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品管圈 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470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品管圈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ICU品管圈 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CU品管圈 3.docx

《ICU品管圈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品管圈 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CU品管圈 3.docx

ICU品管圈3

蚌医一附院重症医学科

品管圈开展

一、圈的组成、成员及分工

部门:

重症医学科

组圈日期:

2013年4月1日

圈名:

手护圈

辅导员:

陶方萍

圈长:

陈连方

圈员合计:

10人

成员基本情况

职务

姓名

年龄(岁)

职称

学历

资历

分工

圈长

陈连方

37

副主任护师

本科

N5

监督

辅导员

陶方萍

45

副主任护师

本科

N5

指导培训

秘书

段缓

30

护师

硕士

N3

分析材料

圈员

侯丽

35

主管护师

本科

N4

计划实施

圈员

李亚军

26

护师

本科

N3

统计数据

圈员

黄美玲

30

护师

本科

N3

收集数据

圈员

贾培艳

32

护师

本科

N3

收集数据

圈员

高雅

30

主管护师

本科

N4

计划实施

圈员

谢蕴秋

26

护师

本科

N5

整理材料

圈员

郭涛

27

护师

本科

N5

文字输入

二、圈徽

三、圈名的意义

一个无生命的群体,却像有生命一样伴随着我们工作的全部,无怨无悔。

我们也应该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她,用双手真心的呵护她、维护她。

4、主题选定

主题

上级政策

可行性

迫切性

圈能力

总分

顺序

选定

降低VAP发生率

50

44

40

42

176

提高患者满意度

48

40

38

40

166

减少仪器管理缺陷率

48

46

44

50

188

提高带教满意度

46

44

40

40

170

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42

46

38

38

164

评价说明

分数

上级政策

可行性

迫切性

圈能力

1

没听说过

不可行

半年后再说

需多部门配合

3

偶尔告知

较可行

下次解决

需一个部门配合

5

常常提醒

可行

尽快解决

自行能解决

主题选定理由:

ICU仪器种类繁多,数量较大。

存在“闲置时到处存放、使用时不能及时找到、找到了还有故障”的现象。

耽误了危重病人的抢救,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情绪。

加强仪器管理,减少仪器管理缺陷,迫在眉睫!

5、活动计划表

时间

项目

4M

5M

6M

7M

8M

9M

负责人

1W

2W

3W

4W

1W

2W

3W

4W

1W

2W

3W

4W

1W

2W

3W

4W

1W

2W

3W

4W

1W

2W

3W

4W

确定圈名、圈徽

陶方萍、李亚军

确定主题

陈连芳、高雅

拟定计划

侯丽、贾培艳

现况调查

黄美玲、段缓

原因分析

陈连芳、谢蕴秋

目标设定

高雅、郭涛

制定对策

侯丽、黄美玲

组织实施

贾培艳、谢蕴秋

效果检查

陶方萍、李亚军

巩固措施

陈连芳、郭涛

总结资料

段缓、李亚军

备注:

已完成在进行计划

6、现况调查

仪器管理缺陷率高的原因现况调查

仪器管理缺陷要因

仪器管理缺陷例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医护人员习惯差

55

34.81

34.81

放置仪器的位置不合理

40

25.32

60.13

护士对仪器的性能及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27

17.09

77.22

仪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12

7.59

84.81

日常维护不认真

10

6.33

91.14

终末处理不彻底

7

4.43

95.57

仪器故障维修不及时

4

2.53

98.10

病人较多

3

1.90

100.00

备注:

于2013.4.20至2013.5.8,每天随机抽查10个仪器,共抽查仪器次数200次,其中158次存在仪器管理缺陷,仪器管理缺陷率78.5%.

环境

七、要因分析

懒惰

仪器放置空间太小

医护人员习惯差

病人较多

放置仪器位置不合理

意识差

仪器放置不集中

床单元设置不合理

管理者思想不重视

新进人员

护士对仪器的性能及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条件落后

病区设计不合理

加床较多

培训不够

病区环境不合理

仪器管理发生缺陷率高

种类多、数量大

新进仪器

报废仪器未处理

质量差

终末处理不彻底

缺少仪器管理制度

仪器老化

仪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制度

仪器

故障仪器维修不及时

日常维护不认真

 

柏拉图分析

八、明确重点

经过数据收集:

医护人员习惯差(占34.81)

放置仪器的位置不合理(占25.32)

护士对仪器的性能及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占17.09)

这三点为近期重点改善

九、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目标一:

设定减少因医护人员习惯差而发生仪器管理缺陷的

目标值

目标值=55-(55×34.81%×86.5%)

