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768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docx

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中的《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被选入教材。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其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教材。

3.《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勾践灭吴》即从中节选而来。

4.《战国策》是记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被选入教材。

5.《论语》是记录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看,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全书共20篇,一篇包括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其中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被选入教材。

6.《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孟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等被选入教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够“忧民之忧”“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7.《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逍遥游》(节选)被选入教材。

8.《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的《离骚》(节选)被选入教材。

9.《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劝学》被选入教材。

10.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

著有《新书》,其中的《过秦论》被选入教材。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

这部书在体列上分为本纪(帝王的传记,十二篇)、世家(世袭封国的诸侯传记,三十篇)、列传(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物传记,七十篇),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计一百三十篇。

《史记》既是一部历史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作出的崇高评价。

其中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被选入教材。

《史记》作者司马迁(约前145—?

),字子长,汉代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的作品《报任安书》也被选入了教材。

1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

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其中的《迢迢牵牛星》被选入教材。

13.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诗作《短歌行》被选入教材。

14.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

他身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慧下民”、建国立业的大志。

后受称帝的哥哥曹丕的嫉妒、陷害,忧愤而死。

诗作《白马篇》(又名《游侠篇》)被选入教材。

15.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又因他做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写有《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16.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散文《归去来兮辞》,诗作《归园田居》被选入教材。

17.《玉台新咏》,南朝宋代徐陵编,其中的《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被选入教材。

18.魏征(580—643),字玄成,初唐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

作品《谏太宗十思疏》被选入教材。

19.王勃(649—675),字子安,初唐文学家。

作品结集《王子安集》,其中的《滕王阁序》被选入教材。

20.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仙”。

他的诗作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

他的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象和明丽的意象。

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将进酒》等被选入教材。

21.杜甫(712—770),字子美,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杜甫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他的诗被称作“诗史”。

杜甫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

诗作《登高》、《蜀相》、《兵车行》等被选入教材。

22.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作品《师说》、《祭十二郎文》等被选入教材。

2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他写了不少揭露黑暗现实的诗篇,而且语言通俗明白。

诗作《琵琶行》被选入教材。

24.柳宗元(773—819),唐朝散文家,著有《柳河东集》。

作品《愚溪诗序》、诗作《渔翁》被选入教材。

25.元稹(779—831),字微之,中唐诗人。

诗作《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被选入教材。

26.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诗人。

诗作《李凭箜篌引》被选入教材。

27.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诗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任黄州(现在湖北黄冈)、池州(现在安徽贵池)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

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

作品《阿房宫赋》、诗作《过华清宫》被选入教材。

28.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器生。

诗作《锦瑟》被选入教材。

他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

29.李煜(937—978),史称南唐后主。

词《虞美人》《浪淘沙》被选入教材。

30.温庭筠(812—870),字飞卿。

宋代词人,他是花间派的创始人。

词《菩萨蛮》被选入教材。

31.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

《雨霖铃》被选入教材。

32.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人,散文家。

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

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六国论》选自《嘉祜集•权书》,《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33.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

作品《游褒禅山记》、词《桂枝香•金陵怀古》被选入教材。

34.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有两部史书:

《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间梁、唐、晋、汉、周五代史实。

其中的《伶官传序》被选入教材。

35.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文学家。

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散文《石钟山记》、《赤壁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等被选入教材。

36.周邦彦(1057—1121),北宋词人。

词《苏幕遮》被选入教材。

37.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著有《漱玉词》,其中的《一剪梅》《声声慢》被选入教材。

38.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诗作《书愤》、《临安春雨初霁》被选入教材。

39.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豪放派词人。

著有《稼轩长短句》,其中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被选入教材。

40.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婉约派词人,词《扬州慢》被选入教材。

41.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

代表作《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节选)被选入教材。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

42.王实甫,名德信,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

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其中的《长亭送别》被选入教材。

43.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代表作《水浒传》,其中的《智取生辰纲》被选入教材。

44.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元末明初小说家。

代表作《三国演义》,其中的《失街亭》被选入教材。

45.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古文家。

教材中的《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46.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画家。

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

著有《四声猿》、《俏词叙录》、《徐文长全集》等。

47.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作家。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55出。

其中的《闺塾》被选入教材。

48.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现在湖北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

著有《袁中郎全集》。

节选其中的《虎丘记》被选入教材。

49.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明末小说家。

《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被选入教材。

《警世通言》是“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之一。

“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

“三言”中有些篇是冯梦龙的作品。

50.张溥(1602—1641),字天如,明末文学家。

教材中的《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

5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代表作《聊斋志异》,其中的《促织》被选入教材。

52.洪昇(1645—1704),字肪思,号稗畦。

清代戏曲作家,著有传奇《长生殿》。

53.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代表作为《桃花扇》,其中的《哀江南》被选入教材。

54.曹雪芹(约1715—1763),名,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清代著名的小说家。

代表作《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被选入教材。

55.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人。

桐城派古文家。

教材中的《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56.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人。

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教材中的《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同时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

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1923)《彷徨》(1926),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诗集《野草》(1927),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

鲁迅的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集》等15部。

《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灯下漫笔》、《祝福》、《药》、《阿Q正传》等被选入教材。

2.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自华,字佩弦。

现代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

散文《荷塘月色》被选入教材。

3.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

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江苏无锡人。

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读和研究。

主要学术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

同时,他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

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

《读〈伊索寓言〉》被选入教材。

4.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作品《胡同文化》被选入教材。

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诗作《再别康桥》被选入教材。

6.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诗作《水》被选入教材。

7.艾青,现代著名诗人。

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教材。

8.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

诗人,其诗作《赞美》被选入教材。

9.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他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集。

