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3月福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试卷A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66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年3月福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试卷A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9年3月福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试卷A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9年3月福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试卷A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9年3月福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试卷A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年3月福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试卷A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9年3月福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试卷A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年3月福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试卷A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年3月福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试卷A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 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Internet?

2. Internet的接入方式有哪些?

3. Internet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三、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

涵。

(20分)

四、 论述题(30分)

1. 什么是教学设计?

2. 授导型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由哪些环节构成?

3.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叙述一节课的设计过程。

一、答: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1. 塔的经验分布。

塔的最底层的经验是直接、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

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2. 学习方法。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这是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3. 教育升华。

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

4. 替代经验。

位于塔的中部的是替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且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 形成科学的抽象。

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使教学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

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而位于塔的中部的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电影电视等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既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便于借助于解说或教师的提示、概括、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

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二、1答:

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互联网”,中文译名称为“因特网”。

它并非一个具有独立形态的网络,而是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类型各异的、规模大小不一的、数量众多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在一起而形成的网络集合体,成为当今最大的和最流行的国际性网络。

2、Internet的接入方式有如下几种:

1.传统拨号上网。

2.ADSL。

3.LAM方式。

4.无线接入。

5.CableModem接入。

3、服务如下:

1.Internet上提供了高级浏览WWW服务

2.1nternet上提供了电子邮件E-mail服务

3.1nternet上提供了远程登录Telnet服务

4.1nternet上提供了文件传输FTP服务

三、 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学习行为,其实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数字化的环境和资源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改变传统教学中各要素的作用关系,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课程,信息技术应当服务与课程。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使教学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的是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叠加。

四、 答: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简称ID)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规划过程。

授导型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含:

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学策略的制定以及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方面。

下面我就自身的教学实践简述一节课的设计过程:

1、 分析、确定单元目标

(1) 分析学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2) 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2、 界定问题、主题

(1) 问题/主题/项目的确定应与单元目标一致,具有趣味性、吸引力和挑战性

(2) 应当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或法则

(3) 充分描述其产生的情境、恰当地呈现/模拟、描述对问题的可操控方面

3、 提供案例、范例

(1) 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经验,提供与主题学习任务有内在联系的案例

(2) 学生学习案例,考察其与主题学习任务之间的异同

(3) 案例要有益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关联

(4) 案例必须能描述问题的复杂性,不能以简单化替代复杂化

4、 选择、创建量规

(1) 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形式,选择、创建科学的评价量规

(2) 量规的选择/创建要符合学习目标、主题任务、学习者心理特点的需求

(3) 量规应当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共识的基础上,并且事先要告之学生

5、 准备资源/技术

(1) 围绕学习任务,匹配信息化学习资源/技术支持(结合传统学习资源/技术)

(2) 确定资源获取方式。

由教师提供,还是学生根据任务自行查找?

如果教师提供,则教师先要寻找并认真评价相关资源,以确保学生获得可靠的、有用的信息;

如学生自行查找,教师则要设计好查找目的、要求、策略,以免学生漫无目的,浪费时间

(3) 确定技术的工具作用,特别是认知工具的作用

6、 设计活动过程

(1) 告知学生需要怎么做才能完成任务?

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才能完成任务?

(2) 围绕学习需求,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形式

(3) 把个性化学习、小组协作/交流学习和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7、 组织实施

(1) 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2) 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反思学习活动的进展

(3) 对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咨询帮助和心理激励

8、 评价反思

(1)学生展示学习结果(作品),并说明结果产生的过程

(2) 按预定的量规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或外在人士评价

(3) 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4) 根据评价结果反思学习过程的得失,并提出改进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共2页(第2页)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