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486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39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docx

厦门市环岛路集美大桥鳌山路道路工程施组完结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 总则

一、编制范围

国道324线集美段起点于同安区与集美区交界处,路线由东至西走向,依次经过碗瑶、坂头、寿边、苏营、新村、洋宅社、顶许、李林、上塘(灌口镇中心)、深青、凤山等村庄后,终点位于集美区与海沧区交界处,桩号以现状国道中心线进行拟合并进行部分偏移改线,集美段桩号为K0+000~K13+758.155,集美行政区域内路线全长13.758km。

本项目施工范围起点位于同安区与集美区交界处(桩号K0+000),终点位于现状国道324线后溪坂头大桥西侧桥头处(桩号K3+100),路线由东至西走向,依次经过碗瑶村、31军军部门口、寿边村和坂头大桥,路线全长3.1km,现状路基宽度23m,改造后道路主车道宽23m(双向6车道)、辅道宽7m,路幅总宽50m,新建及保留现状车行道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城市主干道。

二、编制依据

1、国道324线(坂头段)市政化改造工程施工设计图;

2、国道324线(坂头段)市政化改造工程招标文件;

3、答疑纪要、工程量清单等;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机电工程)(JTGF80/2—2004);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2、《公路工程混凝土机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

1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14、我单位既有的路基、桥涵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

15、近年来我单位施工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及施工技术;

16、有关厦门市的水文、气象资料;

17、有关厦门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以及厦门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

18、本工程工期要求

三、编制原则

1、遵循与设计、规范和验收保持一致的原则。

在编写施工工艺时,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订本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我公司施工经验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

3、坚持施工全过程、全方位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每道工序施工中,加大自检自查力度,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并服从监理意见,严格管理。

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的原则。

在工程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以专业队为基本作业单元,充分发挥人员和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第二节 工程概述

一、工程地质

1、道路现状及沿线地形、地貌

本项目为现状地理拓宽,现状国道324线为二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为23m,路面宽为22m,双向四车道+硬路肩紧急停车带,现状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路面结构,加铺改造于2011年03月完成并通车。

路线原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现状国道路线平面线形较顺,纵断起伏频繁,且局部路段纵坡度较大(最大5.04%)。

沿线场地原始地貌跨越冲洪积阶地、山前坡洪积阶地、残丘坡地等地貌单元。

沿线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势整体由较高处的丘陵山地向残丘坡地及坡洪积阶地、冲洪积阶地倾斜,主要分布有林地、果园、耕地,以及高压电塔、电线杆、沿街建筑及民房等。

2、地层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岩土体的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1.填筑土

(1)素填土:

拟建场区大面积分布,厚度变化较大约0.3~2.8m。

整体呈灰褐、褐黄色,成分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局部含有少量碎石等。

该层回填时间一般较长约5~10年左右,部分分布于既有道路,有经一定的压实处理,可呈稍密状,但分布于既有绿化带路段,压实度则一般~较差。

该层各路段回填时间及压实情况不同,其密实度不一,均匀性总体仍较差,力学强度低,局部尚可为欠固结土。

(2)杂填土:

沿线零星分布,揭露厚度0.5~5.4m。

呈灰褐等杂色,松散状,稍湿,成分主要由粘性土及碎砖、碎石等建筑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构成。

其回填时间长短不一,且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多未完成自重固结,总体属欠固结土,力学强度较低。

2.粉质粘土:

该层沿线仅少量钻孔有揭露,其顶板埋深为0.7~8.8m,揭露厚度1.1~1.8m。

呈灰褐、浅灰黑色等色,可塑状为主,成分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含砂量约占10~20%不等,原状芯样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力学强度一般。

3.中粗砂:

该层沿线主要揭露于冲洪积阶地的部分路段,顶板埋深2.2~4.7,厚度一般为1.1~3.1m。

呈灰黄、灰色,稍密状为主,成分主要由中粗粒石英砂为主,泥质含量约占10~15%,局部含约5%左右砾石,颗粒级配较好,均匀性较差。

该层力学强度一般。

4.粉质粘土:

该层沿线主要揭露于冲洪积阶地路段,其顶板埋深为0.3~5.4m,厚度变化较大为0.9~5.9m。

呈灰黄、灰白色为主,可塑状,成分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含砂量约15~20%不等,局部含较多高岭土,原状芯样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力学强度一般。

5.卵石:

该层主要揭露于溪段附近,其顶板埋深0.0~8.3m,厚度变化较大为1.4~7.8m。

灰黄色为主,呈中~密实度,成分主要由粗砾粒石英砂颗粒构成,砾卵石含量约占20~40%范围,泥质含量约占5~10%,颗粒级配较好,均匀性差,该层力学强度较高。

6.粉质粘土:

该层沿线主要揭露于残丘坡地与冲洪积阶地交接路段,其顶板埋深0.4~2.7m,厚度1.6~5.0m。

上部多呈灰红,下部多呈灰黄、灰白色,可塑状,成分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含砂量约15~25%,部分孔段含砂量增大,可相变为砂质粘土或轻砂质粘土,原状芯样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力学强度一般~较差。

7.中粗砂:

该层沿线主要揭露于冲洪积阶地路段钻孔,顶板埋深0.5~7.8m,厚度一般为0.8~6.2m。

灰白、灰黄色,呈稍-中密状为主,成分主要由中粗粒石英砂为主,泥质含量约占10~15%,颗粒级配较好,均匀性较差。

该层力学强度一般。

8.粉质粘土:

该层沿线主要分布于残丘坡地路段,顶板埋深0.0~1.1m,顶板标高16.95~81.67m,厚度变化较大为0.9~4.3m。

呈棕红色为主,可~硬塑状,成分主要由粘性土构成,见有少量铁锰质结核,含砂量约25~30%,原状芯样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力学强度一般~较高。

9.残积砂质粘性土:

该层沿线多有揭露,其顶板埋深1.6~11.3m,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为1.3~7.6m(部分未揭穿)。

呈灰白、灰黄等花斑色,可塑状为主。

成分主要由长石风化而成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及少量云母碎屑等组成,〉2mm是石英颗粒一般为7.0~19.2%(颗分结果),原状芯样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系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

该层天然状态下力学强度一般~较高,但该层属特殊性土,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特性。

10.全风化花岗岩:

该层沿线钻孔多有揭露,其顶板埋深为0.0~14.3m,揭露厚度1.3~7.3m。

呈灰白、灰黄等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长石大部分已高岭土化,为土状结构,岩体极破碎,属极软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该层与残积土呈渐变关系,亦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性质。

11.强风化花岗岩:

该层根据其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两个亚类:

(1)沙砾状强风化花岗岩:

该层沿线部分钻孔有揭露,其顶板埋深0.0~18.6m,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为0.3~15.8m(大部分未揭露)。

呈灰白、褐黄色,原岩矿物中长石少量分化变异,岩芯呈砂砾为主,泡水较易软化,为散体状结构。

该层岩石质量指标属较差的,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属极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类。

力学强度较高,该层性能较好。

(2)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

该层主要揭露于桥梁及丘陵山地路段钻孔,其顶板埋深0.3~29.5m,揭露厚度0.2~17.6m。

呈灰黄、浅灰等色,岩体极破碎,为破碎状结构,岩芯呈破碎状,手折可断,岩石点荷载抗压强度R=8.9~13.2Mpa,属软~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

但该层与砂状强风化仍呈渐变过度关系,无明显界线。

12.中风化花岗岩:

该层主要揭露于桥梁及丘陵山地路段钻孔,其顶板深度1.6~35.8m,揭露厚度2.9~12.9m(均未揭穿)。

该层呈浅灰黄、灰白色为主,岩石结构整体较破碎~较完整,裂缝较发育~发育一般,岩芯呈短柱状为主,部分碎裂状,多属裂缝块状~攘嵌碎裂状结构,RQD多在50~70%范围,属较硬岩。

