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017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36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6页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6页
亲,该文档总共1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关于三亚丽湾大酒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五~十四层为客房,五~十四层每层层高为3.6米。

具体参照附图,包括首层、二层、三层、标准层、屋顶层、设备层等建筑平面图。

根据建筑的性质、用途,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排水卫生设备;

该建筑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消火栓箱内设消防泵启动按钮,消防时可直接启动消防泵。

自动洒水系统通过温感自动工作。

生活水泵要求自动启闭。

所有管道采用暗装敷设方式。

2.3城市给水排水管道资料

 

(1)给水资源:

本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从西侧市政管道取水,管径米DN300。

常年提供的资用水头为35米。

要求不允许从管网直接抽水。

(2)排水条件:

该城市排水为分流制排水。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

1生活给水系统

根据有关设计相关资料,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层高及设计要求,结合室外城市管网能够提供的水压,确定给水系统的方式及组成。

1.1相关规范

摘自(《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3.1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其水量应满足居住小区内全部用水的要求。

居住小区的加压给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当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

3.3.4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

3.3.5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

2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置;

3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3.3.6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连供水方式。

3.4.17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

对设置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

1.2竖向分区

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1.0.3条知:

建筑高度小于24m的公共建筑或小于10层的住宅称为低层建筑;

建筑高度高于或等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高于或等于10层的住宅称为高层建筑。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生活给水系统由于其层数多、竖向高度大,为避免建筑低层配水点静水压力过大,需要进行竖向分区。

合理的确定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关系到给水系统的运行、使用、维护、管理、投资节能等情况的效果,是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首要环节。

目前,国内外在高层建筑给水设计中,普遍都是以给水分区最低层配水点处最大允许静水压力值为依据,进行竖向分区的。

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3.5规定: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

根据规范要求,并结合酒店楼层数、功能及室外供水压力,将该建筑竖向分为2个供水区,分区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给水竖向分区表

区名

分区范围

静压(mH20)

静压校核

备注

低区

(-1)~4

[16.80-(-5.10)]×

1.2+3=29.28

29.28<

35,符合规范要求

低区所计算的是该区所需的最小工作压力,沿程水损取20%静压,3m为自由水头

高区

4~14

49.20-8.40=40.8

40.8<

45,符合规范要求

1.3方案确定

对于分区两个以上的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应进行方案比较,方案比较可遵循供水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从中选出两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优缺点。

酒店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为2区,其中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给水需进行二次加压,高区给水方案比较如表1-2所示。

表1-2高区给水方案比较表

供水方案

供水方式说明

优缺点

使用范围

变频调速水泵给水方式

采用离心式水泵配以变频调速控制装置,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的供电频率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使水泵的转速发生变化

高效节能,比一般设备节能10%-40%;

设备占地面积小,不设高位水箱,减少了建筑负荷,节省水箱占地面积,又可有效的避免水质的二次污染

适用于水量随机变化的的用户

为避免系统在小流量或微流量用水情况下,水泵工作效率低,宜为该系统配备小型气压罐

高位水箱-水泵给水方式

外网供水至水池,利用水泵提升和水箱调节流量

水池,水箱储备一定水量,停水停电时可延时供水,供水可靠,供水压力较稳定。

不能利用外网水压,能源消耗较大,安装,维护较麻烦,投资较大。

外网水压经常不足,且不允许直接抽水,允许设置高水位水箱的建筑

 

变频调速并联给水方式图如图1-1所示,高位水箱-水泵给水方式图如图1-2所示。

变频调速给水方式虽然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但其设备与管道复杂、维护管理不便、无法克服短时停电时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酒店建筑的给水设计要求考虑短时停电的可能性,而且在其最高层设有水箱间,允许设置高位水箱。

为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简化设备与管道,本设计确定高区选择高位水箱-水泵供水方式。

1.4系统组成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组成。

1.5管道布置与敷设

给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

进行管道布置时,不但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还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5.1管道布置基本要求

(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

(4)便于安装维修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的最小净距如表1-3所示。

表1-3给水管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之间的最小净距表

给水管道名称

室内地面(mm)

地沟壁和其它管道(mm)

梁、柱、设备(mm)

排水管

水平净距(mm)

垂直净距(mm)

引入管

≥1000

≥150

在排水管上方

横干管

≥100

≥50且此处无接头

≥500

立管

管径

≥25

<

32

32~50

≥35

75~100

≥50

125~150

≥60

1.5.2管道布置基本形式

给水管道的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前者单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

