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645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中心站与重点站方案与Word下载.doc

(15)田间水利用系数………………………………………………………5

3、汇总分析…………………………………………………………………5

4、工作进度安排……………………………………………………………6

二、灌溉农业年度基础数据的采集与整理…………………………………7

1、工作目标…………………………………………………………………7

2、采集内容…………………………………………………………………7

(1)基本气象条件…………………………………………………………7

(2)灌溉水价及水费征收方式……………………………………………8

(3)灌溉农田主要种植模式………………………………………………8

(4)灌溉农田作物种植结构………………………………………………8

(5)灌溉农田作物单产水平……………………………………………8

(6)作物灌溉用水定额…………………………………………………8

(7)灌溉农田作物水分生产效率………………………………………9

(8)灌溉水生产效率……………………………………………………9

(9)灌溉农业的投入产出状况…………………………………………9

(10)渠系水利用系数…………………………………………………9

(11)田间水利用系数…………………………………………………10

3、汇总整理…………………………………………………………………10

三、全国主要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协作研究………………………11

1、工作目标……………………………………………………………11

2、主要内容…………………………………………………………………12

(1)主要农作物需水量与需水规律…………………………………13

(2)灌水次数、灌溉时间与作物产量形成的关系……………………13

(3)主要农作物的耗水量与产量关系………………………………13

(4)主要农作物适宜的灌溉控制指标………………………………13

(5)主要农作物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13

3、试验结果的汇总整编………………………………………………13

四、1987-2003年灌溉试验资料的整编………………………………15

1、工作目标……………………………………………………………15

2、工作内容……………………………………………………………16

(1)制定资料整编方案,制作相应的电子表格………………………16

(2)组织开展灌溉试验资料整编……………………………………16

(3)建立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17

(4)对我国灌溉农业生产现状进行系统评价………………………17

(5)编辑“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集”……………………………17

3、进度安排…………………………………………………………………17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工作方案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灌溉试验站代表区域背景数据调查整理;

(2)灌溉农业年度基础数据采集与整理;

(3)全国主要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协作研究;

(4)全国灌溉试验资料(1987-2003年)整编。

一、灌溉试验站代表区域背景数据调查整理

1、工作目标

通过各级灌溉试验站的调研,获取灌溉试验站周边地区与灌溉相关的作物、土壤、气象、水资源及灌溉工程的基础资料,在汇总整编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建立我国灌溉试验站网系统背景资料数据库。

以背景数据为依托,结合各级灌溉试验站每年采集的灌溉农业基础数据,编制全国灌溉农业基础数据年度报告,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业节水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工作实施步骤为:

(1)每个灌溉试验站确定一个对应的代表区域;

(2)按照要求系统收集整理各代表区域内与灌溉农业相关的各类基础数据;

(3)系统整理资料,建立全国灌溉试验站网背景数据库;

(4)以各级灌溉试验站每年获得的灌溉试验数据和代表区域内采集的灌溉农业年度基础数据为依托,再与背景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结合,系统编制全国灌溉农业基础数据年报,绘制有关灌溉农业基础数据分布图,并全面准确地分析全国农业节水的发展状况,形成专题报告,供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时参考使用。

代表区域基础数据的收集内容包括:

各个代表区域的气象资料、水资源状况、土壤类型及分布,作物种植模式和种植结构,各种农作物的生育时期,灌区类型及工程状况,灌溉用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

灌溉试验站代表区域背景数据的调查整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工作,需要各级灌溉试验站与有关的灌区管理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密切配合。

各省区灌溉试验主管部门应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组织必要的技术力量,确保收集数据的完整与可靠。

2、调查内容

(1)气象资料

降水量、蒸发量、无霜期,≥0℃的积温,≥10℃积温,最大冻土深度,年降水日数等项目,以及逐旬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平均风速、降水量、蒸发量等。

(2)自然概况

区域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区域总面积,总人口,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分布状况,土壤特性及肥力状况等。

