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66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6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训练新人教版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1小题,共0分)

1.(2010年12月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3题)右图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内刻于明朝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正面看乃佛祖释加牟尼;左侧乃儒圣孔子;右侧是道教创始人老子。

我国最早出现类似现象是在()

A.西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

2.(2010年9月北京市高三起点考试3题)右图为2009年11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古代书院

(二)》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展现了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江苏泰州安定书院、江西铅山鹅湖书院,海南儋洲东坡书院的风貌。

其中鹅湖书院因南宋理学大理由朱熹与心学创始人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的“鹅湖之会”而享有盛名。

下列关于古代书院及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宋代最有兴盛

B.书院重视学术交流和论辩,提倡独立研讨,课程也较灵活,允许各有侧重,发挥专长,而且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C.“鹅湖之会”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强调“格特致知”,陆氏兄弟主张“发明本心”

D.程朱理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陆王心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3.(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6题)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④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2010年5月泉州一中高三最后模拟15题)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②都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

④都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5.(2010年9月珠海市高三摸底14题)某校高一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6.(2010年4月山东省济南市二模10题)朱熹说:

“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心即理也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

C.理是万物本原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7.(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3题)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此人应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

8.(2010年12月广东揭阳梅州联考13题)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

9.(2010年2月广州市高三一模)明代德清禅师曰:

“为学有三要: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小参禅,不能出世。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

”这表明德清禅师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10.(2010年11月山西大学附中高三期中考13题)下列哪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  )

A.“更不言一,亦不言理”B.“各从所好,各聘所长”

C.“严以治吏,宽以养民”D.“是非决于学校”

11.(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5题)朱熹说: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

”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

A.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C.从天人感应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12.(2010年9月汕头英华外语学校高三月考22题)在中国古代的一本书中,反复出现“悲观”、“割爱”、“浩劫”、“慧眼”、“解脱”、“觉悟”、“无缘”、“庄严”等词语。

这本书最早可能出现于()

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

13.(2010高考广东文综15题)“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4.(2010年辽宁省锦州市二模26题)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B、心学广泛传播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15.(2010年5月泉州市高三质检21题)近代学者借用朱熹的“格物致知”一词,把西方自然科学称为“格致之学”,朱熹所说的“格致”的含义是

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

B.通过实践探索客观规律和真理

C.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人类社会

16.(2010年4月浙江省衢州市二模14题)“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17.(2010年11月沈阳市级重点协作校高二期中8题)古代有一个佛偈故

事:

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

“风催幡动!

”乙徒曰:

“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

心动才有幡动!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8.(2010年12月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诊断12题)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19.(2010年9月辽宁省丹东市四校联考27题)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趋向,儒、佛、道三家互相吸取有关的思想理论,逐渐融合。

“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这一观点说的是

A.佛教与道教的调和B.儒学与佛教的调和

C.三教的调和D.儒学与道教的调和

20.(2010年4月浙江省嘉兴市二模13题)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是

A.良知  B.仁C.正君心  D.灵明

21.(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22题)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22.(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题)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23.(2010年11月山西大学附中高三期中考12题)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24.(2010年3月南京市二模3题)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25.(2010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21题)“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桂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6.(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二模27题)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附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7.(2010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二模14题)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28.(2010年3月泉州市高三质检15题)北宋理学家邵雍曾发出这样的赞叹:

我幸福,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是中国人,而不是蛮族人,……我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洛阳。

邵雍的赞叹源于当时()

A.国家的大一统B.经济文化的繁荣C.民族关系的融洽D.思想的自由

29.(2010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30.(2010年3月山东省日照市一模9题)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张飞:

“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李恢(投降刘备时说):

“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孔明:

“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B.

C.

D.

31.(2010年12月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26题)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

(1)佛教

(2)道教(3)墨家(4)儒教

A.

(2)(3)(4)B.

(1)

(2)(3)C.

(1)(3)(4)D.

