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1347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兴凯湖旅游推介.docx

兴凯湖旅游推介

 

中国精品旅游地理推介课程论文

 

系别: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

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xx

 

大美兴凯湖

兴凯湖地处黑龙江省鸡西市东部密山市内,中俄边界地区,面积为4380公里,兴凯湖原为我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

史书记载,兴凯湖在唐代称为湄沱湖,金代称为北琴海,清代改为兴凯湖。

“兴凯”是满语,意思是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

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虽然离得很近,景观却迥然不同。

小兴凯湖温柔恬静,鱼跃鸟飞,帆影点点,湖水静悄悄的,水面平如明境,是我国内湖。

大兴凯湖烟波浩淼,天水一色,横无际涯,气势磅礴,被称为“绿宝石”。

兴凯湖是古代火山爆发后,因地势陷落积水而成。

兴凯湖是亚洲东部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湖略呈椭圆形,南北长约90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流域面积为36400平方公里。

共有九条河流注入湖中,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最后流入乌苏里江。

兴凯湖一带,水道纵横交错,是东北地区的一个渔业中心,出产的淡水鱼有数十种之多,除了久负盛名的大白鱼外,还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为“边塞三珍”。

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中间被一道湖岗分开,湖岗上林木葱茏,十分秀美,水涨时两湖相连为一。

小兴凯湖温柔恬静,鱼跃鸟飞,帆影点点;大兴凯湖烟波浩淼,天水一色,横无际涯,气势磅礴,被称为绿宝石。

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和叶利钦总统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兴凯湖保护生态的协定》,兴凯湖成为我国与邻国政府共同进行保护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兴凯湖景色宜人,风光瑰丽多姿。

春夏之际,碧水蓝天,烟波袅袅;湖边高山苍翠、平野茵茵、泛舟湖上,但觉如临画卷之中,一洗凡尘。

秋冬将至,湖岸冰封,辽阔的湖面之上,点点银光闪闪,实是一个完美的旅游度假胜地。

●美食:

兴凯湖白鱼

特点:

大白鱼,色白如玉,个头重达七八斤,体形颀长,鳍尾发达,以善游著称。

大白鱼和乌苏里江中的鲑鱼,绥芬河中的滩头鱼并称“边寒三珍”。

兴凯湖自然景色秀丽迷人。

风和日丽之时,水天一色,平如玉镜,银光闪闪;风吹草动之际浪涛翻滚,气势磅礴,犹如大海。

小兴凯湖幽清平静,湖光芦影,波汶涟漪,别有一番风趣。

湖岗上天然林木成荫,野花飘香,似彩龙卧波;湖畔金沙铺地,湖面水清底平景浴皆宜。

是理想的天然浴场和避暑旅游胜地,七八九月份是旅游观光的旺季。

小兴凯湖又名达布库湖,东西长34.5公里,南北宽4.5公里,面积15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深3米,是黑龙江省主要水产养殖地之一。

由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没有受过任何工业污染,这里拥着丰富的水产资源,中国四大名鱼之一的兴凯湖大白鱼就产在这里。

兴凯湖中生长着鱼类13科57种,其中翘嘴红鲌是兴凯湖独有鱼类,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兴凯湖大白鱼,它与松江鲈鱼、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齐名,是中国四大名淡水鱼之一。

兴凯湖大白鱼体大而长,侧扁而宽,背色浅棕透红,身上细鳞如银,眼大口偏上,下额坚厚突出上翘,重可达十多公斤。

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

过去历代都是朝廷贡品,只有皇宫贵族才能享用到的美味。

它们之所以格外受到人们青睐,是因为它专门以兴凯湖特有的白虾为食,肉嫩味鲜,营养价值极高,并有补肾益脑之功效,是淡水鱼中唯一富含人们常说的“脑白金”的鱼类,是不可多得的水产珍品,国宴上的佳肴。

由于过度捕捞,兴凯湖大白鱼曾经濒临绝种,为了让这一珍贵鱼类资源得到保护,8510农场课题研究小组经过10年的科学研究和艰苦努力填补了国家人工繁育养殖兴凯湖大白鱼领域的空白。

2001年兴凯湖大白鱼人工养殖技术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并被列为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