(3)土地利用现状与经济状况

区域土地面积、总设计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有效实灌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以及区域国民经济总产值、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水平和人均年收入水平等。

(4)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

代表区域各类土壤(粘土、壤土和砂土)的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以及这几类代表性土壤的一些特性参数,包括容重,田间持水量和肥力状况等。

(5)水资源现状

多年平均降水量;

多年平均过境水量,多年平均可利用量,平均实际利用量;

区内多年平均径流量,平均实际利用量;

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可利用量,平均地下水实际开采量;

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浅层地下水矿化度;

污水排放量,污水利用量;

灌区回归水量,回归水实际利用量等。

(6)水源工程现状

工程等级,设计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结构形式,总库容,兴利库容,设计供(提)水量,实际供(提)水量,引(扬)水流量,灌溉保证率,装机容量,设计扬程,装机流量,渠首型式,已运用年限及运行情况。

(7)输水工程现状

代表区域内输水渠道及渠道建筑物的概况,包括:

数量,总长度,设计流量,输水效率,渠道建筑物型式,断面型式及尺寸,衬砌型式,衬砌长度,衬砌面积,已运行年限及运行状况等。

(8)排水工程现状

代表区域内排水工程的总体情况,包括设计标准,数量,总长度,设计排水规模,实际排水规模,渠道及建筑物型式,数量,装机规模,设计长度,实际长度,衬砌面积,断面型式及尺寸,已运用年及运行情况等。

(9)主要种植模式及作物种植结构

代表区域内的主要种植模式及所占比例;

主要作物的播种面积及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等内容。

如果需要,灌溉农田和旱作农田要分开进行调查和统计。

(10)主要作物生育进程

代表区域内主要作物的生育进程,像播种、收获等活动的实施时期,以及像出苗、开花、抽穗等物候出现的准确时间。

调查主要作物各生育时期的历时天数及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历时天数。

(11)主要作物灌溉用水现状

灌溉农田上主要作物的灌水次数,毛灌溉定额,净灌溉定额,单位面积产量,作物水分生产率等项目。

不同的灌溉方式(地面灌、喷灌、滴灌)要分开进行调查和统计。

(12)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状况

代表区域内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

节水灌溉技术分为喷灌、微灌、低压管灌、渠道防渗、水稻节灌、农艺节水等。

(13)工程设施状况及管理状况

代表区域内的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状况。

包括工程完好率,量水设施配置情况,通讯设施状况,工程自我维持与发展状况等。

(14)渠系水利用系数

代表区域内不同灌溉方式和不同输水系统的渠系水利用系数,结合不同灌溉方式和输水系统所覆盖灌溉面积的调查,确定整个区域的渠系水利用系数。

(15)田间水利用系数

代表区域内不同输配水方式下的田间水利用系数,结合不同输配水方式所覆盖灌溉面积的统计资料,确定整个区域的田间水利用系数。

以上各项的具体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详见附件1:

灌溉试验站代表区域背景数据的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

3、汇总分析

灌溉试验站代表区域背景数据的调查整理属普查性质,一般要求每隔5年左右调研汇总一次。

该项工作是全国灌溉试验站网重新组建后的第一次,因此要求各省灌溉试验主管部门和各级灌溉试验站予以高度的重视,尽快安排开展相关的工作。

各重点试验站将有关数据调查整理后,要制作成电子文件上报所在省区的灌溉试验中心站,由省级中心试验站完成所在省区的灌溉试验站代表区域基础数据的汇总整编工作,并制作电子文件上报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

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要对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的材料进行汇总分析,撰写详细的全国灌溉试验站代表区背景数据调查报告,上报水利部农水司,也为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其它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工作进度安排

2004年3月底以前:

以省级中心站为主,成立基础数据调查领导小组,按照建议的调研内容,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调研工作的具体执行方案,确定详细的调研内容和调研方法,并编制相应的电子表格文件。

2004.4~2004.8:

以重点试验站为基础开展有关的调研工作,并将结果上报省中心试验站。

2004.9~2004.10:

各省区中心试验站负责完成所在省区的调研资料整编工作,装订成册并存档;

同时完成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工作,结果上报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

2004.11~2004.12:

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对各省区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完成数据的汇总整理工作。

2005.1~2005.3:

由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负责,完成全国灌溉试验站背景数据的分析工作,撰写全国灌溉农业基本情况分析报告,上报农水司。

2005.4~2005.6:

根据需要,在对收集数据进行二次加工整理的基础上,由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牵头,编辑全国灌溉试验站点背景数据调研成果图文集,供全国各省区共享。

二、灌溉农业年度基础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通过每年定时定点采集各地灌溉农业相关的各类基础数据,为政府部门了解掌握我国灌溉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也为各地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灌溉用水科学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按照整体工作计划,该项工作将长期进行下去,并且每年都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编制全国灌溉农业基础数据年报,供各级部门参考使用。

2、采集内容

(1)基本气象条件

试验站周边地区的逐旬气象条件,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及旬平均ET0。

在逐旬数值基础上,确定反映当地年度平均气象条件的数值,包括年平均温度,降水量,蒸发量,初霜日期,终霜日期,无霜期,≥0℃积温,≥10℃积温,降水日数等。

(2)灌溉水价及水费征收方式

不同灌区类型(自流渠灌区、提水渠灌区、井灌区和其他灌区)、不同灌区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及灌溉方式(地面灌、喷灌、微灌)下的灌溉用水水价,以及水费的征收方式。

(3)灌溉农田主要种植模式

灌溉农田上使用的主要种植模式,以及各类种植模式的覆盖面积,及占灌溉耕地总面积的比例。

如果调查区域内非灌溉农田面积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则同时统计非灌溉农田上的作物种植模式及所占比例。

(4)灌溉农田作物种植结构

灌溉农田上主要作物的播种面积,及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

如果调查区域内非灌溉农田面积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则同时统计非灌溉农田上的作物种植结构。

(5)灌溉农田作物单产水平

灌区内各类主要作物在灌溉农田上的单位面积产量水平。

如果代表区域内非灌溉农田面积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则同时统计非灌溉农田上各类作物的单产水平。

(6)作物灌溉用水定额

各类主要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的灌溉次数,灌水定额及总灌溉用水定额。

调查过程中,不同的灌区类型(自流引水灌区,提水灌区和井灌区)和灌溉方式(地面灌,喷灌,微灌)要分别统计。

除了主要栽培的作物外,对于成片种植的经济作物、果林和牧草作物,也要分别设置灌溉用水定额数据采集点。

如果区域内有集中连片种植的专业户,则灌溉用水定额数据的采集最好与专业户的生产经营过程结合起来进行。

(7)灌溉农田作物水分生产效率

各类主要作物消耗单位水量所能够生产的经济产品的数量。

作物水分生产效率最好通过田间试验方法采集,可结合灌溉协作研究进行。

(8)灌溉水生产效率

因灌溉而使作物产量增加的程度。

需要同步采集灌溉用水量,灌溉后的作物产量,以及未实施任何灌溉条件下的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数据。

(9)灌溉农业的投入产出状况

灌溉农业的投入项目、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及相关的投入产出状况。

调查过程要分作物、分灌溉方式进行。

(10)渠系水利用系数

代表区域内输水系统的年度改进情况,比如新增衬砌渠道长度及衬砌模式,渠道输水改低压管道输水面积,传统地面灌溉方式改为喷灌和滴灌的面积。

以这些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灌溉试验站背景数据调查中获得的有关数据,利用有关的计算模式,经过一定的核算程序即可计算确定代表区域该年度的渠系水利用系数。

(11)田间水利用系数

代表区域内田间配水系统的年度改进情况,包括采用的新灌溉方式及其使用面积(水平畦田灌,膜上灌,波涌畦灌,波涌沟灌,喷灌和滴灌),改进灌溉管理的控制面积及其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效果。

