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536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重点内容全面解读 2020年印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今天的研究生,就是明天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学术能力、学术作风、志向追求,决定了整个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决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

研究生教育代表的是国家最高教育水平,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一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大格局,才能在国际竞争舞台上争得一流。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直面新问题,落实新任务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学校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

二是学科专业调整刚刚起步,对紧缺人才培养和"

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不够有力,学位授权改革有待持续深化;

三是导师规模不断扩大,总体素质有保障,但一些导师责任没有压实、指导能力不够,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

四是研究生培养机制还不完善,分类培养体系建设有待持续深化,差异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尚不健全,对重点学科、基础学科保障还不到位;

五是法律法规滞后于实践发展,对分级管理和分类评价有影响。

一些单位内部质量管控不到位,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位”注水”现象。

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新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春兰同志重要讲话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结构性变革,加快发展更多机会、更好品质、更佳体验、更强力量的研究生教育。

二、《意见》提出的关键改革举措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意见》研制工作,陈宝生部长多次做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

翁铁慧副部长在北京、上海等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反复听取意见。

研究生司分别赴东、中、西部12个省区开展深入调研,实地考察20余所高校,召开30多场座谈会,听取了100余所高校的意见和建议。

文件制订工作,得到了发改委、财政部、部内司局以及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

聚焦中央关心、战线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意见》明确"

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关键改革举措: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研究生教育要坚守立德树人、前瞻引领、研究创新的初心,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第一位。

《意见》强调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

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落实到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是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

总书记明确指示要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

《意见》提出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和动态调整新机制。

设置交叉学科门类,着力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按照高校自主调、国家引导调、市场调节调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国家依法施策,同时推动培养单位依法办学,用好自主权,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文科与理工科的关系,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意见》指出要更加注重分类培养,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强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增强研究生招生计划等资源调控的精准度,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教育部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及时响应,已经布局20所高校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卫健委联合实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决定着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意见》提出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晰职责边界,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

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给负责任的导师撑腰。

教育部即将出台配套文件,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

同时,加强导师培训,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

五是严格质量管理。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在管理上更要高标准、严要求,把提升质量作为核心,把工作重心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上来。

《意见》提出严把入口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把愿意读书、忠诚可靠、德才兼备的好苗子选拔出来。

严把过程关,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

严把出口关,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强学风建设,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倒逼学生潜心治学。

用好学位授权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加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检测。

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六是加强条件资源保障。

《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办学方向。

完善差异化投入机制,加大博士生教育投入,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支持,鼓励培养单位使用科研项目资金支持研究生培养。

改革完善资助体系,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支持服务,引导行业产业等各方有效发挥力量,强化资源配置,完善条件保障。

三、落实《意见》的十大专项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教育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印发此《意见》的同时,也正在抓紧推进印发其他系列文件,内容涉及学科专业体系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建设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近期将陆续印发。

为确保文件及时落实、取得实效,教育部综合提炼《意见》等系列文件的重点工作,研拟“十大专项行动“,重点推进,以更好地发挥指导督导引导作用。

一是着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行动,包括三项。

第_,学科专业建设改革行动。

构建设置规范、动态调整的学科专业目录管理新机制,开展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

提升专业学位培养能力和培养规模;

建立国家重点支持的学科专业清单,健全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引导机制,提升学科专业体系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匹配度。

第二,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

完善交叉学科门类发展机制,研究制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发展特区,设立一批交叉学科中心,搭建交叉学科发展的国家级平台,构建放管结合、规范有序、相互衔接的交叉学科发展体系,为交叉学科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第三,产教融合建设行动。

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打造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带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基地建设;

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

完善产教融合联合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对接,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二是着眼于战略支撑和高端引领的相关行动,包括两项。

第一,一流学科培优行动。

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已经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可比学科和方向上,尽快取得突破,进入并保持在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学科,以及服务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特色性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贡献,打造国际一流、中国特色学术标杆。

