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三年级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784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音乐三年级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三年级下.docx

《音乐三年级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三年级下.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乐三年级下.docx

音乐三年级下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 童趣

第一课时:

《快乐宝贝》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快乐”

教学准备:

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快乐吗?

”让学生自由回答。

有的说“快乐!

”有的说:

“不快乐,家长让他们学习这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

”那么教师接着问:

“那你们想不想快乐?

”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再接着说:

“想快乐,那就来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快乐宝贝。

(二)、展开新课: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教师让学生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学生练习。

4.教师教唱本首歌曲:

A、分句教唱。

B、分段教唱。

5.利用录音带,指导学生把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6.练习。

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小结:

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

作业:

让学生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

第二课时:

《对鲜花》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听——黄梅戏《对花》创编活动——对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

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

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导入

师:

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有关。

2、交流

师:

春天到了,百花争奇斗艳,你们知道哪些花儿呢?

请说出花名。

(学生自由回答)

师: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什么花开在水里呢?

(荷花、水仙)

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

(水仙)

什么花红满山?

(山茶花、杜鹃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

(月季、蔷薇、玫瑰)

3、听赏歌曲《对鲜花》

师: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听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录音《对鲜花》

B、听完老师用有节奏的语言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C、出示花卉图片(凤仙、山茶),通过视觉让学生感受其外形特征。

出示玫瑰花,介绍属于蔷薇科,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学

1、揭题

师:

刚才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京民歌《对鲜花》。

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2、学唱歌曲: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说出名称,再介绍“附点”,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3、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

   歌曲中一人问一人答,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

下面我们来用对唱的形式把歌词的第2、3、4段练习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础上,演唱歌词的其他三段。

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和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三、创编歌词

   学生自由创编,并用对唱的形式唱出来。

四、欣赏黄梅戏《对花》

   揭示欣赏题目,播放录音。

第三课时:

《在钟表店里》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聆听《在钟表店里》(管弦乐曲)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情景,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为音乐即兴编创动作,

3.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

教学重点:

体验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景象,丰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设计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自制的各种钟表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阶段目标:

创设学习氛围、建立师生的情感沟通)

教师:

播放音乐《小天使》

学生:

听音乐进教室,六个人一组,四个小组围成圆圈做律动

二.导入(阶段目标:

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仍然采取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的最积极,看哪个组同学得分高。

在黑板上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设问:

见过这么多钟表吗?

在哪里见过?

学生:

见过,在表店里。

教师:

出示课题《在钟表店里》的课题,设问: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要求:

每个组说一种答案,不许和其他组重复。

小组内商量一下,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1:

各式各样的钟表

学生2:

有布谷叫声的表

学生3:

我想到在一家表店里,钟表特别多

学生4:

我想知道表店里的工人是怎样工作的?

教师:

太棒了,同学们从钟表联想到在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欣赏这首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写的这首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让我们到音乐中去寻找答案吧。

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出示课件、播放音乐)

学生:

完整的听音乐

三.  分段赏析(阶段目标:

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1.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教师:

从音乐中你听到什么了?

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不能重复。

学生1:

我听到了各种钟表的声音

学生2:

我听到有布谷钟的声音

学生3:

我觉得音乐写的在那里的人们生活的特别快乐

学生4:

我还听到中间的音乐好象很慢,特别抒情

教师:

请大家看画面,(播放画面)带着神秘的语气对同学们说,钟表店里的主人是个老爷爷,他每天都快活的工作着,他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钟表别提有多自豪了。

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听听这部分音乐描写了什么?

学生: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轻松、活泼的气氛。

2.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

教师:

这段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学生1:

轻松的、愉快的

学生2:

特别高兴、舒畅的

教师:

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各种钟表,是那些带着愉快情绪工作着的人们。

我们一起来听这部分音乐的主题,(播放音乐的主题)

学生:

聆听音乐主题,加深印象

教师:

想想你会怎样来表现这个主题?

各组开始商量一下。

(播放主题音乐作为背景)

学生:

小组开始活动

教师:

请一组来说

学生1:

介绍自己组的方法,我们用拍手、拍腿的方法进行。

教师:

那好,其他组跟着做一做(播放音乐)

教师:

这个组的方法非常简单而且有效果,其他组呢?