以这些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灌溉试验站背景数据调查中获得的有关数据,利用有关的计算程序和模式即可计算确定代表区域该年度的田间水利用系数。

采集该部分的有关数据时,代表区域的范围与背景数据调查时确定的范围相一致。

代表区域内的灌溉水利用系数等于确定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以上各项的具体采集内容,采集方法及相关的数据整理记录表格见附件2:

灌溉农业年度基础数据采集项目和采集方法。

3、汇总整理

每次调查采集的基础数据都要及时进行整理,填入相应的表格存档,并录入相应的计算机电子表格中。

每种作物收获后要对该种作物的有关资料进行一次整理汇总,形成相应的文档文件及电子文件。

各灌溉试验站要在每个自然年度结束后对当年收集的各类基础数据进行统一的汇总整理(隔年生长的作物,比如冬小麦,资料全部列入收获时所在年份进行汇总),编制相应的年度文件,包括文档文件及电子文件。

每年收集整理的灌溉农业年度基础数据,要在次年的1月底之前整理完毕,并上报所在省区的中心试验站。

各省区中心试验站在3月底之前将所在省区的灌溉农业年度基础数据整理汇总完毕,制作文档与电子文本存档,同时上报一份文本文档和一份电子文档给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

总站对全国各地的年报进行统一汇总整理,在每年的5月底前编制完成全国灌溉农业年度基础数据集,同时完成全国灌溉农业现状分析报告,上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供水利部及其它有关部门参考使用。

三、全国主要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协作研究

各省级灌溉试验中心站和重点站在抓紧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仪器设备配套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应按照水利部农水司和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的要求,做好灌溉农业基础数据的调研、采集和汇总,以及1987~2003年灌溉试验资料的整编工作,另一方面亦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试验条件开展主要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研究。

协作研究的第一阶段目标是通过3~5年时间的工作,初步确定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需水规律、各生育阶段的适宜土壤水分控制指标、作物耗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作物适宜的非充分灌溉定额与灌溉制度,为灌区或农户提供可推广的非充分灌溉技术,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以及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各级政府部门进行节水发展宏观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2、主要内容

各省级中心站和重点站应根据本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布局与种植情况,选择灌溉面积大、灌溉用水量比较多的几种农作物作为主要灌溉试验作物,同时还应选择一些推广前景广阔、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进行试验,以作为技术储备供将来大面积推广后指导田间灌溉实践。

对于兼顾生态重建与维护任务的地区,还需要对天然与人工生态植被的需水规律及作物-水关系进行必要的研究。

就今后3~5年的试验工作而言,一般远离城郊的试验站点,主要试验作物至少应包括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几种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条件许可时还应进行油料(如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等)、薯类及果树等作物的灌溉试验研究工作。

对于位于城郊的试验站,试验的主要作物应是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花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果树,对于内蒙、宁夏、甘肃和新疆的部分灌溉试验站,还要开展人工牧草及人工生态林的灌溉试验研究。

由于受到试验场地和人员的限制,每个试验站至少应从事3~4种主要作物的灌溉试验研究工作,每个重点试验站选择试验哪些作物,由省级中心站统一安排。

主要作物的灌溉试验应安排在灌溉试验站有控制条件下的测坑或大田进行,其它作物的试验可直接在农户的地块上进行,最好能够结合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有关的试验与资料收集。

针对当前节水灌溉发展的需求,在近3~5年内全国灌溉试验协作工作应当包括以下一些试验研究内容:

(1)主要农作物需水量与需水规律

主要研究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作物耗水规律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过程,通过研究确定在新的生产条件下作物各生育阶段的日需水强度、阶段需水量和全生育需水量。

同时调查不同水分条件下主要作物株高、叶面积及群体大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

为了全面分析灌溉农田中作物水分利用情况,试验过程中应埋设微型蒸发皿观测棵间土壤蒸发(或水面蒸发),分析确定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棵间蒸发(或水面蒸发)在作物总耗水量中所占的比例,研究减少棵间蒸发(或水面蒸发)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2)灌水次数、灌溉时间与作物产量形成的关系

