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166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7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docx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4

实验一寄存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PTH模型机中寄存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2、熟悉CPTH实验仪的基本构造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电路

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因为CPTH模型机是8位的,因此模型机中大部寄存器是8位的,标志位寄存器(Cy,Z)是二位的。

CPTH用74HC574(8-D触发器)来构成寄存器。

74HC574的功能如表1-1所示:

图1-174HC574的引脚图

1.在CLK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8个触发器中

2.当OC=1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当OC=0时触发器的输出数据

表1-174HC574功能表

图1-274HC574工作波形图

三、实验内容

(一)proteus仿真平台

1、proteus仿真平台简介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

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

它的主界面如图1-3所示:

图1-3proteus仿真平台主界面

2、在proteus平台上运行电路:

寄存器_1.DSN。

拨动开关,观察灯的亮灭,回答思考题1。

思考题1:

先使OC=1,拨D0~D7=00110011,按下CK提供CLK上升沿;再拨D0~D7=01000100,OC=0,此时Q0~Q7为多少?

3、CPTH模型机上,寄存器A的电路组成如图1-4所示。

在proteus平台上运行电路:

寄存器_2.DSN,回答思考题2。

图1-4寄存器A原理图

思考题2:

数据从D端传送到Q端,相应的控制端如何设置?

 

3、CPTH模型机上,寄存器组R0~R3的电路组成如图1-5所示。

在proteus平台上运行电路:

寄存器_3.DSN,回答思考题3。

图1-5寄存器组R0~R3原理图

74LS139是2-4线译码器,由A、B两个输入端选择控制4个输出端Y0~Y3,使能端E低电平有效,允许译码输出。

74HC32是或门,两个输入端同时为低电平,输出为低电平。

具体的控制方式见表1-2。

表1-2寄存器组R0~R3的选择及控制

选择端

控制端

功能描述

SB

SA

RRD

RWR

CK

0

0

0

1

*

Y0为0,选中R0,内部触发器数据输出(读出)

0

1

Y1为0,选中R1,数据输出

1

0

Y2为0,选中R2,数据输出

1

1

Y3为0,选中R3,数据输出

0

0

1

0

Y0为0,选中R0,数据写入内部触发器(写入)

0

1

Y1为0,选中R1,数据写入

1

0

Y2为0,选中R2,数据写入

1

1

Y3为0,选中R3,数据写入

思考题3:

给寄存器赋值(写入)R1=31H、R3=33H,具体如何操作?

读取寄存器R1的值,又如何操作?

 

(二)CPTH组成原理实验平台

1、在CPTH实验平台上,给寄存器A、W赋值。

具体实验连线见表1-3。

表1-3寄存器A、W实验连线表

系统清零和手动状态设定:

K23-K16开关置零,按[RST]钮;按键盘上的[TV/ME]键三次,液晶屏上显示"Hand......",进入手动状态。

(在后面实验中实验模式为手动的操作方法不再详述)

(1)将55H写入A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

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55H。

WEN接K4、AEN接K3,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55H被写入A寄存器。

(注意观察:

数据是在放开STEP键后改变的,也就是CK的上升沿数据被打入。

思考题4:

如果将66H同时写入寄存器A、W,应如何设置控制信号?

2、在CPTH实验平台上,对寄存器R0,R1,R2,R3进行读写操作。

具体的实验连线见表1-4。

表1-4寄存器组R0~R3实验连线表

(1)将11H写入R0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

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11H;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R0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R0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11H被写入R0寄存器。

(2)将22H写入R1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

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22H;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R1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R1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22H被写入R1寄存器。

(3)读R0寄存器

置控制信号为:

这时寄存器R0的红色输出指示灯亮,R0寄存器的数据送上数据总线。

此时数据总线指示灯L7...L0为:

00010001,将K11(RRD)置为1,关闭R0寄存器输出。

(4)读R1寄存器

置控制信号为:

这时寄存器R1的红色输出指示灯亮,R1寄存器的数据送上数据总线。

此时数据总线指示灯L7...L0为:

00100010.将K11(RRD)置为1,关闭R1寄存器输出。

(注意观察:

数据在K11(RRD)为0时输出,不需要上升沿触发,与数据打入不同。

思考题5:

从开关输入的数据经寄存器R0传送到数据总线的过程中,有哪些控制信号及相应的取值是什么?

