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89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docx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大纲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环节是开放教育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专科)专业规则所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中央电大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

综合实践环节包括道路桥梁工程制图实训、道路工程测量实训、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和毕业实践(顶岗位实训)四部分必修环节。

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道路桥梁工程制图实训

一、实训说明

(一)实训目的

本实训课程的指示书主要以抄绘房屋施工图为主。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了投影的基本理论和制图的基本知识以后,通过大作业的练习能正确阅读和绘制房屋施工图,绘制的房屋施工图符合国家标准。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可以采用媒体教学、自学、教师助学、课程大作业等,实训是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认真完成规定题目的课程大作业。

教师在进行辅导时,应严格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媒体

文字教材:

《建筑制图基础》

实训教材:

《建筑制图基础实训》

(四)实训学时36,2学分,建议第1学期开设。

二、实训内容和要求

(一)实训内容

本实训课程应完成的内容主要有:

图线练习、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和墙身大样图、楼层结构平面图。

各教学点在安排学生完成上述内容的作业时,可让学生抄绘实训教材中的施工图,也可根据当地情况由辅导教师自拟题目提供给学生,以供学生抄绘。

另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适量增加绘制施工图的内容,以图达到完整、全面。

(二)应提交的材料

要求学生至少绘制4张A3图幅的施工图,图纸中图框格式如下,图线按制图要求要求绘制:

(教学点)

学生

学号

图号

(图名)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三、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评定成绩并签字。

第二部分道路工程测量实训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测量实训》是在学完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后,独立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课程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本专业所必需的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实训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建筑施工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为2学分,时间2周(36学时),建议第2学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建筑施工测量基本知识,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任务和特点,掌握建筑物放样以及变形观测的基本方法。

通过测量实训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控制测量方法、地形图的应用和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三、实训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施工测量(基本知识)。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熟悉建筑施工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测量方法和要求。

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掌握民用建筑物定位、控制桩测设以及基础施工测量的方法。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

熟悉高层建筑物平面轴线投测以及高程传递方法。

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

熟悉工业建筑物柱列轴线测设、柱基测设以及预制构件安装测量的方法。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熟悉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以及裂缝观测的方法。

(二)测量实训(实际训练)

1.图根平面控制

每组在预定范围内选定7~8点,组成闭合导线,并对导线点进行标志和编号。

按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测角和量边,最后算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2.图根高程控制

一般情况下,图根高程控制以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点,包含所有图根导线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最后算出各水准(导线)点高程。

3.地形图应用

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基线,根据基线主点在图上的位置确定其坐标;在建筑基线的一侧,设计一幢平行于建筑基线的房屋平面位置(房屋长和宽根据现场条件假设);并提供房屋角点设计坐标,室内地坪的设计高程应与图上高程相适应。

4.建筑施工测量

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建筑基线和房屋的设计坐标、高程,根据图上的控制点和高程,计算所需的放样数据和进行放样。

(1)计算放样数据和绘制放样略图

(2)建筑基线放样

(3)房屋放样

(4)室内地坪高程的测设

上交资料:

小组上交导线测量、图根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个人上交建筑基线放样数据计算、放样略图和检测记录;房屋放样数据计算、放样略图及检测记录;高程放样数据及检测结果。

四、实训分组及仪器配备

实训分组进行,每组5~6人。

每组借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及电子计算器各一套,并配备所需工具。

五、时间安排

《测量实训》在《建筑测量》课程结束后进行,时间为2周(36学时),2学分。

安排如下:

实训内容

时间安排

备注

学习建筑施工测量(基本知识)

2天

领取仪器、工具,检验仪器,踏勘测区及选点

0.5天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3.5天

建筑施工测量

1.5天

现场参观施工测量

1天

参观新仪器

0.5天

考核

1天

合计

10天

六、实训的考核

1.考核可按口试、笔试或操作等方式,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际能力。

2.实训考核以业务水平为主,即实际的作业技能,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实训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并结合思想表现、爱护仪器工具和纪律、出勤情况等做出成绩评定。

3.成绩评定可按合格、不合格两级制评定。

凡实习缺勤、违反纪律、不交成果资料、伪造测量数据、损坏仪器工具等行为,根据严重程度,降低成绩等级或不予及格。

第三部分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

一、实训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理论教学结束之后在实训场地(试验室/实训基地)集中进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实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安排36学时的检测实训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道路桥梁工程常用建筑材料主要技术性能及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施工中主要质量指标的试验与检测方法。

