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9956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开题报告范.doc

海南大学

公共管理硕士(MPA)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

——以海口市秀英区为例

姓名:

学号:

研究方向:

海南大学MPA教育中心

海南大学

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

开题时间

2015年3月

论文题目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以海口市秀英区为例

一、文献综述

信访制度是建国初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路线创立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

近年来,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问题的意愿愈发强烈,缠访、闹访等现象大量存在,群体性上访事件频发,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观念仍旧根深蒂固,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外延过大、工作失范以及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既制约着信访工作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又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学者和信访工作者纷纷对我国信访问题现状发表评论意见,并就如何推进信访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在关于信访实务困境剖析方面,辛洪在《转型期基层信访四大问题的博弈性及改革》中指出当前基层信访存在的“专业性与非专业性”、“随意性与定期性”、“权利性与非权力性”、“无理性与过理性”四大问题,建议对症下药,着力解决各项难题。

杨宏力在《套牢、寻租与怠政_我国信访制度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指出,不合理的信访责任压力体制、混乱的信访秩序、复杂化的信访趋势等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认为明晰界定各级政府责任、改革信访压力体制、整肃信访秩序、正确引导舆论等是信访制度的完善之策。

樊小丽在《非正常信访现象的法律思考》中从概念、表现形式及带来的消极后果三个方面对非正常信访现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非正常信访现象频发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信访制度存在问题和其他救济渠道不畅通,并在此基础上从信访机制的定位、信访受理范围的调整、信访机构的设置、信访程序的规定、信访考核机制的完善和责任追究机制的落实以及其他法定诉求渠道的畅通等方面探讨和寻求解决问题、突破困境的法制路径。

在关于信访功能定位探讨方面,王弘宁、刘佩在《论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中认为,坚持信访制度沟通功能,将信访问题向法治化引导是最现实、最佳的解决途径。

冯仕政在《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中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讨论新中国信访制度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建议一是剥离信访制度的社会动员职能,将其纳入党的工作机构,并将信访机构转型为群众工作机构,主要任务是围绕社会矛盾察访民情、疏导民怨;二是剥离信访制度中的冲突化解职能和容纳政治参与的职能,将前者并入司法制度,将后者并入选举、人大等具有参政议政功能的政治设置。

高新民在《信访、接访、下访制度的政治功能及其与政治体制的关

联》中阐释了信访、接访、下访活动是中国现行体制下具有特定政治含义的社会现象,建议要从政治体制上有所创新,把信访、接访、上访置于政治体制的整体框架内思考,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

在关于信访与行政、司法等其他制度互动论述方面,王超在《从涉诉信访论我国司法权威之构建》中分析了涉诉信访的原因和司法权威缺失的原因,阐述了涉诉信访与司法权威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将拉兹的法律权威理论与我国的司法现状相结合,提出构建司法权威的设想。

张晓名在《广州市番禹区行政复议与信访互动关系研究》分析论述了两者实际工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冲突的关系,并提出建立互动机制,更好地发挥双方职能。

陈孝秉在《基层涉诉信访问题探析》中阐明了基层涉诉信访和涉法信访、行政信访、诉讼程序的区别,就微观层面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进一步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提出建议。

刘旭在《信访法治化进路研究_以信访的司法分流为视角》中指出,推动信访法治化进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行信访体系政治参与、利益疏通的功能,加强信访制度化建设和执行效力;另一方面要从司法分流的角度处理信访问题,坚持并遵循保障诉权、维护司法终局的法治原则,搭建信访与各类司法资源之间的桥梁。

在关于信访制度改革探索方面,葛新在《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提出应该加强信访立法,并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张笑宇在《从纵向维稳到横向维稳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信访制度改革的分析》中从改革逻辑层面对改革的核心、针对的问题、现状的原因以及改革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曹雄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信访矛盾协同解决模式研究》中提出打造“整体政府”模式解决信访“碎片化”的问题,以适应信访改革的发展需要。

朱丹侠在《我国信访制度研究》中通过分析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功能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关于推进信访制度改革的举措,试图提出信访制度改进的路径选择。

石慧在《信访制度法治化研究》中阐述了信访及信访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分析、域外相关机制与信访制度的比较及经验启示以及我国信访制度法治化可采取的措施。

当前学界和政界主要有三种基本的改革取向。

第一种取向主张重新构建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大信访格局,并通过立法统一规范信访工作,从而建立高效的信访监督监察机制。

第二种取向认为,对信访制度的改革应与整个社会体制改革联系起来,通过扩大公民的有序的政治参与,理顺各种信访的处理渠道,树立司法的最终裁判权威,分步推进以法治为内容的信访制度改革。

第三种取向主张废除信访制度,认为现行信访制度的许多规定,其实是直接跟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出现了行政权僭越立法权或者司法权的现象。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路线创立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伊始,1957年正式形成。

