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全国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是_________,二是新颖性,三是_________,四是_________。
20.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具体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功能扩散、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认知
2、智力
3、幼儿教育
4、领会
5、实物直观
6、模象直观
7、言语直观
8、差异律
9、活动律
10、组合律
11、知识系统化
12、保持
13、过度学习
14、再认
15、回忆
16创造性思维
三、选择题
1、对智力与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智力与知识是相同的范畴
B、智力与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C、知识可以说等于智力
D、知识丰富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的
2、智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列不是它的具体表现是()
A、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
B、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
C、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D、有助于幼儿更快地成长
3、下列不属于知识掌握的最基本环节是()
A、巩固
B、领会
C、整合
D、应用
4、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教学方式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5、在白布上,显示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感知规律
A、相似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物直观可以使人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B、实物直观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C、模象直观能够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大小比例
D、言语直观比实物直观更生动形象
7、下列对幼儿理解的特点,错误的是()
A、孤立地理解具体事物,不会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出发 B、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靠具体事物的形象
C、对事物的理解都是直接理解 D、幼儿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解必须依靠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完成。
8、()是反复认识某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多一步。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9、下列不属于影响幼儿的再认和回忆的条件是()
A、幼儿的生理健康状况 B、幼儿的心理状态
C、幼儿回忆的侧性及自觉程度 D、能否运用正确的回忆方法
10、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
A、知识的理解
B、知识的领会
C、知识的巩固
D、知识的应用
11、下列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
A、连续性 B、新颖性
C、灵活性 D、精密性
1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为几岁到几岁?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岁以后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是属于哪个运算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幼儿园教学中最常使用直观方式,其中通过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而进行的是哪种直观方式?
B、摸象直观
D、形象直观
15.()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是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是属于哪种感知规律?
A、差异律 B、活动律
C、感知律 D、组合律
四、判断题
1.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各种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2.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已经能够从别人的观点和角度去看问题.()
3.幼儿的智力发展指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的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要素的发展.()
4.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也是相同的.()
5.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儿阶段,技能的掌握是最基本的.()
6.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幼儿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用原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
7.从幼儿记忆的表现看,幼儿的有意识记忆占优势.()
8.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的发展速度.()
9.如果幼儿记忆10遍就能记住某一材料,那么再识记10遍,则更有利于加深幼儿的记忆痕迹.()
10.对幼儿来说,联想法是比较有效的回忆方法.()
11.重复性训练,即让幼儿一次又一次地感知所要记住的事情,也即机械训练.()
12.一般说,儿童与成年人的创造性思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13.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Yao_page]五、简答题
1、认知和知识含义分别是什么?
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2、简要解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智力的含义是什么?
怎么判断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
有人说:
“知识越多的人,智力水平就月高。
”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4、什么是智育?
智育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试述对幼儿进行至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简述幼儿形成的基本认知能力。
6、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这几个环节之间有何关系?
7、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感知规律,提高感知效果。
8、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取得最佳识记效果的条件。
六、分析论述题
1、举例说明培养幼儿求知兴趣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2、简述培养幼儿智力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参考答案】
1.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感觉
3.注意力想象力
5.感官语言交往环境动手能力
5.基本技能
6.领会应用
7.感知认识阶段
8.实物直观言语直观
9.本质特征感性材料
10.保持再认
11.形象记忆逻辑记忆
12.启发式游戏活动
13.灵活性
14.全部认识过程认识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注意思维言语
15.身心发展逻辑特点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智慧
16.知识技能
17.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8.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
19.思维过程流畅性灵活性精密性
20.材料扩散结构扩散组合扩散
1、认知是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2.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幼儿教育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个体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来开启个体智慧的教育。
4.领会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应过程。
5.实物直观是指通过对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进行的
6、模象直观是指通过实际事物的模型和图象的感知进行的。
7、言语直观是指通过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幼儿的回忆、联想,使有关的表象恢复或激起幼儿的想象活动而实现的
8、差异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
9、活动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10、组合律是指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11、知识系统化是指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12、保持是指对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
13、过度学习是指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