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道路桥梁工程一线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训,使学生在了解各类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规程与熟悉有关试验/检测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掌握试验数据处理、分析与评定的方法,提高编写试验/检测报告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并了解道路桥梁工程检测中新仪器、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实训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完成规定的实训内容,并上交试验/检测报告。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实训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本课程可以采用室外与室内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地点安排在试验室/实训基地。

本课程可以采用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

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认真完成规定数量的实训内容。

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严格要求,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课程为2学分,建议第4学期开设。

(四)教学媒体

  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课程除实训指导书外,主要参考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魏鸿汉等编的《建筑材料》、姚昱晨等编的《道路工程技术》、郭发忠等编的《桥梁工程技术》、张燕等编的《管道工程技术》。

多媒体教材有《公路工程试验实训》等。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检测技术总论

  了解道路与桥梁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熟悉常用检测仪器仪表。

  

(二)原材料检测部分

  1.粗(细)集料筛分试验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筛分方法,根据筛分结果绘制级配曲线。

细集料要求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确定砂的名称。

  2.粗(细)集料密度试验(网篮法)

  要求:

掌握试验规程、标准,掌握粗(细)集料密度的测试方法。

正确使用天平。

要求掌握三种密度的计算方法(毛体积密度、表干密度、表观密度)。

理解它们的含义。

  3.粗集料压碎值(沥青路面及水泥砼用)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通过试验确定粗集料的品质,以评定其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4.水泥试验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掌握水泥胶砂强度的试验方法,根据试验数据确定水泥强度等级。

  5.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试验方法。

根据试验数据确定石油沥青的标号。

  *6.粗(细)集料含泥量试验

  要求:

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粗(细)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含量的试验方法。

  *7.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

  要求:

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通过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评定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8.粗集料磨耗

  要求:

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磨耗试验方法,计算磨耗损失(%)。

  *9.粗集料软弱颗粒含量试验

  要求:

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碎石,砾石及破碎砾石中软弱颗粒含量的测定方法,计算软石含量(%)。

  *10.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

  要求:

熟悉试验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结果评定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等级。

  (三)水泥砼配合比设计及强度试验部分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计算配合比,掌握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指标的试验方法。

根据初步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配调整,强度复核,密度校正。

确定试验配合比。

根据水泥砼强度试验数据,确定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

  (四)沥青混合料试验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计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熟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方法(马歇尔法)。

掌握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的试验方法。

掌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

并绘制其与沥青用量的关系曲线,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五)路基路面检测部分

  1.土的击实试验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熟悉标准击实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学会确定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

熟悉试验结果与现场质量控制指标的关系。

  2.无机结合料强度试验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计算无机结合料各组成材料的用量,熟悉无机结合料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方法(静力压实法),掌握无机结合料强度的测定方法,能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评价。

  3.压实度检测(环刀法、灌砂法)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与压实度的关系,掌握环刀法、灌砂法的适用范围、操作原理与试验全过程。

通过检测结果,评价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正确计算出其压实度。

  4.平整度检测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平整度测定方法,能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最大偏差及均方差,对所测路段的平整度进行评定。

  5.弯沉值测定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弯沉仪的使用原理,能对实测弯沉值进行处理与评定,掌握弯沉的检测方法。

  6.承载板测定

  要求:

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熟悉承载板测定的目的、使用仪器及准备工作内容,了解测试过程,能对实测值进行数据整理与评定。

  *7.承载比(CBR)测定

  要求:

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CBR试验的目的及要求;了解制件的方法、膨胀量和贯入量的试验方法及压力——贯入量关系曲线的绘制;评价所用材料的CBR值。

  *8.抗滑性能检测

  要求:

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熟悉抗滑性能指标(摆值、构造深度)的测试方法及仪器的工作原理,能对测值进行评定。

  *9.沥青路面渗水试验

  要求:

熟悉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路面渗水仪的使用方法与测试过程。

  (六)桥梁检测部分

  1.既有结构水泥砼强度评定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了解既有结构水泥砼强度评定的方法,熟悉回弹仪的构造,根据条件选择评定方法(回弹法、超声回弹法、钻芯取样法),能对试验实测值进行数据整理与评定。