学生2:

我们用打击乐来表现(用双响筒来表现)听音乐伴奏

学生3:

我们用舞步来表现,听音乐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活动

教师:

看了大家的展示,说明同学们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音乐的方法,下面,请注意这个主题还要不断的出现,当你再听到这个主题时,能不能还用你们刚才的方式表现呢?

学生:

教师:

完整的播放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学生:

各组同学聆听音乐并表现。

教师:

大家做的真棒,谁注意到主题音乐到底出现了几次?

学生:

三次

教师:

作曲家为什么要安排出现三次呢?

出现一次就得了,想想,为什么?

学生1:

音乐要告诉我们他们生活的特别快乐。

学生2:

使人们能记住这些曲调。

教师:

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再来感受一遍作品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

学生:

边听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

教师:

这样勤奋工作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

各种钟表都准时了

教师:

音乐用各种钟表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成果,你们听(播放钟表发出的响声)

学生:

边听边模仿

教师:

这就是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的第二部分将把我们带进哪里呢?

3.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

教师:

播放音乐的第二部分

学生:

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教师:

这段音乐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

工人们在休息

教师:

你们怎么知道的呢?

学生1:

音乐很抒情

学生2:

好象在工人们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果实

学生3:

速度变慢了

学生4:

情绪抒情、优美了

教师:

我们一起用擦汗的动作来表现一下,把你刚才体会到的融进我们的动作里?

(播放音乐课件并带着学生做律动)

学生:

听音乐做律动体验音乐的美

教师:

大家做的非常好,接下去的音乐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听(播放音乐的第三部分课件)

学生:

聆听第三部分音乐

4.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

教师:

这部分音乐我们熟悉吗?

学生:

熟悉,就是我们听过的第一部分

教师:

但是音乐的结尾好象给人的感觉更加强烈,为什么?

你感觉音乐有哪些变化?

每组一名同学说,不要重复。

学生1:

音乐变快了

学生2:

音乐更加强烈了

学生3:

好象更加有力量了

学生4:

情绪更加热烈了

教师:

我们各组商量一下怎样表现这段音乐?

商量好了要展示。

学生:

分组商量

教师:

播放第三部分音乐

学生:

一组展示(大家评价)

教师:

如果感觉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关系,请准备好的组进行展示。

学生:

二组展示(大家评价)

四.完整欣赏表现音乐(阶段目标:

再次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师:

我们一起赏析了各段音乐,结实了一群在那里愉快工作的人们,老师从一间钟表店里拍了一些资料片,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精美的钟表以及它的精良的制作过程。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音乐完整的课件)

学生:

观看影音资料片

五.小结(阶段目标: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

欣赏了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你们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感受吗?

学生1:

我们知道了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特别高兴。

学生2:

我觉得钟表特别多、特别好看。

学生3:

我喜欢音乐中安静的部分。

学生4:

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愉快的学习。

教师: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我们一起体验了这么轻松愉快的音乐,我真佩服这个作曲家,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第四课时:

《打秋千》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伙伴打秋千的亲切咏唱,使学生领悟“仡佬族”儿童的快乐生活。

2、指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的表现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歌唱。

教学重点:

1、运用正确的感情来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全面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

2、准确掌握结束句的唱法。

教学方法:

听唱法、教唱法

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机、钢琴。

学生自备:

报纸、塑料袋、矿泉水瓶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播放开场音乐,设置鲜艳背景,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

(激发兴趣)

 大家好,今天老师很高兴在这里与你们一起上音乐课,希望大家听得准、唱得的好、表演热烈,和老师合作愉快,大家能不能做到?

三、导入练习:

 首先,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大家来考虑一下: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你能不能用你的手势或是手中的小道具把它拍出来?

(播放四拍子的歌曲,指导学生运用手中的道具拍出四拍子的节奏型。

 同学们做的真好,老师这还有一首儿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好学生、要做到、上课时、不吵闹、敢发言、勤动脑、认真听、习惯好。

要求同学们用三拍子的节奏读出这首儿歌。

(1—2名学生,然后学生拍手齐读。

四、揭示课题: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令老师高兴,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你们非常熟悉的朋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小朋友打秋千的场景,然后仡佬族小朋友的可爱形象徐徐进入屏幕),同学们说他们在干什么?

(打秋千)

 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是《打秋千》。

(课件出示课题)

五、讲授新课:

1、欣赏录音范唱

2、教师范唱:

(要求学生随音乐拍手或拍腿)注意:

本首歌曲有2段,第1段的结束句和第2段的结束句有什么不同?

