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772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影视心理学汇总.docx

影视心理学汇总

影视心理学

第一章

一、教学要求:

理解感觉和知觉,知觉的特性和种类,掌握眼睛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并能够理解运动的知觉以及影视中的动觉创造。

1.感觉:

人的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刺激物整体的反映或对刺激物之间简单关系的反映。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①注视对象的差异性;②目标对象的动态性;③捕捉对象的需求性。

(2)知觉的整体性:

①接近性;②相似性;③连续性;④封闭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人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称为形状知觉。

视知觉担当主导作用。

1)形状知觉与人们以往的经验图式相关。

※阿恩海姆:

取决于刺激物的结构所拥有的力量与它唤起的有关记忆痕迹的力量,相互较量的结果。

2)形状知觉与完形性认知相关。

(知觉的整体性)

3)形状知觉与物——景分离特性相关。

人们的知觉活动中,具有将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功能。

※图与地

一是大自然独特的物理现象。

——果实的成熟、花朵的授粉、昆虫的变色

二是人为的区分现象。

——生存需要、自我保护本能、经验累计

三是知觉者的心理现象。

——个人综合能力的差异体现

※果实成熟变色——总结自然规律——人为区分——个人因素的差异

(2)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指人们观看景物时产生的距离知觉与立体知觉

“深度知觉是以视知觉为主,与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双眼视轴的辐合

正常情况,同一对象的注视视轴必须辐合。

辐合是指双眼视轴向注视对象合拢——指向同一方向。

※双眼视差

双眼视轴的辐合变化使人产生距离知觉,双眼视差使人产生立体知觉。

500m——1300m,良好的立体知觉——立体知觉极限。

※物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影响

a.物体与背景的比例关系——相对论

b.心理的暗示影响——心理作用

(3)方位知觉

对物体所在位置方向和空间关系的知觉。

※前后、上下、深浅

2、时间知觉

(1)物理时间知觉与心理时间知觉

时间是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时间知觉正是对这一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时间的核心是反映变化。

与自然界,与时空存在着某种相连,能够通过观察空间的物体运动来把握的时间知觉称为物理时间知觉。

人们带有自己主观意识或主观色彩的时间知觉,称之为心理知觉时间。

与客观世界的物理时间无关,是自己对事物变化的纯主观反映。

第一:

事件质量与数量的影响。

第二:

个体兴趣与情绪的影响。

第三:

个体知识与经历的影响

(2)关于时间的讨论

※亚里士多德:

时间是客观的。

时间同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是不能分开的,时间是对事物的运动的量度。

※奥古斯丁:

时间是主观的。

时间是人的心灵的特性。

人通过心灵中的反思来理解和确定时间。

人们总是通过自己的知觉、回忆和期望等等来理解和把握时间。

※胡塞尔:

内在意识的时间

客观的时间与主观的时间。

钟表指针的转动、香烟的燃烧,事物在空间中的运动变化形成时间。

意识的主观,内在的时间。

意识的先后出现,存在时间,即为内在意识的时间。

5.眼睛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注视、跳动和追随运动。

(1)注视——对关注事物的“孤立性”微调。

(2)跳动——对关注事物的“间歇性”搜索。

(3)追随——对关注事物的“平稳性”保持。

6.人的运动知觉主要包括四种形式:

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发运动知觉与运动后效知觉,后两者也称为运动幻觉。

6.1人的运动知觉

人在知觉事物时可以获得物体位移及移动速度的信息称为运动知觉。

6.2真实知觉

真实的运动引发的知觉

6.3、似动知觉

刺激物在不同位置的快速闪现,相继刺激视网膜上相邻的部位,使人无法清晰地辨认刺激物的独立部分,而出现的物体运动知觉。

6.4、运动幻觉(诱发运动知觉和运动后效知觉)

