训练重点……………………………………………………..11

13、钓鱼的启示………………………………………………………12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3

15、落花生……………………………………………………………14

16、珍珠鸟……………………………………………………………14

第五单元训练重点……………………………………………………..15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15

有趣的汉字……………………………………………………………..15

我爱你,汉字………………………………………………………….15

第六单元训练重点……………………………………………………..15

17、地震中的父与子……………………………….……..…………16

18、慈母情深……………………………………………….……..…16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7

20、学会看病…………………………………………….…………..18

第七单元训练重点……………………………………………………..18

21、圆明园的毁灭……………………………………………………19

22、狼牙山五壮士……………………………………………………19

23、难忘的一课………………………………………………………20

24、最后一分钟………………………………………………………20

第八单元训练重点……………………………………………………..20

25、七律.长征……………………………………………………..21

26、开国大典…………………………………………………………21

27、青山处处埋忠骨…………………………………………………22

28、毛主席在花山……………………………………………………22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教学时,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课文学习,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教师精心地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欣赏文字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学习作者怎样观察、思考、表达,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和如何布局谋篇,满足学生模仿课文表达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

我爱阅读

单元读写训练重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3、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4、积累优美词句。

训练意图:

1、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2、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1、《窃读记》

读写训练点:

1、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如: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从“跨、踮、钻、挤”一系列动作词中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渴望;体会作者的心理从跨进店门的“暗喜”,“头发乱了”不顾形象挤进来的庆幸以及找到书后的惊喜的变化过程。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从“像一匹饿狼”和“贪婪”中体会作者读书的急切,想象饿狼见到食物会有怎样的表现,林海音见到书后会是怎样的表现。

2、你们平日都喜欢读什么书?

书中的哪篇内容、哪个场景、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过之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思考、交流)

梳理读书方法:

名著类作品:

不仅要了解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个章节、一篇篇故事感知人物或嫉恶如仇或敦厚善良的人物形象。

名人传记:

试着写写读后感,先写写名人成长的经历,再围绕着他们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儿童文学作品:

生动的故事情节,特点鲜明的人物,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书里,感受阅读的快乐。

(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方法,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

3、写一篇读后感。

4、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5、结合课后综合性学习,自由组成小组开展读书活动,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本文是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体。

通篇都是对话,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谈吐中善于诱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在本文的学习中,要注意从对话中感受到季老谈笑风生中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

还有在访谈中如何礼貌地请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表述等。

一、读写训练点:

1、文章怎样才能写好?

苗苗认为有两个重要条件。

你知道是哪两条吗?

2、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

3、综合性学习:

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二、推荐阅读篇目:

《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读写训练点:

1、句子的仿写: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也是_______。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2、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

(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第七自然段)

3、读课后的《神奇的书》,交流读后感受。

4、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5、完成课后小练笔。

(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

仿照

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

二、推荐阅读篇目:

童话---《长满书的大树》叶拉·菜普曼(德国)

4、《我的“长生果”》

读写训练点:

1、说一说读后你有哪些收获?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

 

4、找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

月是故乡明

单元读写训练重点:

1、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2、感受人物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训练意图:

1、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写法。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用心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一、读写训练点: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所描绘的画面吗?

2、想象《秋思》中描写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二、根据古诗填空:

根据不同季节,抓住不同景物进行描写,从而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本课三首诗词的共同特点。

读一读,想一想,完成下题。

《泊船瓜洲》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秋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长相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三、拓展阅读:

余光中《乡愁》

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

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

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综合性学习:

积累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开展诗词朗诵会。

6、《梅花魂》

一、读写训练点:

1、语言积累,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

2、用首尾照应的方法写一篇思乡作文,题目自拟,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3、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找生谈听后的体会。

4、“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课外找找相关诗篇,并抄写下来。

二、阅读链接:

《故乡》交流读后感受。

 

7、《桂花雨》

一、读写训练点:

1、仿写句子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也比不上()。

2、创意补白:

哪些地方也反映了作者摇花的欢乐呢?

(语言描写)桂花纷纷落下,像()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

“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1)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2)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

(3)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同学们说得真好,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1)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2)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3)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平常我们高兴的时候才会大喊大叫,现在作者看到金灿灿的桂花从绿叶中,飘飘——洒洒落下来,而且落得她——满头满身,她自然会高兴得情不自禁地喊——“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一个喊字写出了作者的——快乐。

3、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

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二、推荐阅读篇目:

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8、《小桥流水人家》

读写结合点:

1、激发读书兴趣:

看到文章题目“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想法?

