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073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docx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某安置小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XX区XX镇XX安置小区工程项目

——规划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则

一、前期研究

1.建设背景

XX镇史称“西乡”,位于XX区西南部、瓯江中游,省道龙丽线和丽浦线在此交汇,距市区20千米,“两龙”高速在镇区南部设有出入口,南通福建,北上衢州,东与青田县章村乡交界,南与大港头镇毗邻,西与高溪乡、松阳县裕溪乡相连,北与水阁街道相交,镇总面积134平方千米,下辖5个办事处,5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34个自然村,470个村民小组,全镇户籍人口4.89万人,实有人口6.09万人,是XX区第一大镇。

XX村联平区块地处丽水市区南部,距丽水市区15公里,距XX镇5公里,该行政村现有农户213户,总人口为450人,其中(上大山村173人,贵坪村197,黄泥岭80)。

2009年底该行政村耕地面积为328亩,林业用地为2106亩,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为0.72亩。

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蔬果、外出经商、务工为主。

2009年全村经济总产值18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0万元,第二产业90万元,第三产业30万元,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320元。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变,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趋紧,面对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推进XX镇高山、偏远山区的困难群众下山转移,走异地致富奔小康之路的条件已经成熟,拆迁安置工作也顺利进行中。

如何统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协调地区乡镇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已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因此,XX镇XX村亟需加快乡镇建设,通过对高山、偏远山区的人口转移,安置拆迁户,改变人口分布格局,使困难群众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条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用地区位及现状

该项目地处丽水市区南部,距离丽水市区约15公里。

距XX镇约5公里,东面紧邻53省道,西北面为九龙湿地的内河及生态观鸟岛。

规划区周围均为丘陵、平原错落其间;海拔在59-73米之间,相对高差14米左右,基地南面是新规划的XX新村,西面为桔园,东面紧邻53省道(丽浦公路),西北面为九龙湿地的内河,落差较大。

基地呈长条状,地势南低北高,西低东高。

内部主要有耕地、一级阶地、桔林地。

由于地势上较大的高差,也给建筑布局带来较大难度。

3.工程规模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5343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318.63平方米,小区内主要为拆迁安置和下山脱贫安置,近期共安排222户,其中:

上大山68户和贵坪84户为下山脱贫安置户;黄泥岭49户和将坑村2户为拆迁安置户,19户为预留。

第二章规划与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XX区XX镇XX安置小区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批复;

2.XX区建设局提供的地形图及规划用地红线图;

3.丽水市人民政府令第63号;《丽水市区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4.丽水市人民政府文件丽政发【2005】15号文件;关于丽水市区农村村民建房审批暂行办法和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丽水市建设局XX区分局方案设计的批复

6.丽水市环境报告书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8.《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

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10.使用的规范和法规:

a.《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b.《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c.《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d.《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J10628-2005

e.《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f.《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建筑总体规划设计

1、规划原则

a、功能性以有关规划为前提,从该地块实际建设条件出发,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有效配设公共设施,有序组织区块交通,兼顾周边建筑用地建筑布局。

b、创新性既要考虑安置用房的布局的特殊性,又要体现城市居住小区环境的功能性,积极探索安置区空间特色景观设计,同时要为组织安置区统一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c、适用性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城市化、居民化进程中对居住建筑的发展要求,以近期适用,长远适应为原则,进行安置用房空间优化设计,达到经济适用目的。

d、效益性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原则。

在单体设计当中,对户型,材料和结构形式等体现出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2、总体布局

a、小区主入口设在53省道的西侧,为安全着想小区只设置一个车行主出入口和一个人行次入口,各组团以环形道路骨架相互连接,规划建筑按地形由东向西呈梯状布置,面对瓯江湿地公园,以提升小区品位。

b、通过布局将各种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共设施等居住区的组成要素,有机的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充分考虑地块所处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地形地势,我们本着方便生活、促进流通、优化环境的基本思想进行布局,小区内大部分为3层条式住宅,东西朝向,平行于53省道及瓯江流域方向排列由东向西布置4排房屋。