2002年农业部批准在当壁镇建立国家级兴凯湖大白鱼原良种场。

2005年投资500万元建成“兴凯湖大白鱼科研所”和1000亩水面繁养基地。

现在每年可生产大白鱼幼苗500-800万尾,生产商品鱼15000斤,使兴凯湖大白鱼真正地“游”上了百姓的餐桌。

大白鱼最贵族的吃法是,先把白鱼放入锅内清蒸20分钟,然后出锅,去骨刺,阴干两天,肉成丝状。

食用时,再放锅内蒸十分钟,有一种特殊风味,名曰“赛蟹肉”。

其实,大白鱼最好吃的做法还是湖水炖白鱼。

就是把刚出水的新鲜大白鱼收拾洗净,用湖水清炖三十分钟,再放入盐、辣椒等辅料。

这样保持了白鱼鲜嫩,鱼汤白如牛乳,鲜美无比。

在兴凯新城附近的兴凯湖畔有一处水上农家乐,十余个用树干和树皮建成的小木屋静静地坐落在离岸边几十米的湖面上,每个木屋都被冠以水云间、观鸟亭、钓鱼台等极具诗意的名字。

坐在这些小木屋里,低头有在脚下畅游的各种鱼儿,抬头有在湖面翩飞的鸟儿,在这里用餐,吃得就不仅仅是美味,还有一份美丽的心情……

这里装鱼用的盛具也很有特色,那就是鱼有多大,盘子就有多大。

这里的服务员都是本地的年轻人,纯洁质朴,一说话还有些脸红,和那些训练有素的大酒店服务员比来,可能在仪表上逊色了一点,但是看上去更舒心。

就如同我们吃的这些绿色食品,那么自然,那么健康,让人从心底里纯洁起来。

上大白鱼之前,一般会先上一些柿子之类的小水果,或是一些山野菜,这些野菜虽然都是当地菜农用暖棚种出来的,但没有施用化肥和农药,都是纯绿色食品,所以,吃起来口感和野生的没什么两样。

刚采下的的刺芽、蕨菜、用开水那么一焯,醮点大酱,开胃又败火,等美味的大白鱼上来时,我们就放心地开怀大吃了。

如果说在水上人家吃得是一份心情,那在青山水库附近的凤全山庄,吃得就是一种文化了。

工艺:

大白鱼肉嫩味鲜,清香爽口。

在兴凯湖沿岸,有湖水炖白鱼的吃法。

把活鱼剖腹洗净,放入锅,加上湖水,清炖三十分钟,佐以精盐、胡椒粉、香菜沫。

其肉鲜嫩,其汤色白如乳,精美异常。

还有一种传统吃法,先把白鱼放入锅内清蒸20分钟,然后出锅,去骨刺,阴干两天,肉成丝状。

食用时,再放锅内蒸十分钟,有一种特殊风味,名曰“赛蟹肉”。

我对兴凯湖情有独钟,似大海的波涛,能荡涤身心的尘埃,凡去过兴凯湖的人大都能理解到什么叫心旷神怡。

炎炎夏日,碧蓝净远的天空下,艳光四射、鸥鸟翔集、水天相挽;沙,纯净细软、绵延百里;水,清澈灵动、横无际涯;岸边,鲜艳的泳装如花般开满金黄色的沙滩,各色皮肤的人们在水中嬉戏逐浪……

这样的场景,如果问您会想到什么?

您一定会说:

海!

是的,这就是美丽的兴凯湖,我们北大荒人心中的那片海!

兴凯湖究竟怎么样,不用完全听信南来北往的外地游人的称赞,对于他们来说,集国家级4A景区和原生态湿地环境于一身的兴凯湖,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也不用完全听信安居乐业的本地人的赞美,谁不说咱家乡好,溺爱,常常会放大美好;那么,朋友,亲自来兴凯湖吧,听听兴凯湖自己怎么说。

兴凯湖,说到就到了,比这北国七月的炎热还要准时。

就在中俄两国的交界外,不,应该说就在水和天的交界外,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镶嵌在中国的东北角,安静且喧闹着,优雅且张扬着。

