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542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docx

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

2020年高考文综历史质量检测

24.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

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

这一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25.西汉前期在皇帝陵基旁边设置陵县,专为泰祀陵园之用,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

这一举措

A.解除了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B.提升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使行政区划带有祭祀色彩D.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26.下表为学术界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研究成果。

成果1

关于当时宫廷的奢作、南方城市的繁荣、市场的活跃,《行纪》比任何汉文史料和外文作品更为详细、生动。

成果2

《行纪》记载的马可·波罗襄阳献炮,与《元史》记载不符。

成果3

《行纪》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有大量准确而详尽的描述,当时的欧洲、阿拉伯和波斯文献中无书能及。

成果4

各种印刷本的《行纪》采用的人名和地名是波斯文或阿拉伯文,可能是从波斯史籍中抄来的,也可能是马可·波罗只到了波斯。

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该书是研究元史的重妥资料B.马可·波罗曾经来过中国

C.该书由阿拉伯人翻译并传播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27.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

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

这两种文化传统

A.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B.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

C.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D.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

28.晚清思想家王韬认为,英国政治制度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有中国尧舜禹时代集体议事的遗风。

这一认识

A.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启迪国人探索变革之路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D.反映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9.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

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

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

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D.上海的城市建设走向西化

30.1933年5月,中日两国签订《塘沽协定》,实现停战,国民政府同意将东北同中国的其他部分分割开,并承认日本在满洲的存在。

该协定

A.适应了国民政府的战略需要B.维持了华北地区的长期和平

C.有效遏制了日本的侵略野心D.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意识

31.1991年上海市财办明确规定,私营企业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入南京路、淮海路的大店名店,私营企业不许与外国公司合资,银行不得对私营企业贷款。

这说明当时中国

A.市场经济发展遭受挫折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C.私营企业冲击了国营经济D.私营企业尚未取得合法地位

32.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官员必须依法行事,一旦触犯法律,便要受到惩处。

伯利克里本人在首席将军任上就曾被控读职而受到法庭审判,并被处以罚金。

A.体现了雅典法律至上的原则B.标志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C.是对雅典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D.折射出罗马张影响深远

33.中世纪画家创作圣母像往往以想象中的形象为模本,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却以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为原型。

这一变化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A.现实主义绘画成为风尚B.宗教色彩日益淡化

C.人的主观想象受到限制D.审美观念逐渐世俗化

34.下表为1885-1913年英美专利注册数比较表。

年度

英国

美国

发明和设计专利注册数

其中对外国居民颁布数

1885-1889

9371

21666

1609

1895-1899

13419

31680

2272

1905-1909

15423

33220

3556

1913

16599

33917

4212

据此推知

A.英国无力引领世界科技前沿B.移民是美国科技发展的动力

C.美国经济发展潜力与日俱增D.美国经济实力全面超越英国

35.1973年,包括苏联在内的欧美35个国家举行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坚持“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和“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原则。

之后苏联却在东欧部署导弹,并武力干涉南部非洲、红海和阿富汗等地事务。

这反映了当时

A.苏联掌握了世界的主导权B.美国失去遏制苏联的实力

C.欧安会不涉及外部安全事务D.美苏军事力量此消彼长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18世纪90年代,巴黎出现了一些女性俱乐部,她们要求教育权和就业权。

著名女权活动家德·古日代表她的俱乐部以《人权宣言》作为改编依据,以几乎完全相同的形式写出了《女权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此宣言包括前言和17项内容,其中有14项基本上采用了《人权宣言》的内容,只不过将《人权宣言》中的“男人”和“公民”替换成为“女人”和“女公民”。

1793年11月3日,德·古日被处死。

11月19日,有关其被处死的评论被刊登在《导报》上,德·古日被形容为“一个忘记了女性美德的阴谋家,因而要惩罚她”,女权俱乐部也被解散。

在以后的年代中,女性组织一再重组,但总是遇到男权社会的敌意,有时甚至激起暴力冲突。

一一摘编自李月《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女权主义的发端》

材料二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带入了中国。

早期洋务派人士和部分买办,最先感受西方男女平等观念,并提出兴女学、戒缠足的主张。

19世纪末期,康有为等人吸收了“天赋人权”观,并以此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妇女问题,产生了近代中国初具理性色彩的男女平等思想。

这些男性精英的活动鼓舞了妇女的斗志,她们通过自办女报、组织妇女团体等活动来鼓吹女权。

1907年底,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女子针对帝国主义攫取我国路矿权的行径,纷纷设立“女界保路会”等妇女团体,集议筹款,签名认股,以挽回路矿权。

