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9179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3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液压电梯年度自检报告Word格式.docx

限速器编号

设备技术参数

额定载重量

kg

额定速度

上行

下行

层站数

层站门

控制方式

轿厢规格

泵站

型号

编号

流量

备注

该电梯的维护保养质量符合《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2009)和《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TSGT7004-2012)的相关要求,运行正常。

自检结论:

合格

自检员资格证号:

自检员签字:

年月日

维保单位许可证编号:

(加盖公章或检验专用章)

批准人签字:

序号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自检记录

整改记录

1

技术

资料

1.1

制造

A

液压电梯制造单位提供以下用中文描述的出厂随机文件:

(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其范围能够覆盖所提供液压电梯的相应参数;

(2)液压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其内容能够覆盖所提供液压电梯相应参数;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该液压电梯的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应当包括满载压力设计值和液压油的特性和类型),以及安全保护装置(如有的话,如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破裂阀、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控制柜和仅使用机械移动部件的单向节流阀)和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号(门锁装置编号除外)等内容,并且有液压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出厂日期;

(4)安全保护装置(如有的话,如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破裂阀、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控制柜和仅使用机械移动部件的单向节流阀)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以及高压软管的出厂合格证书、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破裂阀的调试证书及其制造单位提供的调整图表;

(5)机房及井道布置图,其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井道下方人可以进入的空间等满足安全要求;

(6)电气原理图,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

(7)液压系统原理图,含液压元件代号说明以及主要液压元件设计参数;

(8)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

i,注A-1:

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液压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

对于进口液压电梯,则应当加盖国内代理商的公章

有或无

2

1技术资料

1.2

安装

资料A

安装单位提供以下安装资料:

(1)安装许可证和安装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

(2)施工方案,审批手续齐全;

(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4)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

(5)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如安装中变更设计时),履行了由使用单位提出、经整机制造单位同意的程序;

/

自检结果

(6)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电梯安装合同编号、安装单位安装许可证编号、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安装单位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竣工日期。

注A-2:

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安装单位加盖公章或是检验合格章

3

1.3

改造

重大

维修

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提供以下改造或者重大维修资料:

(1)改造或者维修许可证和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

(2)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清单以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审批手续齐全;

(3)所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合格证书、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如发生更换)以及破裂阀的调试证书及其制造单位提供的调整图表(如发生更换);

(4)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5)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

(6)改造后的整梯合格证或者重大维修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或者证明文件中包括电梯的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合同编号、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的资格证编号、液压电梯使用登记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竣工日期。

注A-3:

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

▲4

▲1.4使用资料B

(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

(2)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1.1、1.2、1.3所述文件资料(1.2的(3)项和1.3的(4)项除外),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保存完好(本规则实施前已经完成安装、改造或重大维修的,1.1、1.2、1.3项所述文件资料如有缺陷,应当由使用单位联系相关单位予以完善,可不作为本项审核结论的否决内容);

(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液压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

(4)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5

机房

及相关设备

▲2.1

机房通道与通道门

B

(1)应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通道。

采用梯子作为通道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通往机房的通道不应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

②梯子必须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

③梯子高度超过1.50m时,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当在65°

~75°

之间,并不易滑动或者翻转;

④靠近梯子顶端应当设置一个容易握到的把手。

(2)通道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

(3)机房通道门的宽度应当不小于0.60m,高度应当不小于1.80m,并且门不得向房内开启。

门应当装有带钥匙的锁,并且可以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

门外侧应当标明“机房重地,闲人免进”,或者有其它类似警示标志。

注A-4:

本附件中所述及的标牌、须知、标记及操作说明应清晰易懂(必要时借助符号或者信号),并采用不能撕毁的耐用的材料制成,设置在明显位置。

至少应当使用中文书写

▲6

▲2.2

机房专用

C

机房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并设有消防设施

7

2.3

安全

空间

(1)在控制屏和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其深度不小于0.70m,宽度为0.50m或屏、柜的全宽(两者中的大值),高度不小于2m;

(2)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以及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有一块不小于0.50m×

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其净高度不小于2m;

(3)机房地面高度不一并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当设置楼梯或者台阶,并且设置护栏

8

2.4

照明与插座

(1)机房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

在机房内靠近入口(或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应当设有一个开关,控制机房照明;

(2)机房应当至少设置一个2P+PE型电源插座;

(3)应当在主开关旁设置控制井道照明、轿厢照明和插座电路电源的开关

9

▲2.5

断错相保护C

每台液压电梯应当具有断相、错相保护功能;

液压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可以不装设错相保护装置

▲10

2.6

主开

关B

(1)在机房中,每台液压电梯应当单独装设主开关,主开关应当易于接近和操作;

