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984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化学实验.doc

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

.(08年天津理综·13)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可用水鉴别已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08年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08年广东理基·21)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在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许碳酸钠杂质

.(08年广东化学·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19.0gSnCl2,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mol·L-1SnCl2溶液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

.(08年江苏化学·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08年江苏化学·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08年海南化学·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08年上海化学·18)设计学生试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

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

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出)。

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07年高考江苏卷·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07年高考江苏卷·10)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HCl

Cl2

H2SO4

H2O

NH3

稀H2SO4

CCl4

A.干燥Cl2 B.吸收HCl C.石油的分馏 D.吸收NH3

.(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7)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NH4+:

气体法 B.I-:

沉淀法 C.Fe3+:

显色法 D.Ca2+:

气体法

.(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2007年高考理综天津卷·8)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gZnSO4·7H2O溶解在90g水中

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09年安徽理综·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09年广东化学·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09年广东理基·2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09年广东理基·2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

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

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09年广东理基·27)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C

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物理法

D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

.(09年广东理基·36)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NO和O2 B.HCI和NH3C.H2和CO D.SO2和CO2

.(09年广东文基·6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B.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

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

.(13分)(08年全国理综I·28)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将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

按图连接仪器。

澄清石灰水

N2

a

b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

同时,b瓶中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

直至反应管冷却。

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元素Z是。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为什么?

.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

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15分)(08年宁夏理综·27)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

将a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 mL(标准状况);

方案二:

将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mol·L-1

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mL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

□KMnO4+□FeSO4+□H2SO4=□Fe2(SO4)3+□MnSO4+□K2SO4+□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       式滴定管,理由是         ;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和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②方案二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10分)(08年海南化学·16)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

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2MgO;②3Mg+N2Mg3N2;③2Mg+CO22MgO+C;

④Mg+H2OMgO+H2↑;⑤Mg3N2+6H2O=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原因是。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09年宁夏理综·26)(14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

xCuCO3·yCu(OH)2·zH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l)

③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

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g,化学式为;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请说明理由。

.(09年全国理综Ⅱ·28)(15分)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加入的物质是,其作用是。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

.(09年全国理综卷I·27)(15分)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SO4(浓)+CCO2↑+2H2O+2SO2↑

请从右图中选用所需仪器(可重复使用)组成一套进行该感应并检验出反应产物的装置。

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体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选用仪器(填字母)

加入试剂

作用

.(07年高考理综宁夏卷·25)(15分)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

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坩埚、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量一个干净、干燥的坩埚;

②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称重,将称量过的试样放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坩埚中;

③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④将步骤③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⑤将步骤④中的坩埚再加热一定时间,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钠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分析该方案并回答下面问题: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钠不能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B)试样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C)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D)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

(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F)加热时晶体溅出

.(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28)(15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碳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

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

(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水和沸石

g

h

i

浓H2SO4

j

k

NaOH溶液

l

m

澄清石灰水

a

b

d

c

e

f

A

B

C

焦炭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g—ab—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I·28)(15分)在室温和大气压强下,用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ag含CaC290%的样品与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L。

现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某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刚结束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这时不能立即取出导气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测量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电石试样质量为cg,测得气体体积为dL,则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计算式w(CaC2)=___________。

(杂质所生成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07年高考理综天津卷·28)二氯化二硫(S2Cl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

为在实验室合成S2Cl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将干燥的氯气在110℃~140℃与硫反应,即可得S2Cl2粗品。

②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化学性质

S

112.8

444.6

S2Cl2

-77

137

遇水生成HCl、SO2、S;300℃以上完全分解;S2Cl2+Cl22SCl2

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A

B

C

D

E

F

G

H

NaOH

溶液

(1)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中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A、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F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S2Cl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年山东理综·30)(16分)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1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

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

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试剂为(填代号)。

a.KMnO4 b.(NH4)2S c.H2O2 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

过滤等操作。

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选通入(或先加入)(填化学式)。

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装置回收(填代号)。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直到。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09年四川理综·26)(16分)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m密度为ρ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填仪器名称)中,加水衡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MnO4-+H2O2+H+=Mn2++H2O+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4)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mol/LKMnO4标准溶液V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该化学举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实验条件:

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演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氧化性

验证不稳定性

32答案:

I.

(1)容量瓶

(2)25628502

(3)酸式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

(5)偏高

II.(各1分,共4分)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氧化性

取适量饱和硫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过氧化氢溶液。

(或取适量碘化钾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或溶液变蓝色。

验证不稳定性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或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用导气管将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装有饱和硫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或溶液变浑浊或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31答案:

(1)cd

(2)冷却结晶引流

(3)NH3·H2Ob

(4)注视凹页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凹页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酸式

30[答案]

(1)用导管将A的上口和B相连(或将A换成恒压滴液漏斗);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2)MnO2+4H++2Cl-Mn2++Cl2↑+2H2O;2S+Cl2S2Cl2。

(3)饱和食盐水(或水)、浓硫酸。

(4)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导气、冷凝。

(5)产率降低(或S2Cl2分解);有固体产生。

(或其他正确描述)

(6)SCl2、Cl2、S(任写其中两种即可);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

29[答案]

(1)CaC2+2H2O=Ca(OH)2+C2H2↑。

(2)因为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没有恢复到室温,气体压强还不等于大气压强。

(3)待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调节量筒使其内外液面持平。

(4)×90%。

28[答案]

(1)除去H2O气;除去CO2。

(2)氧化铜(或CuO);CuO+H2H2O+Cu,CuO+COCO2+Cu。

(3)无水硫酸铜(CuSO4);验证水蒸气。

(4)kj—hi—cd(或dc)—fe—lm。

(5)原混合气中的CO2已除去,与CuO反应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原混合气中的H2O已除去,与CuO反应后气体能使白色的无水CuSO4变蓝。

27[答案]

(1)坩埚坩、酒精灯(可以不答“火柴”)。

(2)步骤②有错误;应先将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称重。

(3)因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冷却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4)保证试样脱水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