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060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2019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Cl:

35.5K:

39Mn:

55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使用明矾杀菌消毒B.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固硫”

C.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D.提倡公交出行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78,中子数为117的铂原子:

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

2H++CO32—

D.N2H4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MgO熔点高,可用于电解冶炼镁

B.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C.Fe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

D.SO2具有氧化性,常用于漂白秸秆、织物

4.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W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Y>Z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的FeCl2溶液中:

H+、Al3+、SO42—、ClO−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Al3+、Fe3+、NO3—、SCN—

C.与Al反应能放H2的溶液中:

Cu2+、NH4+、CO32-、Cl−

D.c(OH−)/c(H+)=1×1014的溶液中:

K+、Na+、I−、SiO32—

6.下列实验或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的反应之一为:

CH3CH=CHCH3(2﹘丁烯)+2O3→2CH3CHO+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的物质性质均与2﹘丁烯相同

B.氧化性:

O3>O2

C.常温常压下,22.4L的2﹘丁烯中含C﹘H键数目为8×6.02×1023个

D.1molO3参与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6.02×1023个

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醋酸除去水垢:

CaCO3+2H+==Ca2++H2O+CO2↑

B.将Na2O2投入足量H2O中:

2O22−+2H2O===4OH−+O2↑

C.用强碱溶液吸收制取硝酸的尾气:

NO+NO2+2OH−==2NO2−+H2O

D.向莫尔盐[(NH4)2Fe(SO4)2·6H2O]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NH4++Fe2++3OH−

NH3·H2O+Fe(OH)2↓

9.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T/℃

G

G

b

a

HF(25℃)

HCl(25℃)

稀释倍数

导电性

G

CH3COONa

7

pH

G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B.图乙表示氢氟酸为弱酸,且a点Kw的数值比b点Kw的数值大

C.图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D.图丁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线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98K时,2H2S(g)+SO2(g)===3S(s)+2H2O(l)能自发进行,则其ΔH<0

B.铜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在铁闸上安装铜块可减慢铁闸的腐蚀速率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D.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2.X是某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X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B.一定条件下,X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一定条件下,X能发生消去反应

D.X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原Fe(NO3)2样品溶于酸前已氧化变质

B

T℃时,向等体积的饱和AgCl、AgI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AgNO3溶液,所得沉淀n(AgCl)>n(AgI)

T℃时,Ksp(AgCl)>Ksp(AgI)

C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非金属性:

Cl>Si

D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4.25℃,c(HCN)+c(CN

)=0.1mol·L-1的一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溶液中c(HCN)、c(CN-)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将0.1mol·L-1的HCN溶液和0.1mol·L-1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c(CN-)>c(Na+)>c(HCN)>c(OH-)>c(H+)

B.W点表示溶液中:

c(Na+)+c(H+)=c(HCN)

C.pH=8的溶液中:

c(Na+)+c(H+)+c(HCN)=0.1mol·L-1+c(OH-)

D.将0.3mol·L-1HCN溶液和0.2mol·L-1NaOH溶液

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c(CN-)+3c(OH-)=2c(HCN)+3c(H+)

15.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3H2(g)ΔH。

起始时只充入CH4与H2O(g),设

=Z,保持反应压强不变,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ω(CH4)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3>b

B.保持温度不变,平衡体系加压后ω(CH4)增大

C.温度为T1、Z=3时,Y点所对应的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D.X点时,H2的体积分数为3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活性

Al2O3

烧结

操作a

浸出

操作b

脱硅

操作b

碳化

粉煤灰

3%Na2CO3溶液

CaCO3、Na2CO3

CaO

气体X

过量气体X

16.(12分)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和C等。

实验室模拟工业从粉煤灰提取活性Al2O3,其流程如下图:

 

已知烧结过程的产物主要是:

NaAlO2、Ca2SiO4、NaFeO2和Na2SiO3等。

(1)写出烧结过程中铝元素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a为冷却、研磨,其中研磨的目的是▲。

(3)浸出过程中,NaFeO2可完全水解,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操作b的名称是▲,所用的玻璃仪器有▲、▲和烧杯。

(5)“碳化”时生成沉淀,沉淀的化学式为▲。

(6)上述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17.(15分)以化合物A为原料合成化合物M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1)写出化合物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①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②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E与Y反应生成M同时还生成甲醇,写出Y (C5H8O4)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5)以苯酚、乙醇、

为有机原料合成

,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8.(12分)KMnO4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氧化剂,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①软锰矿与过量KOH、KC1O3固体熔融生成K2MnO4;②溶解、过滤后将滤液酸化,使K2MnO4完全转变为MnO2和KMnO4;③滤去MnO2,将滤液进行处理可获得深紫色的KMnO4产品。

(1)制备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

(2)写出第②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第③步中从滤液中获得KMnO4晶体的方法是▲、▲、过滤、洗涤、干燥。