兴凯湖不同于任何江河湖泊,透着她独有的雄浑与灵气,她既有海的辽阔与壮观,又有湖的平静与温柔。

风动树摇之时,湖面波涛滚雪,惊涛拍岸,似万马脱缰,气势磅磗,如古罗马角斗场一样,让人热血沸腾;风平浪静之时,湖面波光粼粼,恬淡安然,珍禽翩飞,锦鳞游泳,如一幅动感的油画,让人心旷神怡。

轻轻走近兴凯湖,一步一步,慢慢感受源于心灵,发乎脚底的那份浪漫与温柔。

温润的湖水亲吻着脚面,岸边芳草萋萋,各色野生小花点缀其间,不知名的小虫在丛生的野草中低吟浅唱,难道连这些小精灵都知道,这没有污染的兴凯湖畔,才是自己最理想的家园?

站在兴凯湖畔,放眼远眺,水天一色,层林尽绿,丛林中似曾相识的的欧式建筑,如绝世佳人不经意间的一次回眸,瞬间,让人着迷。

远离都市丛林的纷杂与喧嚣,远离尘世的琐事与干扰,就这样,静静地,在水一方,把心收回,把目光放飞,看那远处的游船,天空的水鸟,在水天相映中,去圆那携带了好一程的蓝色梦想。

于是,一份源于内心深处的喜悦与满足,就这样悄悄地,如莲花般在心底朵朵绽放……

关于兴凯湖的形成,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后,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西北天塌一角,天上的大风从缺口处刮来,吹得人间天昏地暗,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

创世女神女娲看到这种情形,就决定用五色土炼成五色石补天,堵住这个大窟窿。

她分别到东方、南方、西方、中原、东北各取青、红、白、黄、黑五色土进行熔炼。

兴凯湖就是她来东北取黑土时留下的“坑”。

后来,女娲又回到东北时,看见取土留下的大“坑”已经一片汪洋形成一个大湖了。

她来到跟前一看,这么大一个水面,里面连个鱼虾都没有,就立即去天池用双手捧了一捧各式各样的鱼和虾来,送到“新开”的湖里去放养。

自此,“新开”的湖里有了鱼虾,周围也就开始有人居住。

这“新开湖”就是现在的“兴凯湖”。

其实,据资料记载,兴凯湖是在6500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中地壳陷落而形成的。

总面积488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4380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淡水界湖。

兴凯湖位于北纬45°20′东经132°40′,黑龙江省东南部黑龙江农垦牡丹江分局境内,距哈尔滨市660公里,距鸡西市120公里,距密山市36公里,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

罕见的原生态环境是摄影人心中的理想国及影视剧外景拍摄基地。

景区内有著名的新开流古文化遗址,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纪念馆,吉尼斯记录世界最小界桥-白棱桥,以及异国情调的中俄贸易商城等。

位于兴凯湖沿岸的农垦当壁镇旅游度假区是国家4A级景区,景区内食、住、行、游、娱、购配备齐全,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科普教育、会议、生产、销售于一体,是国内知名养生避暑胜地,东亚十佳知名旅游景区。

大界湖、大湿地、大冰雪、大生态,构成了兴凯湖四季有美景,美景各不同的天然旅游优势。

三月,大地回春,万鸟云集;四月,开湖美景,宏伟壮观;五月,十里杏花,惹人陶醉;六月,一网撒去,万斤鱼虾;七月,百亩花海,美不胜收;八月,金色沙滩,游人如织;九月,泛舟湖上,岁月静好;十月,五花山色,留恋忘返。

兴凯湖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不论怎样大旱大涝的气候,湖水都没有明显的减少和增加,这是专家学者至今都没能充分解答的迷题。

关于这个迷题,兴凯湖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话说自从女娲取了天池鱼虾放养到兴凯湖以后,这里就变成了草肥水美的鱼米之乡。

美丽的兴凯湖风光引得天上七仙女偷偷下凡到此游玩嬉戏,其中玉帝的长女大仙女,见兴凯湖景色迷人,民风淳朴,不由得留连忘返,正在此时,岸边传来动人的歌声,仙女被歌声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寻着歌声来到了一处渔家,隔窗望去,见室内有一青年正在边唱歌边织网,青年充满磁性的声音和强壮的臂膀一下子让仙女动了凡心。

