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论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529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TO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WTO论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TO论述.docx

《WTO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TO论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WTO论述.docx

WTO论述

论述题

第一章

1、GATT的主要成果及局限性有哪些?

答案:

GATT的作用:

关贸总协议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1995年1月1日WTO正式运行,共存读了47年,拥有128个缔约方(截至1994年底)其内容和活动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缔约方不断增多,为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主要体现在:

1、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经过八轮多边贸易。

各缔约方的关税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发达国家加权平均关税从1947年的平均35%下降到4%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税率降至12%左右,在第七、八轮贸易谈判中对取消一些非贸易措施逐步达成协议,这些都对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对缔约方之间的贸易磨擦和矛盾起到了缓和的作用。

关贸总协定及其一系列协议是各缔约方之间谈制互相蹉商让步的产物,执行协议产生的贸易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节、仲裁方式解决,这对缓和各缔约方的贸易摩擦和矛盾起到积极作用。

3、关贸总协定及其一系列协议已发展为一套国际贸易政策体系,成为国际贸易的交易规则,为WTO法规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及谈判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形成了一套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的规章制度和法律准则,成为各缔约方处理彼此间权利与义务的基本依据,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关贸总协定要求其缔约方在从事对外贸易和制定修改其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处理缔约方间经贸关系时,遵循相关基本原则和一系列协议。

这就为建立WTO的规范法规体系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4、对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加入关贸总协定成为缔约方的增加,关贸总协定填补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并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和促进其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回顾战后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关贸总协定在多边范围内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增加贸易政策的平等和透明度,缓解贸易争端,扩大国际贸易规模,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关贸总协定由于产生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GATT的局限性:

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体现在法律地位、法律承诺、管理范围和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在法律地位上,缺乏权威性。

关贸总协定仅是根据《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生效的临时协议,并不是正式生效的国际公约。

从传统的法律和组织来看,关贸总协定是众多国际机构中级别较低的一个,没有自己的组织基础。

(二)在法律承诺上缺乏严格的约束力。

关贸总协定是各缔约方在经济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妥协的产物,由一些“原则”和一系列“例外”所组成。

这使各缔约方在援引例外条款时的“越轨行为”,难以有效地加以约束。

这使一些国家以此为理由在贸易立法或政策制定中有时偏离关贸总协定的基本义务,削弱了关贸总协定的权威性。

(三)在管理范围上缺乏全面的适应性。

关贸总协定主要管辖货物贸易,而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还不受关贸总协定自由化的约束,这与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向服务业、第三产业转变不相适应;这与国际服务贸易及投资的迅速发展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不相适应。

(四)在争端解决机制的实施上缺乏相应的公平公正性。

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在作出决策时要求所有缔约方“完全协商一致”作出决策。

因此,使关贸总协定很难在公正、客观基础上就缔约方之间的贸易争端作出裁决,有贸易大国操作或控制争端解决结果的可能性。

这极大地消弱了关贸总协定解决贸易争端的能力。

2、试述WTO的基本原则的构成。

答案:

WTO原则的基础准则—市场准入和贸易自由化原则

WTO是一个多边贸易组织,主张各成员国开放市场,提高市场准入度,从而实现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但这必须以各成员国实行市场经济为基础。

因此,WTO成员必须

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成员国的市场经济和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是WTO的重要准则。

(二)非歧视原则。

1、概念非歧视原则是指一成员方在实施一种优惠和限制措施时,不得对其他成员方采取歧视性的待遇。

非歧视原则是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又可以称之为无差别待遇原则,是与歧视待遇原则相对应的一项基本的原则。

它要求成员双方在实施某种优惠和限制措施时,不能对成员对方实施歧视待遇。

非歧视原则是WTO的基石和核心。

它体现在WTO的所有文件和协议中。

正是这一原则,WTO筑起了国际自由贸易的舞台,数以百计的国家加入WTO,使WTO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组织。

2、构成非歧视待遇原则在世贸组织的一系列的多边贸易协定中主要是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互惠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所体现的。

(三)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指成员方现在和将来给予另一方的优惠、特权和豁免,都不应低于该成员方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特权和豁免,否则就有差别待遇或者歧视。

(四)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指的是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程度的待遇。

(五)互惠待遇原则

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互惠是指两国互相给予对方以贸易上的优惠待遇,互惠是利益和特权的相应让与,是两国之间确立起商务关系的一个基础。