第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

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一流企业(院所),统筹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平台等资源,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国家解决"

卡脖子”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三是着眼于夯实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行动,包括两项。

第_,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

支持一批事关原始创新支撑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学科,以及具有极高保护传承价值的"

绝学”、冷门学科,改善相关学科发展生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深化科研组织和评价体系改革,健全投入和激励机制,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夯实长远基础。

第二,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

超前布局博士生教育,差异化扩大博士生规模;

探索建立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予以必要限制;

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

加大投入力度,改革完善资助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为博士生教育持续发展营造更好支撑环境。

四是着眼于固本培元,深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的相关行动,包括三项。

第-,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行动。

强化育人导向,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

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明确指导行为”十不得”;

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

推动评选优秀导师和导师团队,激发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第二,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提升行动。

发布《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构建研究生课程知识体系;

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推动”四个—批”建设(即:

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规范教材建设,评选优秀研究生教材,提升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质量;

试点打造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第三,质量提升和管理行动。

印发相关文件,强化全过程培养质量管理;

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专项巡查,检查结果与资源投入形成联动;

完善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强化抽检结果反馈使用;

开展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为学位授权点评估、,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等提供参考;

完善监督惩戒机制,提高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的底线思维和自觉意识。

四、 协力奋进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0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凝聚多方合力,共同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开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是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和《意见》要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任务,提高政治站位,真正学深悟透,全力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研究生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是请各地各培养单位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抢抓机遇,大胆突破,对照《意见》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改革实施办法,明确改革发展目标,提出关键落实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三是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委靠前督促检查,指导各地各单位主动作为,谋好篇,布好局,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借助行业产业等方面力量,充分发挥专家组织作用,共同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 《意见全文》内容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就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2.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

坚持育人为本,以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

坚持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

坚持改革驱动,充分激发办学主体活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3.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

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机制

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配齐建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全面落实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行政岗位职级“双线”晋升政策,探索依托导师和科研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

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

5.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

要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和鼓舞研究生;

要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

6.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创新研究生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在科研团队、学术梯队等建立党组织。

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做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遴选培育工作。

三、对接高层次人才需求,优化规模结构

7.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

招生规模统筹考虑国家需求、地区差异、培养条件、培养质量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差异化配置。

8.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

各培养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切实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

9.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按照单位自主调、市场调节调、国家引导调的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退出机制。

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

完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调整机制,引导建设高校和学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10.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完善省域研究生教育布局,建设区域性研究生教育高地。

大力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优质研究生教育,振兴东北地区研究生教育。

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与国家及区域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

11.坚持质量导向,完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

将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作为学位授权点布局的重要参考因素。

持续推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开展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实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稳步推进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继续放权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自主审核增列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一级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高水平民办高校学位授权的支持。

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申请开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招生培养模式

12.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健全供需调节机制。

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调节机制。

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学科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

在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严把质量关、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比例较大的培养单位。

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有效落实产教融合机制的培养单位和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继续在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施博士招生计划弹性管理。

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探索实施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工程研发等科研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科研项目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

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学位点评估、博士论文抽检、师德师风、考试招生违规违法等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予以必要限制。

1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

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

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

研究探索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

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一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

14.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系统科研训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

推进硕博贯通培养,实行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

聚焦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为导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15.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科学规划布局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等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紧缺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专项。

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

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

大力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16.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

培养单位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审批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

规范核心课程设置,打造精品示范课程,编写遴选优秀教材,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将课程教材质量作为学位点合格评估、学科发展水平、教师绩效考核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鼓励办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和学科学术论坛。

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单独设立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17.加强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分流选择机制。

培养单位要加强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

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

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

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要求的,可重新申请授予学位。

完善研究生学业相关申诉救济机制,加强研究生合法权益保护。

18.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吸引优秀学生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完善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等管理体系,保障学位授予质量。

鼓励培养单位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研究生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双方互授联授学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