 

四、实验报告

1、简述CPTH实验平台上,如何对寄存器A、W的进行读写。

2、回答思考题。

实验二运算器及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ALU的组成及控制方法。

2、CPTH实验箱中数据输出到数据总线的选择控制。

二、实验内容

(一)proteus仿真平台

1、运算器ALU组成电路

图2-1中的运算器ALU由两片74LS181(4位运算功能发生器)构成。

其中74LS181

(1)做低4位算术逻辑运算,74LS181

(2)做高4位算术逻辑运算,74LS181

(1)的进位输出信号Cn+4与74LS181

(2)的进位输入信号Cn相连,两片74LS181的控制信号S3~S0、M分别相连。

两片4位的74LS181构成了8位字长的ALU;两片8位数据锁存器74LS273作为工作寄存器A和B,用于暂存参与运算的数据;参与运算的数据由数据开关通过三态门74LS245送入工作寄存器,ALU的运算结果也通过三态门74LS245发送到数据显示灯上。

74LS245是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

使能端CE=0、且AB=1时,数据从A→B;使能端CE=0、且AB=0时,数据从B→A;CE=1时,AB两端为高阻状态。

74LS273是带清除功能的8D触发器,做为8位的数据锁存器。

MR=0时,输出全为0(清零);MR=1,且CLK上升沿来时,Q=D。

图2-1运算器ALU的组成电路

参与运算的数据由SW7~SW0二进制开关来设置,当SW-BUS=0时,数据通过三态门74LS245输出到数据锁存器A和B。

在CK1的上升沿将数据打入A寄存器,同时送至74LS181的A输入口;在CK2的上升沿将数据打入B寄存器,并送至74LS181的B输入口。

在proteus平台,运行电路:

运算器电路.DSN。

验证74LS181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

观察输出信号灯的亮灭,填写表2-1,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

 

(给定A=65H、B=97H,要求将输出结果转换成十六进制的数填入表2-1中)

具体操作步骤:

1)运行电路;

2)设置SW7~SW0开关为65H=01100101B;

3)设置SW-BUS=0,打开数据输入端的三态门;

4)按下CK1按钮,提供一个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数据打入寄存器A;

5)设置SW7~SW0开关为97H=10010111B;

6)按下CK2按钮,提供一个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数据打入寄存器B;

7)设置Cn=1,ALU无进位输入;

8)设置ALU-BUS=0,打开ALU输出端的三态门;

9)将S3~S0=0000、M=0,输出指示灯应显示A中的数据01100101B;

10)将S3~S0=1010、M=1,输出指示灯应显示B中的数据10010111B;

11)改变ALU的功能模式,观察的输出(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填入表2-1中。

表2-174LS181运算器功能验证表

注意:

AB表示A、B的逻辑与运算;A’表示A的逻辑非运算;A+B表示A、B的逻辑或运算;A

B表示逻辑异或运算。

 

(二)CPTH组成原理实验平台

1、数据的运算

CPTH中的运算器由一片CPLD实现(可编程器件),有8种运算,通过S2,S1,S0来选择,运算数据由寄存器A及寄存器W给出,运算结果输出到直通门D。

表2-2CPTH的运算功能选择控制

表2-3CPTH运算器的实验连接线表

(1)将55H写入A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

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55H;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55H被写入A寄存器。

(2)将33H写入W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

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33H;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W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W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33H被写入W寄存器。

(3)A=55H、W=33H,设置下表的控制信号,将下表填写完整,检验运算器运算结果。

表2-4A=55H、W=33H时的各种运算结果

K5(CyIN)

K2(S2)

K1(S1)

K0(S0)

结果(直通门D)

注释

*

0

0

0

88H

加运算

*

0

0

1

*

0

1

0

*

0

1

1

*

1

1

0

*

1

1

1

0

带进位加运算

1

带进位加运算

0

带进位减运算

1

带进位减运算

注意:

运算器在加上控制信号及数据(A,W)后,立刻给出结果,不须时钟。

2、数据输出/移位

CPTH中有7个寄存器可以向数据总线输出数据,但在某一特定时刻只能有一个寄存器输出数据,由X2,X1,X0决定那一个寄存器输出数据。

图2-2数据输出选择器原理图

74HC138是3-8译码器,由输入端CBA选择Y0~Y7中的一位输出(输出低电平)。

表2-5寄存器输出选择控制

表2-6寄存器输出控制连接线表

(1)数据输出实验

置下表的控制信号,检验输出结果

(2)移位输出

图2-3ALU直接输出和零标志位产生原理图

图2-4ALU左移输出原理图

图2-5ALU右移输出原理图

直通门将运算器的结果不移位直接送总线。

当X2X1X0=100时运算器结果通过直通门送到数据总线。

同时,直通门上还有判0电路,当运算器的结果为全0时,Z=1,右移门将运算器的结果右移一位送总线。

当X2X1X0=101时运算器结果通过右通门送到数据总线。

具体内部连接见图2-6。

图2-6移位门连线

左移门将运算器的结果左移一位送总线。

当X2X1X0=110时运算器结果通过左通门送到数据总线。

具体连线见图2-6。

 

思考题:

(1)设置A=55H,改变CN、CyIN的值,观察移位门的输出,填写下表:

表2-7数据的移位输出结果

CN

CyIN

L

D

R

0

*

55H(01010101B)

1

0

1

1

注意:

移位与输出门是否打开无关,无论运算器结果如何,移位门都会给出移位结果。

但究竟把那一个结果送数据总线由X2X1X0输出选择决定。

(2)把右移门的数据送到数据总线,X2X1X0如何设置?