散文《故都的秋》被选入教材。

10.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散文《灯》被选入教材。

1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作品《〈鲁迅诗稿〉序》被选入教材。

12.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作品《边城》(节选)被选入教材。

13.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剧作《雷雨》片段被选入教材。

14.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笔名,北京人,满族。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作《茶馆》、《龙须沟》等。

其剧作《茶馆》被选入教材。

15.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剧作家,物理学家。

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

剧作《三块钱国币》被选入教材。

三、外国作家作品

1.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被选入教材。

2.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等。

作品《冬天之美》被选入教材。

4.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诗人。

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诗作《致大海》被选入教材。

5.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

这些诗人在英国西北部山地的湖畔聚居,其诗作又多描写湖区,因而得此称号。

诗作《孤独的收割人》被选入教材。

6.狄金森(1830—1886),美国女诗人。

一生写下一千多首诗,多是短诗,以描写自然、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诗作《篱笆那边》被选入教材。

7.裴多菲(1823—1849),19世纪匈牙利诗人。

诗作《我愿意是急流》被选入教材。

8.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其作品《巴尔扎克葬词》被选入教材。

9.博马舍(1732—1799),法国喜剧作家。

代表作有《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等。

10.拉伯雷(约1493—1553),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巨人传》。

11.莫里哀(1622—1673),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

代表作有《达尔杜弗》、《吝啬鬼》等。

12.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有《爱弥尔》、《忏悔录》等。

13.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

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等,作品《门槛》被选入教材。

14.契诃夫(1680—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被选入教材。

15.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为《羊脂球》,他也写过《一生》、《俊友》等长篇。

《项链》被选入教材。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

16.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守财奴》被选入教材。

17.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他所创作的四大悲剧为《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

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被选入教材。

18.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

他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

作品的情节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身后获得殊荣,被尊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创作对他以后的现代主义各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代表作《变形记》。

19.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也是著名的评论家和杂文家。

代表作《墙上的斑点》。

20.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生于爱尔兰,1937年定居巴黎,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

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等待戈多》。

21.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百年孤独》。

四、文学体裁常识

1.文学体裁,古代的,包括散文和韵文(诗、词、歌、赋等);现代的,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我国古代的每个时期或朝代的主要文学样式大致如下:

(1)远古时期——原始诗歌(二言形式)、远古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原始歌舞。

(2)殷商时期——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卦、爻辞,《尚书》文告。

(3)西周初至春秋中叶——诗歌(四言形式)。

(4)春秋战国(东周)——散文。

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列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另有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5)战国后期——楚辞。

(6)秦代——李斯的刻石文。

(7)汉代——汉赋、汉代乐府诗、五言诗、杂体散文。

(8)魏晋南北朝——骈文、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9)唐代——格律诗(近体诗)、古体诗、古文、传奇。

(10)宋代——词、话本、古文。

(11)元代——曲。

(12)明代——拟话本、小说。

(13)清代——小说。

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就是指以《诗经》“国风”民歌和屈原《离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4.我国古代诗歌两大传统承继脉络:

现实主义:

《诗经》“国风”(源头)——汉朝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继承发展)——“诗史”杜甫的诗(高峰)——唐代白居易的诗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发扬光大)。

浪漫主义:

屈原(离骚)(源头)——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继承发展)——唐代李白的诗(高峰)——唐代李贺,宋代苏轼、辛弃疾,清代龚自珍(发扬光大)。

5.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传统是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和东晋陶渊明的诗,都是对“风”、“骚”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孔雀东南飞》,也是描绘现实和抒写理想相结合的。

6.我国古代诗歌在创作上善于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

7.我国古代诗歌创造了不同体制

诗:

古体(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近体[绝句(五言、七言)]

[律诗(五言、七言)]

词:

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

小令套数

8.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和演变的情况如下:

殷商卜辞和西周钟鼎铭文(原始形态)——西周时的《尚书》(第一部散文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散文创作发达)——汉代司马迁《史记》的纪传体为班固等所仿效,论辩体散文“议”、“论”、“疏”、“策”、“表”有很大发展(对诸子散文的继承与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散文更趋文学化,体裁增加了“序”、“记”、“书”、“注”、“表”等(鲁迅称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唐宋时代出现了“八大家”,体裁更多,如“论”、“议”、“说”、“辩”、“解”、“原”等论辩体式,还出现了“赠序”和游记(全面丰收)——元代散文衰落,明代中叶复兴——清代文字狱使散文受扼杀,产生了适应统治者要求的桐城派古文。

9.我国古代戏曲,是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剧本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用在开头作为开端,用在两折间是过渡)。

角色有正末、正旦、净等。

10.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1)上古到先秦两汉,出现了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是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亦称作笔记小说),是小说初具规模时期。

(3)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叫传奇,标志着小说的成熟。

(4)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小说有了新的发展。

(5)明清时代,文人创作了章回演义小说,出现一批不朽名著,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高峰。

11.我国古代小说有如下四大特点:

(1)重人物刻画;

(2)重故事情节;(3)重语言生动;(4)有说书印记。

12.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现代诗人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也是现代诗歌。

新诗采用白话,形式自由。

13.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形”是指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等;“神”,是指蕴涵于“形”中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散文大致可分为议论散文、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三类。

14.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行为、语言、肖像和心理的描写,来塑造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典型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