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369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9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docx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

基本原则

•课型分明(综合、口语、听力、阅读)

•学生为主

•精讲多练

•随讲随练

•反复重现

•直观形象

•多向互动

•轻松活泼

主要内容

•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中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

•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

•口语课(高级)课堂教案设计

•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

•听力课(中级)课堂教案设计

•汉字课课堂教案设计

•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的设计与编写

•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阅读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才艺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汉字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教案主要项目

•教学对象

•所用教材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学反思

第一章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汉语不太难》

一、教学对象

•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长期班留学生(不区分母语混合编班),汉语水平为零起点

二、所用教材

•《汉语教程(第一册)》(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本课教案是为语音阶段教学设计的

三、教学目的

•完成本课所有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有关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能够准确听辨、认读所学词汇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运用带“吗”的问句进行问候与询问

四、教学重点

•语音:

an/en,ang/eng/ong、轻声、全三声

•词汇:

忙、吗、很、汉语、难、太、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他、她、男

•语法:

带疑问语气“吗”的问句

•功能:

问候与询问

五、教学难点

•语音语调an/en,ang/eng/ong

•所有生词的准确发音

•带“吗”问句的语调

六、辅助教学手段

•声韵母挂图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打招呼(“你好”)

(二)复习(23分钟)

1.四声唱调

•边领唱边板书ba/ma/yi

•教师领唱(顺序、逆序、对比、无序)

•学生听辨(教师发音,学生做调形手势)

•教师点唱(教师给手势,学生个别/集体发音)

2.复习声母

•正音示范(运用挂图、借助手型,发音-指明要领-领读)

•双向听辨(教师发音,学生打左/右手势;个别学生发音,教师和其他学生做手势)

3.复习韵母

•边领读边板书a,o,e,I,u,ü,ai,ei,ao,ou

•正音示范(运用挂图、借助手型,发音-指明要领-领读)

•拼音练习

4.复习词汇

•听写拼音

•听写汉字

•音字连线

•联想组字(如:

不大、大马、白马、你白、你好、好马……)

(三)学习新课

1.语音单元(15分钟)

•前鼻韵母(由ai/ei引an/en;借助挂图、手势,发音-指要-领读;与已学声母拼读)

•后鼻韵母(由a/e/o引ang/eng/ong;过程同上)

•正音提示(n/ng的舌位、开口度、共振腔;an/ang的元音;eng/ong的舌位、唇形)

•双向听辨(教师发音,学生打左/右手势;个别学生发音,教师和其他学生做手势)

•练习四

2.生词-课文(20分钟)

•理解生词(板书生词1-6;音、形、义对应,辅以动作)

•生词组合(忙吗,很忙,难吗,你忙吗……引出课文)

•朗读课文(带表情领读,齐读,分组朗读)

•课文操练(离开书本,AB轮回、个别对话)

3.扩展-汉字(15分钟)

•生词扩展(板书生词7-14;音、形、义对应,辅以教材P18插图)

•句子扩展(爸爸忙吗?

妹妹不忙。

等等)

•功能操练(分角色,问候与询问:

你忙吗?

你爸爸好吗?

妹妹忙吗?

等等)

•练习五

(四)集中练习(12分钟)

•1.听辨练习(练习一、二、三;前后/纵横/斜向/随机提问,正音)

•2.其他练习(练习六、八;学生两两对练,教师巡视、正音)

(五)总结新课(1分钟)

(六)布置作业(2分钟)

•练习七、九

•复习生词、课文

•预习下一课的生词

点评

•这是零起点班的语音阶段课,学生刚接触汉语,每堂课的复习环节尤为重要

•口腔剖面图和元音舌位图不如挂图和手势容易接受和理解

•课后练习不要在最后一起解决,要穿插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进行

•布置作业时预习很重要

•写汉字可以在专门的汉字课上进行

语音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要求过于专业;2、教法过于单一;3、讲授过于集中;4、纠错过于频繁。

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群体教学个别教学);2、各个突破,化整为零(拼音、变调、儿化、轻声);

3、音义并行(单纯的拼音学习4个学时);4、重儿化语调(儿化、语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第二章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去商店买东西》

