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8975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docx

(《闲情记趣》)强:

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

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故事两篇》)曷:

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

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

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遽:

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

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

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

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

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

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甫:

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

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错:

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仓:

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裁:

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適:

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唱:

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以:

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

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

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

通“才”。

40、其真无马邪?

(《马说》)邪: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

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

(《峡江寺飞泉亭记》)暴:

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

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

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

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具:

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

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赀:

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不:

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直:

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

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

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

通“欤”,

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

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信:

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

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徧:

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

通“肢”。

59、鸡栖于(《君子于役》):

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

二、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汇释

1、把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②把酒临风(a动词:

端,持b动词:

端起、端着)

2、白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

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

白色c白丁:

指没有学问的人)

3、悲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②余悲之(a动词:

悲伤b动词:

同情)

4、备①众妙毕备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

具备b形容词:

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

准备d防备)

5、比①其两膝相比者②比肩继踵而在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a动词:

靠,挨着b动词:

比较,比起c动词:

等到)

6、鄙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

边远地区b形容词:

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

粗俗、知识浅陋)

7、毕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

全部、都b动词:

完成、完)

8、兵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轻兵锐卒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⑥田忌欲引兵之赵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

士兵b名词:

兵器c名词:

军队d名词:

军事)

9、策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

驱使,鞭打b名词:

马鞭)

10、病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

生病b名词:

疾病c形容词:

困苦不堪d名词:

耻辱)

11、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

迫近b形容词:

与“厚”相对)

12、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

著称b动词:

称赞)

13、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

ng,副词:

重新、再次b音zhò

ng,形容词:

重新,再次。

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14、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

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15、赐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

赏赐b动词:

给予,上给下谓赐)

从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

战者请从(a动词:

听从b动词:

跟随)

16、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

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

对着,面对c副词:

一定,必定d动词:

应当e音dà

ng,动词:

两者相抵,对、当)

17、道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

作为、行为。

B通“导”,引导)

18、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

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

得到。

b.动词:

适合,中意。

c.动词:

能够)

19、点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

征。

b.检阅。

20、毒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

怨恨。

B名词:

毒物,有毒的c名词:

危害、毒害)

21、度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

度过、越过。

B音dú

o,动词:

估计。

法①世传其兵法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

法律、制度、法令、刑法。

b名词:

谋略、策略)

22、方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

方圆。

b副词:

正(好)、正要)

23、复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a副词:

再、又。

b恢复。

24、赋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

抒发。

B动词:

征收、敛取。

C名词:

赋税。

25、负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

背、以背载物b动词:

依仗)

26、更①三更半夜②子能更鸣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④更若役,复若赋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a动词:

改变,更换。

b名词:

夜里计时单位c副词:

因gè

ng,更加)

27、顾①顾谓良曰:

“孺子!

下取履!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回头看b动词:

拜访,探望c副词:

难道,反而)

28、故①鸠曰:

“何故?

”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③故直使楚矣④公问其故⑤故自号曰醉翁⑥故为之说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阳关无故人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词:

缘故,原因b形容词:

老、旧c连词:

所以,因此)

29、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予观夫巴陵胜状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④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⑤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动词:

看b名词:

景观,景色c动词:

考察)

30、归①归亦捧心而颦其里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动词:

回,返回b归依)

31、规①圆规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a名词:

原形b动词:

计划)

32、国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a名词:

都城、京城b名词:

诸侯国)

33、果①魏果去邯郸②未果,寻病终(a副词:

果然、果真b动词:

实现c名词:

果实)

34、号①故自号曰醉翁②阴风怒号③齐号为怯(a动词:

取别号b动词:

呼啸c动词:

称)

35、和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②越明年,政通人和③若春和景明④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a动词:

伴着b形容词:

安乐、和睦c形容词:

和暖d动词,音huò

拌和,混合

36、会①会宾客大宴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a动词:

回合、聚会b动词:

适逢,正赶上)

37、火①持就火炀之②火烧令坚③再火令药熔(a名词:

火b用作状语:

译为“用火”c用作动词时,译为“用火烤”)

38、及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②鞭长莫及③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a动词:

到、至b动词:

接触到c动词:

比得上d连词:

和)

39、疾①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③讳疾忌医④风疾知劲草(a名词:

病b动词:

通“嫉”,妒忌c形容词:

快速)

40、骑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②翩翩两骑来是谁(a名词:

骑兵b名词:

骑着马的人d动词:

跨)

41、间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a名词:

两个事物的当中b动词:

音jià

n,夹杂)

42、见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②见楚王,王曰:

“……”③曹刿请见孙膑以刑徒阴见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④风吹草低见牛羊(a动词:

拜见、谒见b动词:

通“现”,显露c动词:

看见)

43、将①子将安之②晏子将使楚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④公将鼓之⑤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威王欲将孙膑⑧齐使田忌将而往⑨于是乃以田忌为将(a名词:

将领、将军b动词:

率领c动词:

使……做将领d动词:

持、扶e副词:

将要、快要、打算)

44、进①于是忌进孙子于齐王②是进亦忧,退亦忧(a动词:

推荐b动词:

到朝廷做官)

45、景①至若春和景明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a名词:

景物、景致b名词:

日光)

46、就①瞬息可就②持就火炀之(a动词:

靠近b动词:

完成)

47、居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②面山而居③居辎车中,坐为计谋(a动词:

居住b动词:

处,在某一地位或地方)

48、具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②具答之③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

齐备、准备好b副词:

通“俱”,全、都)

49、绝①以为妙②群响毕绝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a动词:

完全没有b动词:

断绝c形容词:

陡峭的、无路走的d形容词:

独特、独一无二)

50、君①问君能有几多愁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代词:

妻子对丈夫的尊称b代词:

古代对主人、对上司的尊称c代词:

彼此相称,或自指d代词:

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后指君主制国家元首)

51、空①长烟一空,皓月千里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a副词:

白白地b动词:

消失,消散,没有了)

52、乐①此乐何极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形容词:

快乐b作动词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快乐”)

53、疠①呼嘘毒疠②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a名词:

瘟疫、疫气b名词:

恶疮)

54、临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渐近临之③把酒临风(a动词:

面对、面临b介词:

靠近、从高处往下看)

55、虏①壮志饥餐胡虏肉②虏太子申以归(a动词:

俘获b名词:

俘虏)

56、旅商旅不行,樯倾楫摧(a动词:

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词用:

指外出旅行的人)

57、履①直堕其履圯下②父曰:

“履我!

