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6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docx

热门《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浮、萍、踪、迹”4个生字,正确书写“采”。

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引导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引导谈话法,品味语言、诵读体会法。

  学法:

  朗读法,观察法,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

我知道小朋友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呢?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池上》。

(板书课题《池上》)

  3、师简介作者。

  二、初读感知,感受节奏

  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检查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

  3、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踪、迹、浮、萍”。

  (我看见小朋友们都坐得端端正正,说明大家已经读好了。

老师要检查了,谁来挑战呢?

  

(1)出示“撑小艇”。

抽两个孩子拼读,要求读好后鼻音。

以词带句,齐读“小娃撑小艇”。

  

(2)出示“踪迹”。

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平舌音“踪”,重点识记“踪”。

以词带句,齐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3)出示“浮萍”。

抽两个孩子拼读,读好后鼻音“萍。

”(“浮”左右结构三点水,说明它和水有关;“萍”上下结构草字头,说明它和植物有关。

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东西)结合浮萍的图片认识“浮萍”。

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5、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1)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配音范读)

  

(2)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

教给你们一个小诀窍:

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样会破坏诗的韵味。

画斜线的地方要稍稍停顿,但要读得声断气连。

请小朋友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自由读、抽生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真是聪明的小精灵,一下子就掌握了读诗的诀窍。

这首诗我们都读了这么多遍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敢不敢继续接受挑战?

  1、出示“浮萍一道开”和“小娃采莲回”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对照古诗,看看这两幅图分别对应的是哪两句诗,说一说理由。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图画所描绘的景象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图文配对的方式呈现出来。

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2、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理解识记“采”。

  师边读诗句边做“采”的动作

  a、在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字是“摘”的意思,谁知道是那个字?

  (采)“采”上下结构爪子头,下面是个“木”字。

爪子头代表什么呢?

所以“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b、指导写“采”

  

(2)重点理解“偷”,通过采访,感受小娃既害怕又高兴地心理并指导朗读。

  a、在这一句诗句中,还有一个字告诉了我们小娃摘的不是自家的莲蓬,而是别人家的,谁知道是那个字?

(偷)

  b、说到这个“偷”啊,老师想问你们一个小小的问题,希望你们能够大胆诚实地回答。

你有没有偷偷的摘过别人家的桃子呀,橘子呀之类的你爱吃的东西?

(有)你真是个顽皮可爱的小馋猫!

这种偷采的行为在幼儿时期偶尔做一两次是可以的,就像这首诗中的小娃偷采莲蓬一样,在诗人白居易的眼里是天真可爱的,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这种偷采行为以后还能做吗?

(板书:

小娃天真可爱)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以前的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乡村儿童的顽皮可爱。

  (3)假如现在你就是小娃,我来采访采访你:

小哇呀小娃,你偷偷地采摘别人家的莲蓬,当时心里感觉怎么样?

(紧张、害怕)小哇呀小娃,你采了这么多你最喜欢吃的莲子,心情怎么样?

(高兴、兴奋)

  (4)让我们用高兴又紧张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3、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还记得这幅图片吗?

)小马在雪地上画了什么?

(月牙)那么月牙就是小马留下的踪迹。

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小狗(小鸭、小鸡)留下的踪迹?

  练习说话:

是留下的踪迹。

  

(2)出示“浮萍一道开图”,请小朋友们在图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踪迹。

(理解“踪迹”在诗中的意思是指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

  (3)哪两句诗是写小娃在池塘里留下的踪迹?

(出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生齐读)

  4、通过老师说诗句的意思学生说出相对应的诗句,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小精灵!

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与老师的配合默契程度。

老师描述一个画面,看看你们能不能从这首诗中找出一句与这个画面相对应。

  四、诵读积累

  1、大家找得可真准啊!

可是调皮的荷叶宝宝还想进一步考考大家。

他们把这首诗中的一些字藏起来了,你能找出他们藏在哪儿吗?

  2、调皮的荷叶宝宝不信难不倒大家,他把更多的字藏起来了,你还会吗?