在二、三排建筑之间及沿瓯江侧布置了相对集中的景观绿化带,形成两条主景观轴,再配以南北向建筑之间的绿化,构成环境景观体系。

3、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道路系统

建立有层次的便捷、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合理组织车流、人流以及妥善解决停车问题,这是我们的设计原则。

7米宽小区道路形成了小区道路系统的骨架。

根据小区的规模和用地特点,小区道路呈环形布局,直接到达每一住户。

·停车系统

为满足住户停车的要求,在小区共设置了两种停车方式:

室内停车库以及地面临时停车位。

考虑场地开发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暂不考虑地下车库。

安置房底层都设有车库,利用道路边角的位置以及宅间的空地设置室外临时停车位满足小区内停车要求。

4、道路竖向设计

因地形的特殊性,场地南低北高、西低东高,东西高差较大,相对于周边道路及防洪堤坝控制的标高,该区块整体标高处于低处,最大高差有6米左右。

设计上对景观视线及住宅居住建筑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填方量的考虑,场地竖向设计道路东西向最大坡度为3.98%,南北向最大坡度为1.83%。

充分利用道路的坡度,靠53省道的那排房子在底层设架空层做车库及储藏。

5、景观设计

·多层次、丰富的景观序列

本小区主入口景观和人行入口景观均以休闲娱乐活动为主,主入口以两边通行车辆,中间椭圆形绿地的布局形式,随之便是老年活动中心的休闲广场,方便小区居民娱乐.健身活动和交流空间。

人行入口开口呈喇叭状,结合绿化配置,入口两侧景观相似,景观相同,犹似热烈整肃列队迎送,显示了对入住客户的尊重和尊贵。

本小区西面有一块优美的绿荫广场区,沿着园路漫步或停或走感受自然森林的气息。

·宜人的绿化配置

树种配置采用形的对比映衬,色彩随季节的变化使小区在每一个季节有不同的色彩。

桂花、腊梅等开花植物,使人陶醉于清香之中;高大的乔木阴翳蔽日,使居住者产生家的归属感。

6、公建配套

依据小区居住人口的规模,合理配置公共建筑,包括村委办公楼、老人服务中心、健身活动广场、垃圾中转站、公厕和配电房等。

村委办公楼、老人服务中心、健身活动广场在小区的中心位置,正对主入口,公厕设置了两处,一处结合村委办公楼设置,一处设置在小区的西北角,以方便小区的用户;垃圾中转站靠近主入口,在主入口的北面。

小区沿区内环路设置垃圾收集点,保证垃圾运出又不影响居住环境。

7、消防设计

·小区内有7米的干道与城市道路连接。

·每幢房子均有7米宽消防车道到达。

·室外消防栓布置考虑约120米的布置间距,且需结合单体的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尽量要求将消火栓布置在消防用水量较大的建筑物的一侧,并根据用水量的多少在保护半径内增设室外消防栓,以供消防车取水灭火,保证火场用水量

8、日照分析

XX区XX镇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北纬28度,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归属III类气候区。

日照标准:

按照«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8第5.0.2.1(3)条规定,住宅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3小时的标准。

依据天正(A1)60版本的日照分析工具计算得出所有住宅及周边的日照均满足标准对日照有效时间的要求,即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3小时。

三、单体设计

1、住宅户型设计

·建筑占地面积38平方米,建筑层次为三层;

建筑占地面积75平方米,建筑层次为三层;

建筑占地面积90平方米,建筑层次为三层;

根据标准的不同共有14种基本户型。

·户型设计根据农民安置的特殊性,以实用为基础,保证卧室、起居、餐厅、储藏等基本空间,顶层考虑平坡结合,还住户一个有天有地的居所。

·各户型南侧挑1.5米阳台,各户型均结合建筑立面安排空调机位。

·各户型设计均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充分利用外景的引入,整体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