互惠原则是世贸组织的一个基本原则。

(六)关税约束与减让原则

约束关税与减让是指一种要求关税水平不得高于承诺的受法律约束的水平。

各成员方

应当不使自己的关税超过承诺过的水平。

发达国家通常将其关税约束在适用的水平,发展中国家通常采取最高约束税率的承诺,其约束水平通常要比适用水平高。

多年来,在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倡导之下,各个成员方定期举行了关税谈判,使得各个国家的关税水平逐步降低。

关税谈判在未来的农业产品的谈判中还将起到作用。

世贸组织的成员在加入谈判时,或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关税减让协议时所达成的关税税率,是一种有约束性的税率,称为约束税率。

约束税率是一国承诺开放本国市场的重要基础,也是一国在世贸组织中获取利益的重要条件。

(七)透明度的原则

透明度原则是指缔约国有义务公布法律、法规、司法判决和一般援用的行政决定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有关的国际协议和协定,缔约国还有义务以合理公正的方式来管理这些工具。

贸易政策的透明度是世贸组织的三大目标之一。

世贸组织规定:

缔约方有效的实施关于海关估价、税捐和其他费用的征收率,关于对进出口货物以及其转账的规定,对于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外国投资方面的规定都应该立即公布,以便各个国家的政府和相关的人员能够熟悉他们。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其附件对通报的要求和贸易政策审议作了相应的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各个成员方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的保护过程中的贸易政策实现最大限度的透明。

(八)普惠制原则

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单方面作出的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关税减让,这种特别优惠不是对等的,不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作出同等的关税减让。

普惠制的给惠国应该包括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受惠国应该包括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受惠产品应该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有的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它应该使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能享受这种优惠的待遇,不能有任何的歧视,对所有的发展中国应该一视同仁。

3、试述GATT与WTO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

WTO具有法人资格,在行使有关职责时享有必要的特权和豁免权。

WTO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同,它不是联合国专门机构,其成员不仅包括主权国家,也包括单独关税区。

WTO作为一个永久性经济组织,与他的前身—贸易总协定有以下的联系和区别。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世贸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存在着历史的继承性;世贸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合理内核,包括其宗旨、职能、基本规则及原则等。

关贸总协定有关条款,是世贸组织《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规范各成员方之间货物贸易关系的准则。

第二,争端解决机制。

关贸总协定的争端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解决机制,采取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现的时间表。

因此,世贸组织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机构性质。

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形式存在,不具有法人地位;世贸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

第二,管理范围。

关贸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贸组织不仅要处理货物贸易问题,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和监督范围远远大于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为维护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支柱。

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决定了它在继承和延续GATT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有着较系统的组织机构、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并在实施与运行中渗透着WTO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4、试述国际贸易理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

(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主要包括重商主义、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三个代表学派。

1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的理论

重商主义出现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盛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衰落于18世纪。

重商主义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反映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

重商主义不仅认为金银是财富的惟—形态,而且认为流通领域,才是财富(金银)的惟一来源。

但是,在国内市场上,一人所得必是另一人所失,买和卖的得失相抵,故国内贸易只是财富的再分配,不可能增加一国的财富。

所以,要增加一国财富,除开采金银矿外,只能依靠对外贸易。

所以,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而不是对内贸易,才是富国的惟一途径。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对外贸易出超和金银货币入超,从而增加国家的财富。

但是,对于如何发展对外贸易却有两种不同的政策及相应的措施。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德。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且干预的重点是保证每笔对外贸易都保持顺差,并严格禁止金银货币外流。

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晚期重商主义也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但干预的重点是保证总的对外贸易保持顺差,被称做贸易差额论。

2、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是英国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经济学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

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他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成本说,又称绝对利益论。

亚当·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条件之—。

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的倾向,而分工时这一倾向产生的结果。

分工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由于各国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上的差异,形成了某些产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一国可集中资本和劳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另一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相交换,这样两国都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而这只有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3、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李嘉图是在继承和发展斯密的“绝对成本说”的基础上建立的“比较成本说”,又称“相对利益说”。

所谓继承就是李嘉图和斯密一样,都认为两国劳动成本的差异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前提。

但是,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不同地区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李嘉图认为,参加国际分工一国际贸易的国家并不一定必须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就可以获得相对利益。