  2.钢筋检验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钢筋检验的内容、方法和检验的全过程,能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与评价。

  3.结构裂缝检测

要求:

掌握试验规范、规程、标准,掌握结构裂缝检测的方法,能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与评价。

注:

打*为选作内容,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条件自行安排实训或演示。

 三、考核

  1.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实训考核以学生在实训中对检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作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试验/检测任务的质量,所交试验/检测资料及设备工具爱护情况、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出勤情况等为主要考核内容。

  2.成绩评定

  根据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上交试验/检测报告材料的质量及实训教学环节的综合表现成绩评定为4个等级:

优、良、及格、不及格。

凡实训缺勤、违反纪律、不交试验/检测资料、伪造试验/检测数据、损坏试验/检测设备工具等行为,根据严重程度,降低成绩等级或不予及格。

第四部分毕业实践(顶岗位实训)

一、毕业实践的性质与任务

毕业实践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专业规则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最重要教学活动。

通过毕业实践,使学生熟悉我国当前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法规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程序和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开拓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职业岗位工作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奉献精神,为毕业后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创造条件。

二、毕业实践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一般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材料选配与应用、检测和保管、工程计量与计价、技术资料的整理和编制、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施工质量与安全措施、施工监理、养护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二)能力目标

能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路桥施工、监理或养护企业生产一线基层的技术及管理岗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具备相应岗位工作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技术观。

明确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树立严谨求实,吃苦耐劳,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学会分析与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综合协调能力。

三、毕业实践的时间、内容和要求

道路桥梁施工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路桥施工、监理或养护企业从事现场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材料保管与检测、工程质量检验、施工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监理、养护管理等岗位的技术及管理工作,或在建设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部门等从事类似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毕业实践时间共10周,采用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进行。

地市级电大或教学点可根据本专业毕业生人数、当地不同的需求情况,并考虑毕业生个人的意愿及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毕业实践计划,确定相应的实践内容。

(一)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岗位

1.熟悉道路桥梁施工单位工程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

2.熟悉施工图纸自审的重点及图纸会审程序;

3.掌握施工测量放样及关键部位、关键过程的技术复核工作;

4.掌握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与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学会处理施工中有关技术问题的方法。

5.熟悉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6.了解工序交接、分部分项工程交接验收、单位工程竣工等的验收组织及验收程序;

7.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了解各工种、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的施工程序安排与协调组织;

8.了解技术、质量、安全交底的内容及组织程序,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方法。

(二)材料保管与工程质量检测评定岗位

1.掌握常用道路与桥梁工程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标准与试验规程;

2.熟悉材料采购、材料进场、入库的验证验收程序,掌握材料抽样检验规则及检验试验方法;

3.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材料贮存、保管、搬运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掌握材料保管与发放制度;

4.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与评定标准;

5.了解工地或各级试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及相应的试验/检测项目;

6.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材料的合理选配方法;

7.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主要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指标的现场检测方法及步骤;

8.掌握工程质量检验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及检验评定资料的整理。

(三)工程计量、计价及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岗位

1.了解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

2.熟悉施工图纸及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技术通知单、工程签证的内容;

3.掌握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原理及编制方法,工程量清单报价编制方法,熟悉工程计量程序与计价方法;

4.掌握工程形象进度报表及中期结算程序;

5.掌握施工预算、竣工决算工程结算的编制方法,了解施工成本考核内容与方法;

6.熟悉工程应用软件在工程计量与计价领域的应用;

7.掌握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组织程序,工程项目投标文件的组成、内容及组卷、封装的要求;

8.熟悉招标文件的编制方法与投标技巧;

9.掌握工程施工合同的内容及合同变更程序等合同管理的内容;

(四)施工技术档案与施工项目辅助管理岗位

1.了解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

2.掌握工程技术档案资料所包括的内容,文件资料的归档、编号保管、核查借阅等管理方法;

3.掌握工程施工放线及定位测量记录、水准测量记录、桩基施工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沉降观测记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技术质量交底记录等有关记录;表格的编写方法,了解其签字盖章手续;

4.熟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程序,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5.了解施工企业构建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体系;

