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6291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docx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浙江卷

  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泊车(bó)船舶(bó)粳米(gěng)心肌梗塞(gěng)

  B.招徕(lái)青睐(1ài)切磋(qiē)雕栏玉砌(qì)

  C.拙劣(zhuō)罢黜(chù)伉俪(háng)引吭高歌(kàng)

  D.宿敌(sù)星宿(xiù)恰当(dāng)螳臂当车(d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耗费坐标系仗义执言忧柔寡断

  B.疏浚度假村良晨美景各行其事

  C.渲染编辑室饥肠漉漉枉费心机

  D.弹劾协奏曲融会贯通志大才疏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______。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______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______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A.申述食言但/而B.申述失言不过/也

  C.申诉失言但/而D.申诉食言不过/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

  B.他谦虚地说:

“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B.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C.人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

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

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

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D.“到底去不去呀?

我的小祖宗!

”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和许多的生命现象一样,免疫系统也有两面性,它不但能排除外来因素的侵袭,又能因免疫系统的失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免疫系统受损时,免疫力低下,机体易患病;但当免疫力过强时,也会导致疾病产生。

  超敏反应(1lypersen-sitivityresponse)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诱发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sensibiligen),如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植物花粉和动物毛皮、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染料、生漆和多糖等物质,此外受电离辐射、烧伤等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以成为过敏原。

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超敏反应,典型的如哮喘病,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超敏反应又分很多类型,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都是超敏反应的表现。

  正常人血清中可以有针对多种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但它们的效价很低,因而不足以破坏自身正常成分,但却可以协助清除衰老蜕变的自身成分,故有人称之为“生理性抗体"。

在健康人中,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60岁以后有50%以上的人有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

但是,自身免疫反应如果达到一定强度以致能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antoimmunedisease)。

如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病在内的自身免疫病有数十种之多。

它的发病因素受到遗传、自身免疫调节机制、年龄、性激素等影响。

其中,患者又以女性患者居多。

不少自身免疫病目前尚无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有些还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免疫系统的完整性是机体免疫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的基本保证。

但免疫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可能发生缺陷,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都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disease)。

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而引起的免疫障碍称为先天性或原发性免疫缺陷,如原发性B淋巴细胞缺陷造成的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特征是血循环中缺乏B淋巴细胞及丙种球蛋白。

由后天因素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称为获得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最典型的即艾滋病及一些恶性肿瘤o

  7.对“过敏反应”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过敏反应是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B.过敏反应是由个体差异和遗传带来的一种临床最常见的超敏反应,如哮喘病。

  C.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D.过敏反应是由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青霉素等过敏原诱发的超敏反应。

  8.根据原文,下列明显属于免疫力过强引起的疾病的一项是

  A.衰老蜕变B.类风湿病

  C.无丙种球蛋白血症D.艾滋病

  9.下列对“因免疫系统的失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自身免疫反应达到一定强度就可能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引发某种自身免疫病。

  B.免疫系统的失控导致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增高,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C.免疫系统各个部分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都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D.免疫系统发生的缺陷有可能导致艾滋病及一些恶性肿瘤的发生。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可以诱发超敏反应。

  B.在健康人中,青年人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比老年人低。

  C.一般说来,患自身免疫病的男性比女性少。

  D.自身免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仍属不治之症。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

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李氏国除,以族北迁。

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

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

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日:

“其言与我多合。

  叉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

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

迁太常丞、知鼎州。

州杂蛮?

①,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

君至而叹日:

“夫政,民之庇也。

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

”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

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

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

君行坏堰,顾其属日:

“?

侯②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

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

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

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

君日:

“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

”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

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

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

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摹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

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

君捕其甚者笞之,日:

“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

"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

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

  (本文有删节)

  【注】①蛮(上延下虫)(dàn):

南方少数民族名。

②(左赞右阝)(cuó)侯:

汉萧何的爵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家歙州家:

定居。

  B.君行坏堰坏:

使……毁坏。

  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知:

主持、执掌。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可:

符合、适合。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至君特选以材

  以金笼进上

  C.瓮满辄出而焚之

  君子博学而H参省乎己

  D.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

  ①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②君政既行,盗皆亡人他境

  ③堰成,岁谷大丰

  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

  ⑤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

  ⑥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厥有《国语》。

(司马迁《报任安书》)

  

(2)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白鹤翔集的记忆

  刘长春

  一条弯弯扭扭很窄的路,牵引着我们走进山中。

抬头望山,四围皆松,它们都很寂寞,远离了村庄、市井,一株一株独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样子。

也许因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触吧,发出松涛的响声。

声因风而鸣,其来也忽,其去也飘,有如天籁,我也听见了。

久听不厌者,应该是山里人。

古人却说:

“然非清心人不能听,非会心人不能解。

”又有谁能听、能解的?