3、学生模唱:

用“噜”来模唱。

4、按照节奏拍手读歌词。

问题:

通过读歌词,你能不能说说仡佬族小朋友打秋千的形象?

可以用歌词当中的词语来说。

(美丽、可爱、蹦蹦跳跳、像风一样、淘气)

5、学生随范唱跟唱。

六、歌曲处理:

1、这首歌曲,老师这里有几种唱法,同学们来对比一下,哪种唱法比较好听,同学们要做出选择,并且要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2、既然我们已经分析了歌曲的演唱情绪,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加上感情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

学生带上感情来演唱歌曲。

(老师用录音机录音)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喧唱歌曲。

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1 导人。

听歌曲《小小的船》“弯弯的用儿,小小的船”。

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导语:

《小小的船》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小船》,听一听歌中的小船指的什么?

歌曲演唱的什么内容?

2、学唱歌曲《小船》。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 提问:

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民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

2) 复习3/4拍号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

3) 再次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随之做微小的律动,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动作提示:

见教材图示或音乐材料分析提供的动作。

(2)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

1) 可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

2) 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

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

3) 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解决方式:

可采用示范对比法,或是教师以动作引导学生演唱准确。

(3)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2)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3) 学生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演唱。

4) 学生演唱歌词。

提问:

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父母关爱后对爸爸妈妈的爱的。

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这样的关心爱护你呢?

你感觉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

全体演唱、小组演唱、个别演唱、领唱与齐唱齐,互相倾听和进行评价,并再次演唱。

3 教师提问:

你还会唱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

4.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能否准确而有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能否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教学目标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1、 音乐游戏:

我来唱----“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

找到一条路线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演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为小组加分。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次机会,看哪组唱得准找得快。

为小组打分。

2、 复习演唱歌曲《小船》。

分小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歌曲汇报展示活动,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为每组打分。

3、 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歌曲情绪。

提问:

歌曲是几拍子的?

表现的什么情绪?

(2)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现内容、演唱形式。

看歌篇心里默唱歌词、欣赏歌曲录

提示:

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几种?

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交流老师的问题。

教师介绍词曲作者及哥伦比亚的简况,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

(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师生朗诵歌词。

学生轻声跟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2)      编配打击乐伴奏。

学生分小组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

4、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学生在游戏中的视唱和听音能力是否有提高。

3、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歌曲的分析是否准确恰当。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以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并用口风琴吹奏旋律片段。

准确地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过程

1. 音乐游戏:

七色迷宫

(1)      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规则同上节课)?

(2)      音乐游戏:

节奏、视唱。

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复习欣赏《内依巴河》。

歌曲《小船》和《内依巴河》都表现了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爱。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我们来听一听。

4、 学习歌曲《可爱的家》。

(1)学习曲谱。

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直接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第三至六句学生小组形式学习曲谱,以口风琴畏助演唱。

(2)学习歌词。

1、 教师简述歌曲《可爱的家》词、曲作家的小故事。

 

提问:

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以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2、 学生朗诵第一段歌词了解歌词意思,并跟琴小声演唱第一段歌词。

提问:

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

谁为帮助他?

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演唱。

全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分两组互相倾听和演唱,并且师生共同作出点评。

3、 学生朗读和演唱二、三段歌词。

4、 演唱整首歌曲。

(3)竖笛吹奏歌曲。

学生自己伴奏和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5、 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是否能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3、 是否能用竖笛吹奏歌曲等旋律片段。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布娃娃》

教学目标

欣赏《布娃娃》,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同时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过程

1、 复习演唱,演奏歌曲《可爱的家》。

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

2、 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师声情并茂地自弹自唱歌曲(谭件展示与之相符的画面:

天上雪花花飞舞,一个孤单的小女孩儿走在孤寂的街头,地上躺着一个布娃娃。

)。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回答。

(2)欣赏歌曲,轻声跟唱、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听录音范唱,学生心理默唱。

提问:

歌曲是哪种演唱形式?

是什么速度的?

以怎样的声音表现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提问:

为什么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

可以用其他速度演唱吗?

为什么用国家队中贯柔和的声音演唱,可不可以变化?