岩石饱和抗压强度为41.3~57.4Mpa,力学强度高,工程性能好。

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现象

(1)不良地质

道路范围内不良地质主要为粘土泡水软化、液化。

段内呈透镜状分布的中细砂呈松散、饱和状,该段内中细砂层具粘土软化、液化。

工程建设应充分考虑粘土软化、液化对工程的危害性。

(2)特殊岩土

场内特殊岩土主要为素填土、杂填土,土质不均,局部呈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厚度0.5~5.4m。

该土层广泛分布于沿线,该类填土具有低压实度、低强度、欠固结、和饱水性等特性,其物理力学指标较低;其次为垃圾场之弃填土,作为地基力学性质差。

4、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拟建工程场区地表水主要表现为沿线零星分布的池塘、沟渠及溪,其水位及水量受大气降水及上游水库泄洪影响变化较大,据了解地表水年水位最大变幅约在1~4m范围。

沿线地表水体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地下水位变动带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2)地下水

①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性:

拟建工程场区地下水主要赋存和运移于填筑土、中粗砂、卵石的孔隙(属孔隙潜水或孔隙承压水),残积土、全风化岩、砂砾状强风化岩的孔隙、网状裂隙(属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和下部风化基岩的裂隙(属基岩裂隙水)中。

其中风化基岩部分地段基岩裂隙水由于受上覆弱透水层作用,具微承压性。

拟建工程场区除部分路段的填筑土及中粗砂、卵石、中粗砂的渗透性、富水性较好外,其余各岩土层均属弱透水、弱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地下水量总体较贫乏。

其中下部风化基岩受构造裂隙影响,不排除局部渗透性、富水性有较好的可能。

②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本场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高处含水层的下渗补给及外围地下水的侧向渗透补给,部分路段尚可接受地表水的下渗补给,地下水总体顺原地形倾向由西北侧丘陵山地向东南侧残丘坡地、坡洪积阶地、冲洪积阶地方向渗流排泄。

场地内除填筑土渗透性较好(局部低洼路段富水性亦较好)及中粗砂、卵石属强透水和主要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外,碎块状强风化岩及较破碎的中风化岩渗透性能也相对较好,但富水性差异较大外(基岩裂隙水的富水性和导水性主要受构造裂隙的特征控制,且具各向导性,不排除基岩破碎带有水量较大的可能),其余各岩土层属弱~微透水、弱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地下水量总体较贫乏。

③地下水变幅:

拟建工程场地地下水位受地形、地貌及后期人工回填影响,变化较大。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勘察期间为平水期,测得钻孔中水位在冲洪积阶地的初见水位一般为0.8~6.1m,混合稳定水位一般为1.2~6.3m;在残丘坡地路段的初见水位一般为4.8~8.5m,混合稳定水位为5.2~16.6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场区地下水年水位变化幅度一般约2~3m范围,近年内沿线冲洪积阶地路段最高水位约在0~3m范围,在残丘坡地路段最高水位约在1~3m范围。

④赋存于残丘坡地的地下水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B型水。

沿线残丘坡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地下水位变动带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赋存于冲洪积阶地路段中的地下水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A型水。

沿线冲洪积阶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地下水位变动带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6、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评价

道路范围内广泛分布有杂填土、卵石、粘土、中粗砂,厚度较大;地表水及地下水均具有侵蚀性。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较差。

二、气象条件

拟建场地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1ºC左右,最低气温在1月,最高气温在7月。

全年平均降雨约1200mm,降雨主要是集中于3~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10月至翌年2月为旱季,降雨量少。

