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8640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2.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3.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

课时

农业生产的种类和作用

活动一: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看一看,说一说。

活动二:

选择一种农作物,了解它的种植过程。

2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哪些物品来自种植业。

连一连:

把下面的物品与农业生产的相关行业用线连起来。

活动三:

说一说:

如果没有种植业,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这些东西哪里来

工业生产的目的

物品身世“探秘”。

物品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3

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讲一个关于“中国创造”的故事。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

2.《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体验与探究

3.《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5.《道德与法治》讲义

6.网络资源

7.课件

(二)学习活动

1.小组合作,能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或者看书、问家长等方式搜集与本单元有关的资料进行预习,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为上课提前做好准备。

2.能与大家分享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说出自己生活中真实体会。

3.能够围绕难点内容,小组展开合作探究,搭建思维碰撞的平台,在交锋中突破难点,并与大家分享。

4.能够自主设计调查表,促进反思习惯的养成。

5.能够对“阅读角”、“相关链接”、“小贴士”、“活动园”的知识进行分析,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反思。

6.发挥小组合作模式,根据活动园主题,设计情景剧,在课堂中展现给大家,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五、课程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说明

过程性评价40%

课堂表现

(10分)

1.课前准备及时,学具摆放整齐。

(3分)

2.能积极举手发言,能耐心倾听别人发言。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4分)

师评:

根据观察记录和学生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优:

9-10分

良:

7-8分

合格:

6分

待合格:

<

家庭习惯(10分)

1.能按时完成作业。

(5分)

2.能独立或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作业展示,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有自己想法。

家长评:

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8-10分

3-7分

作业完成情况

1.按时完成(4分)

2.作业质量(3分)

3.作业思维独特创新(3分)

根据作业质量划分等级。

小组合作

合作积极

合作有序

资料搜集完整

组间评价有根有据

师生共评:

根据合作质量划分等级。

终结性评价60%

重点考核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不同种类的产品,进而体会知道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

具体内容为“教材重点和讲义掌握”。

(60分)

1.让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不同种类的农业产品,进而体会农业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2.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工业产品的创造创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敬佩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

3.知道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各行各业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让学生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从第三单元教材中选择适当内容,供学生考核,按对错给分。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总分≥55分

良:

书写较工整,卷面较整洁,总分≥50分

书写基本到工整,总分≥40分

待合格:

总分<

30分

综合等级:

优(85—100分)良(70—85分)合格(60—70分)待合格(60分以下)

左庄小学狄顺玲

7 我们的衣食之源

峨山镇中心小学田靖

一、课程标准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6条“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白白的大米哪里来“,目的是让学生从水稻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了解农民的辛勤付出,同时引导学生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珍惜她们的劳动成果,第二个板块儿是”美好生活的保证“,介绍了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通过对四种不同种类农业生产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两个板块之间存在着的递进关系,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农业生产。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当今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让更多的孩子不知道劳动的艰辛,不知道生活的艰难。

因此虽然本课的教学对象已是四年级的孩子,绝大多数缺少农业生产的经历,由于他们从不用为吃穿操心,也就不会去关心它的来源,所以孩子对力方面的知识很少了解与关注,更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少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纸张随意乱撕,买来的铅笔想削就削,食物就不用说了,浪费得更为严重。

要纠正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必须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这些都与农业有关,都与农业的生产有关,农业的生产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让学生体会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

      第1课时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白白的大米或当地某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体会农民的辛苦。

2.通过学生体验并结合《朱子家训》中的古训或者唐诗《悯农》等,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懂得应该尊重农民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二、评价任务

1.了解白白的大米或当地某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体会农民的辛苦。

2.懂得应当尊重农民,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三、活动过程:

课前活动:

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水稻的生长过程”、了解、收集“水稻之父”的相关资料、食堂浪费粮食情况调查小组,进行调查记录。

猜谜导入新课

1.猜猜我是谁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猜对了他才会出现。

出示谜题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来老来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白饭喷鼻香。

(出示课件)

2.米宝:

小朋友们,我就是大家平时吃的大米,今天我想请你们到我家去参观一下,你们想去吗?

板书课题,齐读。

访一访水稻的家

1.我从哪里来

(1)(出示课件)米宝:

小朋友,可能你每天的餐桌上都有我,你知道我是从哪来的吗?

(2)(出示农田图)米宝:

猜的没错,这就是我的家了,你能找出我藏在哪里吗?

(3)米宝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我了,现在的我和农田里不太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4)米宝: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是怎样长大的吗?

还记得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的任务吗?

请你们访问一下农民伯伯,你们有没有把我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呢?