后者管道相互连通,双向供水,安全可靠,但管线长、造价高。

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又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

同一栋建筑的给水管网也可同时兼有以上两种布置形式。

如表1-4所示。

表1-4给水管道布置形式表

布置形式

形式说明

适用范围

上行下给

干管设在顶层天花板下、吊顶内或技术夹层中,由上向下供水

适用于设置高位水箱的居住与公共建筑和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

下行上给

干管埋地、设在底层或地下室中,由下向上供水

适用于利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中分式

水平干管设在中间计算夹层内或某层吊顶内,由中间向上、下两个方向供水

适用于层顶用作露天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

1.5.3管道敷设基本要求

(1)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应沿区内道路平行于建筑敷设,宜敷设在人行道、慢车道或草底下;

管道外壁距建筑物外墙的净距不宜小于1m,且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基础。

(2)敷设在室外综合管廊(沟)内的给水管道,宜在热水、热力管道下方,冷冻管和排水管的上方。

给水管道于各种管道之间的净距,应满足安装操作的要求,且不宜小于0.3m。

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

垂直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右侧。

(3)需要泄空的给水管道,其横管宜设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4)为防止生活饮用水管道被使用过的水回流而造成污染,管道敷设时,应注意配水出口不得被任何杂质所淹没。

1.5.4管道敷设基本形式

给水管道敷设有明装、暗装两种形式。

明装即管道外露,其优点是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但外露的管道影响美观,表面易结露、灰尘,一般用于对卫生、美观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安装即管道隐蔽,如敷设在管道井、技术层、管沟、墙槽或夹壁墙中,直接埋地或埋在楼板的垫层里,其优点是管道不影响室内的美观、整洁,但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适用于对卫生、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如宾馆、高级公寓和要求无尘、洁净的车间、实验室、无菌室等。

1.5.5酒店建筑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引入管设置两条,分别由建筑的不同侧引入,引入管经水表节点后和室外给水环网连接,再从室外环网引出两条管道分别接入生活贮水池和消防贮水池。

低区给水系统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采用下行上给的供水方式,枝状管网、横干管敷设于地下一层的天花板下,给水立管布置在墙角、柱边,并由土建装饰处理。

高区采用上行下给的供水方式,水平横干管敷设在14层天花板的吊顶内。

主立管置于管道井内,横支管在墙体内暗装。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以防止给水管水质被污染,同时便于安装检修。

引入管室外部分管中心标高为-1.0m,引入管穿越地下室外墙处,设防水套管。

总水表设在市政管网与室外环网的连接管上,并设置水表井。

入户水表分散设置在每户的入户管上,一户一表,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

给水管道穿过承重墙基础时,均进行预留洞口,预留洞尺寸,考虑到管顶上部净空不能小于建筑物沉降量的要求,其值不小于0.1m

管道在空中敷设时采用支架或托架固定,立管设管卡固定。

1.6给水管材

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化学建材局于1999年12月联合颁布了“建住房[1999]295号”文《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文中规定:

自2000年6月1日起,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于室内给水管道,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限时淘汰热镀锌钢管,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PE-X)管、三型无规共聚丙烯(PP-R)管等新型管材。

酒店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管材采用PP-R管。

PP-R管材具有以下优点:

(1)卫生、无毒:

本产品属绿色建材,可用于纯净水、饮用水管道系统。

(2)耐腐蚀、不结垢:

可避免因管道锈蚀引起的水盆、浴缸黄斑锈迹之忧,可免除管道腐蚀结垢所引起的堵塞。

(3)质量轻:

比重仅为金属管的七分之一。

(4)外形美观:

产品内外壁光滑,流体阻力小,色泽柔和,造型美观。

(5)安装方便可靠:

采用热熔连接,数秒钟完成,安全可靠。

(6)使用寿命长:

在规定的长期连续工作压力下,使用下寿命可达50年以上。

2排水系统

2.1相关规范

2.1.1新建居住小区应采用生活排水与雨水分流排水系统。

2.1.2建筑物内下列情况下宜采用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的排水系统:

1建筑物使用性质对卫生标准要求较高时;

2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时;

3生活废水需回收利用时。

2.1.3下列建筑物排水应单独排水至水处理或回收构筑物;

1公共饮食业厨房含有大量油脂的洗涤废水;

2洗车台冲洗水;

3含有大量致病菌,放射性元素超过排放标准的医院污水;