她便假装迷路,敲开门进屋与青年交谈,两个人谈得情投意合,便相互产生了爱慕之心,青年挽留了仙女,两个人一起织网捕鱼。

不久两人就情意缠缠,指天为媒,结成了夫妻。

本以为,从此两个人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在兴凯湖上,成就一尘不染的幸福人生。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玉帝发现总也不见大仙女前来朝拜,便对其六姐妹询问,六姐妹不得已才将实情相告。

玉帝得知大仙女私自下凡尘与凡人成婚后大怒,命天将前去捉回大仙女。

仙女和青年正在湖上捕鱼时,突然狂风四起,浊浪排空,眼看大浪就要把船掀翻,青年就要葬身湖底,仙女急忙将纱巾抛出,湖水即刻清澈平静,纱巾即刻化为沙岗卧贯东西,将兴凯湖隔成大小两个。

从此,不见了仙女,也不见了青年,只留下大小两湖相守相望。

从此,民间流传说,大湖是青年,小湖是仙女,湖水是他们永恒的爱情。

所以,不论怎样大旱大涝的年分,湖水才都不会有明显的减少和增加。

神话,先历史而存在,当现实和神话纠结不清的时候,人们往往更愿意置身在神话世界里。

其实,兴凯湖原本就是造物主留在地球上的一个神话。

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造化和恩赐。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兴凯湖在唐代称湄沱湖,金代称北琴海,清初称兴喀淀,清嘉庆年称兴凯湖沿用至今。

1860年以前,它是我国版图的内陆湖。

清王朝在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中,将兴凯湖自松阿察河河口的主航道中心线以南大部分水面连同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土地割让给沙皇俄国,兴凯湖由此成为中俄界湖。

兴凯湖流经中俄两国的边界,又经松阿察河流入乌苏里江,由乌苏里江最后注入黑龙江。

与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人一样,关于兴凯湖的许多迷人故事,使本身就风光旖旎的兴凯湖平添了一份神秘与传奇。

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纷至沓来。

如同著名诗人汪国真在他的《旅行》一诗中写的那样——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对于一个没有梦想的旅人来说,无论是古典的美丽或是时尚的精彩,道路上的行走都显得很空洞,而兴凯湖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给予我们美丽梦想的地方。

所以,兴凯湖带给旅人的,只有迷人,没有错。

这也许正是为什么来过兴凯湖的人都会说情不自禁地说一句:

“不虚此行,明年不见不散”的原因吧?

●美景:

湿地湖水

湖水滔滔,澎湃不息,演奏着黑土地上动人的乐章;群山巍巍,纵横千里,勾勒出黑土地迷人的曲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经过几千年的雕凿,为北大荒铸就了山水和谐、美轮美奂的多彩画卷。

兴凯湖是迷人的,更是富有的。

在大小湖之间绵延近百里的湖岗上,3目104科406种极具东北亚特征的绿色植被中栖息着白天鹅、东方白鹳、丹顶鹤等国家一类保护珍禽和鸳鸯、鹭鸶、大雁、野鸭等大批候鸟共有16目39科190种。

每年春秋两季,都有成千上万只的候鸟在此云集,补充食物和水之后在此繁殖或者再迁往越冬地,这里早已成为重要的水禽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

这里还经常出没着鹿、貂、麝、等珍贵动物及各种脊椎动物几百种。

如此重要的地域,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将成为自然界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这里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于湖岗的形成有很多个版本,最科学的说法是——由于湖水排水量和补给量的差异,导致兴凯湖发生了六次湖退和一次湖进,这期间的变迁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兴凯湖本身,却锦上添花地塑造了兴凯湖周边的大部分景观,其中最重要的三大景观就是:

湖岗、小兴凯湖和兴凯湖湿地。

而湖岗,就是湖水长期冲刷以及风力推送所留下的天然沙坝。

湖岗最宽处约200多米,窄处几十米,岗高十多米,是自然形成的沙坝。

湖岗一直保持着原始植被,被称为“绿色长城”,是兴凯湖景区内一道优美的自然风景线,更是一处极具研究价值的原生态植物园。

这里生长着一种学名叫做“兴凯湖赤松”的松树,据说是候鸟在迁徙的过程中留下来的种子,属常绿针叶树。

兴凯湖赤松只分布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俄罗斯的兴凯湖流域,其形态特征介于赤松和樟子松之间,对于研究松属的分类与分布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兴凯湖赤松具有抗旱、抗风、抗寒和耐土壤瘠薄等特性,能耐零下40℃低温。