6.熟悉项目质量计划的内容及编制,掌握施工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目标的动态控制方法;

7.熟悉项目管理专业软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8.了解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直方图法等科学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9.了解与分包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社会各方协调的内容;

10.了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熟悉本项目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五)施工监理岗位

  1.了解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制度,施工项目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各方责任与义务,协调内容与监理责任;

  2.熟悉我国关于工程建设监理的法规及法规性文件,了解国际通用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FIDIC条款)文件的组成;熟悉本项目施工及监理合同的内容;

  3.掌握本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依据、工作程序及监理人员质量控制的内容;

  4.掌握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旁站监督、现场巡视检查及见证取样、技术复核等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方法与工作程序;

  5.了解质量控制统计方法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6.熟悉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度计划的编制及实施过程中的监控与调整方法;

  7.了解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措施,掌握工程计量与支付的方式、方法及程序;

  8.掌握监理常用报表的填写及监理档案资料所包含的内容。

  (六)养护管理岗位

  1.了解道路与桥梁工程养护管理体制,熟悉实践所在管理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及其相互关系;

  2.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养护管理方针、养护工作的分类、养护规范与养护质量评定标准;

  3.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竣工验收的内容及质量标准;

  4.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养护管理的任务、日常养护工作内容及具体要求;

  5.了解所在实践单位养护管理范围内道路与桥梁的构造特点、历年养修资料及使用现状;

  6.掌握评价道路桥梁使用质量的技术指标及检测与评定方法;

  7.熟悉道路与桥梁使用过程中常见损坏现象、原因及其常用养护对策;

  8.了解道桥工程养护管理技术资料所包含的内容与整理归档要求;

  9.了解道桥工程养护安全管理知识;

  10.了解道桥工程现代化养护管理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

  四、毕业实践的指导教师

  1.毕业实践课程每位学生必须配备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

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完成毕业实践的工作任务。

  2.指导教师应具有本科(含)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本专业专职教师担任或具有中级(含)以上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担任,鼓励外聘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如:

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等)作为毕业实践的指导教师,但外聘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务或相应岗位的执业资格证书。

  3.指导教师由地市级电大遴选、确定并备案。

  4.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10人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以15人为上限。

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根据情况酌减。

  5.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实践的全过程。

其对实践内容选择、实践报告的质量负有指导、监督的职责,并负责对学生毕业实践过程、成果签署意见并给出学生毕业实践的初评成绩。

  五、毕业实践教学方式

  毕业实践活动提倡采用多种形式,从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推荐采用以下第1种方式,在受到条件限制时,亦可采用第2种方式:

  1.以实际的单项工程施工现场作为实践的基地,学生则以指导教师或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等助手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学习专业技能,练就岗位能力。

如果可能最好选择一些能在毕业实践期间经历从开工至竣工全过程的工程。

在毕业实践期间,应根据大纲及学生岗位方面的要求进行轮岗。

  2.以虚拟的单位工程为实践对象,针对特定岗位,组织毕业实践教学活动。

  六、毕业实践的成绩评定

  

(一)毕业实践活动成果提交

  毕业实践活动全部结束,要求提交:

实践日记、实践报告(技术论文)、实践单位鉴定意见。

  实践单位的鉴定应由实践指导教师或项目经理亲自填写,并有亲笔签名、盖实践单位或项目经理部公章(原件)。

  实践日记应包括

  1.实践日记还应填写好工程名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

每天的气温、气象等情况;

  2.每天的实践工作内容,记录工程施工流程中的主要事件。

  实践报告(技术论文)应包括:

  1.所在实践项目的工程概况;

  2.实践期间的主要业绩,如在施工现场自己完成的有关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施工预算方面的方案、图纸和计算书等;

  3.把实践期间学到的新知识用文字表达出来,如困难地段怎样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怎样检查模板与钢筋绑扎的质量、编写投标文件的技巧、工地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等;也可以是有关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专题调研报告。

  4.实践总结。

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二)毕业实践成绩评定

  毕业实践结束前,由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毕业实践活动期间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出勤情况、实践单位鉴定、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实践日记、实践报告)等给出初评成绩。

由教学点参考实践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给出每位学生的毕业实践成绩。

凡毕业实践不及格者,可根据所在电大分校和教学点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毕业实践成绩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