2、建筑造型

·在立面及型体的设计中,采用了现代中式建筑风格,与九龙湿地景区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建筑立面运用传统民居的色彩技巧,重视黑、白、灰、点、线、面的有机构成,以白色墙面为主基调,黛色屋面、檐口和马头墙为构图的要素进行组合,使建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清新淡雅,纯朴自然。

·建筑竖向分上中下三段。

上段顶部是建筑形与魂的所在,以马头墙为建筑远观主剪影,辅以双坡、半坡黛瓦屋顶,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天际轮廓线中段是建筑的过度联系段,也是建筑的主墙面段,以白色粉墙为主,配以小面积低明度色彩的灰砖和窗框,与白墙形成对比。

下段是近人的尺度段。

此段在尺度上更为讲究,层次更为丰富,细节亮点更为细腻明显。

采用浅灰色面砖,加强建筑立面变化,统一协调小区建筑群,也有利于住宅节能。

3、剖面设计

住宅标准层:

3.0m

四、建筑材料

墙体:

采用200厚页岩多孔砖;

内外墙饰面:

外墙底部一层均采用青灰色面砖饰面;

上部均采用白色外墙涂料饰面,配以局部灰色涂料装饰线条,内墙均采用乳胶漆饰面;

楼地面:

户型内均采用水泥砂浆楼地面,面层由业主自理;

公共部分采用花岗岩及地砖楼地面;

屋面:

平屋面:

主要采用三道防水的刚性上人屋面;

坡屋面:

以混泥土瓦的非上人屋面;

门窗:

采用节能铝合金门窗;

五、无障碍设计

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

道路、广场、人行道以及绿地等在设计上考虑了通行纵坡、宽度、缘石坡道、地面防滑等设施,主出入口处设置了无障碍坡道,方便轮椅者、拄拐杖者、视力障碍者通行。

六、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章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区XX镇XX安置小区,建筑均为三层的多层建筑,结构形式均采用砖混局部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

二、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2、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

取0.30KN/m2

基本雪压:

取0.45KN/m2

2)本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0.05g),无需抗震设防。

3、本专业设计依据的国家现行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建筑分类等级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2、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丙级;

四、设计主要荷载取值

单体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房间:

2.0kN/m2储藏室:

3.0kN/m2

楼梯:

2.0kN/m2卫生间:

2.0kN/m2

上人屋面:

2.0kN/m2非上人屋面:

0.7kN/m2

未详处均按《荷载规范》中要求取用。

五、基础方案设计

1、本工程尚未进行地质勘探,根据现场查看及建筑竖向设计图,本地块须进行填方,且填方量大,填方高度在4~5间;本项目建筑单体总体层高及结构形式,估基础进行填土处理后,拟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及柱下独立基础。

具体等提供地质勘察报告后再最终进行设计。

六、选用材料

1、钢筋:

(根据新版规范要求,本工程拟全面使用HRB400级钢筋。

钢材设计指标:

HPB300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270N/mm2

HRB335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HRB400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360N/mm2

2、混凝土:

柱子、梁、板采用C25~C30砼;

3、墙体、砂浆材料:

1)外墙、分户墙等(厚190mm):

采用KP1型MU10烧结页岩多孔砖(孔洞率≥25%,容重<16.0kN/m3),除与土接触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墙体采用M5.0水泥砂浆砌筑外,其余均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

2)砌体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第四章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有关的现行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

2、建筑等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

二、设计范围

1、本设计包括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室内外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的设计。

2、本工程包括:

建筑附近室外给排水管网及室外消火栓布置、生活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生活给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三、工程概况

该项目选址在XX镇XX村联平区块,53省道西侧。

此次项

目建设用地5343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318.63平方米。

整个区块内无完整给排水管道。

四、给水

1、水源

XX镇及周边区域用水由玉溪水库引水工程解决,引水隧洞至XX南山设支洞向XX供水,供水能力定为10万立方米/日。

本工程给水水源来自XX镇市政给水管网,从XX镇市政管网中引入两根管径为DN200的给水管进入红线内,再呈支状供至各建筑单体。

2、供水方案:

所有建筑均由市政直接供水。

3、用水量:

根据该小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各类建筑物的用水量,则整个小区最高日的总用量初定为555m3/d。

4、管路布置:

整个小区的给水干管由市政给水管引入后引至各用水点。

在考虑满足生活用水量要求时也同时兼顾消防用水。

五、排水

1、排水体制: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废分流制,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因丽浦公路没有市政排水管网,暂时还不能把本小区生活污水排至XX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所以本项目近期考虑在小区最低位置设置了一套微动力埋地式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汇同其他生活废水进入区内自建的微动力埋地式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经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后排至大溪。

待市政管网完善以后,整个小区的废水再排至市政管网,最终由XX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排水量:

排水量按总用水量90%计,则最大排水量为500t/d。

3、雨水排水量

雨水暴雨强度公式采用丽水暴雨强度公式:

q=(6.650+6.229lgP)/(t+3.573)0.616(升/秒·公顷)

Q=F×Ψ×q(升/秒)

F:

汇水面积(公顷)

Ψ:

径流系数绿地采用0.15,道路、屋面等采用0.90

t:

汇水时间取10分钟

P:

重现期取1年

4、管路布置

排水管尽量结合区块地形地势,考虑道路坡向坡度来布置,做到既满足管网的最小坡度要求,又满足最大流速及最小覆土厚度的要求。

六、消防设计

1、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20L/S。

2、消火栓系统设计

(1)从市政给水管引2根DN200的给水管,经总水表后接入用地红线,在红线内以DN2000的管道构成环状供水管网。

(2)室外消火栓布置考虑120m的布置间距,且需结合单体的室外消防水量要求,尽量将消火栓布置在靠近消防用水量最大的建筑物的一侧,并根据用水量的多少在保护半径内增设室外消火栓,以供消防车取水灭火,保证火场的用水量。

3、灭火器设置:

根据《建筑灭火器设置设计规范》,在建筑内相应部位按规范设置干粉(磷酸铵盐)型手提灭火器。

七、节能专篇

1、选用节水节能型卫生洁具及配件。

2、生活供水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

3、给水水嘴应采用陶瓷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并经国家有关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合格的节水水嘴。

4、不得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6L的坐便器。

5、公共卫生间采用自闭式水嘴、自闭式冲洗阀小便器、大便器等能消除长流水的水嘴和器具。

八、管材及管件

1、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室外给水管管径>=100采用PE管,管径100的采用钢塑复合管。

2、室内排水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化学实验室排水采用HDPE排水管;室外排水采用双壁波纹排水管。

3、消防给水管均采用热浸镀锌钢管,DN<100mm采用螺纹连接,DN>=100mm采用沟槽式连接或法兰连接。

第五章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工程概况:

见建筑专业说明。

1、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2、各市政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审批意见;

3、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有关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设标准》GB50034-2004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二、设计范围

1、本工程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电气系统:

1)低压配电系统;

2)照明系统;

3)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4)室外照明系统

5)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网络系统。

2、与其它专业的分工:

小区各公共变配电所、开闭所10kV供电部分由当地电力局承担。

三、变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本工程均为多层建筑,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用电负荷估算如下:

A户型+B户型用电量:

Pe=180户*8kW=1440kW

C户型用电量:

Pe=42户*6kW=252kW

村委办公楼用电量:

Pe=548.60*60W=33.0kW

公厕、垃圾中转站、户外用电量:

Pe=25kW

本工程总用电量:

Pe=1750kW;Pjs=962.5kW;Sjs=1069.5kVA

根据以上估算负荷,本设计建议电力局在小区内设置2处630kVA公用变电所,供地块内住宅等用电。

2、供电电源和电压:

本工程自XX镇10kV供电网引来一路10kV专用电源。

住宅供电电压为380/220V均引自小区内低压配电网,采用电缆进户至电力局计量表箱,住宅以楼进户。

3、电量计量及住宅标准:

本工程住宅部分采用低压计量,一户一表制,由电力局表计计量至户。

村委办公楼、公厕、垃圾中转站、室外用电由村委统一管理。

4、功率因素补偿:

在变电站低压侧设功率因素集中自动补偿,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0。

并要求荧光灯、气体放电灯采用电子整流器或单灯就地补偿,使其功率因素不小于0.90。

四、低压配电系统

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380V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每栋住宅照明等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结合的供电方式。

三级负荷:

采用单电源供电。

2、住宅每户设户内配电箱,为嵌墙安装每个户内配电箱设若干照明空调及带漏电保护的插座支路。

3、住宅进户后配电BV-500V型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导线穿管暗敷或在电缆井内沿桥架敷设。

五、照明系统

1、光源:

以节能光源为主。

2、照度要求:

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

3、每户主次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按规范要求设置足够的各类插座。

4、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照明回路为单相二线,除应急照明配电箱出线采用NH-BV-3×2.5mm2-PC20外,其余均为BV-2×2.5mm2-PC20;插座回路均为单相三线,所有插座回路(2.2m以上空调插座除外)、电热水器回路、室外照明灯具低于2.4m回路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

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或采用一类灯具时,需增加一根PE线。

5、在村委办公楼主要出入口、走廊等场设置疏散照明。

出口标志灯,疏期待指示灯,走道应急照明灯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照明灯具,持续供电时间大于30min。

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火灾时自动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

6、除注明外,变配电室灯具管吊式安装,距地3.2m,其它有吊顶的场所选用嵌入式灯具,无吊顶场所选用控照式(或盒式荧光灯,链吊式安装,或吸顶安装,荧光灯灯管为节能型(T5、T8)灯管。

六、设备选择及安装:

1、低压配电柜按抽屉式设计,落地安装。

2、各照明配电箱均为暗装;安装高度住宅内为底边距地1.8m,其它场所为底边距地1.5m。

应急照明箱箱体应有明显标志,并作防火处理。

3、动力箱、控制箱均为明装,箱体高度600mm以下,底边距地1.5m;600mm~800mm高,底边距地1.2m;800mm~1000mm高,底边距地1.0m;1000mm~1200mm高,底边距地0.8m;1200mm以上,为落地安装,下设300mm基础。

4、照明开关、插座均为暗装,除注明者外,均为250V,10A应急照明开关应带电源指示灯。

除注明者外插座均为单相两孔+三孔安全型插座。

一般插座均为底边距地0.4m。

开关底边距地1.3m,距门框0.2m。

有淋浴、浴缸的卫生间内的开关、插座及其他电器,设备及管线应设在II区以外。

5、出口标志灯在门上方安装时,底边距门框0.2m;若门上无法安装时,在门旁墙上安装,顶距吊顶50mm;出口标志灯(明)装;疏散诱导灯(暗)装,底边距地0.5m。

管吊时,底边距地2.5m。

七、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

1、低压出线电缆选用YJV(YJV22)-1kV电力电缆。

2、本工程SC管均为热镀锌钢管。

PC为聚氯乙烯塑料管。

3、所有支线除双电源互投箱出线选用BV-500V导线,依场所穿PVC、SC、管敷设。

在电缆桥架上的导线应按回路穿热塑管或绑扎成束。

4、应急照明支线应穿热镀锌钢管暗敷在楼板或墙内,由顶板接线盒至吊顶灯具一段线路穿钢质(耐火)波纹管(或普利卡管),普通照明支线穿聚氯乙烯塑料管暗敷在楼板或吊顶内;机房内管线在不影响使用及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热镀锌钢管、金属线槽或电缆桥架明敷设。

5、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电缆的选型应满足防火要求。

6、PE线必须用绿/黄导线。

7、所有穿过建筑伸缩缝、沉降缝、后浇带的管线应按国家、地方标准图中有关作法施工。

8、平面图中所有回路均按回路单独穿管,不同支路不应共管敷设。

各回路N、PE线均从配电箱内引出。

八、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

(一)建筑物防雷

1、本工程住宅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

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