 

三、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填写表格。

2、回答思考题。

 

实验三 存储器EM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PTH实验箱存储器EM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2、掌握对程序存储器EM进行读、写操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一)proteus仿真平台

图3-1proteus仿真存储器原理图

图3-1所示的存储器EM由一片6116RAM构成,是用户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6116RAM是2K*8位静态随机存储器芯片。

E片选、G读允许、W写允许均为低电平有效。

(有11根地址线,A0~A10,存储空间为211=2K)

74HC245是8线双向三态收发器。

DR方向控制端,DR=0:

B→A;DR=1:

A→B。

E输出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图3-1中,静态存储器6116的E端接地,片选信号有效;G端接EMRD,当EMRD=0时读存储器内容;EMWR与CK经或门后接6116的W端,当EMWR=CK=0时,W为低电平,进行写存储器的操作;地址输入引入脚A10~A8接地,因此实际存储容量为256字节。

6116的数据引脚为输入、输出双向引脚,在某一时刻只能进行读或者写的操作。

图3-1电路中,控制信号及其作用如下:

(1)EMEN:

存储器与数据总线之间的传输控制。

当EMEN=0时,三态门打开,允许数据传送;当EMEN=1时,关闭三态门。

(2)EMWR:

存储器写信号。

当EMEN=0、EMWR=0时,三态门打开,74HC245的数据传输方向B→A,按下CK(经反相器)使或门输出为低电平,此时存储器的W写信号有效,进行写存储器的操作。

松开CK后或门的输出为高电平,W信号无效;当EMWR=1时,74HC245的数据传输方向A→B。

(3)EMRD:

存储器读信号。

当EMRD=0时,存储器的G信号有效,把指定地址单元的内容读出,如果此时EMEN=0、EMWR=1,将读出的数据送到数据总线;如果此时EMEN=1,读出的数据仅送显示灯。

1、写存储器实验

在proteus平台,运行电路:

存储器EM1.DSN。

向31H、32H、33H、34H、35H存储单元分别写入数据1H、2H、3H、4H、5H。

以向31H单元写入1H为例填写以下空白:

1)设置地址及数据:

ABUS=(),DBUS=();

2)设置控制信号值:

EMEN=()、EMWR=()、EMRD=()

3)按下CK,将总线上的数据1H写入RAM的31H单元;

4)重复1)-3)步,将数据写入指定的单元。

2、读存储器实验

依次读出31H、32H、33H、34H、35H存储单元中的内容,观察上述单元中的内容是否与前面写入的一致。

设置控制信号值:

EMEN=()、EMWR=()、EMRD=()

(二)、CPTH组成原理实验平台

CPTH实验箱上的存储器EM电路如图3-2所示。

其地址由PC或MAR提供;数据输出D0~D7直接接到指令总线IBUS,同时还通过一片74HC245与数据总线相连。

指令总线IBUS的数据还可以来自一片74HC245。

当ICOE为0时,这片74HC245输出中断指令B8(中断实验中使用)。

图3-2CPTH存储器EM原理图

写数据时,先在数据开关上设置好要写的存储单元地址,把地址值送到MAR(地址寄存器)或者PC(程序计数器),由它们把地址送给存储器EM;在数据开关上设置好要写的数据,设置EMEN=0,三态门打开允许数据传送到6116,并且使EMRD=1、EMWR=0、按下CK按钮(STEP键)即可将开关数据写入指定地址单元。

读数据时,先在数据开关上设置好要写的存储单元地址,把地址值送到MAR(地址寄存器)或者PC(程序计数器),设置EMRD=0、EMWR=1、EMEN=1即可读出指定地址单元的内容。

CPTH实验箱中地址寄存器MAR的工作原理图如图3-3所示。

图3-3寄存器MAR原理图

图3-3中,MAREN=0且CK上升沿时,数据锁存到74HC574中;当MAROE=0时,输出寄存器中的数据。

1、CPTH写存储器EM实验

表3-1CPTH存储器实验连接线表

 

(1)将地址值30H写入MAR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

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30H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MAR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MAR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30H被写入MAR寄存器。

K14(MAROE)为0,MAR寄存器中的地址输出,MAR红色输出指示灯亮。

将K14(MAROE)置为1,关闭MAR输出。

(2)写存储器EM

存贮器EM的地址由MAR提供,将数据1H存入地址为31H的存储单元。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