主要研究不同的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组合下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及作物产量变化情况,为制定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按照《灌溉试验规范》的要求,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试验研究:

(1)固定灌水次数和每次灌水时期,采用不同的灌水定额;

(2)固定每次灌水时期及定额,采用不同的灌水次数;

(3)固定灌水次数和每次的灌水定额,采用不同的灌水时期。

(3)主要农作物的耗水量与产量关系

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分析作物各生育阶段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确定主要农作物的需水主、次关键时期和灌水关键期。

(4)主要农作物适宜的灌溉控制指标

结合不同供水条件下各生育阶段的水分状况、作物耗水量和最终产量的观测结果,分析确定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适宜土壤水分上、下限控制指标和适宜计划湿润层深度,提出适合当地情况的节水灌水定额指标。

(5)主要农作物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综合以上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适合当地作物、气象、水资源、灌溉模式及管理水平的主要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除了以主要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上述几项研究内容外,在试验安排上还应当考虑不同灌溉方式之间的差异。

在喷灌或微灌应用面积较大的区域,需要考虑灌溉方式对作物需水及水分利用过程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布设相应的试验,开展喷灌和微灌条件下作物需水及水分利用规律的试验研究和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3、汇总整编

各试验站要按照《灌溉试验规范》的有关要求,对获得的灌溉试验资料进行及时的整理与分析,每种作物试验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汇总,制作相应的文档文件与电子文件。

每年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站要按照《灌溉试验规范》和“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对取得的灌溉试验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汇总与分析,按照有关要求填写相应的表格,制作文本文档与电子文档,并归档保存。

年度资料整理完毕后,各重点试验站要按照要求向所在省区的中心试验站报送材料,包括文本材料和电子文档材料。

各省区中心站在对全省年度灌溉试验资料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形成文本材料与电子文档材料,归档保存,并将电子文档材料上报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

灌溉试验总站要及时对各省区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与整理,并输入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

灌溉试验总站还要对汇总的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形成全国灌溉试验年度工作报告,上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并将有关研究结果面向全社会发布,为全国水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全国主要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协作研究的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调查项目及有关的表格详见附件3:

全国主要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协作研究实施方案。

四、1987-2003年灌溉试验资料的整编

(1)对全国1987年至2003年的灌溉试验资料进行系统整编,补充完善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

(2)对全国灌溉试验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对全国灌溉农业的田间用水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3)编辑“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集”,供有关部门和全国同行参考使用。

2、工作内容

(1)制定资料整编方案,制作相应的电子表格

通过一定的调研工作,摸清1987年后各省(市、自治区)灌溉试验资料的基本情况,包括资料的规模和系统性,在此基础上制定1987年后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整理汇编方案。

之后,根据整理汇编方案的要求,设计制作相应的电子表格供各省(市、自治区)在整理资料时使用,既保证整理资料格式的一致性,也为随后的资料分析汇编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组织开展灌溉试验资料整编

根据资料整编方案的要求,组织各省(市、自治区)开展灌溉试验资料的整理汇集。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期间要举办相关的技术培训班,学习资料整编方案,并掌握相关电子表格系统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各省(市、自治区)对整编方案理解的一致性,以及整理数据的可靠性与规范性。

(3)建立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

各试验站将整理后的灌溉试验资料报送所在省区的中心试验站。

各省区中心站负责对所在省区的资料进行统一汇总,建档保存,并上报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

总站要对各省区上报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审核,并进行二次整理,然后将合格的数据录入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

(4)对我国灌溉农业生产现状进行系统评价

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我国灌溉农业的生产效率、不同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区域分布、灌溉用水定额、产量-用水量关系等项目得出较为系统的结论,撰写“全国灌溉农业农田水分利用现状报告”,上报农水司,供有关部门参考使用。

(5)编辑“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集”

将录入“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的数据,按照出版需求进行重新整理,编辑出版“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集”,供有关部门及水利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使用,同时也供其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