师生变化演唱速度和声音进行对比,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决定作用。

(4)欣赏歌曲(最好是声像都有的课件)、学生演唱歌曲。

(5)分小组进行表演。

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

小组进行歌表演的展示(教师课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带一些道具)。

3、 课后发散思考:

欣赏日本歌曲《星仔走天涯》,可放动画片欣赏。

请学生(或老师)简述《咪咪流浪记》的故事。

再欣赏一遍,学生可以跟着演唱歌曲。

4、 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5、 课后小结。

提问:

今天这节课的学生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是否能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3、 能否分辨和表现歌曲《布娃娃》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歌曲同学们都非常的喜欢,都是表达家庭温暖的,歌曲都是非常的优美的,学生们都接受的很好。

还可以及时的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

第三单元:

农家孩子的歌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瓜棚》

教学目标:

培育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1、 导入

导入西瓜,西瓜成熟时要有人看瓜,就要搭一个小瓜棚,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

看瓜是很艰苦的劳动,同时也是很快乐的,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体会主人公热爱家乡,执爱劳动的心情和乐观、风趣的性格。

2、 听几遍录音范唱。

3、 跟着录音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学唱时眼光能同时看到歌谱。

歌曲中有大量的“X。

X”节奏。

要提示学生注意,波音和后倚音处也应予以解释。

在“哎嗨哟,哎小瓜棚,小瓜棚”处,学生只凭感性是很难准确地掌握“哟”字的时值(三拍半)的,因此需要将这五小节的歌谱认真学唱,唱时需挥拍或击拍,才能使学生从理性上唱准。

最后离开录音跟着教师的琴声演唱歌曲。

4、 布置课外作业为歌曲《小瓜棚》收集、录制背景音响。

教学评价

1、 学生学唱歌曲时的学习热情及参与率,学唱歌词的效率。

2、 学唱歌曲中部分歌谱时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学习成效。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森林水车》《打枣》

教学目标

区别《森林水车》中悠静的旋律与欢快的旋律,初步记住并能辨认描写水车转动的主题旋律,认识世族乐器唢呐,能辨别唢呐的音色。

教学过程

1、 欣赏管弦乐合奏《森林水车》。

(1)这首乐曲与《在钟表店里》和《森林里的铁匠》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最具描绘性的标题鲜明的东曲,我们要静静地听赏,并争取记住它的音乐,今后再次听到时能够辨认出来。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水车,教师总结,水车种类很多,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人力或畜力,风力推动水车,将河中的水抽上来浇灌田地,在我们中国的农村中大多都是这一类,但随着时代的前进,水车已被抽水机所代替,现在农村中已经很少见到水车了。

第二类是利用江河水位的落差推动水车,从而推动水车旁磨坊里的石磨转动以加工粮食。

(2)初听《森林水车》,要求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和印象最深的一段音乐。

   教师在琴上弹奏水车的主题音乐,要求学生说出这段音乐的情绪并能初步记住。

(3)复听,要求学生说出水车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和乐曲大致的结构,教师归纳:

序(宁静的森林)------水车主题------轻盈的舞蹈-----水车主题------欢乐的舞蹈------水车主题----尾声。

(4)情景表演。

   请几位擅长舞蹈的学生即兴表演:

宁静的森林早晨,轻盈的舞蹈和热烈欢快的舞蹈,在水车主题出现时全体学生模仿车轮转动。

   在欣赏过程中虽不必告诉学生这首乐曲是回旋曲结构,但应让学生注意乐曲中最重的水车主题,间隔地出现了三次,为今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2、欣赏唢呐独奏《打枣》。

   出示唢呐的图片或实物,并作简单的介绍,如果教师会演奏唢呐,在介绍过程中吹奏一段,那效果就更好了。

   唢呐原流传于波斯。

阿拉伯一喧,于元、金之时传入中国,现已成为中国的主要民族乐器之一,唢呐的音量大,音色高亢明亮还可以模仿鸡啼鸟鸣和人声,擅于表现热烈和欢快活泼的情绪。

   大致介绍河北农村打枣的情况,对照课本上的插图和提问初听,使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和唢呐独特的音色。

   复听时进一步要求学长期一注意曲中唢呐在高低音区的对奏以表现人物对话的情景,甚至可以让学生想象爷爷与孩子们正在讲些什么话,并绘声绘色地说出来。

再次复听,允许并鼓励学生边听边作出一些相应的动作,但动作幅度不要过大。

教学评价

1、 欣赏乐曲时能否做到全神贯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