相对运动引发的运动幻觉,为诱发运动知觉。

有真实的刺激产生的无真实运动刺激的运动知觉,运动后效知觉——瀑布错觉运动后效

三、影视再现中的动觉创造

电视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运动。

电影电视利用技术手段来产生时空的变化,引起观众的运动幻觉。

影视技术是创造运动幻觉的技术。

(一)时间与空间的函数关系

时间是衡量运动的尺子。

运动的形式反映为图像的空间变化——不同时刻内的光像几何位置的变化。

时空函数中——时间是自变量,空间是因变量。

1、时间的创造与知觉

影视中的时间变化感觉来源于空间的变化。

时间空间化——空间是时间的载体与外形。

※时间成了电影中的根本。

※对时间处理的根本方法在于创造,对时间进行控制与重组。

※受众获得时间知觉依然来自于空间的变化。

2、空间的分离与整合

空间成为我们能够产生运动感觉的直接刺激对象。

空间的分离与整合

大空间背景中的小空间、局部空间,为空间的分离。

将一连串相关的局部空间、小空间联系在一起,整合成为复合性空间或整体空间。

按照知觉形式,可分为:

可视空间、相对空间和心理空间。

(1)可视空间

能够真实感知的客观空间范围。

单元空间具有单义性的镜头内的再现性空间。

具有空间叙述功能的表现性空间,为情境空间或叫做组合性空间。

※屏幕的客观空间具有人为的再造因素,客观具有局限性。

(2)相对空间

运动物体的知觉,总是建立在动与静的相对空间之中的。

动的物体常常是可视空间大范围中的局部,局部空间与整体背景空间的相对运动以及整体空间所形成的视觉框架,共同构成了人们的运动知觉和知觉参照系。

观赏艺术品时的运动知觉与日常生活中的知觉体验不同。

一是空间变化的时间感知不同。

二是局部空间与背景空间的相对运动方式不同。

人们对时间的感知通过空间变化获得——人们感知到空间的变化时,应该感觉到时间流逝。

※日常的汽车运动和云朵漂移不造成时间感知;影视作品中可以感知和理解。

※差异源于背景空间的前提不同。

影视作品中的空间变化与事件背景相关联。

日常的物体运动——视野输入或无意识输入。

日常的运动感知取决于相对背景空间的静止性,局部空间运动。

影视与舞台中的动静概念与日常不同。

局部空间和背景空间都进行了移动和变化。

相对空间的变化,使电视电影能给人一种不同于生活的感觉——梦幻知觉。

(3)心理空间

人们对运动的感知,除了与物体的客观性运动有关,与主体本身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心理因素所形成的心理空间密切相关。

电视电影背景与前景的双重运动,不仅为影视艺术创造了更为强烈的运动效果,也为观众在观赏作品时,对知觉运动中心的确定提供了随机性。

※心理空间转化——影视作品中前景与背景的转换,镜头之间的转换与有机衔接,不影响观众视觉的整体运动知觉。

※格式塔完形理论:

人们对于空间的变化,有一种本能的追求统一、和谐、连贯性的心理需求与欲望,在这种需求与欲望的影响和控制下,人们会自动地将本来不完整的、间断的甚至根本不存在的运动,知觉为连贯的运动并赋予其合理性。

(知觉的节省原则)

※胡塞尔

人们的意识中,相继出现的连续的视觉场,虽然存在着交错、重叠以及内外关系,但由于连续相继的出现,显示了意识内容之间的主要关系。

人们从这种内在的时间中,对事物开始的认知。

3、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

※欧基里德:

古希腊数学家——空间概念纳入几何学

空间是均匀的、连续的和各向同性的。

空间的线性化——可测量性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家

时间线性化——时间往复进行,但每一轮循环和下一循环之间相隔很远。

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

时间依赖于顺序性和线性。

直线既连接空间中的物体,也连接时间中的事件。

※牛顿——空间的绝对、平坦、均匀和不动。

时间和空间截然分开,彼此不影响。

时间是绝对的,无法阻遏的、永恒流逝的河流。

单向性。

※爱因斯坦——1905年,狭义相对论

空间和时间是相对的,只有光速是恒定不变的。

车速达到光速,车后与车前的景物融为一体,时间的区分性也就不复存在。

时间与空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当时间扩展时,空间就会收缩,但时间收缩时,空间就会膨胀。