=38

17

目标二:

设定减少因放置仪器的位置不合理而发生仪器管理

缺陷的目标值

目标值=40-(40×25.32%×86.5%)

=31

9

目标三:

设定减少因护士对仪器的性能及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而发生仪器管理缺陷的目标值

目标值=27-(27×17.09%×86.5%)

=23

4

十、PDCA

问题一:

医护人员习惯差

P计划

1、对全科室医护人员讲述分析仪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建立仪器管理奖惩制度,促进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D实施

1、于2013.6.25解读ICU仪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建立仪器管理奖惩制度,对仪器管理缺陷的医护人员进行惩罚,10元/人/仪器;对仪器管理无缺陷(随机抽查一周内无仪器管理缺陷)的医护人员给予奖励10元/人/周。

C检查

1、每天负责人随机抽查仪器10个,记录存在仪器缺陷的次数和责任人。

2、仪器是否归位,是否保持清洁,故障仪器是否及时报修。

A评价

改进后效果良好

实施日期

2013.7.1-2013.7.20

负责人

陶方萍、黄美玲

陈连芳、贾培艳

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达成率=|改进前-改进后|/|目标值-改进前|×%

=|55-21|/|38-55|×%

=200%

进步率=|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前×%

=|21-55|/55×%

=61.82%

问题二:

放置仪器的位置不合理

P计划

1、重新分配仪器放置的空间位置。

2、对仪器进行分区放置。

D实施

1、增加仪器放置的空间。

2、可移动仪器集中放置、同种仪器集中放置。

3、建立故障仪器区域,对故障仪器集中放置。

C检查

1、定期检查仪器放置空间是否合适。

2、同种仪器是否集中放置,有无混放现象。

3、故障仪器是否集中放置在故障区域,有无混放的现象,是否及时维修。

A评价

改进后效果良好

实施日期

2013.7.1-2013.7.20

负责人

侯丽、高雅

郭涛

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达成率=|改进前-改进后|/|目标值-改进前|×%

=|40-18|/|31-40|×%

=244%

进步率=|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前×%

=|18-40|40/×%

=55%

问题三:

护士对仪器的性能及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P计划

1、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日常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2、新进人员先进行仪器相关知识培训,后上岗。

3、新进仪器先进行仪器相关知识学习,后使用。

D实施

1、于2013.6.26-2013.6.30每天下午4点进行ICU仪器相关知识系列讲座。

2、对2013年新进岗人员加强ICU仪器相关知识学习。

3、对本年度新投入使用仪器,开展其相关知识的学习。

4、对难度较大的仪器相关知识、领悟较差的医护人员进行再培训、再学习。

C检查

1、于2013.7.1,进行全科医护人员ICU仪器相关知识考试。

采用幻灯片现场随机考察的方式。

A评价

改进后效果良好

实施日期

2013.6.26-2013.7.9

负责人

李亚军、谢蕴秋、段缓

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达成率=|改进前-改进后|/|目标值-改进前|×%

=|27-9|/|23-27|×%

=450%

进步率=|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前×%

=|9-27|27/×%

=66.7%

十一、活动后调查

仪器管理缺陷率高的原因活动后调查

仪器管理缺陷要因

仪器管理缺陷例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医护人员习惯差

21

25.0

25.0

放置仪器的位置不合理

18

21.4

46.4

护士对仪器的性能及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9

10.7

57.1

仪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11

13.1

70.2

日常维护不认真

9

10.7

80.9

终末处理不彻底

8

9.5

90.4

仪器故障维修不及时

4

4.8

95.2

病人较多

4

4.8

100.00

备注:

于2013.7.1至2013.7.20,每天随机抽查10个仪器,共抽查仪器次数200次,其中84次存在仪器管理缺陷,仪器管理缺陷率42%.

12、活动后柏拉图

十三、成果

有形成果:

工作质量、医疗安全

缺陷例数的比较:

无形成果:

工作热情、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个人表达能力、QCC手法的应用、团队精神

活动后雷达图

十四、标准化

1、划分仪器放置区域,同种仪器集中放置、故障仪器集中放置。

2、成立仪器管理小组,成立仪器管理负责人。

3、建立仪器管理惩罚制度,对仪器管理缺陷的医护人员进行惩罚,10元/人/仪器;对仪器管理无缺陷(随机抽查一周内无仪器管理缺陷)的医护人员给予奖励10元/人/周。

4、定人定期检查情况。

5、对新进岗人员进行“先仪器知识培训后上岗”。

6、对新进使用仪器进行“先相关知识培训后投入使用”。

十五、活动感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