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8804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踞狮峰,在东天门上,奇石蹲踞如狮,雄特可畏;

翔凤峰,在朝阳岭东,峰形如凤凰翱翔舞蹈;

象王峰,在雪浪山后,崇冈逶迤,迭起三峰,如群象奔驰争饮;

灵鹫峰,在普济寺后,为寺之主山,三石嵯峨并立,东峰高约二丈,昂头尖喙,状如定鸟;

达摩峰,在灵鹫峰右,大石矗峙,高十余丈,锐首丰背,远望如人荷物而立,面西将行;

会仙峰,在梅岑峰右,石颇耸拔,广崖巨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霭间,恍若鸾骖鹤驭来游。

后者如烟墩峰,峰顶似塔,有台三重,传为古烽火台遗址;

炼丹峰,在几宝岭上,相传有道士于此炼丹;

梅岑峰,在达摩峰右,为南山最高处,林深石秀,相传汉代梅福曾在此隐修;

正趣峰,在梵山之右,峰上白石磷磷,如嵌珠璧,传说此地为观音大士说法道场,观音菩萨又名正趣菩萨,故借此名峰;

雨华峰,在正趣峰右,相传观音菩萨与诸菩萨围绕说法时,天降曼陀罗花雨。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种种传说给普陀山增添了不少神奇梦幻的色彩。

  山、峰、岭之上,往往怪石嶙峋,千姿百态,鬼斧神工,极尽造化之能。

这般之石,此地称之为岩,总数十五。

青鼓山西有白石,玲珑似玉,与它山石异,称“八仙岩”;

金刚窟西有石,与巫山相对,高十余丈,下削上突,刻划玲珑,如雕镂枕香木状,中有一石,嵌于两峰之间,从内视之欲坠,从外视之若合,奇巧绝伦,因名“玲珑岩”;

梅岑山腰有石,高三十丈,石上纹路如浪,睨之欲动,故名“石浪岩”;

西天门之北,有石险而峻,或凌空孤峙,或参差排突,循行环视,并无隔碍,名“圆通境”;

灵鹫峰之西,有石长三四十丈,高二十丈,自南而北,蜿蜒夭矫,俯首欲降于北海,名“龙岩”。

此外还有雪浪山后之“鹰岩”、观音峰后之“佛手岩”、几宝岭朝阳洞顶之“狮象岩”等等,都极富形象,颇有特色。

  普陀山的岩洞也是一大胜景,这些洞层复幽奇,很难形状,其名又往往与佛教有关,诸如潮音洞、善财龙女洞、法华洞、朝阳洞、摩尼洞、金刚洞、宝塔洞、观音洞、莲台洞、梵音洞、洛迦洞、古佛洞、弥勒洞等即是。

其中,潮音洞在普济寺左的龙湾之麓,岩石从沙中隆起,大约一亩见方,岩面如犬牙利齿密布,不可容足,从崖至洞脚,高数丈,洞顶有穴如天窗,海潮日夜拍击,遇风,声若雷轰,吞吐倏忽,险怪万状,观者眩目震耳,魂惊魄散。

宋元时,缁素多于此叩求观音大士现身。

洞旁有“舍身崖”。

善财龙女洞,在潮音洞之右,也是传说中观音神通显现之地。

岩有罅,峻峭蹙狭,深不可测,外有石壁,珠泉喷滴,名“菩萨泉”,僧俗常取泉水疗眼疾。

法华洞在几宝岭东、东天门下。

洞穴多达数十处,由许多方形巨石相互垒架而成,有的洞如嵌空刻露,伛行可达;

有的洞宽广如室,中供佛像;