一、教学对象

•初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

已经学完汉语拼音,词汇量很小,所掌握的词语尚不足500个。

班级人数为15人,以日、韩学生为主体。

二、所用教材

•《基础汉语40课(上册)》(陈绥宁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三、教学目的

•掌握全部生词54个(课文27个,会话27个)以及教师讲课中的大部分补充词语

•熟练地使用8个句型来提问、回答,并进行对话

•流利地朗读或背诵课文

•能较为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

•能就买东西为题,编写出简短的对话并用于实践

四、教学重点

•副词“非常”的用法

•表示转折意义的几种说法

•形容颜色的词

•新出现的量词

五、教学难点

•连词“还是”与“或者”在用法上的区别

六、教学时数

•6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2课时

(一)生词(课文部分)30分钟

•1.对面

复习“里面、外面、上面、下面、旁边”补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东面、南面、西面、北面”

•2.非常:

很、十分

非常+形容词(好、漂亮、坏、多)

非常+心理动词(喜欢、讨厌、希望、关心)

•3.好吃——造句:

补充“好喝、好看、好听、好闻”

•4.水果

参照附一,补充“苹果、梨、橙子、西瓜、草莓、香蕉、葡萄、菠萝、桃子、荔枝”

•5.少——多

•6.便宜——贵

•7.简单——复杂、难简简单单

•8.太:

太少、太便宜、太简单

(二)课文(33分钟)

•以慢速和普通语速朗读,并让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

•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哪儿有超市?

学校对面有几个超市?

那个超市很大,是吗?

超市里有什么?

超市里吃的、用的东西多吗?

那个超市的面包和水果怎么样?

你怎么知道售货员都是女的?

•练习一A

(三)句型(25分钟)

•1.这个超市不太大,但是东西很多。

练习五

•2.我去商店买东西(连动句)

我去书店/教室/宿舍/食堂+……

(四)作业(2分钟)

•复习课文部分的生词、句型

•练习一A

•预习短文部分的生词

第3、4课时

(一)复习(8分钟)

•采用领读、分读、齐读、提问、听写等方式,快速复习第1、2课时所学过的内容

(二)生词(会话部分)15分钟

•1.衬衣(介绍附二“服装”)

•2.红、白、黄、蓝、绿(补充:

黑、茶色、咖啡色、橙色)

•3.号——大号、小号、特大号、45号(衬衣、运动鞋)

•4.换——换鞋、换钱、换车、换教室

(三)会话(30分钟)

•第一遍教师领读,第二遍由男女生(集体或单人)分别朗读买卖双方的问答

•根据会话内容提问:

皮尔要买什么?

他买了什么颜色的衬衣?

多大号的?

多少钱?

杰克买了什么?

他要什么颜色的?

他穿多大的?

多少钱?

售货员找给他们多少钱?

•练习一B

•练习四(XX多少钱)

(四)句型(35分钟)

•1.我要买一件衬衣

我要黑色的运动鞋

你要不要买皮鞋?

/你要买皮鞋吗?

我不要买皮鞋,我要买运动鞋。

练习:

同桌之间使用“要”进行问答

•2.“还是”和“或者”:

表示选择

“还是”用于选择疑问句,如:

你要买运动鞋还是皮鞋?

/你去还是他去?

“或者”用于陈述句,如:

下午我看书或者听音乐。

(比较:

下午我看书还是听音乐?

练习三B

•3.“的”字结构:

功能与名词相当

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都有。

红的、白的、黄的、蓝的、绿的都有。

•4.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的”

这个超市里有吃的东西,有用的东西。

这个书店很小,但是买书的人非常多。

•5.双宾语句:

动词+间接宾语(人)+直接宾语(事物)

她们常常教我一些简单的汉语。

给您三百块。

•6.V一V:

表示试着做某事

给我那件蓝的,我看一看

请试一试

补充:

听一听、想一想、等一等

(五)作业(2分钟)

•练习三

•练习八B

•复习生词和句型

第5、6课时

(一)复习(8分钟)

•采用领读、分读、齐读、提问、听写等方式,快速复习第1-4课时所学过的内容

(二)练习(25分钟)

•练习二扩展:

白色、黑色、咖啡色、橙色……

玩的东西、买的东西、吃饭的人、唱歌的人……

换宿舍、换衣服、换票、换书……

咖啡店、服装店、蛋糕店、米粉店……

非常少、非常好看、太大了、太美了……

闻一闻、问一问、想一想……

•练习六

(三)会话(35分钟)

•练习七

•练习八A

(四)表达(20分钟)

•练习九

(五)作业(2分钟)

•将练习九写在作业本上

•复习本课生词、课文、会话和句型

•预习下一课

点评

•生词较多时,不宜集中讲解

•讲解句型时要注意适当扩展和操练

•在进行相关生词补充时,不宜补充较难的词,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如“火红、雪白”等词不宜与该课的颜色词一起引进。