如同兴凯湖的守护神一样,在十米高的沙岗上顽强的生长,这不得不说是自然界创造的一个生命奇迹,也是大自然对兴凯湖的一种偏爱。

漫步在兴凯湖沙岗之上,松涛阵阵,山留倒影,云融清波,湖畔草青繁茂,树木葱茏,鸟语花香,蝶舞蜂翔,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妙;徜徉于湖畔森林之中,青山为屏,湖水相伴,花香满衣,心灵舒展,体会“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优雅与从容。

兴凯湖文化历史悠久。

在兴凯湖湖岗上,有一处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新开流古文化遗址”,经历史年代鉴定,新开流即为6000多年前古代肃慎人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晚期文明,被考古学者命名为“新开流文化”。

该遗址现已被定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地。

“新开流文明”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颇具典型的渔猎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黑土文化的重要的源头之一。

1972年,黑龙江省考古队在兴凯湖畔的新开流挖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从这里挖掘出来的30多座古墓和鱼窖中出土的石器、陶器等就有2000多件。

基本都收藏在了兴凯湖博物馆内。

兴凯湖博物馆位于小兴凯湖北岸,室内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主要展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开流文化、北大荒文化等内容。

内设地质展厅、生态展厅、人文展厅和影视厅。

室外部分由图腾柱和九曲湿地栈桥组成。

是兴凯湖周边一处重要的景区。

来兴凯湖旅游,有一个地方你不能不去,那就是已正式列入“世界湿地保护名录”中的兴凯湖湿地。

三五个朋友相约,乘上小木船,沿着湖边水道悠闲自在地划进芦苇荡深处,郁密的柞树林、宽广的大草甸笼罩在夏日的阳光里,满眼都是青翠碧绿,远处偶尔传来丹顶鹤的鸣叫,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儿欢快地从头顶飞过。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此情此景,这美妙动听的歌儿会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流淌出来,你就会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亲近与释然,整个人都会变得从头到脚地轻松起来。

兴凯湖湿地面积22.25万公顷,是世界三大湿地之一,具有调节气候、排涝蓄水、防止土地盐碱化、维护生态安全、保持生物多样性、降解环境污染等功能,湿地因为具有巨大的水文特征和元素的循环作用,是人类和万物生命的水源,有“地球之肾”之称。

在1994就被确定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从西向东依次分为:

低山漫岗区、湖岗区、湖积平原沼泽区和大小兴凯湖水域区,植被因地势的不同而有规律地分布着。

湖岗上生长着森林植物群落,缓坡生长着蒿类植物群落,沼泽生长着五花草、小叶樟、沼柳、芦苇等植物群落。

集森林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于一体。

是唯一一个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署共同保护协定的保护区,是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湿地。

位于乌苏里江西侧的虎口湿地,源头是兴凯湖。

虎口湿地占地660公顷,水流平缓、宁静优雅,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这里分布着千余处岛状林,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处大面积岛状林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旅游价值。

站在能容纳60人的伯爵号游船甲板上,在这千岛林中穿梭,郁林琼湾,秀水环岛,鸥鹭腾飞;这千余处岛状林就像是千余个岛屿,让你觉得自己就是当年那个雄居一方的伯爵,一种贵气与豪情就会悄悄地从心底漫延开来……

兴凯湖第二泄洪闸旅游区,就位于大小兴凯湖之间的湖岗上,是集防洪、灌溉、湿地保护、旅游为一体的枢纽工程。

是黑龙江垦区水利史上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一座里程碑。

雄伟壮观的工程规模,古朴庄重的仿古建筑风格,温暖的阳光,松软的沙滩,完善的设施,热情的服务,令游客流连忘返。

在新开流古遗址以东至第二泄洪闸的湖岗上,生长着一片片高大茁壮的野生山杏树,据考证,这里的杏树树龄已达百年之久,树干参天,枝繁叶茂。

每年五月中旬,北国的天气乍暖还寒时,杏花就会悄然绽放,美丽无比、清香四溢,连绵数十里,人称“十里杏花”,是兴凯湖著名景点之一。

盛开的杏花使五月的兴凯湖湖岗变得美若仙境,吸引着众多中外游人前来观湖赏花。

走进那娇嫩欲滴,暗香浮动的“十里杏花”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的句子就会情不自禁地从脑海里跳出来。