有的洞上宽下窄,清泉涌出,注而成池。

在普陀山诸多洞壑中,惟此洞最平旷,古时这里的茅蓬颇多。

梵音洞,在青鼓垒,与潮音洞东南相峙,洞口峭壁危峻,高三四十丈,陡劈两崖如门,崖前数丈处,架石建台,台下有石阶盘曲通海,潮水激荡,听者竦栗。

凡谒洞者,应先至崖顶,纡回随磴而下,历二三百级,至于台上,然后面崖礼拜,求大士现身。

“梵音洞”额由康熙帝于三十八年(1699)御书。

康熙五十五年,滇抚甘国璧施钱委法雨寺住持性统在台上再架一层,上奉菩萨像,下供人礼拜。

雍正九年复赐帑重建。

  洞之外,还有沙,同样令人叫绝。

著名的沙滩有四处。

是谓金沙、千步沙、塔前沙和龙沙。

塔前沙早被海浪淘尽,如今只剩下若刻若镂的馋岩了。

龙沙实为一飞沙聚集而成的沙丘,高丈余,上面长满古木怪藤,颇显森阴馥郁。

如今令人留连忘返的是其它两处沙滩。

其一是金沙,位于龙湾西,黄沙满地,长约数里,在阳光照耀下,如金闪烁,美丽极了,僧俗指此为佛经中所说的“金沙布地处”。

千步沙,起自几宝岭,迄于法雨寺东,亦长约数里,沙色如金,不沾滞,宽广、平坦、柔软,象一幅金色的地毡,诗有“黄如金色软如苔”之咏,海潮拍岸,来如飞瀑,去如曳炼,遇大风激荡,则尤如雷轰雪涌,眩目震耳,倏忽诡异,不可名状。

游人多在此海浴嬉戏。

古人有诗云:

“千步堪留月,祥光散碧霞。

远看布金地,近泛浪成花。

水气云飞絮,波声雷驾车。

慈航如可渡,此夜拟乘搓。

”“谁把珠沙布得成,传闻佛步此中行。

卷将浪影千寻白,铺就潮痕一片清。

不管晴阴雷惯吼,才交子丑日光生。

想来净土贪痴净,满地黄金却不争。

”这两首诗不仅描写了沙之形、潮之态,而且赋与了它美妙的神话色彩,还突出了僧人们的执着追求。

借诗以言志,大概在僧在俗都是一样的。

  城有城门,寺有山门,普陀山有的是天门,如南天门、东天门、西天门者是。

南天门位于南山上,清康熙间(1662—1722),由普济寺住持通旭正式题名。

南天门孤悬入海,正南有小石桥与本岛相通,桥似龙,故称环龙桥。

岛上有梵刹,又有观音大士坟。

入门有巨石矗立,清总兵蓝理题名“海山大观”四字于其上,体势苍劲。

东天门有二处,一在光熙峰右,高丈许;

一在虎岩侧,即法化洞顶,其上两岩突起如门,仰看不高,俯瞰则岩壑深杳。

西天门在金刚窟西,对峙的两石间仅容一人伛偻而过,危石横亘其上,额曰“西天法界”,左右石上分别题刻“振衣濯足”、“同圆种智”。

此数门并无绳墨规矩、彩拱飞檐,不过是巨石突兀,相对耸峙而类于“门”而已,但三天门名立,普陀山便俨然一海天净国了。

  二、观音大士说法场普陀山原叫“梅岑山”,因梅福于此隐修而得名。

梅福字子真,西汉寿春人。

少时于长安求学,明《尚书》、《春秋·

彀梁传》等。

后来回乡述职,复补南昌尉,不久弃官家居。

汉成帝、哀帝之世(前32—前1)曾数次上书言事。

迨王莽专政,于是弃妻、儿而赴九江入仙道,后又曾在会稽改名换姓为吴市门卒。

其隐居普陀山当在此后。

继梅福之后,又有葛洪,据传也曾在此寄隐。

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世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晋成帝咸和(326—334)初,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固辞不就。

闻交趾出丹砂,乃求为句漏令。

述职时路经广州,为剌史邓岳挽留,又不听,而止于罗浮山练丹,丹成尸解。

遗著数百卷,其中的《抱朴子》分内外篇,叙述黄白之事。

又有《神仙传》、《集异传》及诗赋杂文等。

《普陀洛伽新志》载其寄隐事,不知据何,时间亦不明。

从传说看,普陀山在汉、晋时实为道家的洞天福地,与佛教尚无关系。

  普陀山与佛教结缘,并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观音信仰道场,那是唐、宋间的事情了。