※闵可夫斯基——1908年,德国数学家,时空连续统

时间与空间属于同一个体系,是相对一组反逆的坐标。

时空连续统得更高一级的维度,时间和空间不再是恒定的、绝对的和分立的。

时空认知的相对性特征,在影视中可以展现时空的浓缩与膨胀,形成特有的影视叙事节奏,创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二)来自技术的运动幻觉与知觉

影视是利用人的生理功能特征,运动技术创造各种运动幻觉和艺术梦幻的科技产物。

电影——1/24格

电视——1/25帧

动的感觉源于受众的生理机能和心理补偿。

人存在着视觉惰性与视觉残留。

让物体运动速度足够快,人眼无法辨别分解动作,只能看到连续的整体状态,即为视觉惰性。

图像的快速转换,形成大脑里图像连续活动的整体感觉。

当刺激人眼的光信号消失后,光信号不会在脑海中马上消失,而保留一小段时间,即为视觉残留。

※影视上的动态视觉图像并不是在屏幕上完成,而是在大脑中完成。

观众实际上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看到了屏幕上的似动现象和幻觉中的图像。

※技术不仅制造了似动幻觉,也创造了影视特有的动感知觉

快镜头——将格

慢镜头——升格,时间的特写

影视技术的发明与发展都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运动知觉服务。

10.与快镜头相对应的另一种创造动觉的技术是慢镜头。

这种技术也被称为“时间的特写”。

第二章

一、教学要求:

了解光的基本知识,理解光的特性,基本掌握人的感光机理和亮度的心理感受来加深理解对光的运用及其心理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人眼对色光的知觉,人眼的感光机理,人眼的亮度特点,光的寓意与抽象,亮度的再现原理

第一节光的特性

亮度是影视的灵魂。

光是亮度感觉的前提。

一、什么是光?

※什么是光年?

儿童——光线照亮一切;普通人——光是物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特质。

光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高频的电磁辐射波,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播。

(7.5圈/s)

电视信号,可认为是实时传送。

光是能量,可以控制强弱。

二、可见光

可见光的范围:

380——780nm(毫微米)。

单一波长的为单色光,两种或以上波长的光为复合光或者叫做非谱色光。

复合光呈现混合色的刺激。

三、光源

影视能否呈现高度逼真的图像与光源的选用有直接关系。

冷白光——光谱能量中波长较短,偏向蓝色

热白光——光谱能量中波长较长,偏向红色

色温举例,单位为K(全称Kelvin,开尔文)

室外日光——5600

日、内——3200

  日光,弧光灯——5500

  闪光灯——5000、4500、4000、3500

  钨丝灯——3200、3100、3000

  家用照明灯——2900、2500

  蜡烛——2000

四、对色光的知觉

人对物体的色光感觉,取决于:

照射到物体表面的光源光谱成分;物体本身的吸收与反射特征;人眼具备正常的彩色视觉功能。

(一)直射光、投射光与反射光

(二)漫射与散射

(三)色光知觉相对论

 

第二节人的亮度感知

一、人眼的感光机理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柱状细胞)

※人眼的结构图片

锥状细胞集中在视网膜中央,700万个,即能感光也能感色,作用于强光条件——白日视觉或明视觉

杆状细胞集中在视网膜外周,1亿以上,只能感光不能感色,对弱光灵明——黄昏视觉或暗视觉

※夜盲症——杆状细胞

感光细胞对光线的刺激,存在明显的方向感。

二、实际亮度感觉与相对亮度感觉

人的亮度感觉特点:

(1)人眼对于光波的自动调节与适应功能,使得人的实际亮度感觉与客观物理亮度不呈线性关系。

(2)人眼适应某种亮度之后,明与暗的亮度感觉是相对的。

(3)人眼的亮度感觉与背景亮度密切相关。

第三节光的再现与心理影响

人类对光的认知,是人的感官所能获得的最辉煌和最壮观的经验。

一、光的寓意与抽象

(一)光的象征性寓意

在与黑暗的对比中被感觉与认知,其象征性源于人们切身的生活体验。

※阿恩海姆:

黑暗不是物体内在光线的消失,而是黑暗将发光的物体掩蔽起来之后造成的。

在眼睛看来,黑暗不是由于光线的回归而引起的消极结果,而是那个黑色大斗篷的主动降临:

是这个黑色大斗篷将白天掩盖起来了。

黑暗——死亡、深夜、担心、悲惨、憎恶和苦难

光亮——温暖、希望、美好、温馨、祥和、圣洁。

(二)光的魅力与抽象

1、时间与空间的浓缩

光是时间与空间的载体。

自然界中,没有什么比光与时空的交融更为默契。

2、真实与梦幻的交融

虚幻不全是错误与糟糕的知觉,也能给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神秘色彩——惊恐之后的愉悦

感觉中最美的就是神秘玄妙感。

不同的控制方法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刺激效果、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对内容的不同理解。

光线亮度层次可以看作为均匀亮度的分裂变形。

人眼刚刚能够感觉的两个亮度之间的差异,称为一个亮度差级或一个亮度层次。

影视画面有许多不同亮度层次构成,形成立体的丰富多彩的光影图像。

光线的运用——阴影的体验

3、力量与灵魂的穿透

当光被人们知觉为一种能量时,它给人心理上的感知成为一种无形的穿透力,搅动着人们的肌体、思维和灵魂。

二、亮度的再现原理

影视的实质是光像。

光点亮度的产生和知觉依赖于物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的共同作用。

影视的亮度感觉,即包含客观的物理现象,也与人的主观感觉机理和认知经验密切相关。

(一)自然亮度与感觉亮度的折中

人眼的明暗亮度感觉是相对的。

只要将景象的相对亮度再现,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就可以产生逼真的视觉效果。

相对亮度的再现主要反映在对比度与亮度层次的正确再现。

对比度——画面最亮与最暗处之比

亮度层次——亮度级数/灰度等级

n=(2.3/δ)lgC

n——亮度级数

δ——相对视觉阈

C——对比度

※电影处于封闭的暗光源空间放映,电视的空间相对开放,受干扰大,对比度下降。

(二)静态亮度与动态知觉的综合

影视动态的亮度感觉,源于人主观的知觉——似动知觉

电视的亮度源于物理静态亮度和心理动态亮度知觉的综合。

(三)可见亮度与视敏亮度的转换

人眼能够知觉到的光谱范围为可见光。

人眼对不同色光的亮度感觉灵敏度不同——视觉灵敏度

※电脑的屏幕色——人眼最不灵敏的色彩

电视影像是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彩色电视亮度的再现,是人主观视敏亮度感觉和客观物质可见亮度的转换。

第三章

一、教学要求:

了解色彩的基本特征,理解色彩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心理影响,基本掌握色彩的理性特征,了解色彩视觉的假说,掌握色彩的心理联想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

色彩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心理影响,色彩的理性特征,色彩的心理联想及其应用

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征

(一)明度

亮度

(二)色调

波长

(三)色饱和度

物理学概念的纯度,心理学概念为饱和度。

纯度是指某一色光中未混入白光时的状态。

可见光谱上的所有色光都是高饱和度色光。

某种色光中加入白光,混合的结果将是将原色光冲淡。

人眼能分辨出自然界中各彩色具有的饱和度,但对不同颜色的饱和度变化有不完全一样的感觉。

三、色彩的交互作用对色彩感知的影响

物体本身的颜色与它周围的色彩会形成某些交互作用,而影响视觉对物体真实颜色的判断,产生色彩的虚假识别。

(一)色彩对比效应

被看到的色彩向它周围色彩的对立方向转化时,叫做色彩的交互作用或称为色彩对比效应。

被观看的颜色很少会向周围颜色的方向变化,而往往是朝周围颜色的对立方向获得感知。

(二)明度对比效应

当一种颜色的周围呈现高亮度或低亮度刺激时,这个色彩就向其周围明度的对立方向转化,叫做明度的对比效应。

※白地上的灰方块被知觉为黑色,黑地上的灰方块被识别为白色。

(三)相继对比效应

先看某一色彩之后再关注另一色彩,先前色彩的映像会对后来色彩(后像)的识别产生影响,称为后效现象或相继对比效应。

负后像与正后像

第二节色彩的理性认识

视觉上,色彩有形、独立,我们可以感知色彩的单独存在;