(1)

(2)(4)

32.(2010年5月南平市高三质检13题)原明朝大臣,后降清的洪承畴,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时,对了一副对联的上联: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对弈人对下联为: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谷雨和清明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要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②清明既是我国传统节令又是国家法定节日 ③清明即指节气也寓指明清两朝和士人的气节 ④下联作者的思想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3.(2010年9月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联考19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34.(2010年安徽省安庆市二模20题)近来,某网站就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请网友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位。

结果,猪八戒的票数逐遥领先。

其主要原因在于猪八戒是

A.仁义的化身B.智慧的化身C.人性的化身D.理性的化身

35.(2010年11月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21题)“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下言论符合该观点的是

A.“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B.“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C.“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D.“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36.(2010年11月山东潍坊市四县高二期中6题)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37.(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21题)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

A.《春秋繁露》B.《五经正义》C.《四书章句集注》D.《四库全书》

38.(2010年4月浙江省台州市二模19题)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

①主张理在气先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③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④心外无理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9.(2010年山东省威海市二模9题)图5中围坐在一起的三人从左至右分别是孔子、释迦牟尼、老子,他们正在谈经论道。

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本土思想需要借助外来思想发展自己

B.当时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C.儒、佛、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40.(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13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41.(2010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二次质检12题)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

“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42.(2010年5月珠海市高三二模文综12题)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有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3.(2010年12月江苏徐州竞赛4题)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A.发明本心B.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44.(2010年11月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期中7题)2007年4月27日,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的儒教、道教和佛教的代表在香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教对话活动。

从历史上看,“三教合一”的主张大约出现于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45.(2010年1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17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辩证思维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46.(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9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47.(2010年3月深圳市高三一模13题)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心学广泛传播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48.

(2010年湖南省怀化市二模29题)右图为2009年11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古代书院

(二)》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展现了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江苏泰州安定书院、江西铅山鹅湖书院、海南儋洲东坡书院的风貌。

其中鹅湖书院因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与心学创始人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的“鹅湖之会”而享有盛名。

下列关于古代书院及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宋代最为兴盛

B.书院重视学术交流和论辩,提倡独立研讨,课程也较灵活,允许各有侧重,发挥专长,而且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C.“鹅湖之会”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氏兄弟主张“发明本心”

D.程朱理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陆王心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49.(2010年吉林省延边市一模27题)《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

50.(2010年辽宁沈阳四校阶段测试第28题)“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51.(2010年11月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5题)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封建伦理及道德规范D.“天人感应”理论

52.(201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检13题)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进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于

 A.西汉    B.北宋    C.南宋      D.明清

53.(2010年4月山东省烟台市二模13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54.(2010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一模13题)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55.(2010年11月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25题)“今日既格得一物,明日又格得一物,功夫更不住地做。

如左脚进一步,右脚又进一步;右脚进得一步,左脚又进;持续不已,自然贯通。

”倡导这种学习方法的思想家是

A.老子B.朱熹

C.陆九渊D.王阳明

56.(2010年5月安徽省合肥市高三调研14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理学盛行

C.“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57.(2010年5月北京市崇文区二模12题)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学说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58.(2010年5月三明市高三质检16题)某班级研究性课题小组对福建乡土历史进行探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甲:

《说文》中记载:

“闽,东南越也。

”,说明了福建原来是少数民族聚集区

乙:

朱熹是福建籍著名的理学思想家,他使儒学发展为正统思想

丙:

“福建省”名称出现在元朝之前

丁:

2004年,台湾发现的写有“福建台湾府彰化县”字样的清朝牌匾圣旨说明:

历史上,台湾在行政区划上曾隶属于福建,闽台关系渊远流长

以上结论中

A.甲乙丙丁全部正确B.甲丁正确,乙丙不准确

C.乙丙正确,甲丁不正确D.甲乙正确,丙丁不正确

59.(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5题)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60.(福州市八县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13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表现为周朝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61.(2010年5月漳州一中高三质检15题)《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名,如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等。

从中可以推测下哪种思潮影响了当时人的取名。

()

A.佛教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程朱理学

62.(2010年湖南省衡阳市三模26题)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使儒家学说发展到顶峰D.探索到了世界的真正本源

63.(2010年9月广州市海珠区高三测试20题)“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D.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64.(2010年11月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期中11题)“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泱洽:

贯通]通透。

”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

65.(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2题)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