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492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docx

曹隽总结博士入学考试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

2013年人体解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颈动脉窦

为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动脉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升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此处感受器。

可反射性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2齿状线

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状环行线称齿状线,是内、外胚层的分界线。

3第二肝门

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处,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后立即注入下腔静脉,称为第二肝门。

4胆囊三角

胆囊管、肝总管、肝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内有胆囊动脉经过,是胆囊手术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5收肌管

位于大腿中部、缝匠肌的深面,在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

前壁有大收肌腱板架于股内侧肌与大收肌之间。

管的上口通向股三角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腘窝。

管内有股血管和隐神经通过。

6神经核

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成一团,称为神经核。

7白交通支

由脊髓侧角中间外侧核细胞发出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组成。

因节前纤维有髓鞘反光发亮,故呈白色。

8膜迷路

是套在骨迷路内封闭的模型管道和囊,借纤维素固定于骨迷路,膜迷路由球囊、椭圆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组成。

9足弓

跗骨和跖骨借足连接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

可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侧纵弓和内外方向的一个横弓。

足弓有增强足的弹性、保护足底血管神经的作用。

10肋膈隐窝

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与隔胸膜转折处,自剑突下向后下至脊柱两侧,呈半环形,后部较深,是最大的胸膜隐窝,也是胸腔最低处,胸膜腔积液首先聚集于此处。

二、选择题(略)

三、简答题

1、何谓直肠横襞?

直肠中横襞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2、椎骨间的连结有哪些?

3、胸导管的起始、走行、注入部位及收纳范围

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第12胸椎下缘起自乳糜池,经膈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注入左静脉角(也可注入左颈内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

胸导管在注入左静脉角处接受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坐支气管纵膈干。

胸导管引流下肢、盆部、腹部、左上肢、左胸部和左头颈部的淋巴,即全身3/4区域的淋巴。

4、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

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有

1脾静脉(胃短静脉,胃网膜左静脉)2肠系膜上静脉(胃网膜右静脉)3肠系膜下静脉4胃左静脉5胃右静脉6胆囊静脉7附脐静脉

5、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所在的位置

心传导系统包括以下结构:

1窦房结位于右心房界沟上端的心外膜深面

2节间束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由节间束传导至房室结

3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

4房室束传中心纤维体至浦肯野纤维网

5浦肯野纤维网位于左右心室心内膜下

6、胸膜腔的下界?

气、液胸胸膜腔穿刺部位?

胸膜折返线下界的体表投影:

肋胸膜转折为隔胸膜为胸膜返折线的下界。

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后方,在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后方,两侧均行向下外方,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并转向后内侧,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最后在接近后正中线处,平第12胸椎棘突高度。

气胸穿刺部位:

锁骨中线第2肋间液胸穿刺部位:

腋中线7、8肋间。

四、论述题

1、有关突触问题

(1)突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或感受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特化的接触区域称为突触。

(2)突触的组成

化学突触分为突触前部、突触后部、突触间隙。

(3)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作用机制

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到突触前部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或离子通道构型发生改变,进而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2、有关肝门静脉系统

(1)肝门静脉的组成、结构特点

肝门静脉是肝门静脉系的主干,通常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的后方会和而成。

特点1肝门静脉内的血液通过两套血管的物质交换才回流入下腔静脉。

2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缺乏静脉瓣

(2)肝门静脉的属支、收纳范围

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有

1脾静脉(胃短静脉,胃网膜左静脉)

2肠系膜上静脉(胃网膜右静脉)

3肠系膜下静脉

4胃左静脉

5胃右静脉

6胆囊静脉

7附脐静脉

(3)肝门静脉的侧支循环途径及继发性改变

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十分丰富,包括:

1食管静脉丛

2直肠静脉丛(直肠上、下静脉,肝静脉)

3脐周静脉网(附脐静脉与上腔系的腹壁上静脉、胸腹壁静脉;与下腔系的腹壁下静脉、腹壁浅静脉吻合)

4肝门系的肠系膜静脉、脾静脉小属支,与腔静脉系的腰静脉、低位肋间后静脉、膈下静脉、肾静脉和睾丸(卵巢)静脉吻合

肝门静脉高压时,由于血流量的增加,吻合部的小静脉变得粗大迂曲,形成静脉曲张。

直肠静脉丛容易形成“痔”;脐周静脉网增粗形成“海蛇头”;食管静脉丛呈串珠样改变,容易破裂大出血;直肠静脉丛破裂发生便血;脾静脉造成脾肿大等。

3、面神经(面神经管内)不同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

原因是什么?