触觉上,色彩无形、有依附性,无法产生实实在在的质地感。

 

一、色彩的基本特征

(一)色彩的分离性与整合性

彩色光即可以从某一个整体色彩中分离为独立的单色,也可以通过几种色彩的混合,整合为一种新的色彩。

红光与绿光混合之后整合出黄光。

※色彩的这种分离性与整合性特征,成为人类发明彩色电视的重要基础。

(二)色彩的依存性

生理视知觉上,人们通过物理的波长和亮度来确定色彩的颜色和明度;

思维认知上,人们从色彩间的依存和色彩的相应载体间的依存作为参考。

※色彩很难被孤立的认识,它总是连同与之相关的依存关系一起被观者接受,产生综合认识。

1、色彩与其标准色之间的依存

色彩的认知依存于其相关的标准色系。

2、色彩之间的依存

色彩以群集形式呈现,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常常涉及这些相互作用。

排斥性或包容性

各种色彩之间的共同成分越少,它们的分离就越明显。

3、色彩与色彩载体之间的依存

色彩能够被人们认识,因为它始终依附于某一特定的载体上,这种载体可以是某一种物质,某一种文化甚至是某一种感觉。

(三)色彩的动态性

色彩本身是静止的,但观察者对于色彩的反应角度,色彩具有动态性特征。

(四)色彩的可量度性

色彩的可度量性,使人们对它的控制、应用与再创造更加趋于科学化和人性化。

1、色彩的量化表达

配色实验:

物理、生理、心理的三位一体。

人眼对可见光谱中任意彩色光的感知觉程度,都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数据量化表达。

2、色彩的图谱结构与数字系统

色度学中,为便于人们对色彩的直观认识和量化研究,常采用图谱结构和数字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反应色彩的类别、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的共性。

二、色彩视觉的假说

假定性理论

(一)三色理论

英国的医学家、物理学家杨与德国的生物、物理学家赫姆霍尔兹先后共同构建的关于色彩视觉的假想。

三色学说:

三种神经纤维都有一定的兴奋水平,称为杨—赫姆霍尔兹学说

认为:

视网膜上的三种锥状细胞为三种基本的色彩感受器,每种细胞包含一种色素。

人的视网膜中分布着红绿蓝三种光敏细胞

假设的三种颜色感受器的光谱吸收曲线,相互之间交叉重叠

“同色异谱”现象

※彩色再现中,重要的是获得与原景物相同的彩色感觉而不是其原有的光谱成分。

(二)四色理论

德国物理学家赫林,1887,对立颜色学说

红—绿,黄—蓝,白—黑

提出红和绿感受器,黄和蓝感受器是两对起对立作用的器官,黑和白是第三对对立的感受器官。

三色学说的弱点:

认为主体是人的视觉器官对颜色信息感受与传递的过程和它与色彩应用的密切关系;缺陷是对异常色觉现象的错误解释。

四色学说的弱点:

与组成彩色世界的混合规律毫不相干,与色彩应用的实际脱离。

(三)感色纤维间联结的设想

人眼异常色觉现象是由于“感色纤维间联结”的设想——刘御恩教授

认为:

人眼的视网膜中作为感受器的感蓝纤维、感绿纤维和感红纤维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完善而发生了联结,而且因此在一种或几种感色纤维受到相应色光的刺激发生兴奋及相互之间的影响,造成了颜色信息传递的失真,形成了异常色觉现象。

视网膜中所存在的红绿蓝三种感色纤维具有这样的功能,一旦受到外界光的刺便可产生兴奋,并通过视神经向大脑发出信息,使大脑形成相应的色彩知觉。

三、色彩思维与联想

人对色彩的反应来自于物理、生理、心理三方面的结合。

一是通过正常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物质色彩的刺激而形成色彩感知;

二是利用认知经验中建立起来的思维结构和联想习惯,对感知到的色彩进行深层理解。

※这种理解不再局限于色彩本省的认识,而是赋予了色彩某种新的寓意和创造。

(一)色彩反应

1、色彩反应的物理效应

(1)有机体的色彩反应试验

(2)色彩偏爱性研究试验

2、色彩反应的心理效应

色彩可以表现感情。

沙赫泰尔《论色彩与情感》:

人对色彩的经验和他对情感的体验之间,实际上有类似的地方。

红色——生命、能量、力量。

蓝色——平和、安静、沉稳。

人们固有的心理反应中红色分量最重。

冰、火——红、蓝

(二)色彩联想与色彩表现域

载体构成了色彩的表现领域,也是人们认知、联想色彩的重要参考依据。

同一色彩被置于不同的表现域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与理解。

色彩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时代的艺术如何对待色彩,反映着当时的文化。

色彩联想——冷、暖

人们对于色彩的习惯性划分与感觉,一方面源于人体本身对色光能量所产生的物理反应,另一方面出自于人们长期生活经历的感受,以及这些感受再形成某种特定的迁移性联想。

1、色彩与时空距离

冷暖色表现时空,是影视艺术中常见的手法。

暖色红、橙以及偏红黄常描述现在时和过去时,使人产生拉近距离感;冷色调蓝色、青色常用来比喻未来时间与纵深的空间,与人拉开距离。

2、色彩与语言表达

美国,两位语言学家,柏林和凯伊,《基本色彩用于的普遍性及其演化》

就表达色调而言,全色盲的语言并不存在。

※红、黑、白是常用的颜色。

3、色彩与文化习俗(69页五行学说)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不同的地理纬度塑造不同的地域景色特征,就产生了不同的地域色彩偏爱。

不同民族存在不同的色彩偏爱。

4、色彩与阶层划分

文明致力于将属于感觉性的行为归纳起来,使之为其某种目的服务。

色彩不仅表征着人的地位贵贱,还将人们的社会属性进行合理化区分。

(三)色彩思维

人们对色彩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构成了人们特定的色彩思维图式。

注意色彩信息——选择色彩信息(过滤信息)——联想与记忆色彩信息——形成对色彩的主观认识

1、对色彩的注意与选择

两个因素的制约:

一是客观色彩的突出性,二是主管意识的需要性。

2、色彩的记忆差别

人的色彩记忆痕结构以及色彩记忆能力是色彩思维的重要基础。

对色彩的认知与记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过程。

色彩的两种层面:

色彩的外观特征,即色彩本身能够给予观者的最直接的“第一印象”,色彩的物理反应;

色彩的隐喻,人们对直观具象的色彩进行高度抽象和具象变形之后,对色彩的深层认识,是人们对色彩的心理反应。

人们对色彩的记忆总是直观的外观特征与内在的隐喻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感觉外观特征——进行高度抽象——寻找深层的隐喻特征

四、色彩的整体性与和谐性

从人的理性视角来判断色彩的美感,取决于色彩表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从人的视知觉角度看,则体现在色彩整体性表现时的和谐程度上。

※20世纪,奥斯特瓦尔德、孟塞尔

奥斯特瓦尔德的基本假设: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要想互相协调,他们的基本要素必须相等。

※1915年,孟塞尔色彩模型

互补色系的重要作用

色彩的真正和谐存在于某一特定的色彩表现域中,而不能简单地套用。

一种构图既需要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也需要各因色的相互分离。

第四章

一、教学要求:

了解图像的识别,理解人的记忆性特征,掌握再现的原理,从符号学再现原理理解影视中的再现

二、教学重点:

人的记忆特征,表象与抽象,符号学再现原理,影视再现特征

教学难点:

符号性再现

二、人的记忆特征

(一)记忆与记忆结构

1、记忆的内涵

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再现信息的心理过程。

生理机制是,人脑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所留下的痕迹经强化后可以得到巩固;在某些情景下,旧的痕迹可以被激活,并得以再现。

心理层面的记忆——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

语义记忆是,外界信息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包括语言意义即语义被储存在人的大脑中。

情节记忆是指一个事件或一个情景的记忆。

※记忆可看作对信息的再认与再现过程。

2、记忆的结构

※阿特金森——发展心理学,1968年“多重储存模式”

三个记忆阶段——瞬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