佛经记载,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法力不可思议的菩萨,于过去无数量劫中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

但他具有大悲愿力,为使众生获得安乐,故又重新现作菩萨,充当阿弥陀佛的胁侍之一,赞佐其教化众生,“于怖畏之时能施无畏”,“苦恼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菩萨之名”,是菩萨即闻声而来救助,使其去危解厄。

许多佛经中都有关于观世音菩萨的记载,诸如《法华经》、《华严经》、《观无量寿经》、《观音三昧经》、《大悲心总持经》、《悲华经》、《观世音菩萨授记经》等等。

随着诸如此类经典的译成汉文,有关观世音的崇拜和信仰也被逐渐介绍到中国来。

据文献记载,在北方首先崇拜和信仰观世音的人是西凉国王沮渠蒙逊,《法华传记》说,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花经》中的“普门品”曾单独别行于河西一带,原因是河西王沮渠蒙逊归命正法,兼有疾患,在此弘法的中印僧人昙摩罗忏即说:

“观世音此土有缘”,乃命念诵,病苦即除,因此别传一品流传部外,是为《观音经》。

在南方,至肖梁时观音信仰也已形成,史载梁武帝曾修观音忏法,救后妃死为巨蟒。

可见,观世音崇拜和信仰早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便已在中国流行起来,但这时的信仰尚无专门的道场。

  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观世音信仰也有了新的发展。

唐人避唐太宗讳,把观世音简称观音。

至晚唐。

普陀山历史揭开了它的新篇章。

据传,大中年间(847—895),有梵僧至普陀山潮音洞前焚十指,得见观音大士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

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有关普陀山佛教的最早传说。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佛祖统纪》作“唐大中十年”),日本僧人慧锷礼五台山,得观音菩萨像,拟带回国供养,道经四明出海放详,舟过普陀山,搁礁不能动,锷及同行人望潮音洞而祷曰:

“若尊像于海东机缘未熟,请留此山。

”说完,舟即浮动,慧锷于是以观音像安置于洞侧张氏家,张氏最后舍宅为建观音院,俗称“不肯去观音院”。

鄞人闻此,迎像还郡城置开元寺供养。

未几,有无名僧以嘉木至开元寺仿此像而刻之,弥月而新像成,僧亦不知去向。

后来,此新像被供奉于原不肯去观音院。

古往今来,僧俗皆以日僧慧锷建观音院为普陀山观音信仰道场的肇始。

不言而喻,不肯去观音院即此一道场的第一所寺院。

  宋元丰三年(1080),王舜封奉诏使三韩(今朝鲜),途遇风涛,舟搁浅。

据说这时有金色光现满月相,珠缨粲然,自普陀山潮音洞升起,舟复安然行驶。

事毕归国,奏此瑞应于朝廷,宋神宗于是赐寺额曰“宝陀”。

宝陀应是“普陀”、“补陀”的谐音。

按补陀洛伽山又称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是佛经中所说的观音菩萨居住、说法处,位于印度南之海上,或说山在“东洋”,善财童子曾“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

宋神宗所赐“宝陀”寺额无疑是采自补陀洛伽山的传说。

后来,宝陀又演变成“普陀”,梅岑山之名终于被“普陀山”所取代。

自此之后,海东诸国如朝鲜、日本、扶桑、阿黎、占城等数百国的雄商巨舶往往由此取道放洋;

凡遇风波、寇盗,便望山归命,而终于获安。

于是,普陀山观音菩萨的“灵应”越传越广,越传越神,普陀山作为观音信仰的专门道场也便如此这般地形成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道场的形成不仅与中国僧俗有关,而且也与国际上的僧俗有关。