检验结果

(2)主开关不得切断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照明和电源插座、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液压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

(3)主开关应当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锁住,能够有效的防止误操作;

(4)如果不同电梯的部件共用一个机房,则每台电梯的主开关应当与驱动主机、控制柜等采用相同的标志。

当液压电梯具备电气防沉降系统时,应当在主开关或近旁标识“当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才允许断开此开关”

11

▲2.7

溢流阀B

在连接液压泵到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上应当设置溢流阀,溢流阀的调定工作压力不应超过满载压力的140%。

考虑到液压系统过高的内部损耗,可以将溢流阀的压力数值整定得高一些,但不得高于满载压力的l70%,在此情况下应当提供相应的液压管路(包括液压缸)的计算说明。

12

▲2.8

紧急下降阀B

在停电状态下,机房内手动操作的紧急下降阀功能可靠。

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间接作用式液压电梯的驱动钢丝绳或链条出现松弛现象,手动操纵该阀应当不能使柱塞产生的下降引起松绳或松链。

该阀应当由持续的手动揿压保持其动作,并有误操作防护

13

▲2.9

手动泵B

对于轿厢上装有安全钳或夹紧装置的液压电梯,应当永久性地安装一手动泵,使轿厢能够向上移动。

手动泵应当连接在单向阀或下行方向阀与截止阀之间的油路上。

手动泵应当装备溢流阀,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不应超过满载压力的2.3倍

14

▲2.10油温监控C

液压系统油温监控装置功能应当可靠,当液压系统液压油的油温超过预定值时,该装置应当能立即将液压电梯就近停靠在平层位置上并打开轿门,只有经过充分冷却之后,液压电梯才能自动恢复上行方向的正常运行。

15

2.11管路及附件C

(1)液压管路及其附件,应当可靠固定并便于检查,管路(不论硬管或软管)穿过墙或地面,应当使用套管保护,套管的尺寸大小应当能在必要时拆卸管路,以便进行检修,套管内不应有管路的接头;

(2)液压缸与单向阀或下行方向阀之间的软管上应当永久性标注以下事项:

-制造厂名或商标;

-允许的弯曲半径;

-试验压力和试验日期

且软管固定时,其弯曲半径应当不小于制造厂标明的弯曲半径

▲16

▲2.12油位

油箱中的油位应当符合要求且易于检查

▲17

2.13

接地

(1)供电电源自进入机房起,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应当始终分开;

(2)所有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分应当与保护线(PE)可靠连接

▲18

▲2.14

电气

绝缘

动力电路、照明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应当符合下述要求:

标称电压/V

测试电压(直流)/V

绝缘电阻/MΩ

安全电压

≤500

>500

250

500

1000

≥0.25

≥0.50

≥1.00

19

*3.1

防下坠组合措施

防止坠落、超速下降和沉降的组合措施应当符合附表3的要求:

其他装置或装置组合及其驱动只能当其具有与附表3所列装置同等安全性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0

3.2

井道

封闭

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应当完全封闭;

当建筑物中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时,允许采用部分封闭井道,但在人员可正常接近液压电梯处应当设置无孔的、高度足够的围壁,以防止人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直接危害,或者用手持物体触及井道中的电梯设备

21

3.3

顶部空间

(1)当柱塞通过其行程限位装置而到达其上限位置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六个条件:

①轿厢导轨应当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②轿顶上可以站人的最高水平面积,与位于轿顶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应当不小于1.0+0.035V2m(m)

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a)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不包括下面②所述及的)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m)

b)导靴或滚轮、钢丝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m)

④轿厢上方应当有足够空间能够容纳一个不小于0.5

×

0.6×

0.8m的长方体

⑤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向上运行的柱塞头部组件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应当不小于0.1m

⑥对于直接作用式液压电梯,不必考虑①、②和③中所提到的0.035V2m的值

整改结果

(2)当轿厢完全压缩缓冲器时,如有平衡重,其导轨应当提供不小于0.1+0.035V2d(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注:

vm--上行额定速度;

vd--下行额定速度

22

3.4

限速

(1)限速器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标识,铭牌和型式试验合格证、调试证书内容应当相符;

(2)限速器或者其他装置上应当设有在轿厢下行速度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之前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验证限速器复位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

▲(3)使用周期达到2年的电梯,或者限速器动作出现异常、限速器各调节部位封记损坏的液压电梯,应当由经许可的液压电梯检验机构或者液压电梯生产单位对限速器进行动作速度校验,并且由该单位出具校验报告