  3、现在荷叶宝宝把所有的字都带走了,谁能根据这幅图,把他们全部找回来?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配音乐读)

  (设计意图:

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古诗,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五、拓展

  读了这首诗,你们喜欢诗中这个小娃吗?

其实他和你们一样天真可爱,老师也喜欢他,著名诗人白居易爷爷也非常喜欢这个小娃,所以他才写了这首《池上》。

(板书:

喜爱)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儿,让我们赶快来认识认识他。

(出示《所见》)

  1、自由读。

  2、抽生读。

  3、生齐读。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池上》,认识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娃。

如果想要把他永远留在你们的心里,就请今天回去把《池上》背会并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作业

  1、背诵古诗。

  2、把《池上》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这是21课《古诗两首》中的首。

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乡村小儿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后,不知道藏匿行踪悠然冲开浮萍的情景,突出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

  本诗对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

于是教学时我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孩子通过自读感悟,讨论体会到小儿的天真可爱。

  一、以古诗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过或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孩子们说得很多。

  2、说说这些诗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儿童?

(天真、活泼、可爱)

  二、学习古诗《池上》

  1、出示《池上》

  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读到了什么?

  指名说,并读出来。

孩子们说读到了可爱,顽皮

  2、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了他的这一可爱、顽皮?

  孩子们自由读着。

  生:

我从“不解藏踪迹”中读到的。

看这个小孩子偷采了莲耦,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由船把浮萍分开后留下的一条水路。

  生:

我觉得不是想要,而是不知道要隐藏,这样才突出小孩子的可爱。

  生:

我也赞成他的意见,你看图上,小孩子看到船工过后留下了一道水路,一点也不着急,反而有高兴的神色,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

如果像**所说,那小孩子看到身后的水路,应该很着急才是。

  师:

说得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希望我们同学在回答时也要像他们一样,说得让人信服。

  生:

老师,我有个问题。

那个孩子应该不是采的莲耦,要是那样的话,他一个人很危险的,下河到水底去采,他妈妈能放心吗?

  生:

噫,那时候的小孩子都会游泳的。

  生:

是,我也认为小孩子不是采的耦,而是莲蓬,你们看他的小船上放的都是莲蓬。

  师:

你真会观察,我们不仅要善于从文字中找到答案,还要善于观察课文给我们的插图。

  生:

那什么是莲蓬?

是莲花吗?

  生:

不是,是莲花开谢后结的子,就是花里的花心了。

莲子就在里面,也就是种子了。

  师:

你懂得真多,不错。

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

老师,我从图上感觉到这个孩子偷采了莲蓬后,一点也不难过,反而很高兴,让我觉得他非常可爱,也非常顽皮,也许他正为自己的的行为而得意呢?

  师:

哈,你真有想像力,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把这一可爱的形象写出来了。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全诗,让老师听听你们能不能读出小娃娃的天真可爱!

  生齐读。

  三、小结全诗,引导孩子了解诗人白居易。

  师;同学们,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可爱的天真顽皮的形象,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介绍诗人白居易。

  四、作业。

  这一课有两首,另一首也是描写可爱的小娃娃的形象的。

请同学们回家好好读读,看看你从哪里读出了他的可爱,并试着展开想象进行说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的读书方式――吟诵。

  2、了解吟诵的简单规则:

平长仄短、依字行腔。

  3、能正确标出平声、仄声、入声的吟诵符号,并按照规则吟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吟诵的基本规则,能正确标出平声、仄声、入声的吟诵符号,按照规则吟诵古诗。

  教学媒体:

  课件、吟诵音频、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对比朗读,引入吟诵之门

  1、出示古诗《池上》。

  师:

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首你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诗,谁能用你认为最美的`声音来读一下。

(点2名同学展示朗读)。

  2、师:

这两个同学读得真美呀,听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池鲜艳的荷花,还有一个顽皮的小孩,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你们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吗?

