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3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配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遗憾与兄弟们佳节不能团聚。

课后第一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初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

再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能根据注释感悟诗文大意,展开想象,联系画面读出诗歌蕴含的情感。

例如,朗读《元日》时,可以引导学生情境想象,体会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放爆竹欢乐祥和的气氛,用欢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情。

朗读《清明》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细雨纷纷的景象,行人欲断魂的神情和行为,体会清明扫墓祭祖、思念故人的愁绪,再用深沉的语气读出这份情感。

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九月初九重阳节时家家扶老携幼,登高望远的景象,再想象诗人王维孤身在外,一人独自落寞的景象,在对比中,感悟并读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充满感情,接下来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背诵古诗,可以想象诗境,背诵古诗;

也可以是填诗背诵;

还可以配乐背诵。

课后第二题是“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回顾课文,三位诗人站在不同的视角展现"

春节”、"

清明"

、"

重阳”这些传统节日中的景与情,学生在古诗学习的过程中,走进诗境,感悟诗情,从中还了解到了一些节日习俗,此题的设计呼应本单元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为本课学习结束后的”活动提示”——”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做好铺垫。

本课中7个生字要求会认读、12个要求会写,其中,”魂、酒、牧、兄”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

认读生字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识字。

先借助拼音读一读,"

苏”是平舌音,要读准。

然后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熟字等方法记一记字形。

“酒“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

左边水表示酒是液体,右边是"

酉"

,读"

ybu”,是酒坛子,这个字要和”洒”区分。

书写生字时,要对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简单的归纳并掌握。

”旧、魂、借、酒、何、独、佳、牧、欲”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旧、魂、借、酒、何、独、佳”左窄右宽,"

牧、欲”左右等宽。

”兄、符、异"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

在掌握基本写法基础上,教师要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

"

异”的上半部分要全封口;

酒”右边是”酉“,不是"

西”;

欲”的右边是四笔"

欠"

牧”左边的提和右边反文的撇要注意穿插避让。

学情分析

(一)前测方式

1. 你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都要做

些什么呢?

简单写一写。

2. 我们都学过很多古诗了,到现在你有哪些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能和我

们交流交流吗?

3. 请你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里,写之前仔细观察,想一想该怎么占格,

写的时候做到不涂改,写工整,写正确。

酒异欲

【设计意图:

这三道测试题,第一题考察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以及相应习俗的了解,与本单元人文素养主题相契合,是针对本单元“中华传统节日“这一实践活动实施的前测,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组织相应的学习实践活动;

第二题考察学生对于古诗学习方法的已有积累,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教学中的学习活动,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第三题考察学生对于本课重点字的识记、书写的情况,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主识字意识,同时了解学生对本课重点字的书写中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强调。

(二)经验分析方式

1. 古诗教学

三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有一定的经验累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调动学

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并在学习中加以灵活运用,尝试自主进行古诗学习。

同时,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在指导学生朗读中应遵循古诗的特点:

读通读顺是前提,接着读懂大意是基础,继而读出情感是过程,最后读出理解是升华。

2. 识字写字

本课中7个生字要求会认读、12个要求会写。

其中,,苏,是平舌音,要读准。

在指导书写时重点强调三个字"

异”的上半部分要全封口;

酒”右边是”酉"

,不是"

欲’的右边是四笔”欠’0

3传统节日

三年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一些了解,但不够丰富,尤其是传统节日中。

传统习俗认知的不够深入。

教学中可以将相应的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引入课堂,丰富学生认知。

学生活动设计

活动一:

关注字源,识记生字。

教师活动

1. 出示本课的容易写错的生字

——“酒”、"

异”、“欲”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 引导学生关注字源,出示重点生字的

演化过程,让学生对字形、字义之间的关联有进一步的了解,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如:

“酒”

说明:

“酒”字最先开始是用一个装酒的酒缸一一“酉”来表示,一个容器,加一个盖子,里面一横代表有液体。

后来干脆在外面加上三点水,以代表虽未品尝,酒香已溢。

学生活动

1. 观察,交流发现。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字形、字义的演变过程。

3. 练习书写,工整美观。

4. 自主评价、生生评价。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关注字源,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汉字的识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附:

评价表

左右结构的生字注意两部分的高低宽窄

上下结构的生字,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

自评

☆☆☆☆☆

同学评

活动二:

传统节日赛诗会

1. 明确活动要求:

在中国众多优美的古诗文中,有不少的作品是和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等等。

这些古诗文,不仅记录了当时人们过节时的情景,也告诉我们很多的节日传统风俗,表达了人们在不同节日时的不同感受。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应的古诗,明确古诗的写作背景一一与哪个传统节日有关?

根据诗句的内容,了解诗句向我们介绍的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哪些习俗。

1. 赛诗会准备阶段:

(1)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古诗词。

(2) 了解诗句的内容。

(3) 背诵、积累。

2. 赛诗会召开:

(1) 由学生主持

(2) 比赛内容:

① 诗朗诵;

② 对诗;

③ 背诵古诗;

3. 赛诗会总结评选:

★优秀小组★最佳朗诵奖★最佳积累奖……

通过查找、搜集、理解和诵读和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使学生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充分感受古诗的意蕴美,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欣赏古诗的能力,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三:

诗中传统习俗我知道

1本课三首古诗中向我们介绍了“春节”

“清明”“重阳”这三个中国传统节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发现,诗中其实还向我们介绍了与这些节日相关的一些习俗呢,你都了解到哪些?

1. 再次阅读课文中的三首古诗,找到古诗中相应的节日的习俗。

例如:

《元日》中,“放鞭炮”、“饮屠苏酒”、“新桃换旧符”……

2. 学生以感兴趣的话题相组合,结成相应的学习小组,对相应的节日习俗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3. 全班汇报交流。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为落实此主题,本单元设计了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一一“中国传统节日”。

此学生活动的设计的目的就是在学习完本课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查找、了解与诗中相应的传统节日相关的习俗,为学生顺利完成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活动四:

开始实践活动,

了解传统节日

1. 出示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

2. 明确学习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它们又有什么样的习俗?

做好记录,准备在全班交流。

1. 明确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

2. 学生明确学习要求。

3. 自愿结合成学习小组。

(1) 明确研究主题。

(2) 确定搜集资料的方式:

询问家长,网上查阅,查阅书籍等。

(3) 确定记录方式:

表格式、思维导图式,图画式等。

这是部编版小学阶段学生将要进行的第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因此在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学习结束后,教材中就设计了“活动提示”,以此帮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实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