此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信访情势的变化与制度调整、信访制度的破坏与以特殊方式的开展、信访制度恢复重建以及信访制度的功能转换和制度完善等阶段。

当前信访制度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但是近年来,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问题的意愿愈发强烈,缠访、闹访等现象大量存在,群体性上访事件频发,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观念仍旧根深蒂固,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外延过大、工作失范以及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既制约着信访工作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又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近年来周期性的信访洪峰实际上表明,我们的社会淤积了一定程度的利益纠纷和矛盾,但又无法通过正常机制得以有效解决,中国“信访之痛”正是中国“转型之痛”。

学界和政界主要有三种基本的改革取向。

第一种取向主张重新构建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大信访格局,通过立法统一规范信访工作,从而建立高效的信访监督监察机制。

第二种取向认为,对信访制度的改革应与整个社会体制改革联系起来,通过扩大公民的有序的政治参与,理顺各种信访渠道,树立司法的裁判权威,分步推进以法治为内容的信访制度改革。

第三种取向主张废除信访制度,认为现行信访制度的许多规定,其实是直接跟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出现了行政权僭越立法权或者司法权的现象。

本人认为,信访困境是各种现实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导致的结果,但信访制度的生命力仍在。

在当前我国国情环境下,信访制度在政治逻辑、社会治理逻辑上都有存在的应然性和必然性。

因此信访制度改革,不能如赵括论战一般——纸上谈兵,必须把高度概括的理论和深刻复杂的国情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质意义的改革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明确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要求和重点;四中全会公报又从法治高度,明确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改革成效如何,解决了多少问题?

改革过程中依然未解决或又催生了哪些问题?

信访改革的路径、重点、力度应该如何调整?

学界、政界对此尚未有较为深刻的评判论述。

笔者作为一名曾在基层信访部门挂职锻炼的信访工作者,拟以海口市秀英区信访局开展日常信访工作、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措施情况为主要视角,通过对信访实务工作和改革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的有效途径,以期能够为党和政府推进信访制度改革、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供有用的参考。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拟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明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从分析信访的涵义与功能出发,阐述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国内学者对信访的不同看法,以及十八大以来信访制度改革的新常态。

第三部分以海口市秀英区为切入点,从微观层面分析秀英区近年来信访工作的现状,透过数据和案例研究改革前秀英区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秀英区推进信访制度改革的现状进行研究,阐述秀英区落实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措施。

第五部分拟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海口市秀英区推进信访制度改革进行效果评价,阐述相关成效,剖析存在和新生的问题。

第六部分拟对当前信访制度改革做出总体结论,并从信访宏观立法、社会治理模式、政府权力监督、机制衔接互动、利益博弈磋商等层面,深入探讨推进信访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拟订论文提纲如下: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二、信访制度概述

(一)信访的涵义与功能

(二)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国内学者对信访制度的不同观点

(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措施

三、改革前海口市秀英区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访活动的多发无序

1.信访总量呈高位运行态势

2.群众诉求日益复杂多样

3.信访事项终决效果不理想

4.非正常越级上访现象愈演愈烈

(二)信访工作的尴尬无力

1.信访主管部门权威不高

2.政府内部协同迟滞低效

3.“抓信访”只能靠“抓领导”

4.特殊时期信访被迫让位于维稳

5.信访涉及的各级单位权责不均衡

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海口市秀英区落实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措施

(一)落实逐级走访要求

(二)推行网上信访受理

(三)试行信访案件办结事项跟踪评价体系

(四)进一步明确诉访分离事项

(五)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办理程序

(六)取消基层进京非访考核评价机制

五、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海口市秀英区推进信访制度改革的效果评价

(一)改革后海口市秀英区信访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1.信访总量有所下降

2.信访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

3.信访事项办理更加规范

4.反复上访现象有所减少

5.基层“非正常”维稳趋向减弱

(二)改革后仍存在或新产生的问题

1.信访工作仍于“法”无据

2.诉访分流仍需进一步规范

3.信访与人民调解仍需整合力量、界定职能

4.考评追责导向仍不够科学

5.权责不一现象仍有存在

6.基层党政机关日常工作负担增加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1.信访立法层面

2.社会治理层面

3.权力监督层面

4.机制衔接层面

5.利益协商层面

四、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撰写本论文需要参考大量的信访实务第一手数据及案例,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发现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信访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协同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与司法调解、行政复议等体制机制衔接合作,政府与民众沟通博弈、利益协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能否获得较为真实的数据、详实的案例等资料,是论文完成的主要难点。

本人拟通过搜集海口市秀英区近年来的内部信访工作资料,以及媒体报道,或者秀英区已经公开发布的关于典型信访案件的总结报告来解决上述困难。

五、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一)论文工作量:

文献、资料的搜集,数据、案例的整理分析,论文初稿、修改稿、定稿的撰写,预计完成论文字数3万字左右。

(二)论文计划进度:

时间

进度

2015年5月底前

完成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审阅

2015年6月底前

根据导师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向导师提交第二稿

2015年7月底前

根据导师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向导师提交第三稿

2015年8月底前

进一步修改论文,完成定稿

2015年年底前

根据学校安排的时间提交论文定稿、参加论文答辩

六、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论文预期成果:

为推进我国信访制度改革提供有效途径。

可能的创新点有:

1.结合实例和数据综合分析讨论信访工作实务和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障碍和问题;2.从信访宏观立法、社会治理模式、政府权力监督、机制衔接互动、利益博弈磋商等层面探讨推进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七、完成论文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1]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32.

[2]别红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功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7).

[3]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Z].国信发〔2014〕4号.

[4]吴松阳.社会管理背景下地方政府信访工作机制问题研究[D].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2014.

[5]王超.从涉诉信访论我国司法权威之构建[D].山东:

烟台大学,2014.

[6]黄峰.宁夏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实证研究[D].宁夏:

宁夏大学,2014.

[7]石慧.信访制度法治化研究[D].湖南:

吉首大学,2014.

[8]尤志文.信访制度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陕西:

兰州大学,2014.

[9]李栋.信访制度改革与统一信访法的制定[J].法学,2014年第12期:

23-31.

[10]孔祥利.社会组织参与信访矛盾化解_实践探索与作用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10期:

56-59

[11]彭浩.涉诉信访中的民生问题:

表现、原因与对策——对25件重大涉诉信访案件的统计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1).

[12]王弘宁&刘佩.论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N].东北师大学报,2014年第4期(哲学社会科学版).

[13]刘旭.信访法治化进路研究——以信访的司法分流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3(3).

[14]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6

(1).

[15]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6]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17]应星.“气”与抗争政治: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8]贺雪峰.组织起来: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19]张笑宇.从纵向维稳到横向维稳_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信访制度改革的分析[N].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01.

[20]张勤.研究信访矛盾为提升执政水平服务[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0

(1).

[21]廖建文.法治政府视野下的行政信访问题研究[D].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2013.

[22]薄钢.新形势下首都信访工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思考[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创刊号),2010

(1).

[23]张海波&童星.社会管理创新与信访制度改革[J].天津社会科学,2012(3).

[24]张晓名.广州市番禺区行政复议与信访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

吉林大学,2014.

[25]葛新.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研究[D].吉林:

长春理工大学,2013.

[26]高新民.信访、接访、下访制度的政治功能及其与政治体制的关联〔DB/OL〕.中国改革论坛网,2013

[27]冯仕政.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DB/OL〕.中国改革论坛网,2013

[28]赵和平.发挥信访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J].人民信访,2013

(2).

[29]辛洪.转型期基层信访四大问题的博弈性及改革〔DB/OL〕.中国改革论坛网,2013

[30]曹雄.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信访矛盾协同解决模式研究[D].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2014

[31]陈孝秉.基层涉诉信访问题探析[D].福建:

厦门大学,2014

[32]朱丹霞.我国信访制度研究[D].河南:

郑州大学,2014

[33]樊小丽.非正常信访现象的法律思考[D].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2014

[34]杨宏力.套牢、寻租与怠政_我国信访制度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4

(1).

[35]刘旭.信访法治化进路研究_以信访的司法分流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3(3).

[36]夏海清.社会转型条件下进一步完善我国信访制度的思考[D].云南:

大理学院,2013

[37]张勤.研究信访矛盾为提升执政水平服务[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0

(1).

[38]王浦劬.以治理的民主实现社会民生——对于行政信访的再审视[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9]周志忍&蒋敏娟.整体政府下政策协同:

理论与发达国家的当代实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6).

[40]刘正强.信访的“容量”分析[J].开放时代,2014

(1).

[41]郭辉.改进和创新信访工作的若干思考[N].学习时报,2013-12-02.

[42]李立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J].求是,2013(24).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评议小组意见以及结论

1、论文选题:

□有理论意义;□有实用价值;□有课题背景;□意义不大。

2、论文的难度:

□偏高;□适当;□偏低。

3、论文的工作量:

□偏大;□适当;□偏小。

4、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好;□较好;□一般;□不可行。

5、研究生对文献资料及课题的了解程度:

□好;□较好;□一般;□较差。

6、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好;□较好;□一般;□较差。

7、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创新能力:

□好;□较好;□一般;□较差。

8、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

□好;□较好;□一般;□较差。

(在相应的方块内作记号“√”)

评议结论:

评议小组组长签名:

二〇〇年月日

培养单位

意见

海南大学MPA教育中心

二〇〇年月日

注:

此开题报告一式六份,一份交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存档使用,另外五份供开题答辩时使用。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