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6097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doc

普通的练习往往针对某个知识或技能,而解决问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练习可以对某一类习题反复演练,但是问题解决中的方法具有新颖性,方便性。

练习往往着重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解决问题则是一种探究活动。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

从理论上看,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问题。

从内容上看,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应用题、文字题、计算题等各类问题处理的能力。

从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实际看,小学生解决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难以养成思维习惯,常常盲目解决问题;

二是任务观点严重,解决问题不求灵活简洁;

三是马虎草率,错误百出。

心理学认为: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发展思维、提高智力,是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

要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下面从发展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学生的解决问题实际出发,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己提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不能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从符合学生学情的知识点出发,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当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来时,他们会更有兴趣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时更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提问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解题的多样性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

如“小明和小红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明吃了15粒,小红吃了20粒,剩下的谁多?

”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20>15”上,容易误判断为“小红剩下的多”。

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决问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所以教师在提问时,要灵活提问,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

  1、一题多问

  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2、一题多变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但是,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形练。

  3、一题多解

  在解决问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理解层面,探求解决问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

 三、培养学生一题多说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

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

看似这是重视解决问题,实则这是忽略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转换说

  对于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决问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顺逆说

  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把解决问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

  3、辩论说

  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决问题方法。

 四、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率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决问题错误,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

常用的联系比较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对比课堂知识

  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难以产生共鸣;

其实,只要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在课堂上创设合理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取数学信息,将课堂上知识的学习和熟悉的生活进行对比,会更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题意,有效的解决问题。

2、联系正误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解决问题的错误,往往错在认识不清、感知模糊、理解肤浅上,用给出正确答案(或算式)和错误答案(或算式)的对比如正误分析对比、正误解法对比等,都有利于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通常的选择题就是很好的训练形式。

  3、联系题型对比

  在小学数学题型中,归纳起来,不外乎是概念题、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和图式题等几大类。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解题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总而言之,要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的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学会“解剖麻雀”。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

学会总结归纳,做会一道题,就会做一类题。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应该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打通教学与生活间的无形屏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要落实,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

还要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当作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种高效率的、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方法。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