根据面神经行程,因损害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临床表现:

1面神经管外损伤,主要是面肌瘫痪,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皱眉、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不能鼓腮、角膜反射消失

2面神经管内损伤,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听觉过敏(镫骨肌瘫痪)、角膜干燥(泪腺分泌障碍)、舌前部味觉丧失、泌涎障碍等。

若在面神经管内发出岩大神经以后损伤,其临床表现有面肌瘫痪、味觉丧失和泌涎障碍,而无泌泪障碍;若在面神经发出鼓索后损伤,仅表现为面积瘫痪,不伴有泌泪与泌涎和听觉过敏等症状。

2011年首医人体解剖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3分×10个

1、Dentateline;齿状线

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状环行线称齿状线,是内、外胚层的分界线。

2、Cisternachyli;乳糜池

位于第1腰椎前方,呈囊状膨大,接受左、右腰干和肠干淋巴管,胸导管亦从此发出。

3、Pterygoidvenousplexus;翼丛:

是位于颞下窝内,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的静脉丛。

翼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

翼丛与上颌动脉在颞下窝的浅部;翼内、外肌,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则在颞下窝的深部。

翼丛通过眼下静脉和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相通,故口、鼻、咽等部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4、阴部管;

阴部管位于坐骨直肠窝外侧壁,坐骨结节上方3~4cm处,为闭孔筋膜与会阴浅筋膜共同围成的管状裂隙。

其中有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通过。

5、Scalenefissure;

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6、Sympathetictrunk;交感干(SympatheticTrunk)

位于脊柱两侧,由椎旁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呈串珠状,上至颅底,下至尾骨前方,于尾骨的前面两干汇合,形成尾骨前方的一个奇神经节。

可分为颈、胸、腰、骶、尾5部,交感干神经节与每一对脊神经之间均有交通支相连。

7、Chordatympani;鼓索

为面神经重要分支,从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处发出,穿鼓室入颞下窝,其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司味觉;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即副交感节前纤维在下颌神经节换元后其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其分泌活动。

8、房室交界区;

室间隔分为肌部和膜部,膜部是室间隔上缘较小的区域,即心房与心室的交接部位,为胚胎时期室间孔闭合而成,由致密结缔组织和两侧的心内膜构成。

膜部上方为主动脉右瓣与后瓣下缘,下方是室间隔肌性部的上缘。

膜部右侧面被三叶瓣的隔侧瓣附着,故其上方介于右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称房室间部。

9、Vinculatendinum;腱纽

包绕肌腱的腱滑膜鞘从骨面移行到肌腱的双层滑膜称为腱系膜或腱纽,内有出入肌腱的血管和神经。

10、Mesentericsinus;肠系膜窦

分为左右肠系膜窦,左肠系膜窦为位于肠系膜根、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1/3部、降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之间斜方形间隙,开口向下经小骨盆上口通入盆腔。

右结肠系膜窦为位于肠系膜根、升结肠、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右2/3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下方有回肠末端阻隔,不通盆腔。

二、选择题:

1分×15个,1-10个单选,11-15个多选

1、冠状窦的开口部位;

2、属特殊内脏感觉性神经节;

3、支配胸大小肌的神经;胸内外侧神经

4、旋转加速与减速的感受器;

5、泪腺窝位于;

6、男性输精管结扎部位;精索部(分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沟部、盆部)

7、左室流出道和流入道的分界;以二叶瓣的前瓣作为分界标志。

8、甲状腺狭从前方跨气管的哪几个气管环;

9、不属于颈丛的分支;

10、射精管开口于尿道哪个部位;前列腺部

11、关于心纤维支架叙述正确的是;

12、分布于舌的神经有;面神经(鼓索),舌咽神经

13、支配蚓状肌的神经有;正中神经1、2、尺神经3、4

14、Glisson囊包裹的结构有;肝固有动脉、左右肝管、门静脉

15、关于房室束的描述正确的是。

三、简答题:

5分×3个

1、人体内有哪些具有三个狭窄的器官?

名称,狭窄部位及临床意义;

食管:

第一狭窄位于食管起始部,相当于第6颈椎下缘水平;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其前方的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4、5胸椎体水平;第三狭窄为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

各狭窄处是食管内异物易滞留及食管癌好发部位。

输尿管:

肾盂肾盏交接部、通过髂内动脉处、进入膀胱移形处

男性尿道:

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泌尿系统管径狭窄处易嵌顿结石。

2、动脉上的感受器有哪些?