风向夏季多为偏东风,最大频率为东风。

易形成灾害性后果的热带风暴,台风以东北风为主,西南风次之,台风多发于5~10月,中心最大风力达12及以上。

三、工程总体概况

1、道路工程

国道324线(坂头段)起点位于同安区与集美区交界处(桩号K0+000),终点位于现状国道324线后溪坂头大桥西侧桥头处(桩号K3+100),路线由东至西走向,依次经过碗瑶村、31军军部门口、寿边村和坂头大桥,路线全长3.1km,现状路基宽度23m,改造后道路主车道宽23m(双向6车道)、辅道宽7m,路幅总宽50m,新建及保留现状车行道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城市主干道。

本工程道路红线宽50m,标准横断面各部分组成为:

3.5m(树池及人行道)+7.0m(辅道)+3.0m(绿化带)+2×11.5m(机动车道)+3.0m(绿化带)+7.0m(辅道)+3.5m(树池及人行道)。

现状国道324线宽23米,横断面各部分组成为:

0.5m(土路肩)+3.25m(硬路肩)+7.75m(行车道)+7.75m(车行道)+3.25m(硬路肩)+0.5m(土路肩)。

(1)、路基土方:

挖土方173195M3,填土方147617M3;挖石方75218M3借土填方25577M3。

(2)、拆除原有圬工:

破除圬工28237.9M³,铺设双向45KN/m钢塑土工格栅4999M²。

(3)、特殊路基处理:

处理面积27039M²,挖除素、杂填土40697M³,挖除淤泥636M³。

铺设双向45KN/m钢塑土工格栅27039M²,填砂性土41333M³.

⑷、路基搭接处理:

铺设双向45KN/m钢塑土工格栅110830M²,超挖回填碾压土方8268M³。

⑸、路基防护:

植草60689M²,挡墙浆砌片石4216M³,挖土方3797M³,填土方1268M³,中粗砂135M³,级配碎石844M³,C30混凝土67M³。

⑹、路基排水:

M7.5浆砌片石4258M³,挖基土方17480M³,1:

2水泥砂浆抹面3cm3327M²,砂碎垫层957M³.

⑺、路面:

SMA-13(4cm)54020M²,AC-20C(6cm)54020M²,AC-25C(7cm)15359M²,沥青砂下封层53876M²,5%水泥稳定碎石58852M²,3%水泥稳定碎石61431M²,级配碎石64375M²,混凝土25555M²,人行道2389M²,路缘石30700M,破路面积10488M²。

2、综合管线工程

现状国道324线为公路,两侧无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现状管线均布置在道路范围外;沿线主要布置有10KV电力架空线(双侧)、给谁管道(单侧)、军用电缆(双侧)、通信电缆、路灯电缆(双侧)等管线,排水主要依靠道路两侧道路边沟(双侧)。

根据设计,国道324线(坂头段)道路红线范围内共布置给水、雨水、污水、污水压力管、燃气、电力、通信(含电信、移动、联通)、中水、路灯电缆、有线电视电缆、交通信号电缆、绿化浇灌及军用电缆等十四种地下市政管线。

其中,通信、电力、有线电视及交通信号四种市政管线采用缆线共同沟。

⑴给水管道布置于道路两侧辅道下,距离绿化带边线均为1.0m。

道路西侧管径DN800,道路东侧为DN500.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路外场地内用水设DN200管道接口,间隔约100~120米,其余各相交道路按规划要求进行连通。

⑵雨水管道采用双侧布置在道路两侧辅道内,距离道路中心线均为20m。

本工程雨水管道按排放终点分为5段:

①桩号K0+000~K0+942段,雨水管道自道路南北两端向中间排放,排入桩号K0+732处一孔5.0m×2.0m涵洞;本段雨水干管管径为D400~D1200;

②桩号K0+942~K1+605及K1+605~K1+900西侧段,雨水管道自道路南北两端向中间排放,排入桩号K1+605处两孔5.0m×2.0m涵洞;本段雨水干管管径为D400~D1500;