从这个角度看,普陀山观音道场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它的形成,是和唐、宋

  海上交通的发达、国际贸易的发达、中外文化交流的发达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三、沧海桑田话法事普陀山的佛教事业活动包括三个方面,即寺院的兴建沿革、高僧大德的弘法修持和宗派的演变。

  在普陀山观音信仰道场形成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高僧纷纷慕名来投,寺院、庵、蓬也因此渐次增加。

至元代,岛上至少已有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多处佛事活动场所。

明清两代相继兴建寺院,至清末已有3大寺88处庵堂和128处茅蓬。

其中的3大寺为普济禅寺、法雨寺和慧济寺。

3大寺是全岛佛事活动的中心,因而也就成了普陀山佛教的主干和代表。

  普济寺,亦名前寺,在白华顶南、灵鹫峰麓。

为一山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

名称代有不同,后梁时为不肯去观音院。

宋元丰三年(1080)神宗赐名为宝陀寺。

绍兴元年(1131),真歇清了禅师复在此结庵,名曰海岸孤绝禅林。

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住持僧德韶请朝廷赐钱万缗建大殿,并为御书“圆通宝殿”额。

元代颁赐尤隆。

明洪武十九年(1386),信国公汤和徙岛上居民、焚毁殿宇,迎观音像供于郡东栖心寺,并奏改栖心寺为补陀寺。

正德十年(1515),僧淡斋募缘入岛兴复。

嘉靖三十二年(1553),再次内徙。

隆庆六年(1572),山西五台山僧真松入岛修殿宇。

万历三十年(1602),神宗发帑金千两造藏殿。

三十三年,迁寺址至山麓(即今址),又发帑金重建圆通等殿,改辰向为丙向,赐寺额曰“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敕准每年度僧一人。

清康熙四年(1665),葡萄牙侵略者至岛劫掠。

至十年,第三次迁徙岛上居民,殿宇毁残一如洪武时。

二十三年,弛海禁,设县治,佛法再次复兴,僧照机任住持,开始重建寺宇。

后经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和雍正九年(1731)的三次赐帑金大修,终于奠定了后来的寺院规模。

殿堂巍峨,佛像庄严,寺宇达二百余间。

康熙帝于三十八年重修后赐二额,曰“普济群灵”,曰“普济禅寺”。

在重修中,定海总兵广大来、蓝理、僧潮音也都出了大力。

寺面纵深60丈,横宽80丈。

寺有3门,即中山门,东山门和西山门。

殿宇有天王殿、大圆通殿、藏殿、景命殿、伽蓝殿、祖师殿、绣佛殿、白衣殿、灵应殿、关帝殿。

寺内还有堂17处、楼12处、轩4处、亭1处、寮1处。

寺外原来又有下院5处,即本山下院、定海下院、宁波下院、松江下院、台州下院。

  法雨寺,亦名后寺,在白华顶左、光熙峰下。

明万历八年(1580)由僧大智真融结茅创庵,名海潮庵。

二十二年由郡守吴安江改名海潮寺。

二十六年毁于火。

二十七年钦赐龙藏。

三十三年增建殿宇,次年赐额“护国镇海寺”,再赐龙藏。

四十年尽毁于火,旋复建。

崇祯十六年(1643),大殿又毁。

清顺治三年(1646),复于旧殿址建小殿5间。

供奉观音大士。

小殿前建伽蓝小殿5间,康熙八年(1669),海寇毁寺。

十年,水师提督张杰建殿5间。

是年迁徙岛上居民,殿宇残毁如普济寺。

弛海禁后,寺院随之复兴。

二十六年,住持别庵先后建藏经阁、东禅堂、三圣堂、三生堂、官厅、印寮。

二十八年,朝廷赐帑金增建,三十二年建成圆通殿,供奉观音菩萨;

