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0019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oc文档格式.docx

4.2009年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对中央政府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

情况的专题调研工作。

人大重视监督,有利于(  )

①加强人大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干预、协调

②增强政府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的观念

③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效率

④强化人大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权威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②③

人大具有监督权,人大重视监督能够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提高政

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①错误,人大监督政府,但是不能直接干预、协调政府行为;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④错误。

D

5.广东省实行“人大代表无陪同视察制”。

在人大代表视察过程中,相关单位的领导和

工作人员,一般不出现在视察现场,以便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直接接触。

可见,

实行无陪同视察制有利于人大代表(  )

A.更好地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B.发挥民主监督的职能

C.直接处理国家事务

D.直接行使决定权

人大代表在没有领导陪同的情况下进行视察,能够更好的了解民情民意。

B、

C、D观点错误。

6.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  )

①既监督又支持的关系 ②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④领导与

被领导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本题考查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②④观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7.2010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56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

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

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③④

②错误,国体决定政体。

④错误,人民不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8.据中组部最新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非公有制企业中共产党员达286.3万人,非

公有制企业正在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新聚集地。

这一现象(  )

①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②表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科学把握自身

的先进性 ③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④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

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①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③不符合题意,本题没有涉及到

统一战线问题。

B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  )

①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④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④

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②错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0.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政党。

建设学习型政党(  )

①有助于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②有助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有助于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④有助于保证党的先锋队性质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本题考查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上述选项都符合题意。

D

  2009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

2010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

议。

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说明(  )

A.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C.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共同执政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B项错误,任何民主都具有阶级性。

C项错误,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

参政党。

D项错误,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12.中共中央就重大问题事先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纲领和目标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领导力量

D.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是参政党。

B项错误,共产党和各

民主党派各有自己的纲领和目标。

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

13.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与会委员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

谐稳定积极讨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表明(  )

A.人民政协具有对国家事务的决定权

B.人民政协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C.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职能

D.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A项错误,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具有对国家事务的决定权。

B项错误,

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一项政治制度。

D项夸大了政治协商制度

的作用。

14.广东省人大长期坚持开门立法,敢为人先,刚性监督,依法治省,形成了党的领

导、人大主导、“一府两院”发挥执法主体作用的“三位一体”的广东“人大”特

色,被人们称为“广东现象”,备受社会关注。

对“广东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②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和司法部门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③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④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只有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才能实现,通

过“一府两院”才能落实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②错误,各级国家机关都要坚持党的领导,政府和司法部门都要受人民代表

大会的监督。

15.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自治地方获得长足发展。

民族自治地区与汉族地区经济差

距缩小;

民族干部占民族自治地方干部的比例不断提高;

国家和兄弟省市对民族地

方支持的格局已经形成。

这体现了(  )

①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民族地方的繁荣

②各民族经济平等已经实现,民族差别正逐步消失

③民族自治地区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基本保证

④民族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在我国,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各民族平等享有权利、平等

履行义务,但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②错误。

C

16.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A观点错误,少数民族自治区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B观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不是特别行政区。

D观点错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

本政策。

17.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

目前,新疆自治区的政府主席、各自

治州的州长、自治县的县长以及相应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

院检察长都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绝大多数的地、州、市的专

员、州长和市长以及县长、区长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

这说明(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民族干部掌握政权,管理本地各项事务

C.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D.少数民族比汉族享有更特殊的权利

材料显示少数民族拥有同样的当家作主权利,体现了政治地位的平等,应选

C。

A、B、D项观点都错误。

18.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指出:

中国

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新疆全面贯彻执行这一政策,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

由权利,保障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促进宗教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的宗教政策强

调(  )

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②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必须引导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融合

④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③错误,应当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观点错误,宗教信仰自由

是公民的权利。

19.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之所以要坚持

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这一制度(  )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

C.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我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因

此选B。

20.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在于(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④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和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①观点错误,国家的一切权

力属于人民。

④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

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

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1)结合教材知识,简要说明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5分)

(2)结合教材知识,请你就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当地政府出

谋划策。

(1)问关键点是“如何”“发展”“民族关系”,就是运用相关知识,谈应

该“怎么样”发展民族关系。

对此问题教材没有具体明确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在教

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归纳,具体运用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关

系。

(2)问关键点是“宗教”“积极作用”“为政府出谋划策”,就是从宗教政策

的角度,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发展。

(1)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必须:

要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完善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的法律法规。

(2)要坚决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各地政府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促宗教组织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

分)

22.(15分)2009年8月18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

基本生活保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国家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

骤。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本题考查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政府的性质、职能和原则等知识。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起领导作

用,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党对农村的政策体

现了党的宗旨。

(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提高农民生活水

平反映了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3)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了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

公共服务的职能。

23.(15分)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

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全党必须常

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分)

(2)在新的形势下,你认为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9分)

(1)问考查党的地位、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2)问考查如何加强党的建

设,要把教材知识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回答,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

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分)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

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分)

(2)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

程。

②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

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③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

主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

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④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

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

生机活力。

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24.(20分)材料1:

我国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保

障整体水平较低,造成农民消费能力不足,进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市场潜力的开发。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于党。

(1)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为什么关键在于党?

材料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

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

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

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颁布。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上述文

件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

议,分别于2010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

委员会就国务院提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

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报告进行讨论、审查和表决。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材料2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我们党在制定重大决

策时,为什么要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7分)

(3)从材料2和材料3的内在关系中可以反映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并做简要

说明。

(1)问要求学生,运用党的性质、宗旨、地位等知识点,结合材料说明党领

导农村改革的原因。

(2)问要求要透过材料2分析体现的政治现象,材料中侧重党中

央的决定以及党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小问关键点是“党”“为什

么”“听取”“民主党派”,就是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执政党

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第(3)问关键点是“内在关系”“现象”“说明”,首先要

归纳两段材料的联系,并且说明这种联系存在的原因。

根据材料可以知道我国政治

生活中党、民主党派、人大之间的关系,因此要运用我国政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两段材料联系所体现的道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只有坚

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

的团结,为农村改革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才能充分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农村改革,发展社会主义;

实践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

下,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材料2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我国的政党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

派作为参政党,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参与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广泛地参政议政,既有利于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便于党集思广益,有利于党和国

家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3)从材料2和材料3的内在关系中可以反映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我

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通过依法执

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决定权,国务院作

为全国人大的最高执行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

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

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