2、出示三组句子,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第一组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第二组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

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第三组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杨,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

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设计意图:

出示这三组句子后,可以启发学生,三组句子都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可是表达方法上有所不同。

(1)直接抒情

(2) 借事抒情

(3)借景抒情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感情原来可以这样表达,进而对表达情感的多种方法也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3、积累优美词句。

4、小练笔:

写熟悉的一处景物,表达你对家乡的感情。

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学习说明性文章

单元读写训练重点:

1、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2、抓住课文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训练意图:

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9、《鲸》

一、读写结合训练点:

1、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注意尝试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2、可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可以某一种类的鲸(如白鲸、

虎鲸)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也可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3、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一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二、课文阅读:

《森林报》等科普读物。

10、《松鼠》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又兼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艺性说明文。

作者通过对松鼠的细致观察,抓住它美丽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小松鼠的喜爱。

读写训练点:

1、仿照第一段松鼠外形的写作方法,围绕中心句,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描写一种小动物。

设计意图是强化训练形象化描写方法

2、比较阅读,探究表达上的异同。

学习了两篇介绍动物的文章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鲸》仿照《松鼠》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将《松鼠》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一般性说明文。

(自主选择)

3、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突出其特征,尝试运用一些学过的说明方法,字数在400字左右,题目自拟。

 

11、《新型玻璃》

读写训练点:

1、请同学们大胆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方法,将你的发明加以介绍,并插入到课文中,使它和原文有机整合。

2、、型玻璃的习作计一种新型玻璃,学习作者极少就不会再翻山越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角色法:

你就是xx新型玻璃,你怎么向别人介绍自己呢?

你就是推销员,你怎么向别人推荐这些新型玻璃呢?

(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

在角色转换中,在学生仿照文本的顺序介绍(推荐)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悟到了文本的表达方法---先介绍名字、再介绍特点,最后说明用途,也训练了学生有序的表达能力。

3、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

4、课后找一些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他们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

 

12、《假如没有灰尘》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读写训练点:

1、交流读后感受。

2、仿写: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

请学生运用掌握的说明方法仿写一个事物。

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

生活的启示

单元读写训练重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2、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

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

乐观向上、有益于社会的人。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训练意图: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13、《钓鱼的启示》

读写训练点:

1、通过读文,思考作者收到了什么启示?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但是,在人生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个加引号的“鱼”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这儿有两种答案供同学们选择:

(1)、捕捞指作者到诱人的大鲈鱼。

()

(2)、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

作者之所以在面临道德抉择时是非分明,一切都因为什么?

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是父亲让作者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作者后来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

3、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4、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

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文中的作者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5、搜集道德修养的名言。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希腊哲学家、数学家)

“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

”──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读写训练点:

1、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2、写一篇读后感。

3、关于成功的名言

(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失败乃成功之母。

(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4)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15、《落花生》

读写训练点:

1、读文后交流,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却是很有用”。

2、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想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

为什么?

3、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借物喻人),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

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

 

16、《珍珠鸟》

读写训练点: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感情。

如,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

你能不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

“我”不理睬小珍珠鸟,而它却围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一点儿也不陌生,假如小鸟会说话,这时它会对“我”说些什么?

又如,可请学生看插图,想象作者在笑什么?

3、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说说你和是它怎样相处的?

 

第五单元

单元主题:

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

单元读写训练重点:

1、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2、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学写活动计划、简单的调研报告。

(见语文教材144---147页)

活动基本思路: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二、阅读“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

三、制定活动计划。

四、小组开展活动。

五、选择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六、活动总结。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

父母的爱

单元读写训练重点:

1、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3、积累语言。

训练意图:

1、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读写训练点:

1、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2、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

3、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4、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故事确实非常感人,那么你觉得应该向这对了不起的斧子学习什么呢?

(50字以内概括)

二、推荐阅读篇目:

朱自清的《背影》

 

18、《慈母情深》

一、读写训练点:

1、.根据课文中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亲,有理由即可。

2、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

3、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全班交流。

4、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抒发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5、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二、推荐阅读篇目:

《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读写训练点:

1、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

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

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二、拓展阅读:

《父爱,在拐弯处》

1、谈读感受。

2、体会表达方法。

3、借鉴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20、《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