(师展示吟诵)

  3、师:

你们觉得张老师读的与刚才两位同学读的有什么不同吗?

(有停顿、有拖延………)是的,这就是古人读书的方式,今天我们把它叫做――吟诵。

  二、寻找钥匙,打开吟诵之门

  1、了解吟诵的基本规则――依字行腔

  师:

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老师刚刚的读法和我们平时的读法为什么不一样吗?

(想)那是因为,在这些普普通通的文字的读音中藏着许多秘密,而老师这里有一把开启声音秘密的钥匙,你们想不想要?

这把钥匙的名字叫做“依字行腔”。

  

(1)什么叫做依字行腔?

就是按照字本来的读音来读。

声调向上,就往上读;声调向下,就往下读;声调平的,就平着读;声调拐弯,就拐着弯读。

  

(2)师:

有人说,汉字的声调就是最美的乐谱。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小朋友都是小小的音乐家。

不信,咱们来试试?

  (3)出示“春天春阳春水春树”,示范依字行腔,点名展示。

再示范读“凉姜――凉姜中心学校――凉姜中心学校欢迎你”。

  (4)名字也可以这样读“李白”“白居易”“张居先”。

同桌之间吟诵名字。

  (5)瞧,有了“依字行腔”这把钥匙,是不是能把我们普通的文字变得像歌曲一样美美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美美地吟一吟《池上》这首诗。

  (6)指名吟诵。

师生吟诵。

  2、了解吟诵的规则――平长仄短

  师:

同学们,吟诵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要读出古诗文的韵味,仅仅有“依字行腔”这把钥匙是远远不够的。

老师这里有第二把钥匙,第二把钥匙的名字叫做“平――仄”(板书:

平――仄),领读“平――”“仄”。

  

(1)刚才老师在吟诵时,就是根据“平长仄短”的规则来诵的。

什么是平仄?

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仄声,它们属于古时候的声调。

古今声调是相通的。

我们今天的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普通话中的“一、二声”相当于古时候的平声,需要读长;三、四声相当于古时候的仄声,需要读短。

(师吟诵:

小娃撑小艇。

学生跟读)

  

(2)除了平声、仄声,还有非常特别的一类字叫“入声字”,不管它声调是什么都要读短,比仄声还要短。

而诗句末尾押韵的字要读得长,比平声更长。

(师吟诵:

偷采白莲回。

学生跟读)

  (3)认识吟诵符号。

师:

为了方便同学们吟诵,老师用一些吟诵符号为《池上》做了标注。

(平声用一短横;韵字用一长横;仄声用一短竖;短竖加点表示入声。

  (4)指导吟诵。

师:

有了“平长仄短”这把钥匙,我们的吟诵就更韵味啦,哪位同学愿意来为大家吟诵一下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3、指名吟诵《池上》。

  4、你听出了什么?

(学生谈感受)你们看,我们读到的所有美妙绝伦的诗文,都是诗人这样且行且吟创作出来的,所以古诗文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声音的文学。

同学们,想不想学习这样有腔有调地吟诵这首《池上》呢?

让我们在音乐中吟诵起这首(配合音乐,设计吟诵)。

  三、拓展延伸,感受吟诵之美

  师:

我们用两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汉字声音的秘密之门,推门而入,我们看到了汉字的另一种美,感受着诗文曼妙的韵律,透过声音走近诗歌、走近诗人的心。

在这里,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首诗,你们能用老师送你们的两把钥匙,打开这首诗的声音之门吗?

  1、出示《静夜思》

  2、学生用所学吟诵规则同桌之间吟诵。

  3、指名吟诵。

  四、全课总结,绽放吟诵之花

  师:

孩子们,我们中国的文字历史悠久,意蕴悠长,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一本书,一本经典,也许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但吟诵使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给予我们坚定的信念。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童年的花朵绽放在吟诵的追逐中吧!

在薪火相传的国学宝库里,我们相信经典吟诵是有力量的,它会们坚实的翅膀,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因吟诵而飞得更高、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