据统计,1898年至1919年,妇女团体所办的报刊,全国约有40种,大多集中于上海、北京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日本的东京。

该时期的女权主义诉求集中表现在要求妇女教育、主张婚姻自由、强调女子经济独立、提倡妇女参与政治等方面。

——摘编自何黎平《论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分析该时期女权运动受挫的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法国女权运动相比,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3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一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上表为中国唐、宋、明三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闲述。

(要求:

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44.【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海关自主前,中国的海关行政大权主要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海关总税务司、各关税务司及海关高级职员均由外国人担任,中国政府基本无权过问。

海关自主后,国民政府开始加强对海关的行政管理,在财政部下设了掌管海关事务的关务署,保留了海关行政系统及其文官服务传统,但“海关将只应恪遵政府命令,掌管征税工作”;海关税则由中国政府自行制定;海关总税务司虽仍由英国人担任,但他必须听命于中国政府,是财政部关务署监督的雇员;海关华员可充任高级职员;同级华洋职员待遇相同。

1929年关务署决定除特别技术人员,停招洋员,遇缺由华员符合条件者升补;关务署还从海关华员中选拔了一批人出国培训,并从中挑选优秀人才担任各级职务。

海关自主后,国民政府改变了由外国银行负责储存和保管海关税款的惯例,改由中央银行储存和保管所有海关款项;总税务司设立缉私专科,组建各关武装缉私队;财政部于1934年颁布了《海关缉私条例》,对缉私相关事宜做了详细规定。

——摘编自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海关关政改革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海关关政改革的意义。

(9分)

45.【历史一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19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

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年仍为悬案。

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

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一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兰,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受了削弱。

在远东,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

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承认了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现状,并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

所遗留的难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国际联盟来解决,尽管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仍定期地在日内瓦举行会议。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特点。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8分)

46.【历史一一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冯梦龙( 1574一约1646),从小博览群书,思想活跃。

年轻时准备走科举入仕之途,但他为学不拘,因而难入八股制义的堂臭,仅为诸生。

他推崇李贽的离经叛道与疏狂放荡,学魏晋士人之风度,混迹于秦楼楚馆与茶楼酒肆,领略到与儒家书斋生活迥然异趣的世情。

从三十多岁起,冯梦龙用大部分精力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编辑、整理和改写、创作受社会欢迎的通俗文学故事、民歌、剧本等。

《三言》最是著名,有的叙述男女情爱,有的颂扬义侠行为,有的揭露官场劣迹,有的描述文人雅事。

其中不少篇章发出为妇女争取人权的呼声,以妓女、丫环、艺人等社会底层妇女的不幸遭遇,来鞭挞封建专制的腐朽,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言》问世后,文坛仿其形式而拟写话本之作,如初刻、二刻《拍案惊奇》等,形成晚明通俗文学发展的高潮。

他的《三言》传到日本,日本文学家仿其书体,撰成日本的“三言”。

《三言》中的部分篇章还被人辑入《今古奇观》,跨洋渡海,成为中国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的小说集而风行文坛。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冯梦龙投身通俗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梦龙通俗文学创作的影响。

(7分)

 

24-25:

BD26-30:

AABBA31-35:

BCDCD

40.(25分)

(1)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人权宜言》的发表。

(6分)

原因:

男权观念根深蒂固;法国妇女尚未获得经济独立;男性政治精英的压制;女权运动的群众基础薄弱;雅各宾派的激进统治。

(6分)

(2)特点: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兴起;男性精英主导与妇女自救相结合;具有爱国救亡色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6分)

意义:

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习俗的变革;推动了救亡运动的发展。

(7分)

44.(15分)

(1)政府独立自主进行;一定程度上挑承了传统;重视培着中国职员;政府直接控制等。

(6分)

(2)有利于保证政府的海关税收;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有利于国家经济安全;有利于维护中外贸易的有序进行;有利于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等。

(9分)

45.(15分)

(1)根据民族原则建国;建立国际组织协调区国际关系;美日崛起;限制军备竞赛等。

(7分)

(2)是建立在列强新的实力对比基础上的秩序;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和平;以战胜国和强意志为出发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际矛盾,又产生了新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8分)

46.(15分)

(1)明末商占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八股取士束缚士人思想,文化专制日益严重;反专制等进步思想兴起。

(8分)

(2)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此判了封建礼教;推动了明清小说创作的繁荣;传播了中华文化,影响了世界文学;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索材。

(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