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1H;

置控制信号为:

按STEP键,将数据1H写入EM[31H]

(3)连续写存储器EM

存储器EM的地址由MAR提供,将地址为31H~35H的存储单元内容更改为1H、2H、3H、4H、5H。

依操作步骤,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及取值,填入表3-2。

表3-2CPTH连续写存储器操作步骤

操作

开关数据

控制信号

说明

IREN

PCOE

MAROE

MAREN

EMEN

EMRD

EMWR

写地址

1H写入【31H】

写数据

写地址

2H写入【32H】

写数据

写地址

3H写入【33H】

写数据

2、CPTH读存储器EM实验

存储器EM的地址由MAR提供,将地址为31H~35H的存储单元内容读取出来。

观察上述单元中的内容是否与前面写入的一致。

表3-3CPTH连续读存储器操作步骤

开关数据

控制信号

显示EM内容

IREN

PCOE

MAROE

MAREN

EMEN

EMRD

EMWR

注意:

读EM时,EMEN、MAREN有效都是往数据总线输送数据,二者不能同时为0。

三、实验报告

1、简述CPTH实验箱存储器EM的工作原理。

2、填写实验内容表格。

实验四 程序计数器PC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模型机中程序计数器PC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2、了解程序执行过程中顺序和跳转指令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电路及内容:

CPTH实验箱中的程序计数器PC是由两片74HC161(4位可预置同步加法计数器)构成的八位计数器,预置数据来自数据总线。

程序计数器的输出通过74HC245(双向三态门)送到地址总线或者送回数据总线。

CPTH实验箱的PC组成原理图见图4-1。

图4-1程序计数器PC原理图

74HC161(4位可预置同步加法计数器),PE是预置端,低电平有效,当PE=0时,CLK的上升沿触发使Q端同P端;CEP、CET是计数端,当CEP=CET=1时,CLK的上升沿触发使Qn+1=Qn+1;MR是清零端。

图4-1中各个控制信号的作用如下:

当RST=0时,PC记数器被清0

当LDPC=0时,在CK的上升沿,预置数据被打入PC记数器

当PC+1=1时,在CK的上升沿,PC记数器加一(PC+1由PCOE取反产生)

当PCOE=0时,PC值送地址总线

其中的LDPC预置控制信号由一片74HC151(八选一数据选择器)构成。

(由isp1016实现)

图4-2LDPC预置控制端产生原理图

LDPC由ELP、JIR2、JIR3来决定输出结果。

具体见表4-1。

表4-1选择确定LDPC的取值表

当ELP=1时,LDPC=1,不允许PC被预置

当ELP=0时,LDPC由JIR3,JIR2,Cy,Z确定

当JIR3JIR2=1X时,LDPC=0,PC被预置

当JIR3JIR2=00时,LDPC=非Cy,当Cy=1时,PC被预置

当JIR3JIR2=01时,LDPC=非Z,当Z=1时,PC被预置

表4-2CPTH实验箱PC实验连接线表

1、PC加一实验

置控制信号为:

按一次STEP脉冲键,CK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PC被加一。

2、PC预置实验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

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30H

置控制信号为:

每置控制信号后,按一下STEP键,观察PC的变化。

(注:

LDPC=0时,CK上升沿触发PC预置初值,即PC=30H)

思考题:

设置PC值从30H开始,逐次加一至34H,具体操作及取值填表4-3。

表4-3PC操作控制表

开关数据

控制信号

操作说明

PCOE

JIR3

JIR2

JRZ

JRC

ELP

预置初值PC=30H

PC+1

PC+1

PC+1

PC+1

3、PC给存储器EM提供地址

存储器EM的地址由PC提供,将地址为31H~35H的存储单元内容更改为1H、2H、3H、4H、5H。

依操作步骤,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及取值,填入表4-4。

表4-4CPTH连续写存储器操作步骤

操作

开关数据

控制信号

PCOE

ELP

JIR3

EMEN

EMRD

EMWR

说明

PC=31H

PC预置初值

PC+1

写【31H】

PC+1

写【32H】

PC+1

写【33H】

PC+1

写【34H】

PC+1

写【35H】

注意:

按一次STEP脉冲键,同时提供给PC和EM的CK端一个上升沿,

即PC+1与写EM操作同时进行。

 

思考题:

当PC=34H时,这时完成修改哪个单元的内容?

 

设置控制信号,将地址为31H~35H的存储单元内容读取出来。

观察上述单元中的内容是否与前面写入的一致。

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及取值,填入表4-5。

表4-5CPTH连续读存储器操作步骤

操作

开关数据

控制信号

PCOE

ELP

JIR3

EMEN

EMRD

EMWR

说明

PC=31H

PC预置初值

PC+1

读【31H】=()

PC+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