名称、位置、感受性质;

主动脉小球位于主动脉弓下方,为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窦为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动脉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当血压升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此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颈动脉小球是一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它与主动脉小球一样,均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3、膝关节的构成,运动及相关肌肉。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髌骨和胫骨内、外侧髁组成。

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半月板和滑膜囊、滑膜襞。

韧带又分为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

囊外韧带有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髌韧带、髌支持带和腘斜韧带,囊内韧带主要有前、后交叉韧带、膝横韧带等。

膝关节可做屈伸活动、参与屈膝活动的肌肉包括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缝匠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腘肌等;参与伸膝活动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

四、论述题:

10分×4个

1、论述下列器官的动脉供应和淋巴引流:

(1)直肠及肛门;

(2)胰;

直肠由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及骶正中动脉分布,彼此间有吻合。

直肠上动脉分布于直肠,直肠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部。

骶正中动脉分布于直肠后壁。

直肠上动脉和直肠下动脉均有同名静脉,直肠上、下静脉引流直肠壁内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脉管静脉丛连接。

直肠壁外有直肠旁淋巴结,它上份的输出管沿直肠上血管至直肠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下分的输出管向两侧沿直肠下血管注入髂内淋巴结;部分输出管向后注入骶淋巴结;还有部分输出管穿过肛提肌至坐骨肛门窝,随肛血管、阴部内血管至髂内淋巴结。

肛门由肛动脉供血(髂内),静脉汇入髂内静脉,齿状线以下的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胰脏的动脉主要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胰背动脉、胰下动脉、脾动脉胰支及胰尾动脉供应。

胰的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肝门静脉系统。

胰头及胰颈的静脉汇入胰十二指肠上、下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胰体及胰尾的静脉以多个小支在胰后上部汇入脾静脉。

胰脏淋巴注入胰上、下淋巴结及脾淋巴结,然后注入腹腔淋巴结。

2、下述孔裂均有何结构穿行:

(1)颈静脉孔;颈内静脉,舌咽、迷走、副神经(IX,X,XI)

(2)横突孔;椎动、静静脉(3)眶上裂;动眼神经III、滑车神经IV、眼神经V1和展神经VI(4)食管裂孔;食管、迷走神经前、后干(5)梨状下孔;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3、回答下列名词概念和左右的区别及临床意义:

(1)肺门和肺根及肺段;

(2)肾窦和肾段及肾蒂;

肺门为肺纵膈中部的凹陷,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肺丛等出入,又称第一肺门。

肺根为出入肺门的各结构外包以胸膜形成。

由前向后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和下肺静脉;从上而下,左肺根依次为肺动脉、主支气管、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右肺根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

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的肺组织构成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肾窦为肾门伸入肾实质所围成的腔隙,由肾血管,肾小、大盏,肾盂,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等占据。

肾蒂为出入肾的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组成。

肾段为肾动脉分为前后干以及前干分出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后干延续为后段,每一条段动脉分布的肾实质范围称为肾段。

肾段的划分为肾的区域性定位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4、论述静脉的相关问题:

(1)静脉配布;

(2)板障静脉和导静脉;(3);脊柱的静脉。

静脉按其功能又称为容量性血管。

静脉具有分布范围广,属支多,容血量大,血压低等特点。

静脉依据位置的深浅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

浅静脉位于浅筋膜内,不与动脉伴行,最后注入深静脉。

深静脉位于深筋膜的深面或体腔内。

大部分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常为2条。

板障静脉为颅盖骨松质中的扁平静脉,壁薄、无肌层、无瓣膜,管腔较大,粗细不均。

导静脉位于贯穿于颅骨的孔或管内,是连接颅内静脉窦和颅外静脉之间的静脉。

头皮静脉、板障静脉借导静脉与硬脑膜窦相互连接。

脊柱的静脉沿脊柱分布于椎管内、外,分为椎内静脉丛和椎外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椎管内骨膜和硬脊膜之间的硬膜外隙内,收集椎骨和脊髓回流的血液。

椎外静脉丛位于脊柱的前方和后方,收集椎体和脊柱附近肌肉回流的血液。

椎内、外静脉丛相互吻合,最后分别于临近的椎静脉、肋间后静脉、腰静脉和骶外侧静脉相互交通。

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人体解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板障

板障是颅骨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

板障管在X线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

板障静脉位于骨内,分为四组:

额板障静脉,颞前板障静脉,颞后板障静脉,枕板障静脉。

2.弹性圆锥

弹性圆锥:

又称环声膜,是圆锥形的弹性纤维膜。

起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呈扇行向后向下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和环状软骨上缘。