静静地站在这花的世界,香的海洋,所有的尘世间的纠结与冲动都会在这唯美梦幻般的视觉与嗅觉中渐渐归于平静,让人从心底变得纯粹洁净,体会到一份不可多得的平和与淡定,生命就此变得从容……

这就是兴凯湖给人的感觉。

朋友,来兴凯湖吧,不管是你是踌躇满志、事业有成,还是屡遭挫折、心灰意冷,在这里,你都会变得宠辱不惊,平静从容;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繁闹,你就会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领略了兴凯湖的博大与美丽,你就会感受到这是生命与绿色的拥抱。

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间,还自己一份美丽心情。

这感觉,真好。

古老的兴凯湖奔涌了6000多年,不但美丽了北大荒,也滋润了兴凯湖地区的广袤土地。

兴凯湖位于北纬45.20度,东经132.40度,属东北亚地带,无污染的良好湿地环境为这里的几百种脊椎动物提供了极佳的生存环境。

这里还经常出没着鹿、貂、麝等珍稀动物,仅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就有十来个品种。

其中,兴凯湖梅花鹿因其一段传奇般的独特身世而倍显尊贵。

说起兴凯湖梅花鹿,那可是在全国都是鼎鼎有名的。

兴凯湖梅花鹿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在1952年访问前苏联时,由斯大林赠送给的15只俄罗斯远东地区梅花鹿。

回来后,这些梅花鹿由北京动物园饲养。

1958年,这些梅花鹿从北京迁至兴凯湖农场,经过4个世代近50年的风土驯化和繁育,加之兴凯湖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鹿群不断增大。

2004年7月,经国家畜禽新品种委员会签定命名为畜禽新品种-兴凯湖梅花鹿,成为我国第六个梅花鹿新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梅花鹿品种空白,被列为国家地方保护品种。

如今的兴凯湖梅花鹿,经过几代人的精心繁育,已经具备了体型好、体质强健;早熟生产利用年限长;茸形好、生长天数短;鲜嫩、优质率高;驯化程度深、放牧规模大;繁殖成活率、育成率高;杂交效果显著,鹿只低死亡率;特耐粗饲、适应性强等八大特性。

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外,还具有相当的欣赏价值。

在兴凯湖畔宽阔的草场上,偌大的鹿群像开满一地的朵朵梅花,有的静如处子,有的动若脱兔,在这草肥水美的天然牧场里自由觅食。

每到清早时分,当你漫步在兴凯湖附近的原野、森林中时,呦呦的鹿鸣伴着偶尔从身边掠过的梅花朵朵,会让你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每到夕阳西下,群鹿在湖畔聚集畅饮之时,美丽的倩影倒映水中,定格成一幅的迷人的油画。

若你来时心宽神怡,走时流连忘返,你便可带回一些兴凯湖的特产,那当然要数白鱼和鹿茸了,但白鱼并不能保证长时间新鲜,而鹿茸便是最佳选择。

 

许多时候,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一点浪花。

澄净的湖水尽头与天空的青黛色连为一体,水天一色,让你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青天。

眼前的鸟儿在飞翔,你却辨不清是贴水低掠还是在高天振翅。

蓝天上漂浮的白云倒映在水面,清晰异常,使你觉得自己也变成一只鸟儿,正在云上翱翔。

  兴凯湖湖水宁静、水波不惊的情形很少。

更多的时候还是激浪澎湃,惊涛冲天。

有时,即使岸边的树叶静止不动,没有一丝风,但湖中的狂涛照样喷着白色泡沫,激动着,跳跃着,一排排向岸边扑来。

阳光在波涛上晃动,起伏,升降,高高的浪花有种透明的感觉,似把一颗透明的心奉献给大地、天空和太阳。

  在兴凯湖看波涛,时间久了你还会发现,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滚滚的波涛永远是洁白的。

只要有一点尘埃、腐叶,都会被急流、巨浪抛上岸。

湖水,永远清洁如新,如云,如梦,如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