23

3.5

安装在井道内的限速器

若限速器装在井道内,则应当能够从井道外面接近它。

但是,当下列条件都满足时,则不需要符合上述要求:

(1)能够从井道外用远程控制(除无线方式外)的方式来实现特定的限速器动作(即在检查或测试期间,应当有可能在一个低于额定速度下通过某种安全的方式触发限速器来使安全钳动作),这种方式应当不会造成限速器的意外动作,并且未经过授权的人不能接近远程控制的操纵装置

(2)能够从轿顶或从底坑接近限速器进行检查和维护

(3)限速器动作后,提升轿厢或平衡重能够使限速器自动复位

24

3.6

井道安全门

(1)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11m时,其间应当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宽度不小于0.35m的井道安全门(使用轿厢安全门时除外);

(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

▲(3)门上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25

3.7

检修门

(1)高度不小于1.40m,宽度不小于0.60m;

▲(3)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也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26

3.8

导轨

(1)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不大于2.50m(如果间距大于2.50m应当有计算依据),端部短导轨的支架数量应当满足设计要求;

(2)支架应当安装牢固,焊接支架的焊缝满足设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

(3)每列导轨工作面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T型平衡重导轨不大于1.2mm,

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大于2.0mm;

(4)两列导轨顶面的距离偏差,

轿厢导轨为0~+2mm,

平稳重导轨为0~+3mm

27

3.9

轿厢与井道壁距离

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0.15m,

对于局部高度小于0.50m或者采用垂直滑动门的载货电梯,该间距可以增加到0.20m。

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并且门只能在开锁区内打开时,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

28

3.10

层门地坎下端的井道壁

每个层门地坎下的井道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连续垂直表面,由光滑而坚硬的材料构成(如金属薄板);

其高度不小于开锁区域的一半加上50mm,宽度不小于门入口的净宽度两边各加25mm

护脚

29

3.11

井道内防护

(1)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当采用刚性隔障保护,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m处,向上延伸到离底坑地面至少2.5m的高度,宽度应当至少等于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0m;

底边

(2)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当设置隔障,

隔障应当至少从轿厢、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0m高度,并且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

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隔障应当贯穿整个井道,宽度至少等于运动部件或者运动部件的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0m

▲30

3.12

柱塞

极限开关

(1)液压电梯应当在相应于轿厢行程上极限的柱塞位置处设置极限开关。

极限开关应:

①设置在尽可能接近上端站时起作用而无误动作危险的位置上;

②在柱塞接触缓冲停止装置之前起作用;

③当柱塞位于缓冲停止范围内,极限开关应当保持其动作状态。

(2)对于直接作用式液压电梯,极限开关的动作应当由下述方式实现:

①直接利用轿厢或柱塞的作用;

②间接利用一个与轿厢连接的装置,例如:

钢丝绳、皮带或链条。

当绳、皮带或链断裂或松驰时,应当借助一个电气安全装置使液压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

(3)对于间接作用式液压电梯,极限开关的动作应当由下述方式实现:

①直接利用柱塞的作用;

②间接利用一个与柱塞连接的装置,例如:

该连接装置一旦断裂或松弛,应当借助一个电气安全装置使液压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

(4)极限开关应当是一个电气安全装置;

▲(5)当极限开关动作时,应当使液压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并保持其停止状态。

当轿厢离开其作用区域时,极限开关应当自动闭合

▲31

▲3.13

随行电缆

随行电缆应当避免与限速器绳、选层器钢带、限位与极限开关等装置干涉,当轿厢压实在缓冲器上时,电缆不得与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触

▲32

▲3.14

照明

井道应当装设永久性电气照明。

对于部分封闭井道,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以不设照明

33

3.15底坑设施与装置

(1)底坑底部应当平整,不得渗水、漏水;

(2)如果没有其他通道,应当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如梯子),该装置不得凸入电梯的运行空间;

▲(3)底坑内应当设置在进入底坑时和底坑地面上均能方便操作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4)底坑内应当设置2P+PE型电源插座,以及在进入底坑时能方便操作的井道灯开关

自验结果

34

3.16

底坑空间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

(1)底坑中有一个不小于0.50×

0.60×

1.0m的空间(任意一面朝下即可);

2)底坑底面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

夹紧装置钳块、棘爪装置、护脚板或垂直滑动门的部件和相邻的井道壁之间,轿厢最低部件与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此垂直距离允许减少到0.10m:

当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0.15m但不大于0.5时,此垂直距离可按线性关系增加至0.5m:

(3)固定在底坑的最高部件,例如液压缸支座、管路和其他附件,与轿厢的最低部件(上述

(2)

(2)

除外)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应当不小于0.30m

(4)底坑底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