其上缘游离增厚,紧张于甲状软骨至声带突之间,叫声韧带。

3.齿状线

肛管皮肤与直肠粘膜相连合处,可见到一条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叫做齿状线。

齿状线是胚胎期原始直肠的内胚叶与原始直肠的外胚叶交接的地方,上下组织构造不同,85%以上的肛门直肠疾病都可以发生在齿状线附近,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4.Pectinatemuscles

梳状肌右心房以表面的界沟sulcusterminalish和腔面的界嵴cristaterminalish分为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两部分,固有心房内面有许多平行的肌隆起,称梳状肌pectinatemuscles。

5.Renalpedicle

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肾蒂kidneypedicle。

为出入肾门的肾血管、淋巴管、神经、肾盂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其主要结构由前向后依次排列为:

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末端:

从上向下则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右侧肾蒂较左侧者短。

6.Hilumofovary 

卵巢的前缘借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此缘中部有血管、神经等出入,称为卵巢门

面神经支配何肌?

要是面部所有肌肉和一部分颈部肌肉颈阔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面肌(包括额肌,枕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颧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颊肌。

翼腭窝:

翼腭窝位于颞下窝前内侧,是一个更小的空间,前方有上颌骨,后方有蝶骨翼突,内侧以腭骨垂直板与鼻腔分隔。

翼腭窝后方经圆孔通颅腔,经翼管通破裂孔,前方经眶下裂通眶,内侧经蝶腭孔通鼻腔,外侧与颞下窝相通,向下经翼腭管出腭大孔和腭小孔通口腔。

窝内主要有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及其分支和血管通过。

梨状肌下孔:

梨状肌下孔是指梨状肌起始于盆腔后壁,第2~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穿过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的下缘之间有一间隙,称为梨状肌下孔。

穿过此孔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artery)右侧起自头臂干,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出胸廓上口弯向外,在锁骨与第1肋之间通过,到第1肋外缘处移行为腋动脉。

  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

  ①椎动脉(vertebralartery):

起自锁骨下动脉的内侧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段,是一个粗大的分支,向上行穿过第1~6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布到脑和脊髓。

  ②胸廓内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的下面,向下进入胸腔,经第1~7肋软骨后面下降,其终支穿膈进入腹直肌鞘内、成为腹壁上动脉,到脐部附近与腹壁下动脉吻合。

分支分布:

胸前壁,心包,膈和乳房等处。

  ③甲状颈干:

为一条短而粗的动脉干,其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下动脉。

该动脉向上内横过颈总动脉的后方,分布到甲状腺等。

主要分支有:

甲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肋颈干,肩胛背动脉。

分支分布:

甲状腺,咽和食管,喉和气管以及肩部肌,脊髓及其被膜等处。

 

  ④腋动脉:

本干向下自第一肋骨外缘延续为腋动脉。

腋动脉的前方被胸小肌覆盖,以其为界分为三段。

腋动脉较为恒定的分支有:

第一段主要为胸(最)上动脉;第二段主要为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第三段主要为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

二选择题

1.支配颈阔肌的神经

2.不属于舌骨上肌群的肌肉

3.通过梨状肌下孔的神经坐骨神经、股后侧皮神经,臀下神经、阴部内神经

4.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

5.含有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有

节前纤维:

自脊髓C8-L3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经前根、脊神经和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后,有三种去向: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②在交感干内先上升或下降一段距离,然后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③穿过椎旁节,离开交感干,组成内脏大、小神经至椎前节换神经元。

三简答题

1.椎骨间的连接

连接椎体的结构有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连接椎弓间的结构有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椎间盘有缓冲作用,并使脊柱有可能做屈伸和侧屈;前纵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间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项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横突间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侧屈的作用;关节突关节属于平面关节,每个关节只能做轻微滑动。

2.子宫前倾前屈位和子宫固定位置

子宫前倾是指子宫向前倾斜、子宫长轴与阴道长轴形成向前开放的夹角约(90度),前屈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约170度)。

直立时,子宫几乎与水平面平行,子宫底伏于膀胱的后上方,子宫颈保持在坐骨棘水平面以上。

3.包被睾丸精索的被膜名称,来源以及鞘膜腔的形成

阴囊来自胚胎期腹壁突出形成的生殖隆起,阴囊内的鞘膜来自腹膜鞘突,因此精索被膜和阴囊层次与腹壁层次有连续性和相同性。

皮肤(皮肤)、肉膜(浅筋膜)、精索外筋膜(腹外斜肌筋膜)、提睾肌及提睾肌筋膜(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精索内筋膜(腹横筋膜)、脂肪组织(腹膜外脂肪)、睾丸鞘膜(腹膜壁层)