③桩号K1+605~K1+925东侧及K1+925~K2+190段,雨水管道自道路南北两端向中间排放,排入桩号K1+925处一孔4.0m×2.0m涵洞;本段雨水干管管径为D400~D1000;

④桩号K2+190~K2+600段,雨水管道自北向南排放,排入桩号K2+585处一孔4.0m×2.0m涵洞;本段雨水干管管径为D500~D1000;

⑤桩号K2+600~K2+920段,雨水管道自北向南排放,排入后溪;本段雨水干管管径为D400~D1000;

⑶污水管道采用双侧布置在道路两侧辅道及绿化带内。

①桩号K0+198~K2+110段,污水管道自道路南北两端向中间排放,在桩号K1+820处汇集排入道路西侧污水泵站,经泵站提升至桩号K2+260处污水检查井WE49,泵站规模为9000m³/d;桩号K0+198~K1+380两侧管位距离道路中心线均为18.5m,桩号K1+380~K2+110西侧管位距离道路中心线18.5m,东侧管位距离道路中心线22.25m;本段污水重力管管径为D300~D400,泵站出水管管径DN400.

②桩号K2+260~K2+883.640段,污水管道沿道路自北向南排放,在桩号K2+883.604处,西侧污水往东侧汇集,最终向东排入新孙坂路污水管道系统;本段污水干管管径为D300~D500。

⑷燃气管道布置在道路东侧人行道下,距道路边线1.0米;管径为DN300,路边地块用气设DN80接口。

管径小于DN300管道采用燃气用PE管,管径大于或等于DN300管道采用螺旋缝焊接钢管。

⑸10KV电力电缆布置于缆线共同沟内,施工容量为16孔;缆线共同沟外电缆沟或电力电缆与各相交道路据现状或规划要求进行连接。

路外场地内预留6根DN150管道接口。

电缆沟或电力电缆穿越交叉路口时,采用DN150砼包封钢套管,分层及并列布设,并于交叉口两侧设置电缆人井,以便将电力排管与电缆沟相接。

⑹110KV电力电缆,K2+866.489(新孙坂路)~K3+100(后溪)段布置六回110KV电力电缆:

东蔡变~霞店变(1回)、华电燃气变~苏厝变(2回)、苏厝变~新正新变(2回)、苏厝变~后溪变(1回)。

110KV高压电力管线敷设于电缆隧道内。

⑺通信电缆布置于缆线共同沟内,施工容量为16孔;缆线共同沟外通信管道采用高强度塑料套管敷设,各相交道路口按规划或现状位置设置连通井引出支线。

路外场地内预留6根套管接口。

⑻中水管道布置于道路东侧绿化带内,距离机动车道边线0.5m,管径为DN200。

管材采用聚乙烯塑钢复合管道。

路外场地内用水设DN50管道接口。

⑼路灯电缆不进入缆线共同沟。

路灯电缆采用双侧布置于两侧绿化带内,距离机动车道路缘石0.5米。

路灯电缆采用PVC套管铺设,过交叉口路段,电缆采用DN100镀锌钢管套管铺设。

⑽有线电视电缆布置于缆线共同沟内,施工容量为2孔。

缆线共同沟外有线电视电缆采用2孔DN100套管埋设,管材为镀锌钢管。

交叉路口根据相应现状或规划管位预埋横穿,路外场地设横穿预留。

⑾交通信号电缆布置于缆线共同沟内,容量为1孔。

缆线共同沟外交通信号电缆在各交叉口范围内利用套管保护环绕一周布设,以满足交通设施布置需要。

⑿绿化浇灌管道共4根,分别位于两侧绿化带下。

管径DN75~DN100,管材采用PE管。

⒀军用电缆采用双侧布置于道路两侧辅道下,距离绿化带边线2.5米;容量均为6孔。

⒁缆线共同沟

A、缆线共同沟:

缆线共同沟断面净尺寸为2.1m×1.8m(净宽2.1m,净高1.8m),纳入了通信16孔、10KV电力16孔、有线电视2孔及交通信号1孔。

缆线共同沟布置于道路西侧人行道下,缆沟中心距离道路边线0.6米。

缆线共同沟每隔约120~150米或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管线引出套管。

110KV高压电力电缆隧道:

110KV高压电力管线过河段采用电缆隧道敷设形式。

电缆隧道断面净尺寸为2.5m×2.0m(净宽2.5米,净高2.0米)。

3、桥涵工程

(1)、人行天桥工程

两座人行天桥主线交叉中心桩号为K0+340、K1+555,K0+340人行天桥跨径布置为1.25m+2×15.5m+1.25m,K1+555人行天桥跨径布置为1.25m+2×19.5m+1.25m,桥面宽3.5m,净宽3.2m,主桥桥下净空为5.0m。

每座桥均含有:

桩基:

φ120cm的3根,φ80cm的18根;

承台:

2.2×2.2×1.5米的3个;

墩柱、桥台:

宽度为1.5m,厚度为0.7m的椭圆形桥墩3根,直径0.6米的圆墩12根,不规则桥台6个;

梯道、坡道:

1:

2梯道12个梯段,1:

10坡道10个坡段。

(2)、U型槽、框架桥工程

主体结构采用C45防水耐腐蚀钢筋混凝土,U型槽长72米,框架桥长73米,分C1-C2-K1-K2-K3-C3节段。

C1节段:

底板厚度为80cm,侧墙厚度为70cm;

C2节段:

底板厚度为110cm,沿路线前进方向左侧墙厚度为90cm,右侧墙厚度为70cm,在桩号ZK0+155.7—ZK0+172间左侧墙高度从270.1cm渐变至764.3cm,且在左侧墙设置加劲肋以抵抗侧向土压力;

K1-K2-K3节段:

结构全宽1150cm、高度为760cm,顶板厚100cm,底板厚90cm,侧墙厚80cm,内部顶板与侧墙相接处设置100*40cm的倒角;

C3节段:

底板厚度为110cm,沿路线前进方向左侧墙厚度为70cm,右侧墙厚度为90cm,在桩号ZK0+245—ZK0+269间右侧墙高度从709.1cm渐变至247.1cm,且在右侧墙设置加劲肋以抵抗侧向土压力。

基础:

基础为直径1.2m桩基础,采用C40防水耐腐蚀混凝土,所有节段均采用6根双排桩,桩帽平面尺寸为2.6m×2.6m,厚0.7m,标准横断面宽度为8.5m。

四、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建筑材料

本工程所需筑路材料主要有:

水泥、钢筋(钢材)、木材、砂、块石碎石等。

石料:

块石、碎石采购于就近卖石场。

考虑工程所需石料数量大,为保证供应,工程开工前应事先与地方有关方面签订供货协议。

砂:

工程所需中、粗砂采购于就近卖石场。

考虑工程所需中粗砂数量大,为保证供应,工程开工前应事先与地方有关方面签订供货协议。

土方:

路基填筑土料就近采购。

钢材、木材、水泥、沥青:

考虑到近几年后溪镇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建筑材料的需求大的,从工程经济上考虑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均从后溪镇购买。

五、运输条件

该地区路网属国道324线范围,加之周边路网均已形成,地方材料运输可就近上路,运输条件好。

六、施工注意事项

1、沥青混合料采用热拌热铺法施工,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应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同时应严格按规范控制沥青砼混合料施工温度。

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值如下:

摊铺温度≥135ºC,初始碾压温度≥130ºC,终压结束混合料表面温度≥80ºC;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如下:

摊铺温度≥160ºC,初始碾压温度≥150ºC,终压结束混合料表面温度≥90ºC

2、改性沥青面层施工时不得采用轮胎式摊铺机和轮胎式压路机,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