14、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识记过的。
15、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以适当的方式把它重新呈现出来。
16、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1.B2.D3.C4.A5.B6.B7.C8.A9.C10.D11.A12.C13.B14.A15.B
1.是2.非3.是4.非5.非6.是7.非8.是9.非10.是11.非12.非13.是
五、简答题
1、答:
认知是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知识是人们在创造世界的时间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关系:
知识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识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
已有的知识又是认识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中。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智力或思维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在前运算阶段,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
认知的主要发展是能够运用语言、符号、图画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能够通过游戏来模仿见过的人或重演经历过的事在
具体的运算阶段,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具体的帮助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逻辑运算,出现了逻辑思维。
思维是可逆的。
在形式运算阶段,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
皮亚杰认为,以上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
他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会省略。
3、答:
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构成智力的各个成分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它们不是互不相关观、独立存在的,也不是机械的想加,相反是互为条件、互为依存、互为制约的一个整体。
所以智力的发展是指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成分或要素的发展。
“知识越多的人,智力水平就越高。
”这句话不对。
因为:
智力和知识虽然是不同的范畴,但相互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促进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
而智力的发展更能促进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
知识并不等于智力。
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往往水很不相同的。
智力水平高的孩子,不仅能够迅速而广泛地吸收大量的知识。
而且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答:
答:
幼儿智育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个体事实的一种教育,
(1)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知识技能来开启个体智慧的教育。
(2)智育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
智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
智育能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3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生理的发展和成熟,为智育提供了可能性。
幼儿期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
大脑皮层细胞的分化在晚期以基本晚场。
婴幼儿时期的大脑结构和技能的迅速发展,为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供了生理基础
(二)、从幼儿认识发展的情况来看,注意、记忆、想象等都带有很大的不随意性,抽象概括能力差。
对事物的认识多半是在外界刺激影响下发生的获得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对此,则需要成人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
逐步地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促进智力的发展。
(三)、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对幼儿进行智育。
5答:
(1)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能初步掌握并积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探索。
(2)幼儿能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幼儿回根据物体的名称及某一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并逐步过度到会丛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4)学会比较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物体见两的差异。
(5)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能根据某些事物表象进行的初步猜想。
6、答:
认知能力的形成包括知识的领会、知识的巩固与知识应用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
知识的领会、知识的巩固与知识应用有密切关系。
知识的领会和知识的巩固是知识应用的前提,知识的应用又使知识的领会和知识巩固得到检验和发展。
因此,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是在掌握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环节。
7、答:
各种感知规律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依据,它有助于提高幼儿感知的效果。
感知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足够的强度,使幼儿能察觉到、引起清晰的感知觉。
如教师说话的声音不宜太大和太小,是每个幼儿都能听的到即可。
要考虑知觉的选择性,提高感知速度。
如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易被感知。
教师在上课、板书、制作挂图、运营焦距时都应当遵循感知规律。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增强理解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来充实幼儿的表象,丰富幼儿各反复面的生活经验,为理解打下基础。
如组织幼儿参观、游览、扩大幼儿视野。
8、答:
要保持对识记材料的记忆,防止遗忘,其主要方法就是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等的,即先快后慢。
为了避免一开始的大量遗忘。
应及时,复习的次数先多后少少,复习间隔的时间由短到长。
培养幼儿求知兴趣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幼儿的直接兴趣向间接的有意兴趣发展,提高兴趣的稳定性,为日后树立定向的学习兴趣大下基础。
具体可考虑以下措施与方法:
(一)、设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二)、正确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一道的求知兴趣更持久更深入地发展。
体温是幼儿求知兴趣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要耐心认真地听取幼儿体温,对体温的幼儿要机遇鼓励并要正确机智地解答问题。
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幼儿提问。
(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小实验、游戏等,以及在生活中灵活的方式方法等,激发幼儿的广泛兴趣和求知欲。
(四)、供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培养幼儿的兴趣。
(五)、各种各样的直观材料、玩具是帮助幼儿探索、主动发现的工具。
2、答: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要选择有效途径,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幼儿的求知兴趣,
b)培养幼儿感知观察力。
措施和方法:
创造早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正确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幼儿的求知兴趣更持久更深入地发展。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小实验、游戏等,以及在生活中灵活的方式方法等,激发幼儿的广泛兴趣和求知欲。
供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培养幼儿的兴趣。
种各样的直观材料、玩具是帮助幼儿探索、主动发现的工具。
幼儿注意力。
要主义保护和及早训练幼儿的感官,
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注意力。
要有目的、有条理的进行观察。
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观察。
养幼儿记忆力。
学习活动多样,内容丰富。
学习内容的难易要适度。
积极的思维活动能高度的集中注意,所以体温的防止能电动幼儿思维的积性。
建构良好的环境,消除分散注意的干扰因素,提高注意的效果。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措施:
建立自由创造的环境。
爱护幼儿的创造萌芽。
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应用多种训练方法。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