也就是一国即使两种商品成本都比另一国高(低),但只有高(低)的程度有差异,国际贸易同样也能发生,同时贸易双方都能获利。

这就是李嘉图的“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原则。

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

1、赫—俄的“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为基础,将比较成本的差异归于生产要素的禀赋的国际差异,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商品的流向。

赫—俄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价格存在国际绝对差异。

两国间商品价格的差异来源于成本的绝对差异。

所以赫—俄认为,按照生产要素丰裕与稀缺程度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匀和不能自由流动的缺陷,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产量。

要实现这些利益,最好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赫—俄的“要素禀赋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要素禀赋论”提倡自由贸易,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对于促进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里昂惕夫之谜

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自1933年问世以来,整整20年间一直经济学界广泛接受,深信不移。

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针对这一理论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使“要素禀赋论”受到了挑战。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资源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生产的产品。

美国具有相对丰裕的资本资源和相对稀少的劳动资源,按理它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5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对投入产出分析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验证分析时发现,结论恰恰与赫—俄要素禀赋理论相反。

里昂惕夫质疑要素禀赋理论的文章发表以后,使经济学界大为震惊,他们围绕“里昂惕夫之谜”开始了—个验证和探讨的过程。

根据验证结果,经济学家不仅对“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种种解释,而且还发展出许多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劳动高效率论、自然资源缺乏论、关税结构扭曲说和人力资本与劳动技能说理论学派。

“里昂惕夫之谜”的讨论起着大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把市场营销学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国际贸易领域中,试图解释国际贸易形态的动态化特征,提出了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从出生到衰落,需要完成一次循环。

而从新产品的出现到被替代和完全取代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他还以美国为例,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创新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随其生命周期的发展而呈现的动态变化。

在创新期产品的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在成长期产品—般表现为资本密集的特征,在成熟期产品转向为劳动密集的特征。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同国家应该生产那些生命周期中处于本国相对优势阶段的产品。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动态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使国际贸易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这一理论还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

即如何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不合理的贸易格局,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

2、产业内贸易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旨在揭示产业间贸易规律性的现象。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和劳埃德等人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

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进一步推进产业内贸易理论。

按照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国际贸易可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类型。

产业间贸易是指按生产要素自然禀赋实行专业化的国际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部门具有相似的要素投入和消费替代性的产品通过外部或内部市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重要假设前提之一是国际市场是非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产品可分为两类:

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

同质产品是指替代程度较高,即需求交叉弹性较高的产品。

异质产品是指替代程度较低,即需求交叉弹性较低的产品。

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是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的存在和需求偏好上的相似性。

一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是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的。

第三章

5、举例说明中国入世后可享有的权力有哪些?

答案:

中国已加入WTO,能享有一般WTO成员所能享受的一切权利。

主要包括:

受非歧视待遇。

中国加人WTO,能充分享受多边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即非歧视待遇。

现行双边贸易中主要贸易大国对中国的歧视性做法将被取消或逐步取消,中国受到的一些不公正待遇将被取消,例如:

美国、欧盟等在反倾销问题上对中国维持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标准将在中国加入15年内取消。

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

中国加人WTO能充分享有正式成员的权利,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

包括:

全面参与WTO所有正式、非正式的理事会、委员会会议,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全面参与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在其他WTO成员对中国采取保障措施时,可以在多边框架下进行双边磋商,增加解决问题的渠道;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避免某些双边贸易机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能够全面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和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充分表达和反映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要求,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提高国际地位。

(三)享受发展中国家的权利。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除能享受一般WTO成员所能享受的权利外,还能享受发展中国家权利,即〈WTO协定》规定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包括:

1.在保障措施问题上,享受10年的保障措施使用期,在补贴问题上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微量允许标准,即在该标准下其他成员不得对中国采取反补贴措施;

2.保留了对农业提供特定支持和非特定支持的权利,两项支持可各占农业生产总值的8.5%,而且基期采用相关年份,而不用固定年份,使中国今后的农业国内支持有更多的增长空间。

可以使用〈农业协定〉所规定的“绿箱”国内支持,无补贴数量的限制;

3.在争端解决中,有权要求WTO秘书处提供法律援助;

4.《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规定,成员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但发展中国家可享受一定的灵活性。

中国目前采用国家标准作国内标准的比例不足40%,但通过加人谈判保留了这一发展中成员的权利,为中国根据自主计划采用国际标准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保留了一些发展管理的权利。