”③因长跪履之④良业为取履⑤下取履(a名词:

鞋子b动词:

替……穿鞋)

58、妙①众妙毕绝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

奇妙b名词:

妙处)

59、名①不能名其一处也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③命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④此“双龙”之名所由起(a名词:

名字、名称b动词:

说出c动词:

命名d名词:

名声)

60、命①其命使各有所主②太医以王命聚之(a名词:

命令、指示b名词:

命运c动词:

派遣)

61、能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先帝称之曰能(a形容词:

能干,有才能b动词:

能够)

62、年①年且九十②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a名词:

十二个月为一年b名词:

年纪、岁数)

63、平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②吾与汝毕力平险(a动词:

铲平、削平b形容词:

平坦)

64、行①必能使行阵和睦②行者休于树③性行淑均(a动词:

行走b名词:

行列c名词:

品德)

65、期①盈缩之期,不但在天②与老人期,后,何也③暮见火举而俱发(a动词:

约会、约定b期限)

66、轻①素悍勇而轻齐②尔安敢轻吾射③轻兵锐卒④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a形容词:

重量小、轻便b动词:

轻视c名词:

轻装的部队)

67、穷①四时之景不同,而其乐无穷也②复前行,欲穷其林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④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a动词:

到尽头b形容词:

完、尽、穷尽c形容词:

困厄、处境艰难d形容词:

贫困)

68、去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③去死肌,益三虫④父以足受,笑而去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⑥挈妻子而去之走⑦魏果去邯郸⑧攧不可去(a动词:

离开b动词:

距,距离c动词:

表示动作趋向d动词:

除掉、去掉)

69、却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②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a动词:

退,退回b动词:

70、攘①攘除奸凶,兴复汉室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a动词:

偷、窃b动词:

排斥、排除)

71、日①而乡邻之生日蹙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a名词:

每天b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72、乳①儿含乳啼②妇抚儿乳(a动词:

喂奶b名词:

乳房)

73、辱①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动词:

侮辱b名词:

74、色①富者有惭色②满面尘灰烟火色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a名词:

脸色b名词:

色彩,色泽)

75、善①为善的受贫穷更短命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③陈康肃公尧咨善射④京中有善口技者⑤田忌善而客待之(a动词:

善于、擅长b动词:

赏识c名词:

善事、善言)

76、身①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a名词:

身体b名词:

自己c动词:

宛曲地说“死”)

77、请①曹刿请见②战则请从(a动词:

请让,请允许b动词:

请求)

78、然①则弛然而卧②若听茶声然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④满座寂然⑤康肃忿然曰(a连词:

但是,可是b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

相当于“的”或“地”,……的样子c代词:

这样d动词:

认为……对、认为……正确、对,正确)

79、甚①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闻崖上有声甚厉③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④言之,貌若甚戚者(a形容词:

厉害b副词:

很、极c)

80、胜①高处不胜寒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a动词:

胜过、超过b动词:

禁受得住,能承受c形容词:

优美的d形容词:

胜利)

81、生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③赢得生前身后名④可怜白发生(a名词:

生活b动词:

活、活着、生存c动词:

生长d使动用法:

让……活下去、使……活下去)

82、师①十年春,齐师伐我②读此则为君王师矣(a名词:

师傅b名词:

军队c动词:

学习、效法)

83、实①名存实亡②其实味不同③此皆良实,志虑忠纯(a名词:

果实b形容词:

作名词:

诚实的大臣c副词:

实际)

84、时①谨食之,时而献焉②学而时习之③春花秋月何时了(a名词:

时间b副词:

经常,按一定时间c副词:

按时、到时候)

85、食①此率兽而食人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④谨食之,时而献焉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a名词:

食物b动词:

吃c动词:

通“饲”,喂养)

86、使①晏子使楚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③齐无人耶?

使子为使④使齐军明日为十万灶⑤齐命使各有所主⑥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a动词:

派、派遣b动词:

出使c名词:

使者d动词:

让、使(表使令))e动词:

命令)

87、始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a副词:

才,刚b副词:

最初)

88、市①东市买骏马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③一人去为市④昨日入城市⑤若所市于人者(a名词:

集市、市场b动词:

交易、做买卖c动词:

买d动词:

三、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

第一册

·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讳疾忌医:

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

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

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

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

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

第二册

世外桃源:

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

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吴下阿蒙:

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

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黔驴技穷: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黔之驴》)

老骥伏枥:

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

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

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

源头活水:

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

书有感》)

愚公移山:

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

(《愚公移山》)

第三册

明察秋毫:

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

清楚。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

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

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

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

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

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

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

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

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

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

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

(《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

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

滥竽充数:

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

塞翁失马:

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

第四册

鸿鹄之志:

比喻远大的志向。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

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

比喻投身战斗。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第五册

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

于孤立。

(《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

容易导致死亡。

百废俱兴:

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

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宋·

心旷神怡:

心胸旷达,精神愉快。

(宋·

第六册

舍生取义: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