4水温超过40℃的锅炉、水加热器等加热设备排水;

5用作中水水源的生活排水。

2.1.4建筑物雨水管道应单独设置,在缺水或严重缺水地区,宜设置雨水贮存池。

2.2排水水质及其特点

建筑排水根据其排水的来源及水质污染程度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生活污水又可划分为粪便污水个洗涤废水,而工业废水可分为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降水是指雨水和雪融化水。

酒店建筑是集商业、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性住宅建筑,通过对建筑性质及使用功能与特点的分析,该建筑排水种类及水质情况如下:

(1)粪便污水:

从大、小便器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粪便、纸屑、病原虫等杂质。

(2)生活废水:

来自住宅盥洗、沐浴、洗涤以及洗衣房的排水。

水中含有细小的悬浮物及洗涤剂,水质的污染程度较粪便污水轻。

(3)屋面雨水:

来自屋面的雨水及融化的雪水,水质比较干净。

(4)含油废水:

来自厨房、餐厅排出的废水,含有动植物油。

2.3排水方案的确定

建筑内部排水体制有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

对城市排水系统而言,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统生活污水。

所谓分流制是指雨水和粪便污水、生活废水分流,所谓合流是指雨水和粪便污水、生活废水合流。

而在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中,雨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所谓分流与合流通常是指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是分流设置管道收集排放还是用一套管道收集排放。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排水系统的选择有以下几个要点:

(1)分流或合流排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污水性质、污染程度、结合室外排水体制和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的要求确定。

(2)生活污水一般须经化粪池处理,此时粪便污水宜与生活废水分流;

当排往污水处理厂时,宜合流排出。

(3)当建筑物内设置中水系统时,生活废水与生活污水应分流排出。

(4)含有毒和有害物质的生产污水,含有大量油脂的生活废水,以及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需要回收利用的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等均应分流排出。

(5)建筑物雨水应单独排出。

工业废水如不含有机物,而带大量泥沙、矿物质时,应经机械处理后方可排入室内密闭系统雨水管道。

在确定建筑内部排水体制和设置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时,应根据污、废水性质、污染程度、室外排水体制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程度以及污水有无回用要求等因素,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通过对酒店建筑当地自然条件的分析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参照规范的相关规定,综合确定酒店建筑排水方案如下:

(1)由酒店建筑工程条件可知,5~14层为公寓,生活排水主要来自客房的洗浴和便器,其中洗浴废水量较大,为减少化粪池容积,公寓生活污、废水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即粪便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洗浴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2)厨房废水需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排至城市污水管网。

(3)裙房生活污废水采用分流制排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生活废水经废水管道直接排至城市污水管网。

(4)建筑高层主体屋面雨水采用内排,裙房屋面雨水采用外排,屋面雨水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5)地下设备间排水采用污水泵提升至室外城市污水管网。

2.4污废水排水系统类型的确定

污水排水系统通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按系统通气方式,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系统分为单立管排水系统、双立管排水系统和三立管排水系统。

如表2-1所示。

表2-1污废水排水系统类型表

系统类型

系统说明

单立管排水系统

无通气管的单立管排水系统

立管顶部不与大气相通

适用于立管短,卫生器具少,排水量小,立管顶部不便伸出屋面的情况

有通气的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

排水立管向上延伸,穿出屋顶与大气相通

适用于一般多层建筑

特制配件

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设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的三通;

在立管底部与横干管或排出管连接处设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的弯头

适用于各类多层、高层建筑

双立管排水系统

系统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专用通气立管组成,利用排水立管与另一根立管之间进行气流交换

适用于污废水合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

三立管排水系统

系统由三根立管组成,分别为生活污水立管、生活废水立管和通气立管。

适用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分流的各类多层、高层建筑

酒店建筑属于高层建筑,而且采用的排水体制为分流制。

对5~14层而言,由于各层连接排水立管的卫生器具不多且连接管段较短,故设专用通气立管。

对1~4层而言,由于立管连接的排水层数少,且卫生间顶部有屋面,可用来设置通气管。

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统一性和施工的方便与美观要求,确定本设计的排水系统类型如下:

5-14层:

1-4层:

2.5系统组成

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系统应能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首先,系统能迅速畅通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

其次,排水管道系统内的气压稳定,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保持室内良好的环境卫生;