一是对国内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经过谈判,保留了对国内产业提供与WTO有关规则相符的补贴权利。

二是利用国营贸易实施进口调控。

三是维持国家定价的权利。

经过谈判,中国保留了对重要的产品及服务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权利。

四是保留了对鳗鱼苗、铅、锌、锡、锑、锰铁。

铜、镍、铝等共84个税号的资源性产品征收出口税的权利,以保护矿产和自然资源。

五是保留了现行体制下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法定检验的权利。

获得了开放市场和修改法规的过渡期。

在加入谈判中,中国争取到了在市场开放和实施承诺的过渡期,包括:

关税减让

实施期最长到2008年;对农产品和化肥的关税配额实施期分别到2004年和2006年;逐步取消400多项WTO成员已不再保留的非关税措施(包括配额、许可证、特定招标等),最迟可在2005年取消;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在加人后l-6年内逐步实施;在纠正一些与国民待遇不相符的措施方面,包括针对进口药品、酒类和化学品等的规定,将保留1年的过渡期,以修改或废止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进口烟草实施单独许可证方面,将有2年过渡期修改相关法规,以实行国民待遇;在放开贸易权(外贸权)方面,享有3年的过渡期。

(六)有条件、有步骤地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并依法进行管理和审批。

中国在谈判中保留了对服务贸易进行有条件、分步骤。

自主开放的权利,特别是对核心服务贸易部门的控制权,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并根据WTO规则及中国法律和法规规定,依法进行管理和审批。

在电信方面,只允许合资形式,外方不得控股;开放时间和地域上享有一定过渡期;所有国际长途业务必须通过中方电信主管机关控制的国际出入关口进行,以保持对信息流的管理和控制。

在银行方面,限制外资银行同城营业网点的数量,控制外资银行的业务量,避免出现在本币业务开放后存款大量向外资银行流失的风险。

在保险方面,只允许设立合资寿险公司,且外资比例不超过50%;外国保险公司在华申请设立营业机构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超过30年的历史经营经验、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提出申请前一年的总资产不低于50亿美元等。

在证券(资本市场)方面,不允许外资从事国内股票(A股)交易,即不开放资本市场;外资比例不超过33%;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49%。

在音像服务方面,不允许外资公司在中国生产任何音像制品,只允许成立中外合作企业销售我主管机关审查过的音像产品,以保证中国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权。

在分销服务方面,对一些敏感的重要产品保留了实施限制的权利。

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市场准人和国民待遇承诺只是一个允许的概念,中国保留了对外资企业从事相关业务的审批权。

6、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动因及其具体标志是什么?

答案:

以经济全球化为潮流的当代世界经济,有两个最新的发展动向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各国企业的跨国化趋势,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另一个动向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兴科技革命对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产生的巨大影响。

1.企业的跨国化发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跨国公司是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的:

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当代跨国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一个中等国家水准。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世界跨国公司的数量近年来急剧上升。

1980年全世界只有跨国公司1.5万家左右,按母公司数量计算,到现在已经超过了5万家。

如果按子公司数量计算,那么全世界现在总共有37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分布在15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更有甚者,如此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还在不断扩大其经济实力,一个重要的扩大经济规模的手段就是并购(M&A)。

这种强强合并是跨国公司趋于巨型化的加速剂。

当代如此数量众多、实力强大、并且经营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

跨国公司的影响不断增大。

跨国公司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宰。

当代的跨国公司,已经控制了全球生产的40%以上、国际贸易总额的67%、技术贸易的70%、R&D的90%、海外直接投资(FDI)的90%以上。

由于全球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90%是跨国公司所为,这种对外投资总额在2000年已经达到15000亿美元。

巨大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是迅猛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迅速崛起。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跨国公司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而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大。

根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最新统计,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跨国公司如今已接近世界总数的20%。

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跨国公司的投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东道国的产业结构。

所有这些,都将增强东道国的经济实力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5)跨国公司的全球经济活动有助于各国经济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打破了国家的经济疆界,将生产、技术开发和营销行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实现最佳的分工组合、资源配置和销售网络化。

跨国公司作为与经济全球化相对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微观层面上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从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来看,当代的跨国公司不但早已将投资重点从原材料生产转向制造业,而且正在进一步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工业,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当代跨国公司感兴趣的投资领域是商业、金融业、保险业、地产业和信息产业,这些领域的投资不但在近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