  意外地看见了委羽洞。

心头一惊,听老者说过,这是仙人修炼的地方,称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

“委羽”典出后周刘奉林,他于山中学道,能闭气,三日不息。

据说,他吞吐一口气,风走云卷,能控飞鹤上升,群鹤拍打着翅膀,却不再飞翔,停在空中不动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

时光流逝,道教逐渐走向了衰落,能够控制白鹤不再飞走的仙人,大概不会再有了。

也许,旧说也成了一种传奇。

  因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挂满藤萝,千年以上;一地绿苔,野性十足。

它们是装饰洞口,还是装饰神秘?

我不知道。

好奇是少年的天性,无畏先作了他们的向导。

借着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

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着,穿越时间的黑夜,黑夜没有尽头,路也没有尽头。

冷不防头上滴下几滴冷冰的水珠,一阵慌乱。

然后又听得“丁冬——丁冬"的滴水声,荡漾于无限无尽的寂静之中;再往前走,有浅水,越走越深,心却越来越虚,拔脚出洞,不知洞深几许。

  出得洞口,再看周围的山,虽不高,却伏龟蹲虎,气概不凡。

山凹一侧,有一个水池,不大,形同弯月,如我后来在敦煌呜沙山看见的月牙泉。

那水极蓝,不能见底,像一位从天上下凡的仙女的梦,幽深幽深。

水中有草、有鱼,草在飘飘忽忽,鱼在浮浮沉沉。

扔一块小石子,只看见水花听不见声。

忽地,惊起一池白鹤。

聚集在池边的,休憩于树间的,站立于岩上的,成千上万的白鹤飞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蓝天。

白鹤或舞或翔或独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远处观赏的。

若要“零距离"人鹤相处,人先得学会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样,爱鹤如子。

分明是我们惊吓了它们,我抬起头来,用目光向它们致歉,却看见它们悠闲地拍打着翅膀,恍若千万双生命之手,饱蘸着浓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笔画在天空的大纸上书写着逆入、平出、左倾右斜、重叠、穿插与回峰……鹤鸣于天,几声呖呖——滴下来的几点墨汁,洒落在我的心头,又在另一张宣纸上渗透开去。

  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脑海中的画面与记忆。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

不禁要问:

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

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改变。

只是改变了不应该改变的东西,这才匪夷所思。

  我听说,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那阵子,村里村外的劳力都上山了,把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树都砍光了,开山种粮。

旧日的方志上说“长林郁郁,幽涧泠泠”。

如今,没有了长林,哪还有泠泠之水?

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就选择了远离。

尽管,山岙还有鹤池,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天上也没有飞翔的影子,“白云千载空悠悠”。

看来,我应友人之嘱,题写的“鹤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种虚假的点缀。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也会像普里什文笔下的别连杰耶娃那样:

“就会跪下来……”

  18.二、三两段写委羽洞,读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它的4个特点。

(不超过10个字)(4分)

  答:

  19.从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鹤池环境有哪些变化?

(各不超过15个字)(4分)

  答:

(1)四十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年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共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一段段末“又有谁能听、能解的?

”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至今没有人能够听懂它,理解它。

  B.第二段写到委羽洞命名的缘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读性,与下文描写白鹤翔集的情景相映衬。

  C.第四段段末,运用比喻手法,虚实相间,既刻画白鹤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现书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鹤子"的典故,强调了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构成亲密的伙伴关系。

E.本文以白鹤为线索,由回忆写到现实,抒发了作者对道教衰落、白鹤远离的遗憾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六.(12分)

  2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

(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o

  ③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o

  ④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答:

二十四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爱滋病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

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下面是一段关于血液传播的报道,请根据文意写出两条防范爱滋病的结论性意见。

(4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或血液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输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就直接进入了血液循环。

血液制品如VIII因子浓缩剂是从许多供血者的血浆中提取的,因此污染HIV的机会更大。

美国供血者中约6%带有HIV,故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生产的Ⅷ因子浓缩剂曾在世界各地的血友病患者中造成感染。

法国一个血液中心被HIV污染,导致几千名受血者感染爱滋病。

现在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

如果供血者感染HIV后,供血时处于窗口期,则查不出HIV抗体。

目前尚不能对所有供血者检测HIV抗原,因为检测HIV抗原设备复杂,费用昂贵。

鉴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5分)

  

(1)根据语意仿写。

要求比喻恰当,句式相近。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一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

学问藏今古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

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

该调查认为:

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

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见闻、经历,

  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等。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浙江卷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B2.D3.A4.B5.C6.C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8.B9.B10.D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12.A13.C14.D

  四.(18分)

  15.(8分)15.

(1)(许逖)陈述茶制和盐制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2)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3)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16.(6分)

  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

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

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

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17.(4分)

  

(1)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2)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3)商女不知亡国恨不尽长江滚滚流

  五.(18分)

  18.(4分)野性、神秘、幽黑、深邃、寂静。

  19.(4分)

(1)四围皆松,池水幽深,白鹤翔集。

(2)四周没树,鹤池没水,白鹤远离。

  20.(6分)含义:

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祈盼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表达对现实的忧虑;渴盼恢复大自然的原貌。

表达作用:

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21.(4分)BD

  六.(12分)

  22.(3分)二十四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历史作了较系统记录,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

  23.(4分)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要慎重;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要加强和完善。

  24.(5分)

(1)(略)

(2)(略)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