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707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讯录管理系统可行性

研究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本报告目的是研究本系统的总体需求,实现方案,并分析开发系统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是否开发该系统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是否开发该系统的依据和建议。

1.2项目背景

名称:

通讯录管理系统;

a.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

金枝、卢梦、张云婷

b.开发者:

金枝、卢梦、张云婷

1.3定义

通讯录管理系统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吴钦藩编着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张海藩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软件工程》 任胜兵 邢琳 编着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列出并说明建议开发软件的基本要求,如

a.功能:

用户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以及系统的维护

b.性能:

c.输出:

用户的编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移动电话电子邮件传真家庭住址及工作单位等信息输入说明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

d.输入:

用户的基本资料及相关有效信息;

e.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f.安全与保密要求:

将注册数据分为四个层级:

基本级一般敏感级敏感级高度敏感级

g.与软件相关的其他系统:

h.完成期限:

一周

2.2目标

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再设计强大的软件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并且力求做到通过使用本系统,提高了用户之间的联系效率,是通讯录的管理工程化,规范化。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a.在系统方案设计完成后的一周内选择其中一个优秀的方案。

b.软件运行最短寿命是五年。

c.使用经费:

d.运行环境为windowsxp操作系统

e.最迟时间:

2011年05月06

2.4可行性研究方法

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三个方面来研究该系统的可行性。

根据技术可行性的考虑,初步排除一些不现实的系统和不合理的要求

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说明现有系统的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此流程可用图表即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并加以叙述。

系统管理员

3.2工作负荷

按小组成员分工。

3.3费用支出

3.4人员

为3人组成的小组。

3.5设备

计算机网络参考书。

3.6局限性

初次应用开发人事管理系统对于许多的细节没有具体的认识,缺乏经验,所以开发后的系统经过严格的使用,反复改进就能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我们所计划开发的系统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通讯录管理系统,它提供了用户的一些基本资料,以及一些较为隐私的资料,不同的使用者拥有不同的查询权限,用户只需按要求输入验证信息,就可获得自己所拥有权限所获得的他人通讯信息。

该系统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加强与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再设计强大的软件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并且力求做到通过使用本系统,提高了用户之间的联系效率,是通讯录的管理工程化,规范化。

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4.4.1对设备的影响

因为通讯录系统是一个相对较简单的应用系统,所以对原有设备的影响不太明显,一般而言,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操作设备组已运行这个软件、。

4.4.2对现有软件的影响

说明为了使现存的应用软件和支持软件能够同所建议系统相适应。

而需要对这些软件所进行的修改和补充。

4.2.3对用户的影响

使用这个管理系统会使用会和原来相比节省很多时间,是工作更高效。

4.2.4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由于用户通过使用此系统会更快的完成工作,所以整个开发环境回因系统的使用节省很多人力物力,从而进入更有效的工作运行状态。

4.2.5对开发环境的影响

a.为了支持所建议系统的开发,用户需进行的工作;

b.为了建立一个数据库所要求的数据资源;

c.为了开发和测验所建议系统而需要的计算机资源;

d.所涉及的保密与安全问题。

4.2.6对运行环境的影响

对运行环境无影响。

4.2.7对经费支出的影响

无经费开支

4.5技术可行性评价

根据系统目标来衡量所需的技术是否具备,一般可从硬件、软件的性能要求、环境条件、技术人员水平和数量等方面去考虑和分析。

其中开发人员的技术力量应首先考虑能力与水平,开发小组经过软件工程知识和相应开发语言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经过实际学习与相互促进,相信此项目在技术上市是可行的。

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5.1支出

无支出

5.1.1基建投资

无建设投资

5.1.2其他一次性支出

a.研究(需求的研究和设计的研究):

无;

b.开发计划与测量基准的研究:

无;

c.数据库的建立;无

d.ADP软件的转换;无

e.检查费用和技术管理性费用;无

f.培训费、旅差费以及开发安装人员所需要的一次性支出;无

g.人员的退休及调动费用等。

5.1.3经常性支出

a.设备的租金和维护费用;无

b.软件的租金和维护费用;无

c.数据通讯方面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无;

d.人员的工资、奖金;无

e.房屋、空间的使用开支;无

f.公用设施方面的开支;无

g.保密安全方面的开支;无

h.其他经常性的支出等。

5.2效益

5.2.1一次性收益

说明能够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一次性收益,可按数据处理、用户、管理和支持等项分类叙述,如:

a.开支的缩减包括改进了的系统的运行所引起的开支缩减,如资源要求的减少,运行效率的改进,数据进入、存贮和恢复技术的改进,系统性能的可监控,软件的转换和优化,数据压缩技术的采用,处理的集中化/分布化等;

b.价值的增升包括由于一个应用系统的使用价值的增升所引起的收益,如资源利用的改进,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改进以及出错率的减少等;

c.其他如从多余设备出售回收的收入等。

5.2.2经常性收益

d.开支的缩减包括改进了的系统的运行所引起的开支缩减,如资源要求的减少,运行效率的改进,数据进入、存贮和恢复技术的改进,系统性能的可监控,软件的转换和优化,数据压缩技术的采用,处理的集中化/分布化等;

e.价值的增升包括由于一个应用系统的使用价值的增升所引起的收益,如资源利用的改进,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改进以及出错率的减少等;

f.其他如从多余设备出售回收的收入等。

5.2.3不可定量收益

逐项列出无法直接用人民币表示的收益,如服务的改进,由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的减少,信息掌握情况的改进,组织机构给外界形象的改善等。

有些不可捉摸的收益只能大概估计或进行极值估计(按最好和最差情况估计):

无法定量

5.3收益/投资比

整个系统生命期的收益/投资比值:

5.4投资回收周期

收益的累计数开始超过支出的累计数的时间:

1周

5.5敏感性分析

所谓敏感性分析是指一些关键性因素如系统生命期长度、系统的工作负荷量、工作负荷的类型与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合理搭配、处理速度要求、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变化时,对开支和收益的影响最灵敏的范围的估计。

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当然会比单一选择的结果要好一些。

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6.1法律因素

所有软件都用正版,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数据信息均可保证合法来源。

所以,在法律方面是可行的。

6.2用户使用可行性

使用本系统的人员只需要拥有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即可,所以该系统的使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而系统维护员由计算机的专业人员担任。

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逐个阐明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并重点说明未被推荐的理由。

8.结论意见

【结论意见可能是:

a.可着手组织开发;

b.需待若干条件(如资金、人力、设备等)具备后才能开发;

c.需对开发目标进行某些修改;

d.不能进行或不必进行(如技术不成熟,经济上不合算等);

e.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