4.Glissi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肝内管道包括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Glisson系统由血管周围纤维囊包绕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形成,三者在肝脏内分支与分布基本一致。

肝段就是依据Glisson系统的分支和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划分的,Glisson系统走行与肝段内,肝静脉走行与肝段间。

肝正中裂在肝的膈面相当于胆囊切迹中点至腔静脉沟左缘的连线,把肝分为左右半肝并将尾状叶分为尾状左、右段。

肝中静脉位于裂内。

左、右叶间裂进一步把肝分为左内、外叶及右前、后叶。

左叶间裂在正中裂左侧,为起自肝圆韧带切迹,向后上方抵达肝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的连线。

右叶间裂在正中裂右侧,在膈面相当于自肝前缘的胆囊切迹右侧部的外、中1/3交界处,斜向右上方达下腔静脉右缘连线,肝右静脉位于裂内。

左外叶段间裂相当于肝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与肝左缘的中、上1/3交接连线的平面,裂内有肝左静脉经过。

此裂将肝左叶分为上、下两段。

右外叶段间裂在肝脏面相当于肝门横沟的右端与肝右缘中点连线的平面。

此裂将肝右后叶分为上下两段。

5.Ischioanalfossa位置和临床意义

位置与组成:

坐骨直肠窝位于肛管两侧,略似尖朝上方,底向下的锥形腔隙。

其内侧壁的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它们的盆隔下筋膜;外侧壁的下部为坐骨结节内侧面,上部为闭孔内肌、闭孔筋膜及深会阴筋膜;前壁为会阴浅横肌及尿生殖隔;后壁为臀大肌下缘及其筋膜和深部的骶结节韧带。

窝尖由盆隔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窝底为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及皮肤。

坐骨直肠窝向前延伸至肛提肌与尿生殖膈之间,形成前隐窝;向后延伸至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与尾骨肌之间,形成后隐窝。

坐骨直肠窝内除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及神经外,尚有大量的脂肪组织,称坐骨直肠窝脂肪。

排便时利于肛管扩张,并具有弹性垫的作用。

窝内脂肪的血供欠佳,又邻直肠和肛管,是污染较多的部位,感染时容易形成脓肿或瘘管。

6.腋淋巴结的分部和乳房淋巴回流的关系

腋窝淋巴结分为5群

1、外侧淋巴结2、胸肌淋巴结3、肩胛下淋巴结4、中央淋巴结5、尖淋巴结

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主要注入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

乳房上部的淋巴管主要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内侧的淋巴结一部分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另一部分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吻合。

乳房下部的淋巴管注入隔上淋巴结足、并与腹前壁上部及膈下淋巴管吻合。

乳房深部的淋巴管经乳房后隙注入胸肌间淋巴结或间淋巴结。

四论述题

1.肺和胸膜的关系

(1)肺根内主要结构的排列

出入肺门的结构,包括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淋巴管、神经等被结缔组织膜包裹称为肺根。

肺根内主要结构从前向后依次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下肺静脉。

从上向下依次为:

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上、下肺静脉(右肺);肺动脉、支气管、上、下肺静脉(左肺)

(2)肺的血管和神经分配

肺血管依据功能可分为功能性血管即肺循环的肺动静脉,完成气体交换功能;营养性血管即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供给肺氧气和物质交换。

肺由内脏神经支配,交感神经来自脊髓胸2-5节段侧角,副交感纤维来自迷走神经。

交感副交感神经在肺根形成肺丛,经肺根入肺。

副交感兴奋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舒张和腺体分泌。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作用相反。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脏腹膜、肺泡及各级支气管粘膜,随迷走神经传至脑。

(3)肺韧带,costo-diaphragmaticrecess概念肋膈隐窝

肺根下方脏、壁胸膜的移行部分形成的双层结构,称为肺韧带,上联肺根,下部可达肺的下缘,有固定肺的作用。

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与隔胸膜转折处,自剑突下向后下至脊柱两侧,呈半环形,后部较深,是最大的胸膜隐窝,也是胸腔最低处,胸膜腔积液首先聚集于此处。

2.心血管系统的相关问题

(1)心纤维支架的概念

心纤维支架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房室口和动脉口周围以及房室口与主动脉口之间,作为心肌纤维及瓣膜的附着部分。

主要包括肺动脉口纤维环,主动脉口纤维环,左、右房室口纤维环,左、右纤维三角。

(2)侧枝循环的概念和意义,举例

有的动脉主干在行程中发出与其平行的侧副管,侧副管发出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