你们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访问结果吗?

(5)教师根据小朋友的介绍,相机出示“大米成长过程的相关图片”。

让学生明确水稻种植要经过:

育秧、插秧、除草、杀虫、收割、脱粒、加工的过程。

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绘制尝试思维导图。

在这些过程中,种田人是怎样劳动的呢?

(6)模拟体验“插秧”,体会田间劳作的辛苦。

活动要求:

1.请学生全部起立。

腿适当岔开站立,弯腰用手摸地面,腿不能弯曲,一分钟内谁的次数最多。

2.游戏后,老师找几个学生进行采访“孩子,说说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3.感受来之不易:

现在对于我的来历你有什么想说的?

4.PPT出示“锄禾”理解诗意齐读。

2.小组合作:

选择一种农作物,可以是粮食作物,也可以是蔬菜,了解一下它的种植过程。

要求:

(1)小组共同选择一种农作物完成。

(2)派代表上台和全班同学分享你们的成果。

预设:

王米的种植过程:

除草挖坑

播种盖土

补漏施肥除草施肥

收获玉米

西红柿的种植过程:

整地做畦育苗

查苗补苗施肥补肥

采收

3.观看视频:

农民伯伯很辛苦

问题:

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小结:

每粒米都来之不易,我们既要感谢大地对庄稼养育,也要感谢种田人付出的辛勤劳动!

种田人在田间劳作真辛苦啊,我们要尊重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

4.了解我的家族成员

米宝:

我的家族非常庞大,我有很多历兄弟姐妹,你见过他们吗?

(围绕品种、产地谈)

5.大米制品我知道。

我可还会变身呢?

想一想我能变成什么好吃的呢?

(发糕、凉皮、锅巴-----)

看来大米的种类和用途(板贴:

用途种类多)真多呀!

走近“水稻之父”---袁隆平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1.米宝:

小朋友们,每一粒粮食都浸染了农民的汗水,这么辛勤的劳动,遇到干旱雨涝还不保收。

中国是人口大国,吃饭是民生问题的关键,地是有限的,那么只能靠提高我们的产量了。

如今我们的产量大大提高,这要归功于一位特殊的农民—袁隆平。

你们知道袁隆平是谁吗?

说说你所了解的袁隆平(事迹、评价)。

丰收的田野不仅浸染着农民辛勤劳动的汗水,也汇集了农民的智慧结晶,除了袁隆平爷爷为我们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还有更多的劳动人民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发明了各种农具以及器械。

3.说说生活中你见到的农业工具及器械。

4.走进现代农业观光园,展示图片了解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及优势。

CPPT出示介绍无土栽培,滴灌技术。

活动四,做一做爱惜粮食是美德

1.米宝:

最近我遇到一点麻烦,你们能帮帮我吗?

出示浪费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2.师:

其实,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就很严重,请你们当一当小小调查员,

到食堂中观察一下有哪些浪费现象,并找找原因。

调查之后你想说什么?

板书:

珍惜粮食

3.引导交流:

我们要尊重农民,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4.除了节约粮食还可以怎样做?

四、拓展训练,当堂检测。

1.请你为食堂设计节约标语。

本题完成学习目标二

2.填空:

(1)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饭一粥,();

半丝半缕,()”。

本题完成学习目标一

(2)水稻种植要经过:

育秧、()、()、杀虫、()、脱粒、加工的过程。

(3)我们要尊重和珍惜种田人的(),不要()。

七、教学评价设计(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1、课前准备充分,预习展示效果好。

(10864)

2、活动积极、投入,参与率高,活动方式多样、科学,合理、有效有效。

(10864)

3、思维活跃,善于质疑,有见解,有深入兴习的愿望和兴趣(10864)。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7我们的衣食之源

白白的大美哪里来:

育秧插秧除草杀虫收割脱粒加工

劳动人民的智慧

水稻之父-袁隆平

农业科技园

爱惜粮食是美德

九、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美好生活的保证

一、学习目标:

1.借助课件及相关资料了解农业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作的贡献。

2.能在学习中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二、评价任务:

1.对农业有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农业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作的贡献。

2.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查一查,说一说。

1.查-查,然后分小组议一议:

①我国种植业: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来自农业中的种植业吗?

②什么是畜牧业?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来自畜牧业?

③林业的作用是什么?

你知道林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吗?

④我国的渔业分为哪几类?

说一说我们餐桌上哪些食品来自渔业。

生评价:

说说自己小组哪方面资料搜集的全,和其他小组比较,分出优胜组。

2.说一说:

汇报交流情况。

(1)种植业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

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园艺作物。

在中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2)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3)林业不仅承担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还肩负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要作用。

(4)我国的渔业分为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两类。

渔业包括各种海鲜和海鲜加工品。

听了其他小组汇报后觉得自己小组应该得几颗星?