继又建成大雄殿,供诸佛。

三十八年和雍正九年(1731)复两次获赐帑金,继续修建。

此前,康熙帝还于赐帑同时御题“天花法雨”、“法雨禅寺”等额赐之。

由是殿堂楼阁整齐完美,与普济寺同耀海山。

同治(1862—1874)和光绪(1875—1908)间曾进行大规模的修葺。

整个寺院几成正方形,纵深62.5丈,面宽69丈,左右有山门,寺宇计有7殿(天王殿、大圆通殿、珠宝观音殿、大雄殿、伏魔殿、准提殿、伽蓝殿)、13堂、4阁、10楼等,总数达数百间,今尚存245间。

过去曾有6座下院,名道头下院、定海下院、宁波下院、杭州下院、温州下院、上海下院。

  慧济寺,又名佛顶山寺,在白华顶右。

旧有亭,内供石佛。

明初,僧圆慧在此结茅。

创慧济庵,额曰“宝月含空”。

康熙八年(1669)僧普明重修。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临济宗僧能积立志复兴,建圆通、玉皇二殿和大悲楼、斋楼,扩庵为寺。

嘉庆三年(1798)挂单安众,咸丰元年(1851),始行传戒,光绪三十三年(1907),住持文质大兴土木进行扩建,遂成巨刹,一切规制与普济、雨法两寺相同,是普陀山的第三大寺院。

全寺有4殿(大雄殿、天王殿、地藏殿、雷祖殿)、7堂、6楼、2阁等。

过去曾有一座下院,名道头下院。

  除三大寺之外,山上的主要庵堂尚有18处,诸如妙峰庵、朝阳洞、悦岑庵、鹤呜庵,长生庵、大乘庵、常乐庵、双泉庵、逸云庵、药师庵、息来庵、伴云庵、澄心庵、常明庵、三圣庵、锡麟堂、洪筏堂、文昌阁等等。

三大寺和诸多的庵堂、茅蓬散布于普陀山各处,“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

”普陀山的确成了名符其实的佛国净土了。

  《普陀洛迦新志》云:

“非有大德之住持,奚副高山之仰止?

”事实正是如此,普陀山所以能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这与众多名僧大德在此兴衰起蔽,不惮劬劳,虔诚弘法,甘自清苦的努力和精神是分不开的。

而但凡称得上是名僧大德的僧人,又往往是三大寺的住持。

截止于《普陀洛迦新志》撰成,普济寺与法雨寺的住持分别为55任和19任。

  普济寺的55任住持是:

日僧慧锷(五代僧)、真歇清了、自得慧晕、闻云德韶、大川普济、梦窗嗣清(以上宋代僧)、王介禅师、东岩净日、如智、东洲永、一山宁、如律、孚中怀信、古鼎祖铭、大千慧照(以上元代僧)、大基行丕、祖芳道联、淡斋、普贤道诚、本空圆献、无瑕明通、真松、一乘真表、云峰真宰、寂庵如迥、普光真遇、奇峰真才、逊吾如让、三藏真经、万容如钦、昱光如曜、朗彻性珠、文玉寂美(以上明代僧)、贯介照中、道衡普周、公门音通亮、通元照机、潮音通旭、古心明志、自修明果、绎堂心明、震六源法、中赞源正、钅监堂德镜、梦兰源善、云中、承德维贤、融通能圆、月中桂、鸿昆能仑、定智果、慧源嗣诜、方方土宝悟圆、广学宽量、了余广导(以上清代僧)。

  法雨寺19任住持是:

大智真融、天然如寿、宝莲如光、寂住、文元秀(以上明代僧),明如德、明益普容、别庵性统、玉峰空怀、洞彻空明、见火工空焱、乐道空经、法泽明智、远辉慧、超尘续恩、海南性、立山满圆、化闻福悟、开如德月(以上清代僧)。

  除二大寺住持之外,又有众多的本山出家、十方寄住的名僧大德。

他们或弘法,或兴建,都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努力,为建设这座佛教名山奉献一颗虔诚之心。

  仅就两大寺的众多住持而言,其中主要的又有以下数名:

普济寺有宋之真歇清了禅师、元之孚中怀信、清之潮音通旭。

真歇俗性雍,蜀人,年十一依圣果寺俊僧受业,17岁试《华严经》得度,具戒听讲,玄解经论,但以为“言说终未究竟”,所以离蜀经三峡到达沔汉,投丹霞淳和尚门下习禅。

后又北游五台,继至汴京,最后南抵仪徽(今江苏扬州附近),谒长卢祖照禅师。

绍兴元年(1131)浮海至普陀山结庵于山椒,自此禅林英秀多依之。

就在这时,朝廷应其之请,寺院“易律为禅”。

后来,真歇复先后主持过国清寺、雪峰寺、育王寺、龙翔寺、兴庆寺、双径寺。

“五承紫泥之诏”,“得度弟子四百”,嗣法者30余人。

遗著有《语录》2集。

寂后建塔于普陀山无畏石旁。

真歇为普陀山禅宗的祖师。

孚中俗姓姜,明州奉化人。

15岁离家投法华院僧子思,执童子役,不久被度为僧,受具戒于鄞县五台寺,又从延庆半岩,学三观十乘之旨,后以教相繁多、浩如烟海,欲穷之必自困,于是往参天童山景德禅寺竺西坦公,大彻玄旨,因于当寺就职维那。