•练习应安排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处理

词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涉及过多的义项;2、解释用词过难;3、只讲意思不讲语用规则;4、重点不突出;

5、教师一言堂;6、与课文中的用法脱节。

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

1、注重词素教学;2、注重语用教学;3、重点突出;4、用最简单的字词解释;

5、涉及的义项不宜太多。

 

第三章中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

《我记忆中的两个女孩》

一、教学对象

•汉语水平为中级的留学生

二、所用教材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册)》(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三、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围绕该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成段表达能力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重点词汇

•掌握相关语法点

四、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

塞、勉强、接触、合、控制、借口、遗憾、珍惜

•语法点:

从来、始终、量词介绍、竟、趋向补语“出来”“下来”的引申意义、可能补语“忍不住”

五、教学难点

•量词的使用

•趋向补语“出来”“下来”的使用

•可能补语“忍不住”的使用

六、教学时数

•6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2课时

(一)学习生词(20分钟)

•领读生词,请学生个别朗读,纠正发音

•重点词语讲解:

•1.者:

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如:

前者、后者、强者、老者、读者、记者、胜利者、征婚者

•2.削:

削铅笔/削头发

•3.得体:

衣服得体、语言得体、举止得体

•4.解脱:

从痛苦/烦恼中解脱

•5.无所谓:

不在乎、不放在心上

•6.平行——垂直

•7.莫:

不要

•8.塞:

用手势比划。

往里塞、塞饱肚子

•9.勉强:

别/总/一再/决不/不能勉强

复习:

勉强毕业/接受/通过/及格

感到/觉得/感到/显得勉强

(不要)勉强孩子/你买/学生/子女

例:

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算了,我决不勉强你。

他这学期身体一直不好,勉强坚持到期末。

•10.结婚:

结了婚、结了三次婚、结不了婚、结过婚

(二)课文通读(8分钟)

•将课文分成4个部分:

第一部分:

“有两个女孩我很难忘记”——“静静地走过”

第二部分:

“那学期末”——“书信不断”

第三部分:

“后来”——“我有些恨她”

第四部分:

“一个星期过去了”——“无缘莫勉强”

(三)课文精讲

课文第一部分(30分钟)

•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不能忘记这两个女孩?

2.我对湖南女孩的印象怎么样?

3.湖南女孩交给我一封什么信?

我收到信以后的感觉怎么样?

我是怎么处理这封信的?

4.从那以后,湖南女孩对我的态度怎么样?

5.如果你是湖南女孩,你会这样表白吗?

被拒绝了,会怎么想?

•重点讲解(以提问式进行,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总结归纳为辅)

1.很难/很好+动词

2.前者/后者

3.“找到了我”“往我手里一塞”“做贼似的逃走了”注意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并从中体会湖南女孩的心情。

4.每当:

(每)当……的时候

5.从来:

副词

(1)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如此。

多用于否定。

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过她的位置。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件事。

她从来没拒绝过我。

(2)“从来+没(有)+形容词”,如果形容词前加上“这么、这样”等,意思就会跟原来完全相反。

比较:

情况从来没好过。

/情况从来没这么好过。

他从来没有马虎过。

/他从来没有这样马虎过。

课文第二部分(30分钟)

•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学期末,我得病时,湖南女孩给了我哪些帮助?

2.湖南女孩对当初的那段感情是怎么看的?

3.毕业后,我和湖南女孩各自去了哪里?

关系怎么样?

•重点讲解(以提问式进行,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总结归纳为辅)

1.场、门(量词):

一场病/雨/考试/战争/电影/误会/球赛/报告

一门课/外语/技术/学科/大炮/心思

2.正当……的时候

3.为……着急

4.梨:

“离”的谐音,有“分离”的意思。

忌讳送梨,也忌讳用刀切开梨分着吃

5.怨:

责备、怪

6.对……关怀:

关怀+宾语关怀/关心

7.书信:

“书”就是“信”的意思

(四)布置作业(2分钟)

•预习课文第三、四部分

•预习词汇搭配与扩展,每词造两个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第3、4课时

(一)课文第三、四部分重点词语搭配与扩展(28分钟)

•1.接触:

动词,“挨上、碰着”

引申义:

(人跟人)接近并发生交往或冲突

接触实际/群众/生活/社会/过一些女孩

广泛接触/秘密接触/直接接触

接触不良

•2.合:

动词,“符合”“闭、合拢”

合……心意/合……胃口/合……习惯/合标准

合不上/合起来/合得来/合不拢

合上了眼/合了一会儿眼

这件衣服很合我的心意。

见面拥抱不合中国人的习惯。

•3.控制:

动词

牢牢地控制/严格控制/由……控制

控制不住/控制得很严

•4.借口:

名词。

理由。

找借口/编造借口

借口有事/借口看病

•5.故意

故意反对/不来/迟到

他不是故意迟到,你不要怪他。

他总是故意装作不知道。

•6.遗憾:

不称心、惋惜

感到遗憾/表示遗憾/觉得遗憾

终身的遗憾/深深的遗憾

真遗憾/太遗憾了/确实遗憾/实在遗憾

遗憾极了/遗憾得不得了/遗憾了很长时间

•7.珍惜

珍惜时间/珍惜机会/珍惜友谊

好好珍惜/十分珍惜/过分珍惜/加倍珍惜

他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汉语的机会。

得到这份工作不容易,一定要加倍珍惜。

(二)精讲课文

课文第三部分(30分钟)

•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在遇到苏州女孩前,我有没有遇到过别的女孩?

2.我与苏州女孩是怎么认识的,我对她的印象怎么样?

3.我为什么每天去找老乡?

4.我是怎么向苏州女孩表白的?

•听说苏州女孩另有所爱时,我的心理历程:

着急、声音有些颤抖、被人推入了冰水中、记不得、脚下发软、明天太阳再也不会出来了、有些恨她。

(注意这些心理描写,从中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情况)

•重点讲解(以提问式进行,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总结为辅)

1.合……的心意

2.牙齿的量词:

口、颗、排

3.含笑:

面带微笑

4.再也……不……

5.始终:

副词。

表示从头到尾持续不变。

常用于否定式。

始终没有一个合我心意的女孩。

这学期他始终很努力。

虽然他遇到过许多挫折,但始终没有失去信心。

6.忍不住:

表示没有能力实现动作的结果。

结构同“控制不住”“想不通”“算不清”等。

如:

终于有一天我再也忍不住了。

听了老师讲的故事,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一听到音乐,她就忍不住跳起舞来。

所有看了这部电影的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课文第四部分(30分钟)

•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说说一星期后,我与苏州女孩偶遇的情况

2.我为什么去湖边散步?

3.苏州女孩为什么在湖边哭?

4.我为什么觉得自己伟大极了?

5.我心里为什么有股酸劲?

6.我的心情为什么平静了许多?

7.我是如何看待缘分的?

8.你对课文中的几种表白方式有什么看法?

9.谈谈你对课文中我、湖南女孩、苏州女孩的印象。

•重点讲解

1.从……中解脱出来

2.伏:

伏在桌子上

3.股:

一股酸劲/香气/热气/力量/泉水

比较:

一口气

4.劲:

用于词尾,表示“力气、精神、态度”等(干劲/傻劲/手劲/冲劲/认真劲/傲劲)

5.……出来:

从某种状态转到另一状态;从无到有;从隐蔽到显露。

我仍然没有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这一切都是人民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请你把要说的话写出来。

我看出来了,这幅画儿画的是咱们家。

6.一下: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时间。

时间的长短不定。

(1)安慰一下、劝一下、说一下、照顾一下、找一下

(2)安慰一下小张/安慰小张一下、劝一下小张/劝小张一下

(3)安慰一下她、劝一下她

7.竟:

竟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今天本来想出去玩,不料竟下起雨来。

没想到你竟然答应了他提出的条件。

他从来不迟到,今天竟迟到了半个小时。

这么重要的事他竟没跟我商量就自己决定了。

8.……下来:

表示某种状态开始出现并继续发展。

暗下来、静下来、黑下来、冷静下来、平静下来

如:

我的心情平静下来。

天色渐渐暗下来。

他每天都注意减肥,终于慢慢瘦下来了。

(三)布置作业(2分钟)

•练习三、四

•准备话题交际:

介绍一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第5、6课时

(一)复述课文(15分钟)

•使用以下词语:

记忆、塞、怨、勉强、结婚、接触、故意、借口、遗憾、解脱、安慰、合、控制、从来、始终、忍不住、平静下来、珍惜

(二)总结量词的用法(25分钟)

•1.名量词:

表示人、事物单位的词

度量衡:

厘米、公斤、吨

货币:

元、角、分

时间:

点、分、秒、刻

个体:

条、个、本、辆

集体:

对、双、套、副

不定量:

点、些

•2.动量词:

表示动作单位的词。

如“次、趟、遍、回”等

•3.以提问式进行

双:

鞋、袜子、筷子、手、眼睛、脚、儿女

口:

井、猪、人、气、饭

座:

山、庙、楼、城市、桥、塔、宾馆、宫殿、教堂

股:

力量、热气、气味、敌人、泉水

场:

火、战争、比赛、报告、电影、音乐会、雨、误会、病

门:

炮、心思、功课、技术、外语、科学

•4.练习二

(三)话题交际训练(40分钟)

•1.话题:

我是一个征婚者

要求:

自我介绍清楚(年龄、身高、职业、爱好、家庭、对未来爱人及家庭的希望)

•2.讨论:

介绍一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四)练习(8分钟)

•练习一

•练习五

(五)作业(2分钟)

•将话题交际训练选择一题写在作业本上

•复习本课

•预习下一课的生词

点评

•有些词语不必引用词典的解释,通过造句或用手势比划更容易理解

•语法例释不宜放在一起集中讲解,这样容易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

最好能够穿插在相关的课文、结合语境进行讲解

•有些词有多种用法,我们只需学习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并复习以前的知识,不宜介绍很多复杂的新用法。

•尽量少用语法术语,多给学生一些例句

语法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用语法术语解释语法规则;2、集中讲解多个语法点;3、不加提示让学生造句;

4、操练安排不当。

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1、以偏误率为依据确定重点和难点;2、以例句情境取代理论阐释;3、分散讲解,边讲边练;4、反复重现。

课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囫囵吞枣;2、面面俱到;3、死记硬背;4、千篇一律;5、满堂灌输。

课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1、以综合技能的提高为宗旨;2、以词汇语法为重心;3、活学活用;4、以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第四章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

《一共多少钱》

一、教学对象

•来自日本、韩国、印尼、美国等国的20位留学生,汉语水平为零起点

二、所用教材

•《初级汉语口语(上册)》(戴桂芙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三、教学目的

•掌握“有”字句

•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和读法

•了解能愿动词“想”“要”

•掌握购物的基本句型,并能进行简单会话(功能项目)

四、教学重点、难点

•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强调量词的概念和位置

•副词“也”和“还”的区别

•疑问代词“哪”“怎么样”

五、辅助教学手段

•明信片、人民币、色彩示意图、课文录音磁带

六、教学时数

•4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2课时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存在句:

动词“在”常表示存在,这种句子的主语通常是存在的人或事物,宾语通常是表示方位与处所的名词。

1.用明信片展示世界著名城市:

A:

这是什么地方?

B:

这是巴黎。

A:

巴黎在哪儿?

B:

巴黎在法国。

•2.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你们的教学楼在哪儿?

留学生食堂在哪儿?

厕所在哪儿?

你的宿舍在哪儿?

(二)导入新课(13分钟)

•教师拿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认读,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加以肯定或纠正,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然后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和读法(见注释4)。

强调:

最后的单位可以省去不说,如15.70“十五块七”、180.00“一百八”;但中间如果有两个以上的零,则最后的单位必须说出,如10.08“十块零八分”

•练习三“快速读出下边的钱数”

(三)生词和句型(25分钟)

•教师领读,板书例句,再用该词提问,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并尽可能复现已学过的词汇

•1.动词:

喜欢:

我喜欢学习汉语,不喜欢写汉字

问:

你喜欢中国菜吗?

看:

请看这儿

问:

你喜欢看电影吗?

花钱:

(教师指教材)我花四十块钱买了这本汉语书。

问:

(教师指学生的词典)你花多少钱?

有:

我有中国地图。

他没有中国地图。

你有中国地图吗?

/你有没有中国地图?

问:

你有没有自行车?

你有没有兄弟姐妹?

我们班有没有韩国人?

要:

(1)买东西时常说“要”,意思同“买”。

如:

我要这个,还要那个。

我要一个面包。

问:

你要什么?

(2)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想做某事,意思同“想”。

如:

我要买一辆自行车。

他要学游泳。

问:

你现在想做什么?

不想做什么?

•2.副词

还:

表示有所补充。

例:

我们班有日本留学生,还有韩国留学生。

问:

你学习汉语口语,还学习什么?

你还要什么?

一共:

我家一共有四口人。

问:

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学生?

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

•3.代词:

汉语用疑问代词的问句,语序跟陈述句一样。

把陈述句中需要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