第三,管线布置合理,间断顺直,工程造价低。

为满足上述要求,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设备和通气管道。

在有些建筑物的污废水排水系统中,根据需要还设有污废水提升设备和局部处理构筑物。

2.6排水管道布置及敷设

高层建筑的排水管道的布置应满足良好的水力条件,还需考虑维护的方便,保证管道正常运行以及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1)排水顺畅、水力条件好

为使排水管道系统能够将室内产生的污废水以最短的距离、最短的时间排出室外,应采用水力条件好的管件和连接方法。

排水支管不宜太长,尽量少转弯,连接的卫生器具不宜太多;

立管宜靠近外墙,靠近排水量大、水中杂质多的卫生器具;

排出管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尽量避免在室内转弯。

(2)保证设有排水管道房间或场所的正常使用

在某些房间或场所布置排水管道时,要保证这些房间或场所正常使用,如横支管不得穿越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厂房、食品及贵重商品仓库、通风小室和变电室;

不得布置在遇水易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上面,也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主副食操作烹调场所的上方。

(3)保证排水管道不受损坏

为使排水系统安全可靠的使用,必须保证排水管道不会受到腐蚀、外力、热烤等破坏。

如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烟道、风道;

管道穿过承重墙和基础是应有预留孔洞;

埋地管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或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湿陷性黄土地区横干管应设在地沟内;

排水立管采用柔性接口;

塑料排水管道应远离温度高的设备和装置,在汇合配件处设置伸缩节等。

(4)室内环境卫生条件好

为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安静、美观的生活生产环境,管道不得穿越卧式、病房等对卫生、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式相邻的内墙;

商品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

排水立管仅设置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小于表2-2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底部支管应单独排出。

表2-2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到立管管底的垂直距离

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层数

垂直距离(m)

≦4

0.45

5~6

0.75

7~12

1.2

13~19

3

≧20

6

(5)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方便

为便于施工安装,管道距楼板和墙应有一定的距离。

为便于日常维护管理,排水立管宜靠近外墙,以减少埋地横干管的长度;

对于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或沉淀物,管道需要经常冲洗,排水支管较多,排水点的位置不固定的公共餐饮的厨房、公共浴池、洗衣房、生产车间可以用排水沟代替排水管。

应按规范规定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如铸铁排水立管上检查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m,塑料排水立管宜每6层设置一个检查口。

但在建筑物的最底层和设有卫生器具的二层以上建筑物的最高层,应设置检查口;

检查口应在地(楼)面以上1.0m,并应高于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

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的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铸铁排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

在连接4个及4个以上的大便器的塑料排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

清扫口宜设置在楼板或地坪上,且与地面相平。

在水流偏转角大于45°

的排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当排水立管底部或排出管上的清扫口至室外检查井中心的距离大于表2-3的数值时,应在排出管上设置清扫口。

表2-3排水立管或排出管上的清扫口至室外检查井的最大允许长度

管径(mm)

50

75

100

>

最大长度(m)

10

12

15

20

(6)占地面积小,总管线短,工程造价低。

2.7排水管材

常用的建筑排水管材基本可分为两大类:

金属管材与非金属管材,其主要优缺点及使用条件如表2-4所示。

建筑生活排水管道管材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高度、抗震要求、防火要求及当地的管材供应条件,因地制宜选用。

管材选用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5.1条要求:

1、居住小区内排水管道,宜采用埋地排水塑料管、承插式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2、建筑物内排水管道应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及管件或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及相应管件。

3、当排水温度大于40度时,应采用金属排水管或耐热塑料排水管。

酒店建筑为高层商住楼,若选用塑料管材,则必须选用消声管材,如夹心塑料管或带内螺旋线管;

且管径≥100mm穿越楼层时,须加设阻火圈以防止火灾蔓延,这样就相应提高了造价,而且管线出屋面及埋地、出户部分都不宜再用塑料管材(防冻脆破裂),带来了施工的不便。

若选用机械离心排水铸铁管,虽造价略显高些,但其强度、防腐、耐热、隔声、抗震性能等都比较理想,并且有使用年限长,施工方便等优点,是高层建筑比较理想的换代产品。

因此,本工程首选此类产品,接口采用柔性接口。

由于酒店建筑高度大,受风力作用和地震影响均会造成较大的摆动,据有关资料介绍由此引起的屋间变位约为层高的1/200~1/100。

因此酒店建筑排水系统的管道接口形式及连接方式为柔性接口,即与管材配套的橡胶圈、卡箍接口,以避免建筑竖向的变位大时,接口开裂漏水。

表2-4常用排水管材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类别

管材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