坦灭,复命司藏钥。

泰定三年(1326)奉宣政院请住(四)明之观音寺。

天历二年(1329)迁往普陀,历时14年。

其间不以位望之高而盛饰车舆,始终自持一钵乞食于吴楚间。

镇南王、宣让王或迎至府中问道,或遣使送衣物,请示法要。

曾以姑苏奇石造多宝塔上三层载归普陀,是为后来之太子塔。

驸马都尉高丽王绎、承相撒敦将其德行上奏于朝,皇帝乃赐号曰广慧妙悟智宝宏教禅师。

又赐金衤阑袈裟等。

后主金陵龙翔寺教务,明太祖亲幸听法。

孚中每天坚持默诵《法华经》7卷,四时不断。

卒后分别起塔于金陵牛首山和天童山,遗著有《五会语录》。

潮音俗姓俞,祖藉新安,生于松江华亭。

初于普陀山旃檀林剃染,于白龙慧镜受具戒。

后遍参海内名席,随侍啸堂、寒泉二宿。

悉入堂奥,当机不让。

受天台万年无碍彻老宿之请,开法于慈

  奚谷寿峰寺、姚江圣寿寺。

康熙二十九年,清圣祖南巡,赐银千两重修普陀佛殿,定海总兵蓝理请音为普济寺住持,主兴复之事。

凡所经营,必使之能坚固垂久。

前后历时10年,复使普济寺百废俱兴,“近举八十余年之陋习,远绍四十二祖之芳猷,德业望闻,焕然中兴。

”潮音崇尚曹溪禅法,主张“为人无致意,世情随顺是菩提”,反对“多游族姓,修饰竽牍,务为求名”的“狂禅”,并认此为“大法之坏”的根源。

普陀自开山后,或禅或律,屡废屡复,甚而縻爵披紫,梵行益弛。

至潮音住持之后,复又易律为禅,于是玄风大振,法灯重朗。

这件事与其高足绎堂心明的鼎力协佐是分不开的。

康熙三十七年,潮音入寂,终年50岁,建塔于普陀息来院外,又有衣钵塔在普贤塔后。

遗著有《语录》、《随录》、《普陀列祖录》、《百岁老祖宗谱》等。

潮音之后,他的法子法孙相继为普济寺的六任住持,可见其法脉之久远,声名、地位之显著。

  法雨寺的住持大德中,也有三个代表,一为明初创庵的大智,二是清初的别庵,三是清末的立山。

大智为楚之麻城人,15岁投本邑定慧寺出家,数年后至建康牛首山,嘉靖二十七年(1548),居燕京崇国寺,数月后在万寿山受具戒。

然后住五台山5年,住伏牛山3年。

三十六年还楚,住龙华寺转经,一年后入蜀至峨眉山,住12年。

万历二年(1574)移住蜀北金莲庵,八年渡海至普陀光熙峰下结茅,曰海潮庵,并逐渐建立殿宇,是为法雨寺之始。

不久,郡守改庵为寺。

时值禅教中衰,大智以持戒精严知名,与云栖、憨山、紫柏诸宿并称于当时。

万历二十年(1592)入寂,终年69岁。

建塔于寺西雪浪山之麓。

有弟子性贤、如寿,亦随住海潮寺,后者曾继任为住持。

大智是法雨寺的开山祖,法雨寺开始时为一律寺。

别庵俗姓龙,蜀高梁(今四川梁山县)人。

12岁出家,22岁受具戒。

之后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应请前往普陀山任法雨寺住持。

庵于瓦砾场中结茅,持律说戒,四方释子于是望风云集。

二十八年,清圣祖赐帑敕建寺宇,庵亲自经理,法雨寺自大智开创,如光再造,后复被毁,至此而首创殿楼,功毕之后,别庵入京祝寿,被8次召见,9次进诗,凡所启请,无不应允,赐翰赐紫,为自古宠幸所未有。

别庵还改革万历以来第习讲律的旧规,提倡禅宗大乘之学。

法雨寺至此中兴,而别庵则为本寺禅宗的开山初祖。

五十六年入寂,终年57岁,建塔于本寺莲花峰下之右。

遗著有《续灯正统》、《祖师正宗道影》、《高峰宗旨纂要录》、《梅岑集》、《经山录》等。

法嗣有洞彻、翠厂圭、玉峰、见火工、乐道、在印⑽拈浴F渲械挠穹濉⒓火工、乐道以及在拥牡茏臃ㄔ笏娜讼嗉涛法雨寺住持。

立山,俗姓缪,华亭(今江苏松江县西境)人。

20岁出家,受具于大崇福寺。

之后或住普陀,或住松江。

同治九年(1870)掩关于普陀伴山庵,每日礼《华严》,参海众。

时法雨寺久经兵荒,凋敝已极,立山应本山尊宿信真和尚及其法眷之请,出任住持,时在同治十一年。

山以兴复为己任,竭力经营,整修不辍,数年间百废俱举,虽未全复旧貌,但大局已具。

后在清凉冈筑常明庵作退身之所,至光绪十年(1884)迁居是庵,决志西归,念佛不辍。

又令庵内二时课诵,二时念佛,永为恒规。

他认为,“末世众生障深根钝,向上一著,不易凑泊,大悟尚难,何况实证?

唯净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下凡,皆当修持。

”为此,他曾规定:

几违念佛之旨者皆摈出法门。

光绪十五年入寂,终年65岁。

弟子数十人,其中之化闻继其任法雨寺住持。

化闻弟子开如再继为本山住持。

  普陀山的佛教主要是观音菩萨信仰,自古及今并无变更。

从佛教最初传入普陀山时始,它就与观音菩萨结下了不解的因缘。

山上的三大寺,寺寺有圆通殿,代代供奉观音像,其它的许多洞、庵或供奉观音像,或充满了观音显灵的神话传说。

实际上,普陀山就是作为四大名山中的观音道场而闻名中外的。

然而,就住山的僧人而论,他们除信仰观音、维护此一观音道场的神圣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独特信仰和修持。

从前面有关普陀山三大寺的历史沿革和名僧大德事迹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里曾有过以习律持戒为主的时期,也有过所谓“易律为禅”的改革和禅宗称雄的时期。

两者比较,禅重于律,禅活动时间长于习律持戒时间。

仅仅从禅宗这一方面着眼,所谓的禅其实并非纯粹的禅,而是禅教并重、禅净双修。

在禅僧中,有人“默诵《法华经》”、“日课《法华》”,有人“讽《华严经》”、“晨夕诵《华严经》、”日礼《华严》,有人“决志西方,念佛不辍”,甚而至于将此定为“恒规”。

普陀山佛教的这些特点,正是中国佛教自宋元以后发展为亦禅亦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