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087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5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

分别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有何意义?

对于爱因斯坦有何影响?

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将教学的重点引导到对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科学家的评价上面来。

第三目“科学思想与音乐爱好”。

教材主要讲了两个大的方面:

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和音乐爱好。

建议教师按照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点拨的思路教学。

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目的是什么?

他是怎样认为生命的意义的?

爱因斯坦是怎样认识科学的社会功能的?

爱因斯坦擅长哪两种乐器?

对于音乐和科学的关系,他是怎样认为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

(有良知,负责任;

志趣高雅;

思想深邃的科学家)

第四目“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

教材以爱因斯坦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史实,讲述了他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的贡献。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术窗口”的相关材料与问题,认识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同时更是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

建议教师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一战前后:

发表《告欧洲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2)二战之前:

从“绝对的和平主义”到“战斗的和平主义”的转变。

(3)二战前后:

建议美国进行原子弹研究——反对美国“中立”——战后不遗余力反对核战争。

(4)巨星陨落:

1955年4月18日,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因主动脉瘤破裂病逝于美国普林斯顿。

巨星陨落,举世同悲。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

”他把一切献给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自由的征程,最后连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但是正如英费尔德第一次与他接触时所感受到的那样:

“真正的伟大和真正的高尚总是并肩而行的”。

爱因斯坦的伟大业绩和精神永远留给了人类。

课程标准

了解爱因斯坦的人生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其在世界和平方面所做的贡献(重难点)

2.评价爱因斯坦(重点)

26岁的世界级大科学家

1.1879年,爱因斯坦生于德国南部小城乌尔姆,是德籍犹太人。

2.1896年,爱因斯坦考入了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

3.1901年,在《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

4.1905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年鉴》上共发表了4篇论文:

一篇研究布朗运动;

一篇提出光量子假说,因此他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外两篇构成“相对论”。

5.从1909年起,爱因斯坦被瑞士的一些大学聘任为副教授、教授。

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创立

1.建立

1905年建立狭义相对论,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

2.含义

狭义相对论是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关系的理论;

广义相对论提出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价原理。

3.意义

(1)狭义相对论统一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两大体系,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了完美的科学体系。

(2)广义相对论建立了完善的引力理论,使宇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相对论被科学家们承认是人类科学史和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科学思想与音乐爱好

1.爱因斯坦不仅有伟大的科学发现,也有伟大的科学思想,他认为科学是推动民主的革命性力量。

2.爱因斯坦崇尚科学,也崇尚艺术。

3.在爱因斯坦看来,艺术与科学二者均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共同追求和谐之美。

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

1.1914年,爱因斯坦与他人发表《告欧洲人书》,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2.纳粹上台后,他发表了不回德国的声明,并准备同纳粹德国作殊死的战斗。

3.二战后,爱因斯坦不遗余力地反对核战争,反对美国制造氢弹和扩军备战政策。

4.为了人类永久的和平,他一度建议联合国建立一个“世界政府”。

5.1955年4月18日逝世于普林斯顿。

对爱因斯坦的评价

1.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他提出的质量能量公式E=mc2,为原子弹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他是坚定的和平捍卫者,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

3.他是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他的伟大人格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遗产。

菲利普·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

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B.达尔文

C.牛顿D.爱因斯坦

【解析】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交换”指的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说明时间是可变的,指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位太太从维特来,走得比光还要快;

她有一天出门早,沿着相反的方向跑,却在头天晚上回来了。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二 在1931年的一次采访中,爱因斯坦说:

“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

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国家而存在。

这对科学也适用。

有一些多年前的表述是由这样一些人作出的,在这些人看来人本身才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

……我相信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

材料三 我从不追求舒适和奢侈的生活,说起来我还有点蔑视它。

我对社会正义的激情常常使我开罪于人,而且我同样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

……我向来重视作为个体的人,我极端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

综上所述,我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尽管它总是把它打扮成爱国主义。

……我坚信社会地位和财物带来的特权不公平且败坏道德,过分夸张个人崇拜同样如此……我认同民主的理想,虽然我深知民主国家的癌疾……国家这个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就是社会正义和对个人经济的保护。

——爱因斯坦《我的信仰声明》

(1)材料一用风趣的小诗形式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哪一项科学成就?

这一成就有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爱因斯坦。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对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评价

材料解读

材料一:

列举了一个“运动着的时钟会变慢”的小例子。

材料二:

爱因斯坦阐释了自己对国家使命的认识——国家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而设立的。

材料三:

爱因斯坦阐述了自己爱好和平和民主的坚定立场

解答思路

(1)问很简单,即回答相对论及其重大影响。

(2)问要结合材料,关键信息是:

“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个人崇拜”“我认同民主的理想”

【尝试解答】

(1)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成就:

推动了现代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

(2)国家是为人设立的,国家的重要目标是保护社会正义和保护个人的自由;

科学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幸福;

反对种族主义;

反对军国主义,主张和平;

反对个人崇拜;

主张实行民主制度(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评价:

爱因斯坦是一个热爱民主,拥护个人自由的民主主义者。

一、选择题

1.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

A.日心说B.量子论

C.相对论D.经典力学

【解析】 由“牛顿观念的破产”可知该理论解决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危机,为现代科学革命的两大支柱:

相对论和量子论,故排除A、D两项。

由“宇宙新理论”可知为相对论,光线在通过强引力场附近时会发生弯曲,相对论主要是宏观领域的理论,而量子论主要是微观领域的理论。

总之,由关键时间信息1919年和“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可以判断为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故选C项。

【答案】 C

2.在电视剧《宫》中,女主人公晴川穿越到清朝年间,为晴川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

A.基因改造工程B.空间控制理论

C.相对论D.量子论

【解析】 本题是情景式选择题。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这就为穿越时空提供了科学依据。

3.1921年,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因为他(  )

A.提出了相对论

B.提出光量子假说

C.发表《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

D.研究布朗运动

【解析】 1905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年鉴》发表论文,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解决了一直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使他后来获得了科学界最高的肯定与奖赏——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答案】 B

4.爱因斯坦说: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

”这个言论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

A.反对战争的科学家B.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D.鼓吹战争的社会活动家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爱因斯坦曾致力于防止核战争,成为一个著名的反战运动活动家,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物体的电动力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为纪念这一成果诞生100周年,2005年被定为“世界物理年”。

材料二 爱因斯坦坚信对希特勒只有用暴力才能遏制,于是他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通报核裂变的能力……美国1945年秋天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从而结束了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开发核武器,当听到核弹轰炸广岛的消息时,他沮丧地说:

“呜呼,哀哉。

”他在晚年致力于反对原子武器。

材料三 

    秦山核电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爱因斯坦创立了什么科学理论。

他对近代物理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通报核裂变的用意何在?

后来爱因斯坦对研发核武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社会责任感?

(3)结合材料三谈谈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的历史贡献。

(1)问结合史实作答。

(2)问须注意材料中爱因斯坦对核武器态度的变化,第(3)问要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科技的作用。

【答案】 

(1)科学理论:

狭义相对论。

贡献:

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2)用意:

迅速打败德国法西斯。

变化:

反对使用核武器。

社会责任感:

关心人类的进步与和平。

(3)科技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1.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

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达尔文

C.爱因斯坦D.伽利略

【解析】 牛顿、达尔文、伽利略的成就都对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起到打击作用,但爱因斯坦的成就与此无关。

2.20世纪初,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是(  )

A.牛顿力学B.经典物理学

C.相对论D.电磁学

【解析】 从20世纪初的时间要求和“物理学”的内容要求分析,只有C项符合。

3.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

《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之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这个“世纪人物”应是(  )

C.爱迪生D.爱因斯坦

【解析】 由题干可知符合“世纪人物”之意的是爱因斯坦。

4.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作用和意义不包括(  )

A.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

B.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C.推动了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蓬勃开展

D.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解析】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A、B、C项都是相对论创立的意义,D项是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研究的作用。

5.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的一次质的飞跃。

下列哪些技术成就不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完成的(  )

A.原子能发电站B.氢弹

C.原子弹D.地震的预测

【解析】 原子能发电站、原子弹、氢弹都利用了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

但地震的预测并未利用该理论。

6.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

”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

A.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D.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

【解析】 题干中,爱因斯坦强调品德比才能重要,符合题意的是D项。

7.爱因斯坦生前留下遗言:

“不许把我的房子变成博物馆。

”这说明爱因斯坦(  )

A.崇拜偶像

B.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偶像来崇拜

C.看重荣誉

D.死后要哀荣

【解析】 爱因斯坦的遗言说明了他淡泊名利,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偶像来崇拜。

8.某科学家逝世后,媒体这样评价:

“在我们这一时代物理学史中,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

……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这位科学家是(  )

A.达尔文B.爱迪生

C.普朗克D.爱因斯坦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出两个关键信息:

这位科学家是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的物理学贡献甚至比牛顿更伟大。

由此判断,这位科学家只能是爱因斯坦。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

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爱因斯坦

材料二 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

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

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

……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

——《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

(1)材料一中牛顿“创造的概念”、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理论非常深奥”分别指的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1952年11月8日,以色列总理本·

古里安提名爱因斯坦为总统候选人。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被提名为以色列总统候选人的原因。

【解析】 第

(1)问,“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是指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是指相对论、光子理论。

牛顿的理论属于经典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理论属于现代物理学。

(2)问,由材料信息“作为科学家”“作为思想家”“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 

(1)牛顿:

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

相对论、光子理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2)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做出了杰出贡献;

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

是犹太人中的杰出人物。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则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

……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

(3)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简要分析其成因。

(4)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解析】 第

(1)问的回答需要正确迁移所学知识。

回答第

(2)问时要注意“概括”这一要求,不要太复杂。

回答第(3)问的关键是准确提炼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第(4)问应从两位伟人的高尚人格即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入手。

【答案】 

(1)创立了相对论,发展了量子论(或提出光电效应),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2)爱因斯坦:

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3)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

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成因:

20世纪30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

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4)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