(自我评价)

师评价:

看来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有的小组资料比我搜集的还要全面。

我要给你们点赞!

给你们五颗星!

3.师小结。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样样离不开农业。

农业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

[设计理念]通过阅读、查找资料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体会我国农业生产的种类及作用。

连一连,说一说,学一学。

1.连一-连:

教材p57把下面的物品与农业生产的相关行业用线连起来。

再说说这个行业生产哪些物品。

2.说--说:

如果没有种植业,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畜牧业,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林业、渔业,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1)学生自由在组内交流。

(2)请同学汇报。

(3)师小结。

综上所述,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它们。

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将是寸步难行。

我们都是农村孩子,看来对我们农村生活还是很了解的,你认为自己对哪方面了解更多呢?

给它一颗星。

3.学习p57"

知识窗"

中国农民丰收节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为农

民设立的节日,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参与、庆祝丰收的节日,体现了我国重

视农业、尊重农民、感恩劳动的文化传统。

[设计理念]通过上述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参观农村

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农村,了解那里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农村发生的一些变化。

(课件)

1.让家长带你到周边的农村参观农业生产情况。

了解农村的农业生产情况。

2.请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农村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汇报。

今天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了解到哪些变化呢?

请给自己评价一下:

发现一处变化得一颗星,最多五颗星。

小组内交流谁得的星星多。

课堂总结: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农业。

因此,我们要重视农业、尊重农业、感恩劳动,更要珍惜农业生产者的劳动成果,不随意破坏、不故意浪费。

当堂检测:

--、填空。

1.农业包括()()()()。

2.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国。

3.我国的渔业分为()渔业和()渔业两类。

4.()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

的,样样离不开()。

5.()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

6.我国将每年()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二、判断。

1.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

()

2.农民都是些收入底,干累活、脏活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小。

3.我国将每年的秋分日定为"

中国农民丰收节"

()

4.如果没有农业,我们的生活将举步维艰。

()

5.我国的渔业分为淡水渔业和咸水渔业两类。

6.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非常重视农业。

7.工业的生产也离不开农业。

8.农业只能生产家产品,只与我们的吃相关。

三、简答题。

林业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设计:

7.我们的衣食之源

种植业

畜牧业重视农业

美好生活的保证——农业林业感恩劳动

渔业尊重农民

教学反思:

左庄小学王伟婧

8.这些东西哪里来

本课编写依据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

本课属于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进一步积累了一些劳动经验,喜欢探索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来历,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但是学生对于中国制造的成就,以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等深层次内容的相关知识储备比较有限,还需好好引导。

第一课时物品身世探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结合实际生活,探索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来历,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2.通过说一说、案例介绍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1、探索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来历,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2、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三:

活动过程

物品身世“探秘”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用到了哪些生活用品?

谁能告诉我。

生自由回答。

师:

这些生活用品从哪里来?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与发现,填一填。

1.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来自工业生产的有:

穿的……用的……

2.家中用的穿的哪些来自工业生产,请填到教材上面表格里。

【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二)探访活动,说一说。

1.探访活动。

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玩具小熊。

看着可爱的小熊,我很想知道他的来历。

抱着好奇心,我走进生产玩具小熊的工厂,进行了一次探访活动。

①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样式。

②在材料车间……

③在生产车间……

④在装饰车间……

⑤在检验和包装车间……

⑥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

2.说一说:

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

3.自由探访:

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展对他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设计理念】开展探访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明白工业生产的过程,加深对物品身世的认知。

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一)对比。

手洗衣服→洗衣机洗衣服

步行爬楼→乘电梯上楼

用扇子扇风乘凉→空调乘凉

问题:

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

(二)小调查。

问一问家人,他们小时候用的物品,哪些现在已经不生产了?

哪些物品是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

(三)想一想:

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我们还可以改善和发明哪些产品?

我的设想:

【设计理念】通过这些活动环节,让学生从实践中懂得了工业生产的目的。

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工业生产者的劳动成果。

活动三、课堂总结,当堂训练。

(一)填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很多生活用品是由()提供的。

(本题完成学习目标1)

(二)判断

1、我们穿的衣服是在工厂生产出来的。

2、玩具的制造离不开工业。

3、我们应该珍惜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的劳动成果。

(三)简答题

请你说说工业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

(本题完成学习目标2)

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左庄小学付雪梅

第二课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

一、教学内容分析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部编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