(4)取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2.0000g,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钾并放于暗处5min左右,然后加入适量水和数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2500mol/L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杂质不参加反应),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计算KMnO4产品的纯度。

(写出计算过程)

19.(15分)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高浓度时呈红黄色,低浓度时呈黄色),在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

某兴趣小组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制备、收集、吸收并制取NaClO2。

(1)仪器A的名称是▲。

(2)图中装置有一明显错误,请指出:

▲。

(3)打开B的活塞,A中有ClO2生成,D中吸收ClO2后生成NaClO2和NaHCO3,写出D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E中溶液出现黄色能否说明ClO2未被H2O2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充分吸收,判断并说明理由:

▲。

(5)写出一种提高ClO2吸收率的方法:

▲。

(6)E装置吸收逸出的少量ClO2气体后所得溶液(pH为5.5~6.5)中存在少量ClO2—,当pH≤2.0时,ClO2—能被I—还原。

请补充完整检验E装置溶液中存在少量ClO2—的实验方案:

取一定体积E装置中的溶液于分液漏斗中,▲,则溶液中存在ClO2—。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

CCl4、稀硫酸、淀粉溶液)

20.(14分)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人类正在保护和利用臭氧。

(1)氮氧化物会破坏臭氧层,已知:

①NO(g)+O3(g)

NO2(g)+O2(g)ΔH1=−200.9kJ·mol−1

②2NO(g)+O2(g)

2NO2(g)ΔH2=−116.2kJ·mol−1

则反应:

2O3(g)

3O2(g)ΔH=▲。

(2)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

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

(3)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

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探究Fe2+对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测定两组实验中I3—浓度实验的数据如图2所示:

 

图1图2

①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

I2(aq)+I−(aq)

(aq),当

=6.8时,溶液中c(I2)=

▲。

(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K=680)

②结合实验数据可知,Fe2+对I−的转化率的影响是▲(填“增大”“无影响”或“减小”)。

③第二组实验18s后,I3—浓度下降。

导致I3—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4)臭氧是一种杀菌消毒剂,还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

①一种脱硝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X为▲(填化学式)。

②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原理如图4所示。

阳极(惰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图3图4

21.(12分)纳米级TiO2是一种光催化材料,可处理甲醛、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工业上也可用其催化乙醇脱氢制备乙醛:

CH3CH2OH

CH3CHO+H2↑。

(1)Ti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CH3CHO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1molCH3CHO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3)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填化学式)。

(4)乙醇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

极性分子外,还因为▲。

(5)一种TiO2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与每个氧原子

直接相连的钛原子数目为▲。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评分建议:

(1)化学用语、中文书写错误或不规范不给分;

(2)非选择题相关文字表述有明显科学性错误不给分,回答不到位扣分,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合理的给分;

(3)化学方程式误写为离子方程式,或者离子方程式误写为化学方程式,均不给分;

(4)方程式中化学式错误或漏写不给分,方程式所有化学式正确但配平错误不给分,反应条件不写扣1分,关键符号错误扣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2.B3.C4.B5.D6.D7.B8.C9.C10.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A12.CD13.B14.CD15.BD

16.(12分)

(1)Al2O3+Na2CO3

2NaAlO2+CO2↑;

(2)提高烧结产物浸出率;

(3)FeO2-+2H2O=Fe(OH)3↓+OH-;(4)过滤,漏斗、玻璃棒;

(5)Al(OH)3(6)CO2(每小问2分)

17.(15分)

(1)羟基醚键(2分)

(2)取代反应(2分)

(3)

(3分)(4)CH3OOCCH2COOCH3(3分)(5)

(5分)

18.(12分)

(1)将③中MnO2回收利用(2分)

(2)3MnO42-+4H+=MnO2↓+2MnO4-+2H2O(2分)

(3)蒸发浓缩、降温结晶(2分)

(4)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Na2S2O3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2分)

79%(4分)

19.(15分)

(1)锥形瓶(2分)

(2)C装置中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2分)

(3)2ClO2+H2O2+2CO32—=2ClO2—+O2↑+2HCO3—(3分)

(4)不能,因为D装置中有氧气产生,氧气也可能将I−氧化为I2(3分)

(5)减缓稀硫酸的滴加速率(或D中长导管口加装多孔球泡等,合理即可)(2分)

(6)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至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不显蓝色。

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的pH≤2,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3分)

20.(14分)

(1)−285.6kJ·mol−1(2分)

(2)50%(2分)

(3)①0.01mol·L−1(2分)②增大(2分)

③c(I−)减小,I2(aq)+I−(aq)

I3−(aq)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分)

(4)①N2O5(2分)②3H2O−6e−==O3↑+6H+(2分)

21.(12分)

(1)[Ar]3d24s2

(2)sp2、sp36mol或6×6.02×1023

(3)O2+(4)CH3CH2OH与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